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二章 沒輸過

  “回都指揮使,盛指揮使正在抵擋追兵,讓小的護送西夏皇后和太子先走。”領頭的都尉回道。

  顧廷燁看了一眼騎在馬上,抱著一個孩童的梁皇后一眼,道:“子純,你帶人看著他們,我去接應長梧!等我回來,咱們立即走!”

  能抓到梁皇后和西夏太子已經足夠了,他不打算繼續在西夏國都逗留了。

  “好!”王韶應道。

  “你們…”梁皇后剛要開口,顧廷燁已經帶著兵馬走了。

  “快點沖過去,救出皇后和太子!”

  梁廣川臉色難看的大喊道。

  他如何也沒想到,大宋居然敢孤軍深入,偷襲西夏國都。

  而且梁皇后和太子還被宋軍給抓住了。

  若是梁皇后和太子被擄走,即便他解決掉李明孝也沒用了。

  李諒祚已經死了,西夏那些黨項貴族怕是沒人愿意和大宋談判換回梁皇后和太子,而是會選擇一個宗室來繼位。

  那樣他的謀劃不僅落空了,下場也無比凄慘。

  顧廷燁帶兵趕來的時候,盛長梧已經快堅持不住了。

  他帶了兩千人埋伏在皇宮東邊,此時除了送梁皇后和西夏太子離開的那幾百兵馬外,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在苦苦堅持。

  顧廷燁帶人加入戰場,殺退了圍攻的人,沒有戀戰,直接撤走了。

  “快追啊!”梁廣川氣急敗壞道。

  然而他召集的人,雖然都是王公貴族的護院,戰力不比尋常士卒若。

  可是這些人出自好多人家,人心不齊,已經被顧廷燁剛剛那輪沖殺給殺破膽了,面對梁廣川的催促,也只是慢吞吞的追擊。

  “都指揮使,末將拿下西夏皇后和太子,那個西夏皇后說…”盛長梧跟在顧廷燁身邊,一邊催馬,一邊把梁皇后的話告訴了顧廷燁。

  顧廷燁聽完后眉頭微皺,他也覺得這件事有些太玄幻了。

  但是聯想到他出兵之前,得知西夏進攻河湟突然停了下來,既不進攻也沒有退兵,已經信了幾分。

  顧廷燁心里暗罵,早知道如此,他哪里需要冒這種風險。

  西夏皇帝駕崩,接下來內部必亂,他出兵好像有些多此一舉了。

  現在他有些左右為難了,他沒有時間證明事情真假,人到底要不要放?

  若是放了,萬一梁皇后說的是假的,怎么辦?

  可要是不放,梁皇后說的是真的,他擄走梁皇后和西夏太子,等于是幫了西夏的大忙了。

  要是李諒祚真的死了,一個小皇帝繼位,西夏最少要陷入數年的混亂。

  可他把人擄走,西夏必然會從宗室中選個成年的繼承皇位。

  如此一來,西夏內亂的時間也會減少。

  一直到和王韶匯合,顧廷燁也沒做出決定。

  “仲懷,西夏皇后說…”

  “我已經聽說了!”

  顧廷燁打斷王韶的話,問道:“子純,現在沒時間了,你覺得該如何辦?”

  “為了以防萬一,留下西夏太子,帶走梁皇后!”王韶說道。

  剛剛顧廷燁走了,梁皇后把和盛長梧說的那番話,和王韶又說了一遍。

  王韶結合西夏攻打河湟突然停止進攻,和西夏國都的異常,覺得這件事有很大的可能性。

  倉促間也思考了應對辦法。

  若是假的,帶走梁皇后,對于西夏來說也是一個恥辱。

  要是真的,沒有了梁皇后,西夏太子年幼,根本穩定不住西夏內部的局勢。

  接下來西夏內部必然要陷入爭權的內亂之中。

  因此不論真假,梁皇后肯定不能放。

  “那就這么辦!”

  顧廷燁也是果決之人,當即做出了決定。

  梁皇后一聽要留下她兒子,帶走她,自然不愿意。

  可是顧廷燁卻不管這些,強行奪下西夏太子,丟在街道上,帶人往西門而去。

  城門處,袁文紹正帶著兵馬艱難的抵擋著想要奪回城門的兵馬,見顧廷燁回來大喜過望。

  顧廷燁殺退圍攻的人馬,匯合袁文紹,直接出城,絕塵而去。

  趙興還不知道顧廷燁干了這么大一件事,此時正在霸州城內等待偷襲幽州城的消息。

  英國公以修整為由,退兵到城內修整,秘密抽調出五萬兵馬,交給鄭駿。

  鄭駿帶著兵馬和蕭阿速率領的數千遼國降卒,悄悄前往了幽州城。

  按照計劃,昨夜就是詐城的時間。

  趙興不知道蕭阿速能不能騙開城門,雖然按照曾公亮和英國公的謀劃,成功的幾率很大。

  可百密中有一疏,成功的消息沒有傳來,趙興始終有些放心不下。

  昨夜一晚上都沒怎么休息好。

  一直等到下午,總算得到消息,偷襲成功了。

  趙興得到捷報,當即命人傳信英國公,讓他按照計劃,派兵攻打到幽州城的那些縣城,盡快把幽州城和大宋已經攻占的城池連成片。

  大宋邊境是北方,而遼國相對的就是南方。

  這次詐開城門,就是饒到幽州北城門,然后蕭阿速假扮運糧的軍隊,騙開城門。

  幽州城雖然加強了防備,可是大宋一直沒有往幽州城打的意思,守將難免有所疏忽。

  加上耶律乙辛也擔心大宋久攻西京而不下,轉頭攻打幽州城,一直在往幽州城調運糧草。

  幽州城內有守軍三萬,外圍還有很多縣城在遼國手里,耶律乙辛倒是沒有急著增兵。

  畢竟他手里兵力也有些不夠用了,三萬兵馬守一座堅城,哪怕大宋幾十萬大軍強攻,短時間也打不下來,有充足的時間給他調兵。

  除此外,他還低估了蕭太后和蕭阿速。

  或者說,在他想來,蕭太后只是想借大宋之手奪回遼國,并不是想讓大宋滅了遼國。

  根本不會幫助大宋這么做,他敗的太快,大宋損失不大,對蕭太后也沒任何好處。

  正是因為這方面的大意,才給了大宋可乘之機。

  趙興親筆寫了一封捷報,讓人送回汴京。

  要知道當年太宗北伐就是在幽州城下折戟的。

  自此以后,大宋別說收復燕云十六州了,還丟失了許多地盤。

  幽州城和西京城,都是以前漢家王朝抵擋游牧民族的前線重城。

  只要奪回這兩座城池,加固防御,讓百姓歸心,即便這次不能徹底將遼國趕回草原,也能防守住,不被遼國輕易奪回去。

  “陛下,您昨晚沒怎么休息,如今捷報傳來,您還是先休息休息吧。”三水勸道。

  “如今朕正興奮著,如何睡的著。把汴京送來的扎子拿來,朕看看扎子,晚上用了飯再睡。否則現在睡了,晚上該睡不著了。”趙興笑道。

  他現在確實有些疲倦,可是精神上卻很是激動,根本沒有睡意。

  雖然如今是太上皇監國,可趙興畢竟才是大宋的官家。

  汴京那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會抄錄送過來給他過目。

  因為這幾日心里念著偷襲的事,趙興也沒心思看那些扎子。

  如今塵埃落定,也該看看,了解國內的情況了。

  “是!”三水聞言應了一聲,前去把扎子抱了過來。

  趙興拿起扎子看了起來,大宋內部最近并沒有發生什么大事。

  倒是盛維那邊上了一道扎子,講述了建立錢莊的情況。

  從打算推行新幣開始,趙興就把盛維召了回去,讓他在大宋各地選擇十座重城,開設錢莊。

  這十座城池并不是按照繁華來選的,而是根據地域綜合考量的。

  要由這十座城池的錢莊來輻射整個大宋。

  一開始趙興并不打算設立太多錢莊,十個剛剛好,先看看其中的一些弊端,加以改正后,然后再在各地開設。

  盛維的扎子中說,各地錢莊已經建造好了,詢問趙興什么時候開業。

  趙興沉吟了一會,批復一個月后開業試運行。

  然后寫了幾道圣旨,命人送回汴京。

  等把積累的扎子看完,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趙興用了晚飯,便沐浴歇下了。

  趙興這邊能夠睡的著,耶律乙辛那邊可就睡不著了。

  幽州城丟失,等大宋將幽州城連城片,就能出兵截斷西京和中京的聯系。

  如此一來,雖然不能將西京和遼國徹底隔絕,可是運送糧草就只能從草原繞路了。

  這樣一來,調兵運糧都很麻煩,一旦大宋出兵干擾,糧草不能及時運到,西京城可就難守了。

  耶律乙幸自然不甘心就這么放棄,得知消息后,就準備派兵奪回幽州城。

  然而英國公根本不給他機會,再次出兵圍城。

  “可惡!”

  耶律乙辛咬牙道:“既然大宋想要逼我決戰,那就決戰好了!傳令朔州兵馬立即趕來西京,你們做好準備,等朔州兵馬抵達,同大宋決一死戰!”

  “陛下早該如此了!就算大宋有東西能炸開城墻又如何?兩軍交戰,士卒廝殺在一起,大宋還敢用不成?”

  “不錯!以我遼國士卒之勇,必能將大宋給擊潰!”

  遼軍將領士氣高漲,根本沒有把大宋放在眼里。

  因為自從大宋建立后,遼宋交戰,大宋就沒有贏過。

  當年大宋太宗皇帝北伐,前期是贏了,打下了不少城池,最終在幽州城外大敗,更是在亂軍之中走丟了,差點被遼國給俘虜。

  真宗時期,遼國南下,也遭遇了大敗。

  可大宋主動求和,向遼國納貢,在遼國人看來,還是遼國贏了。

  雖然和大宋交戰輸過,但是一場戰爭,不能只看開始,要看最終結局。

  加上遼國歷代皇帝的宣揚,在遼國人眼里,他們和大宋交戰就沒有輸過。

  這次大宋北伐,遼國丟失了數十座城池,甚至就連幽州城這種重城都丟了。

  可在遼國將領眼里,大宋是用了不知道什么東西,炸開了城池,幽州城則是被偷襲,此乃非戰之罪。

  正面交戰,大宋根本不是遼國的對手。

  帳中有幾個漢人文臣武將,不少人看到契丹武將戰意高漲,都微微皺眉。

  大宋這次進攻,和往常很不一樣。

  出動了半數兵馬,還有手段能夠炸開城墻。

  這個東西在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傳出,可見大宋早有準備。

  誰知道大宋還有沒有其他沒有顯露的手段?

  如今遼國這些武將看似戰意高漲,軍心可用。

  可這何嘗又不是驕兵的體現?

  不過所有漢人官員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看到上首的耶律乙辛神色非常滿意。

  耶律乙辛繼位后,雖然沒有打壓漢人官員,可對于漢人官員并不在意。

  之前他們中有人就曾經提過,大宋若是久攻西京不下,或許會從別的地方想辦法。

  結果被契丹將領一陣嘲諷,耶律乙辛雖然沒有說什么,卻也沒有阻止。

  這些漢人官員都能夠感受到,耶律乙辛并不在意他們,之所以繼位后沒有打壓漢人官員,是因為時間太短了。

  此時見遼軍契丹武將嬌縱,完全不把大宋放在眼里,巴不得遼國戰敗。

  當然了,他們并非想著大宋能夠滅掉遼國,再次成為漢民。

  在他們看來,大宋并不具備滅遼的實力,這次只是因為遼國內亂元氣大傷。

  加上大宋還有能夠炸開城墻的手段,打了大宋一個措手不及罷了。

  他們是想等遼國戰敗,再為耶律乙辛出謀劃策,到時候展現他們的作用。

  讓耶律乙辛見識到他們的重要性。

  耶律乙辛可不知道這些,見將領們都戰意高昂,很是滿意。

  遼國這邊的動向,自然瞞不過英國公。

  其實不需要情報,英國公都能猜到遼國接下來要和大宋正面交戰了。

  畢竟幽州城可是遼國五京之一,耶律乙辛登基不久,就把幽州城丟了,對他威望打擊極大。

  不管是挽回威望,還是因為幽州城的重要性,耶律乙辛都不可能這么認了,必然會和大宋一戰。

  從理智上來說,此時避戰,由攻轉守是最好的選擇。

  可很多時候,打仗要根據各種因素綜合來看。

  自古以來,兵法流傳的越來越多,但是每個時代能夠被稱之為名將的只有少數人。

  是不是名將,并不是讀多少兵法來決定的。

  大宋將士一直畏遼如虎,這次連下數十城,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

  士卒們不懂什么兵法,一旦主動避戰,會打擊士卒的士氣。

  這也是之前英國公明明察覺軍中士卒有驕兵之跡象,也沒有向趙興請求,退下來防守,而是圍攻西京。

  英國公不知道驕兵必敗的道理么?

  他明白,可是他更清楚,一旦退了,士卒高漲的士氣回落,再想恢復就難了。

夢想島中文    知否:我是皇太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