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章 大哥方星河

  眼下最需要及時理清的,顯然是新概念比賽的情況。

  方星河上輩子沒有特意關注過這玩意兒,直到看了班主任老房給房雨婷做的全套分析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因是自1997年年末開始,國內的輿論界忽然對中學語文教育投以了極大的關注,然后吵得甚囂塵上。

  快要倒閉的萌芽雜志,跟風湊熱鬧,搞了一組系列文章。

  題目是教育怎么辦。

  大家吵著吵著就吵出了共識,輿論界認為,中學語文教育已經面臨巨大危機,遠遠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方星河不了解現在的情況,不予評判。

  但是很顯然,教育界對此是重視的。

  于是萌芽牽頭,聯合了北大復旦等7所重點高校,組織了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

  大賽聘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

  理念是“面向新世紀、培養新人才”。

  除了要將字數控制在5000字以內,參賽者年齡30歲以下之外,再沒有任何限制,想寫什么寫什么。

  在宣發方面,因為太急,所以動作不大。

  只有報紙、萌芽月刊、部分地區的教委傳達了信息。

  不過宣發的倉促并不意味著社會對此不重視,11月13日登報的新聞,幾天后跟進的報紙雜志已經超過50家。

  再看評委名單,那么多知名大作家來給中學生作文比賽打分,簡直離譜。

  方星河心中立即生出一種更容易理解的對比。

  這陣仗,基本相當于要在2025年搞一場高中生版的偶像練習生,舉辦方是北電中戲中傳,評委包括頂流、影帝影后、各大影視公司高層,多家媒體跟進宣傳,所有年輕女孩都在等待節目播出…

  真的挺夸張了。

  只是農安這城市太小,在紙媒時代對新信息的反應很遲緩,所以才顯得格外平靜而已。

  瞧瞧房頭給房雨婷收集了多少資料,聰明人都在搶跑。

  想想也挺慶幸的,如果不是房雨婷要參賽,再加上掏襠多嘴,可能直到比賽結束方星河都沒有收到消息。

  這是什么?

  這叫天命在我。

  方星河喜滋滋的繼續往下看。

  新聞中特別提到:復賽獲獎者將被聯辦大學重點關注。

  老房收到的信息是,如果應屆生的復賽表現特別好甚至有可能得到保送。

  看來新概念頭幾屆爆火的根源,就在這兒了。

  方星河現在才明白,初始熱度根本不是韓涵帶來的,而是新概念的熱度成就了韓涵,之后韓涵又以他獨特的傳奇性反哺了新概念。

  最終雙雙爆火,互相成就。

  所以,這正是方星河最需要的戰場和舞臺。

  看一眼報名規則和賽制,比賽總共分ABC三組,A組是高三應屆生,B組是高三以下在校生,C組是30歲以下社會人士。

  “那我就是報B組了。”

  再看時間,截稿日期2月25日,翻一下日歷,那天是大年初十,復賽時間沒提,只讓報名者留下通信地址和電話。

  很顯然,首屆比賽并不成熟,方星河估摸著,參加人數應該不會太多。

  這是一個壞消息。

  他不怕競爭,人越多,影響力越大,就越值得開心。

  不過事已至此沒得改變,那就做好自己的事吧。

  再次確認沒有遺漏的信息,方星河落定心思,開始磨他那三柄劍。

  劍未出,鏗鏘鳴嘯三千里。

  待歸鞘,劍光寒徹十九洲。

  方星河閉關閉了整整八天。

  劍,并不難磨。

  寫到后面,他甚至得往回收收,注意別帶進去太多網感,并且減少刻薄含量。

  要考慮當前社會和青少年的整體接受度嘛。

  反倒是重拾初一知識花費了大量的心力。

  小方一直都不笨,只是因為家庭的緣故放棄了學習,而大方就更聰明了,笨人干不了水軍,單是分辨敵友都夠正常人難受的。

  現在兩個聰明人融合在一起,心態積極,斗志勃發,于是在趟過了最初的困頓之后,復習漸入佳境。

  所以不是他不想繼續閉關,而是房老師找上門了。

  “星河啊,學校考慮到你的實際情況,對你的暫時休學處罰已經結束,你什么時候回去上學?”

  方星河想了想:“那就明天吧。”

  于是,1998年12月1日,大齡青年方星河同志,背上了小書包,重新回到初中。

  進校園之前,他就感覺不對勁兒了。

  門口穿著軍大衣的那個囂張胖子是怎么回事?

  方星河親眼看著他把一個學生拽住,庫庫一頓噴,甚至動了手,把那孩子收拾得像只小雞仔一樣。

  教導主任?

  查校服還是查頭發的?

  居然敢動手…

  算了,不關我事,我是好學生。

  方星河捋了一把快要留到肩膀的長發,默默走向校門。

  心里想的是:如果你問我,我就回答明天去剪,反正哥們是真不愛留這種二逼兮兮的浩南哥長發。

  結果當他和教導主任對視上時,對方明顯停頓了一下,然后默默轉過頭…

  好家伙,我有特權!

  方星河盡可能冷著臉的通過了校門,這會兒千萬不能笑,太不給人家面子了。

  沒笑歸沒笑,可確實很爽,不知道誰懂。

  循著記憶找到教室,推開門剛一進去,一幫小屁孩突然嗚嗷亂叫。

  “方哥!我想死你啦!”

  “老大你變帥了!”

  “來,兄弟們,給咱們大哥搞點動靜!”

  砰砰砰砰,一幫精神病開始拍桌子。

  方星河以為這就很尬了,結果更抽象的還在后面。

  “草原的雄鷹,我們的狼王,終于回到了他的獵場!掌聲歡呼聲,給我~~~全整上!”

  媽耶,腳趾頭要抽筋兒!

  方星河看似冷靜,實則慌的一批。

  老師呢?班長呢?有沒有人能管一管?

  并沒有誰能管,最終還是他自己承擔了所有。

  抬手下壓,控制場面:“停吧停吧,別影響同學們學習,另外,我也要開始努力了,鄭重聲明啊:混夠了,以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教室里頓時好安靜,所有人都在大眼瞪小眼——用他們的小眼睛,瞪著方星河的大眼睛。

  方星河笑了笑,走向自己的座位。

  嗯,不出意料,挺邊緣的一個位置,最后一排正中央。

  四周分別是劉富、于小多、黨濤、李奇,以及一個留著蓬蓬頭的小女孩。

  再稍微挖掘一下記憶,方淮愕然發現,后面這兩排總共坐了8個人,全TM是小屁孩口中的十三鷹成員。

  不是,你們到底圖啥啊?

  方星河不太能夠理解現在孩子們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特征,但是看到他們熱情的臉,心情還是好的。

  趁著老師還沒來,方星河又跟他們強調了一遍。

  “我是真的決定好好學習,考重點高中了,如果信我,就跟著一起努力,咱們重點再聚。”

  一句話,把他們全干沉默了。

  方星河不是要和過去切割,而是想要奔向星河燦爛的未來,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了但是跟不上的,注定要漸行漸遠。

  大伙面面相覷了一陣,掏襠惴惴的問:“那,以后的孝敬還收嗎?”

  “收啊!不然他們被欺負了咱們怎么幫忙出頭?”

  嘴巴先于腦子給出了答案,回復之后,方星河方才一愣。

  周圍的氣氛恢復輕松,小伙伴們又開始嘻嘻哈哈,可能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沒有改變。

  可是對于方星河而言,卻不是這樣。

  他仍然不理解1998年末北方小縣城的普通初中里,青春期少年少女們的生活狀態和對于社會環境的認知,但是,某種經驗性的東西在他的后世邏輯里翻涌著碰撞著,澎湃如潮。

  他忽然知道人生中第一部長篇小說要寫什么了。

  就寫我。

  就寫這個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的野孩子,校園大哥方星河。

夢想島中文    Z世代藝術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