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鋼覺得,換做是在古代,自己一定會是一名俠客,一見到不平事,就想沖上去管上一管。
只是當俠客真的好嗎?
一點都不好,因為天下不平事太多,多得管不過來,太有俠義心腸的話,會把自己搞得很累。
其實現在的他已經夠累的了。
不是說他身體累,而是心累,現在距他重生,只不過才過去短短的一年時間而已,可是在這一年里,他折騰起了多少的事情?
電子支付,小靈通,未來通信技術,芯片業務,汽車項目,電池項目…
光是這些以技術為核心的項目,都快多得數不過來了,至于那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公司或投資項目,都已經不值得一提了。
都已經有這么多事情要操心了,自己竟然又想悲天憫人地折騰民族品牌的事情?
還是算了吧,別以為咱種花家沒了自己就沒了未來!
他暗暗勸自己要冷靜。
真的不能再搞事了,一旦搞多了,自己照顧不過來,顧此失彼的話,反而不是啥好事,因此,他又把思維重新收回到了電池項目上。ωωω.九九九)xs(
在這一項目上,他今天靈機一動,通過取巧的方式,利用江大的技術力量,算是勉強解決了技術方面的問題,可這還遠遠不夠。
如何將技術轉變為生產力?
又如何將生產力轉變為效益?
技術,生產,銷售,這是在實體經濟里必須打通關的三大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讓別的環節變成空中樓閣。
而在此之前,理想不僅才初創不久,并且還從事的是虛擬經濟,跟實體經濟一點都不搭界,因此,這事他若是不繼續操心,完全丟給吳鷹去管的話,恐怕未必能盡如他的意。
“電池這一項目,接下來你準備怎么做?”
他又重新開啟了話題。
“先去挖幾個人回來,把研究院的框架先搭起來再說吧。”
這是吳鷹的答復。
不出余文鋼所料。
大胡子也不是萬能的,受經歷的限制,他還只能充當一個很好的執行者,而不是一個問題的解決者,因此余文鋼最為看重的生產和銷售問題,還是得由他自己來操心。
好在剛才的胡思亂想,又給了他一絲新的靈感。
在那些被跨國公司所湮沒的民族品牌里,有著一個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民族品牌,那就是南孚電池。
“南孚聚能王,一代更比一代強。”
這是一則深入每個國人心中的廣告,但相當一部分人有所不知的是,這一知名民族品牌,其實經歷過一番頗為曲折的歷程。
這家位于福建南平的民族品牌電池生產企業,曾經有過極為輝煌的歷史,在2003年以前,它在全國電池生產行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銷量占據了全國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時在國內電池市場,還有一個相當有名氣的洋品牌,那就是以剃須刀出名的吉利旗下的金霸王電池,只不過在南孚光芒的遮蓋之下,金霸王進入國內市場近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十分之一。
若是沒有未來的變故,南孚絕對能稱得上是民族品牌之光。
1999年,南孚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資政策的要求下,上述南孚的原始股東以南孚69股份作為出資與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投資公司合資組成中國電池有限公司。
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
從表面上看,南孚電池的控股權還掌握在中方手里,可實際上,中方的股東有很多家,外方股東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過中國電池間接控股南孚。
事實上,接下來就是這樣發展的。
做為國際風險投資大鱷,摩根士丹利要入股一家企業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其潛在的市場價值,時機一到,便將其所持股份拋售,從股票升值中賺取巨額利潤。
一家利益至上的國際風險投資機構,卻被南平ZF當成外資寶貝引進,不是引狼入室才怪!
2001年,南孚中方股東之一的百孚公司由于經營不善造成巨額虧損,被迫向摩根士丹利出讓了中國電池8.25的股份。
接著,摩根士丹利以1500萬美元獲得了原屬基地福建公司的20中國電池股份。
2002年,摩根士丹利又收購多達1000萬美元的中國電池股份。
至此,中國電池有限公司的絕大部分股份基本上都已轉入外方股東手中,而它們對南孚的控股也已達到了72。
摩根史丹利的目的達到,可以將南孚上市了,只可惜受大環境的影響,南孚的上市卻遲遲未能成功。
到了2003年,摩根史丹利等外資風投等不及了,它們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中國電池的全部股份出售給了早已對南孚虎視眈眈的吉列公司。
摩根史丹利等外方股東在南孚項目上總投資約為4200萬美元,卻在不到四年之內賺了5800萬美元,可以說是賺了個缽滿盆滿,但卻將南孚這一民族品牌推入了深淵。
吉利收購南孚,又豈會安好心?
吉利的目的,無非是看中了其所占據的中國市場,因此在收購之后,大肆利用南孚所建立的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銷售渠道,來大規模地推廣金霸王電池,南孚電池卻被逐漸閑置。
一直到2014年底,國內的鼎暉投資把已沉淪十年之久的南孚電池回購回來,才讓這一民族品牌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只可惜十年的時間浪費得實在是太久了一點,國內跟國際的電池市場,早已變成了可充電電池的天下,南孚卻依然只能局限在其之前“質量、銷量、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領先同行水平”的堿錳電池領域,市場潛力已相當有限。
這在企業管理培訓領域,又是一段極其有名的經典案例,只不過它是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存在的。
現在,余老板想起了這段案例,又忍不住動了搞事之心。
堿錳電池跟鋰電池是兩個概念,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
其實不然,從制作工藝上來說,兩者是有很多相同點的,哪怕是二十年后的特斯拉電池,所采用的松下可充電電池,也是用一節節拼裝起來的,因此,南孚電池的制作工藝對理想極其有用。
還有,南孚電池的那三百多萬個銷售點,以及其極其有力的銷售體系,是余文鋼更為看重的,一旦能把南孚給拿下來,那理想的電池項目,就能把技術、生產、銷售這三大環節都完美解決了。
那還有啥好說的?
搞它!
“南孚電池知道吧,你去了解一下,不擇一切手段把它給拿下來。”
他平靜地向吳鷹下達了新的指令。
就算到了三年之后,拿下整個南孚,所付出的代價也就一億美金而已,真的不需要想太多。
必須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