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一章 長生道人與新世界

石昊的內心世界之中。狂沙文學網  混沌海翻騰。

  三朵大道之花屹立中央。

  周乙的許諾讓石昊內心底定。

  其實,這本就是周乙能夠提供的最佳幫助。

  便是不多干涉修改原來發生在石昊(身shēn)上的事(情qíng)。

  沒有周乙到來的時候,石昊是被金太君送了出去。

  從此開啟了在異域之中的試煉,而后,又去了葬域,發現了諸多隱秘,實力穩步提升。

  后來以(身shēn)為種成功,成為最強的一代至尊。

  這既是石昊原來的命運線。

  周乙不想去改變他,并且,如果他想改變的話,那么說不得荒天帝真的會來和自己見上一面。

  因為那滴輪回萬古的血,已經出現在當世,可得知未來荒天帝他化萬古已成事實。

  這就注定了荒天帝不管怎樣,都是在以一仙帝(身shēn)演化一切。

  所以石昊此去異域,即便因為有他出手,讓異域較之原著更加危險,石昊也同樣不會出現什么意外。

  未來的仙帝之(身shēn)已成事實,輪回在時光中。

  誰能在過去改他宿命,讓他死在過去?

  “我在你體內所得的東西已經得到,你若要去異域,五百年內,我繼續在此鎮守帝關,放心去吧。”

  周乙石人吐聲。

  石昊放心。

  旋即,他昂然抬頭,露出一絲自信,道:“那五百年后,我與前輩再會。”

  石昊離開了內心世界。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接下來數(日rì)。

  石昊沒有去和太多人打招呼,只是告知了一兩位好友,并去大長老處留言,自己將于異域試煉。

  畢竟還是要做到小心謹慎,才不使得自引災禍。

  于帝關大捷之后的第七(日rì)。

  石昊秘密的離開了帝關,帝關之中,無多少人知道這件事(情qíng)。

  而在原本石昊的洞府之中。

  一尊石人在此盤坐。

  道氣一縷一縷盤旋在宮(殿diàn)之中。

  那是法理交織的符文,讓石人加速蛻變。

  這是周乙的石人本尊軀殼。

  而在他的因果長河之中。

  除了分(身shēn)長生道人出手幫助創造的四具化(身shēn)外,此刻,又誕生了一尊宛若黃金雕塑而成的強大生靈,在演化。

  這是第五尊化(身shēn),(身shēn)上有濃郁的不朽之氣,一縷縷氣息流出,讓因果長河都晃動。

  他化不朽之王(身shēn)!

  這又是一種極其強大的“成王”法。

  異域的不朽之王與仙域的仙王,在某些道果方面,還是有些不同,所以能夠給周乙帶來很好的啟發。

  讓他熔煉諸般仙王道果,屆時,五(身shēn)合一,成就最強仙王。

  那將是數個世界的修行道路之融合,并且以他本(身shēn)因果仙經為根基,走出一條只屬于他的路。

  五道(身shēn),如當(日rì)周乙修成紅塵仙一般,在過去積攢因果仙力。

  百年不過一年吐納。

  再有長生道人的護持,此點最關鍵。

  那是一個與諸天萬界融為一體的強大分(身shēn)的護法,幫助修行,誰能有此殊遇。

  在這樣的(情qíng)況下,五百年后,周乙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最大一場蛻變。

  “長生,我將諸天王令暫予他手,不知可否找到其他世界了。”

  周乙心神輕輕一語。

  無量界海,無垠宇宙,相隔不可以數計。

  他與分(身shēn)的聯系,也被這無垠宇宙割斷了許多,只有微微感應。

  所以才會有分(身shēn)從長生界歸來,再意識回饋本尊一切諸事的事(情qíng)。

  太無之外。

  是無限宇宙形態。

  在虛無之中,大世界相隔甚遠,可能縱強者一生,也不可能橫渡虛無,找到其他的大世界。

  但虛無之中的浩渺世界卻是如繁星般真實存在。

  除非修行到了地步,才可感悟虛無,于無中生有的時候,方能感受到其他的大世界。

  “無量諸天界海之中的諸多大世界圖景,便如當初放大之后的地球宇宙圖景是一樣的,是一種更宏觀的宇宙世界圖景。”

  長生道人被諸天王令的光芒帶引著橫渡虛無。

  他看見了虛無之中的一座座宇宙、大世界。

  光怪陸離、瑰麗多姿。

  并且,還是不同時空狀態下的多般演繹。

  在某一個瞬間,長生道人于虛無之中瞥見,某方世界,忽然宛若天傾,遮天大手,五指平鋪,辟開無數云氣,重重落下界去。

  在大手上,有濃厚的佛氣縈繞,是為佛道宗祖,一世之尊。

  金色佛手下,天地都在哀鳴,卻有一只人形帶毛生物,毛發燦燦生輝,仰天怒吼,要撐起大手,卻被反掌鎮壓。

  這方世界等級極高。

  長生道人能感受到那佛手主人,修為不遜色自己。

  還有諸多小世界,在虛無之中,就如同微塵之中的微塵般不起眼。

  某一方世界,有白蛇水淹大山,被一枯瘦僧人鎮之塔下。

  又有一方世界,有巨人逐(日rì),三眼神將擔山,橫渡天地。

  長生道人欣賞著這些或在記憶之中聽過的神話,或完全陌生的大宇宙。

  “一念一時空,一念一宇宙,我于地球中聽聞過這諸多神話故事,遂無限宇宙之中,便存在著這些世界的可能(性性),正因為這無窮無限的可能(性性),才有無量諸天界海。”

  他嘆息道。

  也就到了他這一境界,才能夠在時空之中欣賞諸天王令穿梭時的不一樣的光景。

  以前本尊修為不到,都是一念閃過,即到了新世界。

  如今時空也不過長生道人手中游戲,被諸天王令帶著穿越的時候,強大的神魂,便可欣賞到這一過程。

  諸天王令的穿梭,既是在虛無之中尋找世界。

  是虛無,不是虛空。

  虛空,仍有空間實質。

  虛無,才是真正廣義上的“無”。

  無量諸天界海,皆從“無”中來。

  界海之中的大世界大宇宙,既如長生道人所言那般,和地球宇宙上的生命星球差不多。

  他們不敢確定除自己宇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宇宙存在,但又不敢完全斷絕這種可能(性性)。

  又因為這些宇宙中,始終未能誕生可接觸“虛無”層次的強者,便更加無法驗證。

  如地球文明般,連太陽系都無法完全了解,更談不上去了解無限廣袤的大宇宙了。

  都是,等級還未到一定的程度。

  “嗡”

  陡然諸天王令大放光芒。

  長生道人問道:“找到了?”

  諸天王令說道:“根據主人和你制定的方案,吾已經初步尋到了兩個世界,一個便是這里。”

  它的光芒包裹著長生道人,在虛無之中停留。

  前方是一個大世界。

  諸天王令說道:“這是一個無壽境的大世界。”

  長生道人目光開闔之間,隱露電芒:“你可遮掩氣息嗎?”

  無壽境界大神通者。

  無始亦無終。

  時空長河對其而言,既是一個圓。

  其大神通者可任意在這個時空之圓上的任何一點開始。

  所以,一旦他們開始降臨這個無壽境世界的一瞬間,此世界那一真正的無壽境界,必然能在心中感應到,有外力降臨到了自己的時空之中,從而橫跨時空之河,降臨而來。

  他所降臨的這個點,既新宇宙時空的開始。

  也就是說,一旦他們毫無準備的降臨到這里。

  初進入,就有可能面對一名時間長河外的無壽境大神通者,將他的強大現實接引而來,讓他們不得不面對這一最強者最巔峰圓滿的狀態。

  對于長生道人的問題。

  諸天王令道:“自無不可,之所以選此世界,也是我推算主人計劃之后得出的最優方案。”

  “其實,此方世界在虛無之中也有很多其他世界,是相似的世界背景,但有的世界境界,可涉及無中生有的‘道祖’,大千宇宙,無所不包。有的世界境界,尚不如本尊現在所處的那一世界。”

  “我所選擇的,是它在諸多虛無之地中的其中一個等級世界,為無壽境,最強者立(身shēn)時間之外,總納一切平行時空,為無數平行時空的主時空。”

  “雖說它可包攬自(身shēn)無數平行時空的變數,隨時降臨任一平行時空,創造新現實,可只要我們不去它所在的主時空,從其諸多時空可能中的其中一種入手,再有我以氣運遮掩,便可讓主時空的那一無壽境本尊,對這一時空的他的平行(身shēn)短暫失去幾百年的感知。”

  長生道人對諸天王令的等級也還未完全清楚。

  但憑借它可如無壽境一般,于時空之外任意降臨某一時空線的能力,便與無壽境相仿。

  更不提他還有無壽之上,以氣運化無所不能的更深能力,更是遠在時空無壽之上的境界,類似道祖。

  所以,對諸天王令能遮掩這方大世界宇宙的一平行時空幾百年的能力,也不懷疑了。

  “那便送我進入吧。”

  長生道人輕輕一語。

  旋即,諸天王令發光,自(身shēn)帶有神秘霧靄,朦朦朧朧,遮蔽自(身shēn)一切。

  它扎(身shēn)進了這方大宇宙世界,無聲無息。

  而后,長生道人眼前的是無窮的時空可能。

  一根根的時空線,每一根都是平行時空。

  在無數平行時空之上,有一面龐大的器物,將所有此方宇宙內的平行時空可能涵蓋、籠罩、包容。

  那里,既它所在的主時空,也可能是那一無壽境的本體。

  長生道人感受到那股龐然大物的氣息,都自覺靈魂悸動。

  緊接著,他被諸天王令投入了其中一條平行時空線中。

  這條時空在瞬間毫無異樣。

  但唯有長生道人在進入的那一瞬間看見了,諸天王令以光芒籠罩了這片時空,而后又在時空之外模擬了一層薄膜,遮掩這片時空內的一切。

  這讓那名無壽境,仍能夠感受到他對于這片時空的掌握。

  但卻是諸天王令讓它知道的“一切正常”的信息。

  真正里頭因長生道人前往所發生的一切,都不會被發現。

  諸天王令說道:“你只有幾百年的時間,不管成功與否,等時間一到,我們都要離開了。”

  長生道人已經進入了這方新世界,回道:“貧道自會盡一切所能。”

“希望你能不負所托,盡快打通三界,讓此宇宙與主人所在的宇宙相撞,達成他的計劃。”富品中文

夢想島中文    諸天旅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