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那個…”
“太快了吧,咱們才剛認識。”
“剛認識?有沒有搞錯?我們認識都快20年好吧。”
“哈哈,也是啊。不過咱們還是太快了嘛。”
“嗯。其實,我就是覺得覺得這個項鏈很好看,也就你配得上它。”
“好吧,我先收著。”
“對了,我想起一件事。”
“什么事?”
童建國煞有介事地皺起眉頭:“這段時間我讀書看報,學習中央精神,發現一件重要的事。”
“啥重要的事?”
“最近兩三年就要實行計劃生育了。”
“本來就在提倡這事兒啊,你才知道啊?”
“啥?”
童建國不由得懵逼了。
其實,計劃生育具體哪一年實行他也不清楚。
但他也能從身邊人的經歷大概推測出來。
上一世,童建國的老爸周繼文是1975年生的。
1980年年初,童建國的奶奶又生了個女兒。
當時,周老爺子也只是受到少調半級工資的處罰。
其它的處分統統沒有。
也就等于說,至少在1980年年初以前,計劃生育都不是強制的,只是提倡而已。
難道這一世變了?
“任大姐他們那會兒就提倡晚、稀、少了,到現在也沒變啊,鼓勵生兩個。”
“哦,”童建國長出一口氣。
“你想生兩個啊?”
“那當然了,一個多孤單啊。”
“可是,如果不抓緊的話,就沒有機會了…”
“啥意思?你的意思以后只讓生一個嗎?”
童建國煞有介事地點點頭:“兩三年內吧,就能實行。”
“真假的?”
童建國表情有些凝重:“經過我這段時間查閱國內國外的各種雜志報紙,我確定比較嚴厲的計劃生育在兩三年內必將到來。”
“唉…”
趙君不由得嘆息,小聲嘟噥著:“那就來不及了。”
“君君你很喜歡小孩兒是吧?”
“那當然了,我可喜歡小孩兒了,我都想生三個呢,最起碼也要生兩個…”
童建國一本正經地抓起趙君的手:“所以啊,你一定要抓緊啊!”
“怎么抓緊啊?”
童建國嘆口氣:“恐怕我得幫你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啥意思?”
“這個嘛,恐怕我得做出一點犧牲…”
童建國另一只手也小心翼翼伸向趙君的小蠻腰。
“啊?你要怎么犧牲啊?”
“當然是那個啥…”
看著童建國貪婪的眼神,趙君突然反應過來,一把推開他。
“壞人!饞鬼!又惦記干壞事!”
“哪有,人家只是饞…”
人家只是饞你的身子而已…
“哼!總是猴兒急!”
“唉,好心當作驢肝肺!走了,該回家了。”
“著什么急?多坐會兒唄。”
“光讓坐不讓做,傷自尊了!走了!”
“哼!討厭!”
前兩次,大勇幫童建國賣包包時,童建國都只是給他各種東西作為酬勞。
比如豬下水、雞蛋、蘋果之類的。
主要是怕把他嚇著。
眼下,大勇應該漸漸適應了。
又給他上了半麻袋包包時,童建國直接遞給他50塊錢。
大勇懵了:“啥意思?你,你想買啥?”
“這是你的酬勞啊。”
“啊?這怎么可以?”
見兩個人在談論錢的事,大勇的老婆趕緊摟著孩子到對面屋了。
“勞動所得,怎么不可以?”
大勇是工會的副股級干部。
不過,這會兒的干部還不如一線產業工人。
他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50塊錢。
童建國一下就給了他50元,確實讓他有點受寵若驚了。
但這一張張的大團結還是頗具誘惑力,大勇猶豫著伸出手:“可這好嗎?”
“有啥不好的?”
童建國說著,抓起他的手,把50元塞到他手里。
“我們做的是好事知道吧?我們滿足青工的消費需求。我們幫廠子賣包包,又為國家創收。你說這有啥不好?”
“說得也是啊,不過…”
“眼下,肆人幫余毒還沒肅清,所以對這種事還有所顧忌,以后會漸漸開放的…”
“真的嗎?”
“真的,相信我。”
“嗯,建國你經常讀書看報,懂得比較多。”
“但不管怎么樣,你眼下還是要小心點。”
“放心吧,這年月紅眼病多。”
童建國給童建波錢時。
她反而看得開。
“這是勞動所得!勞動最光榮!”
“嗯,波波最能干。”
“必須地,你不說了嗎?不光要長得漂亮,還要干的漂亮。”
“臭美。”
“嘻嘻!”
眼下,童建國利用大勇和建波在廠子里銷售包包,有點類似于后世的微商了。
只是這兩個廠子飽和之后,再怎么去開拓市場?
大張旗鼓地、明目張膽地滿世界推銷肯定不行。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砰!砰!”
元宵節了,剛到傍晚,童建軍就放了幾個二踢腳。
童建國披上大衣,過來到廚房看一眼。
葉淑珍已經在煮元宵了。
“著啥急?吃兩口再過去?”
“留著肚子到君君家吃湯圓。”
“損塞!還沒娶媳婦就忘了娘。”
“讓建軍他們多吃點吧。”
童建國通過孫強走后門買了5斤元宵,兩斤答謝陳紅家了。
剩下三斤還真不太夠吃。
敞開吃的話,建軍自己就能吃一斤。
建波也能吃七八兩。
所以,童建國到孫媛家吃湯圓也是對的。
讓老弟老妹兒們吃的酣暢點。
而且,趙君家的湯圓和童家的元宵可不是一回事。
童建國踩著飯點兒過來,可以避免坐著查戶口的尷尬。
剛來到趙君家,就被請到飯桌前,飯菜也陸續上桌了。
最后上來的才是湯圓。
在東北語境里湯圓和元宵似乎是一種東西。
但其實并不是。
元宵是用滾筒滾出來的。
把切割成小方塊兒的餡料扔進滾筒里,不停地搖晃。
小方塊兒就會把滾筒里的半干的糯米粉裹到身上,越滾越圓…
湯圓是包的,不管眼下的動手包,還是將來的機器包。
最直觀的特征就是元宵不那么圓潤,皮大餡兒少。
而湯圓很圓潤,皮薄餡兒多。
味道當然大不相同了。
“來!小童,吃一個湯圓!”
趙武舉起勺子招呼童建國。
童建國卻不著急,勺子在碗里輕輕攪一攪,等湯圓略微涼一點。
趙君老媽畢馥麗忍不住說:“小童這是頭一次吃湯圓吧?”
童建國笑一笑:“以前吃過。有臘肉餡兒的、蛋黃餡兒的、芝麻餡兒的…”
畢馥麗和高洋都吃了一驚,面面相覷幾眼。
“不過,最好吃的還是這種五仁兒餡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