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踏上歸程。
從西山皇莊登上軌道馬車。
一路風馳電掣到了阜成門之后,所有人各回各轎。
當然。
這一次的眾臣,已經沒了之前的急迫。
所有人在上轎之初,都會不約而同的提醒手下轎夫,讓他們平穩點,不用著急趕回去。
之前來時的經歷,眾臣說什么也不想再經歷一回了。
那仿若要將骨頭架子顛酥的感覺,誰經歷過一次誰知道那滋味的難受。
眾臣皺眉坐上軟轎,剛剛起轎的一瞬間,下意識就會伸手去皺周邊的轎身,但在察覺這一次的轎子沒有之前那般晃悠之后,又一臉自嘲的慢慢放松下來。
軟轎緩緩前行,重新又回歸到了它本來的樣子。
就這般。
一直到內閣衙門門口后,方才緩緩落地停下。
劉健的轎子行在最前,聽到外面轎夫的通告聲后,手端木盒的他起身走下了軟轎。
而隨后趕來的一眾朝臣們,就好似生怕錯過了什么一般,在劉健剛剛站定的同時,眾人已經齊聚身旁,紛紛沖著劉健俯首行禮。
如此殷勤的模樣,即便劉健身為內閣首輔,初見之下也是不由得感慨不已。
他明白。
這些朝臣可不是沖著自己來的。
他們完全是看在自己懷中這小塊水泥的份上。
劉健苦笑。
而一旁的工部尚書李鐩更是積極。
在行禮完成之后,直接沖著劉健出言請辭道:
“閣老還請稍后,工部衙門就在旁邊,下官馬上去找人準備蒸煮所需用物,還請閣老大人稍后。”
有了他的帶頭,后面的朝臣愈顯積極。
去找吏目的。
去尋找地方搭灶的。
還有人去尋找磚石瓦塊搭設灶臺的。
所有朝臣四散開來,開始尋找搭灶生火所需的諸般物件。
至于李東陽,原本還打算去衙門里招呼幾個吏目出來幫忙,可是他才剛要離開,就被落后的幾個朝臣按在了原地。
李東陽無奈,只好停下離去的舉動,看著面前一臉愕然的劉健苦笑不已,道:
“劉公你看到沒,這可不是我不信任你,是這幫人硬生生把我留在這里的。”
“看這架勢,都到了衙門門口,這些人也還是擔心你會偷偷離開啊!”
劉健無語,橫橫出聲,道:
“老夫要是想離開的話,之前就命令轎夫回家了,還會和他們來這?”
“不過這樣也好,老夫也就省事了。”
“他們樂意干,讓他們去干就是,老夫就等著明日早上的結果,豈不更好。”
李東陽輕輕點頭,長吐一口濁氣后,感慨出言道:
“也不怨他們啊!”
“如此神物,值得大家這般對待。”
“說實話,莫說他們,就連我現在也是焦躁不已,恨不得一下就到明天早上。”
劉健聞言,苦笑點頭,附和道:
“老夫又何嘗不是呢?”
劉健一聲長嘆,目光再次落在了面前的木盒上。
站立一旁的李東陽,此刻也是一般無二,兩人的目光在木盒上交匯,不同的神色,但卻同樣的飽含期望。
六部衙門。
甚至連帶著督察院。
因為幾位大人的突然歸來,瞬間亂作一團。
找鍋的。
尋磚的。
還有問吏目有沒有會生火的。
整個朝廷的幾大衙門,瞬間雞飛狗跳,所有官員吏目更是一臉懵逼。
尚書和院長的命令如此。
一眾官員吏目在驚愕之后,還是不斷有人站了出來。
僅僅只是片刻之間。
一個由十來人組成的小隊,拿著能尋到的各式物件,開始朝著內閣的所在行去。
而且。
這還僅僅只是一處衙門而已。
同樣的情形,幾乎一般無二的發生在其余諸處衙門之中。
跟著自家大人一同前去的那些人,滿面懵逼不說,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而和他們相比,沒搶到機會前去的官員吏目,更是傻在當場,壓根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蒸屜?
磚石瓦塊?
還要會生火看火的?
這是要干什么?
內閣那邊要起鍋打造嗎?
一眾官員滿面不解,猜測紛紜不說,所有人的好奇心也瞬間被勾起。
而就在他們后續漸漸回過神來,想起可以出去稍稍打探的時候,剛剛走出衙門的大門,就看到門前的街道上無數的官員站立其中。
和他們一模一樣的是,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疑惑和不解。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你們戶部…也在找會搭灶生火之人嗎?”
“你們吏部也是?”
“嗯。”
“嗯。”
相鄰兩處的衙門互相問詢回應。
可當他們得到對方肯定的答案后,心中的疑惑沒有解開不說,反而變得愈發懵逼了。
這都什么跟什么啊?
自己一家衙門派人過去也就罷了。
為何這其他衙門也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再說。
這種事情即便真需要人干的話,也輪不到他們這些官員和吏目出手啊!
之前去工部調派一些工匠過來,豈不是更省事?
眾人不解。
一臉疑惑的朝著內閣衙門的所在張望。
與此同時。
一隊浩浩蕩蕩的人馬,突然出現在了街道的盡頭。
入目所見。
那隊人馬之中除了無數的工匠之外。
竟然還有一車的干柴,一車的煤炭,一車的磚石。
眾人見狀,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我去!
這是什么情況。
剛才還念叨此事該工部出馬。
可是哪想到工部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要嚇死人的節奏。
他們拉這么多的煤炭柴火過來干什么?
難道他們是想要將內閣全部點著嗎?
還有那磚石…
眾人越發懵逼,所有人大眼瞪小眼,卻根本得不到確切的答案。
終于。
還是有人忍不住了。
普通的官員吏目不敢上前。
可諸處衙門的左右侍郎,卻不可同日而語。
畢竟。
尚書之下就是他們。
再加上平日里他們也是有資格前去內閣奏稟的存在。
值此眼下這莫名的場景,一眾左右侍郎在快速思慮一番后,紛紛折返回班房之中。
僅僅只是幾息的功夫過去。
這些左右侍郎們已經人手一份奏章,快步朝著內閣的所在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