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未時,今天的太陽格外刺眼。
北京城永定門外東南郊野,宣府鎮參將張巖在廢堡的營地中軍帳內。
張誠叔侄二人剛剛在盧象升中軍大帳用罷午飯回來,才步入中軍帳,步軍千總梁松便急趕了過來,進帳就大聲說道:“參見將爺,梁松給將爺賀喜了。”
張巖略有些疲憊,只是擺了擺手,卻沒有說話,就走入內帳中去了。
梁松走向張誠身邊,錘了錘他的胸口,大笑著說道:“梁某拜見張游擊,以后還望張游擊多提攜一二。”
張誠回手就是一記重拳,擂在他肩上,笑著罵道:“好你個梁老虎,在這取笑弟弟是吧。”
說完就拉著梁松,走到側位椅子上坐下,又繼續說道:“如今,叔父已是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咱營中諸將的封賞要待韃子退了才能下來,你老虎有石橋軍功在手,封賞定是跑步了的。”
梁松到是不以為意,搖著頭說道:“咱跟著將爺就挺好的嘞,咱這人啥德行,自己最知道,就不是統軍的那塊料,跟著將爺咱順心,就是要一輩子都跟著將爺。”
這時,林志義剛幫張巖卸了盔甲,走出內帳就對張誠說道:“小總爺…哦…不對,該改口叫小將爺嘞。”
張誠也玩笑著道:“那你還不參拜小將爺我。”
林志義也鬧著剛要參拜,就見參將張巖已換過常服,從內帳中走了出來,就沒有繼續參拜。
張巖走到上首案幾前坐下,林志義忙走過去,給張巖倒上一杯溫熱的茶水,便退至一旁。
他們這些人,無論是年歲,還是軍中資歷都比張誠要強,但因為張誠的親叔父是參將張巖,再加之張誠為人豪爽仗義,愛酒好肉,與張巖軍中大小軍官很快就打成一片,不分彼此。
張巖坐定后,先喝了口茶水,才開口說道:“此番入衛,我營馬坊、石橋,連戰連捷,雖賴諸將陣前用命,但皇恩浩蕩,封賞迭至,諸將切莫有負君恩,宜當奮勇,勠力克奴。”
張誠等人齊聲接道:“請將爺放心,我等定不負君恩,陣前奮勇,齊心勠力克奴!”
張巖點著頭,又說道:“張誠,你已是兵部任命的游擊將軍,雖讓你仍在我處聽用,暫未自掌一營,但你也要學著坐營,待勤王事畢,便以你現有部曲為根基,自募一營吧!”
聽聞張巖這番話,梁松、林志義都是投來羨慕的眼神。
張誠升任游擊將軍,他們雖是羨慕,也很替他高興,但此時張巖竟當著他們的面,答應把張誠現在統率的騎兵千總部,直接劃撥給張誠做為他游兵營的基礎,卻讓他們著實羨慕不已。
此時的明朝,營兵都是主將自募,朝廷只管撥發軍餉甲仗,雖募兵也簡單,可以從衛所軍士中募選,也可自平民中招募,但要形成真正的戰力,確需數年操練與實戰才可。
這還只是步軍,若是騎兵,那便更難,首先戰馬獲得不易,其次騎士最難訓練,許多騎兵只是會策馬奔馳,不會騎射,更不能馬上砍殺,充其量就是個騎馬步兵。
張誠現在統帶的近千騎兵,那可是張巖十余年來的心血,是他鎮標右翼營的核心戰力,若是被張誠帶走,那張巖右翼營的戰力至少降低三分之二,而且合格的騎兵培養不易,怕是今后數年張巖部都無法恢復到今日的戰力。
張誠內心深深感動,他有些激動的站了起來,語氣有些急促的說道:“叔父不可,這騎隊你右翼營精華所在,隊中皆是右翼營之精銳,若誠兒全都帶走,叔父你…”
張誠才說到這里,就被叔父張巖揮斷,只聽張巖沉聲說道:“誠兒,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年齒尚輕,軍中資歷又淺,在我營中,自有我護佑與你,
可是你自募一營,三五年也難練出精銳,若是有人因妒生恨,暗里給你下絆子,手無強卒,你何以自保?”
張巖的這番話,讓張誠想起宣鎮游擊李見明和溫輝最近幾次見面時,看著他的眼神,便不再說什么了,其實在即將到來的巨鹿之戰后,這近千精騎,又會剩下多少呢?
申時,宣鎮參將張巖營地,張誠千總軍帳內。
各哨總都聚在軍帳內,自是免不了又是一番恭賀張誠榮升游擊將軍,甚至都慫恿著張誠換上新的衛指揮僉事官服。
張誠無奈,便與陳忠進入內帳,由陳忠幫助著卸下盔甲,再換好正四品衛指揮僉事的武官朝服。
他換好新的官服走出內帳,只見身上穿著緋紅色的團領官服,上面繡著老虎的紋飾,佩綬是云钑鶴紋的,腰間束著素金花的腰帶,足踏厚底皂靴,顯得神采奕奕,威風顯四方。
只見張誠頭上戴著淺色絲線緣邊的烏紗帽,兩個帽翅隨著他的頭不時晃動著。
因明制規定,只有三品以上官員,冠用金線緣邊,四品以下,不許用金,只能緣淺色絲線,所以張誠是正四品武官,只能戴淺色絲線緣邊的烏紗帽。
此刻,張誠的素金花的腰帶上,還別著義字號的汲伏虎盤云花金銀腰牌,上汲雙云龍,下汲二伏虎,牌首尾有圓竅,用紅絲絳貫穿,可以掛在腰間。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打扮也是很要緊的!
古人誠不欺我啊。
這人要是不打扮,有時候還真是顯不出來。
張誠這一身正四品的武官朝服一上身,身份檔次立馬就不一樣了,陳忠因在內帳之時已看過,還算冷靜。
陳錚、張廣達等四個哨總可就坐不住了,他們立刻就圍上前來,看著張誠身上的四品朝服,個個都是一副羨慕的神情,伸手想摸,卻又不敢真的摸上一下,縮手縮腳的樣子,很是滑稽!
張誠在軍帳內走來走去,他動作不急不緩的,卻是威儀自生。
陳錚等四位哨總像是意思到什么似的,同時單膝跪下,大聲喝道:“末將等誓死追隨將軍,赴湯蹈火,義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