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冰天雪地,雪花如雨,銀裝素裹一片。
紫禁城屋宇之上,積雪已經很厚了。
城墻上,撐出一面金黃傘蓋。
傘下,以前的七王爺,現在的新帝站在那兒,舉目遠眺,望著白茫茫的一片天地,眉頭緊蹙。
這天地,恰如現在的王朝局勢,寒冷而蕭索。
謝余杯病了,仿佛不輕。
這個消息是昨天傳回京城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宣威帝正在吃飯,不禁手一顫,差點把碗摔了下來。
誰都明白謝余杯對于這個王朝意味著什么,那是國之長城,國之棟梁,他要是倒下來了,這個帝國還能靠誰?
宣威帝心中非常清楚這一點。
自從元文昌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兵臨五陵關下。內閣已經向各大州域發出了三道勤王兵令,要各個封疆大吏組織兵力進京來援。
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應者寥寥。
第一次石破軍反,各大州域還積極響應號召,出兵出錢,才有了李恒威那幾十萬的勤王聯軍;但其全軍覆滅后,形勢急轉而下,再不同以前。
這一下,各大刺史大人都瞧明白了,王朝氣數已盡,他們現在還沒揭竿而起,落井下石,只是基于某些顧慮和考慮,但再要發兵去幫忙打元文昌,萬萬不能。
舉個不怎么恰當的比例,譬如籌備借錢,第一次還好,要借第二次,沒門。
傻子才肯!
無人勤王,孤立無援,現在宣威帝所能依仗的只有涼州鐵騎,以及五陵關。
涼州那邊,蒙元作亂,已經破了三座城池,若不是嚴冬氣候的問題,失地會更多。
但寒冬終究會過去的。
不管如何,調遣入京的涼州鐵騎也無法再回去,這一去,京城可就岌岌可危,無兵可用了。
至于五陵關,城高墻厚,被稱為“天下第一關”,只是關隘再險峻,終歸到底,還得靠人。
元文昌兵臨關下,猛攻數回,不得其門而入,郁郁受阻,除了這關實在雄偉之外,還因為一員大將。
謝余杯!
然而如今,謝余杯病了。
他年紀已不小,體有舊患,病來如山倒。
第一時間,宣威帝就派了三名御醫過去,只希望謝余杯能撐得住。
放眼朝廷,滿城文武,皇帝悲催地發現,能夠依靠的人少得可憐。不但不能依靠,還得提防。
因為隨著形勢不妙,越來越多的官員人心浮動,甚至偷偷與元文昌方面聯系…
他們在籌謀后路,觀古至今,每一個王朝末路之際,都會上演這一幕。
宣威帝不能忍,雷霆大怒,他下令逮捕了好幾名官員,直接抄家,全部關進天牢。
無奈大勢已去,這樣做只能暫時鎮壓住局面,除非出現極大的變數,才可能力挽狂瀾。
他需要一個得力的人物,一個蓋世英雄來打救。
這說起來,很有些黑色幽默的荒誕意味。
凝望雪落天地,白茫茫的凄涼直奔心頭,宣威帝鬢角之處,赫然已經有了白絲的痕跡。由此可見,他登基以來,承受了多少壓力!
“那么,就這樣吧。”
嘴里輕輕說了句,下了決心,沉聲喝道:“來人,擬旨!”
當即有太監拿出黃絹來,端上筆墨;又有一人,手捧一匣,侍立在邊上,等候命令。
這是掌印太監,手中所捧,匣中裝納的,乃是傳國玉璽,社稷神器。
若有修士在此,觀望匣內,自可見一道龍形盤桓其中,只是此龍形態無神,病懨懨的,很沒精神勁頭。
謝余杯病了,這個王朝病了,病得很重。
陳三郎精神抖擻,坐上首,下面兩列人員分文武排列,左邊周分曹為首,右邊江草齊為首,可謂濟濟一堂。
俗話有說:“人多勢眾”,這個勢,便是“氣勢”。
聚氣,必須先聚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陳三郎當初得小龍女托夢,其中有言:“養浩然之氣,當從社稷取。”
而今,他正走在這一條正確的道路之上。
目光掃下去,掃過一張張神態不一的面容,陳三郎心中未免喟嘆,曾幾何時,他不過是孑然一身的窮酸書生而已。
今日大會,不但文武到齊,逍遙富道也列席其中,他為嶗山供奉,修門正統,必須在場。
一個個人,一團團氣息,浮沉不定,盡然在泥丸宮中得到反映,如鏡照人一般,清晰可見。
陳三郎微微頷首,緩緩道:“可以開始了!”
周分曹便邁步走出,手執一紙,打開,高聲念起來:“歲月玄黃,天下倉皇,亂臣賊子,豺狼橫行…”
這是一篇檄文,征討的對象不是別個,正是石破軍。
當下在雍州,嶗山府最大的敵人便是蠻軍——這屬于一個戰略目標,必須確定下來,定下基調。
這樣,大伙們便有了統一的戰斗方向。
周分曹念得抑揚頓挫,慷慨激昂,諸人聽得熱血沸騰,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深受蠻軍禍害,根本不需要動員,即可同仇敵愾,只恨不得立刻與蠻軍開戰,報仇雪恨。
不多久,周分曹一片檄文念完,接下來,便是封官儀式了。
首先,是請印。
這印,正是那方陳氏玄武,從匣子內拿出來,穩穩地放在案上。
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這印上,有熾熱之意流露。他們都已知道,從此以后,府城人事調度,而或公文告示,必須蓋上此印,方為有效,否則便是假冒空文,不可執行。
當然,一些民生瑣碎事務,自不用印,只要蓋上主管公章即可。
確定玄武印的權威名分,也是這次大會的重要內容之一。
陳三郎氣定神閑,一字字開口道:“今府衙人事,著眼于將來,分工合作,制訂制度,分為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等六房,每房設主事一名,副職執事兩名,干事若干…”
這話一出,眾有騷動。
新政制度,誰都知道會有所改動,但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會改成甚樣,并不了解具體內容。
現在聽陳三郎一說,立刻恍然過來,知道公子所圖不小,絕非僅僅局限于一個府城之內。
這個,可是大好事。
眾人攏聚而來,若只求三餐溫飽,那實在毫無追求。生逢亂世,縱多劫難,卻也有著不少機會。
古諺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成功的一大前提,便是得有一個施展的機會。
當下,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