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很多書友對火星內斗,象限個人線終結篇劇情感到疑惑,不太理解,所以在睡不著的情況下來個解析。
ps:這部分劇情受限于篇幅沒法寫的太詳細,只是為了說明象限和機械神教的結局,解決凱爾博哈爾這個危機點。畢竟火星不是小秦主場,但凡這本書叫象限培育手冊這部分劇情都能展開來寫個百來章,因為機油佬的內斗真是特有意思。
總之是這么回事。
火星事件大背景:
荷魯斯叛亂沒有發生,凱爾博哈爾不可能得到叛亂派的支援。
十一號叛亂被鎮壓,網道計劃順利開展(話說小秦真是實打實的MVP)
然后是火星事件中的大勢:
帝皇和馬卡多估摸著時間差不多嘍,要拿下當初為了平衡火星各派勢力而推出的最佳鑄造將軍人選——凱爾博哈爾。
順帶著再把機械神教解決。因為大遠征結束,網道計劃成功,帝國不會在光明的未來里需要機械神教。
而他們選擇的人是沒有野心,也沒有統治管理才能的象限,這就是為了找個好控制的傀儡,好讓火星在凱爾博哈爾時代結束后能逐漸自我毀滅——這就是為什么帝皇會讓科爾給象限看機械神教真相。
芯片里的機械教真相也不是真相,只是為了讓象限甘愿接受機械神教慢性死亡的結局(莫拉維克到底是不是帝皇馬甲這事眾說紛紜,說是還是不是的人都能旁證左引。我上本書里莫拉維克就是帝皇馬甲,這本書里不是。)
總之,當帝皇馬卡多倆老登做出這決定時,火星事件就只會有一個沒任何懸念的結局——象限成為新鑄造將軍,凱爾博哈爾死路一條。
大背景和大勢下的火星內部勢力:
帝國派:以凱恩為首,凱恩有個特點就是說學逗唱占個忠。荷魯斯大叛亂里他被叛亂派趕出火星,帝國之拳則是忙著搬東西,壓根不鳥火星忠誠派的狗叫,總之凱恩因為這些事受了很大刺激,到后來甚至會閑著沒事不知為啥殺個人。無論道德品行還是什么都算不上什么好貨。
火星派:首先站在火星立場考慮問題的機油佬。這幫人覺得機械神教加入帝國事業后干啥啥虧,帝皇屬實是不能處。他們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本書的火星劇情發生之前,支持凱爾博哈爾。但是因為大勢將至,絕大部分人從凱爾博哈爾身旁跳反。
凱爾博哈爾派:懂得都懂。
以上就是火星事件的大背景,大勢,以及火星內部勢力。
在科摩羅里,小秦問過帝皇為啥要把象限弄去火星,其實他送象限去火星的時候就有預感和判斷,但就是得問帝皇,好判斷自己在火星事件發生時該用什么態度處理事情。
結果帝皇沒說實話,請求小秦去處理火星事務時也是含糊其辭。
這導致小秦至少在火星事件里不打算把帝皇當成好厚米,這下可以毫無顧忌的支持象限這位摯愛親朋了。
之后就是小秦到火星,發現象限被軟禁。
一番爹味和指導欲大的批爆的說教之后,象限轉變觀念,決定在統治上使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象限去進行朝圣之旅。
在凱爾博哈爾死去之前,無論帝國派還是火星派都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凱爾博哈爾,于是他們無條件支援象限。宣傳造勢,提供幫助,這個那個的。
帝皇安排禁軍保護象限就是他所能提供的最大,也最重要的支持,這代表皇帝的態度。
而馬卡多代表的帝國“暗部”則是通過特工和陰謀來提供幫助。
此時象限處于“時來天地皆同力”的狀態,做啥都十分順利,所以哪怕他進行朝圣之旅并布道,所說的內容還非常容易樹敵,也沒有任何機油佬會拿象限新機械神教理念這事說事。
之后就是公開和凱爾博哈爾對抗,大伙在萬機神殿里跳口腔體操。
本來象限這邊的人覺得凱爾博哈爾會老老實實的用斡旋之類的方式進行操作,因為他沒有掀桌子的本錢,掀桌子也得不到好處。
但千算萬算沒想到十一號埋了個雷,叛亂開始之前就派人去火星找凱爾博哈爾,讓凱爾博哈爾拿到莫拉維克地窖里的寶貝(十一號在永恒之井里洞察了一切,因此他知道地窖在哪和怎么打開)。
十一號的想法是想要讓凱爾博哈爾在技術奇點影響下破壞網道。
地窖里的東西成了凱爾博哈爾掀桌子的底氣,他用超巨病毒差點報銷帝國和火星派高層,要不是小秦提醒凱恩救場,這幫人就真完了。
然后是凱爾博哈爾用混沌廢碼癱瘓火星機械設備,安然無恙駕船跑去泰拉,要是象限沒在適當時候攔截,混沌廢碼也能影響泰拉的軌道防御,是真能進入泰拉并搞事情的。
結果凱爾博哈爾如荷魯斯叛亂里的荷魯斯一樣,因為沾上混沌而老年癡呆,和象限pk。
pk結局是凱爾博哈爾猝。
象限返回火星,晉升為鑄造將軍。
凱爾博時代結束。
在這一時候,火星勢力和帝國勢力的態度和目的發生改變。
帝皇和馬卡多:倆人目的達成,帝皇忙著網道的事,沒心思管火星那些爛事,反正凱爾博死了,隨他們去吧。
帝國派:凱恩認為自己在火星事件里功勞最大,理所應當成為火星的代表掌控整個火星。而帝國派成員也能在這起事件里得到紅利。
火星派:因為在大勢所趨之下明智跳反而沒被清算,慶幸自己茍下來了,但吃了個大虧。接下來要想辦法和帝國派斗。
火星內部之間,帝國派指望控制象限這個新鑄造將軍掌控火星(因為需要利用鑄造將軍身份“走程序”),火星派指望用象限翻盤。
象限初來乍到,甚至都沒在火星待多長時間,也沒有班底和自己人。而帝皇和馬卡多會幫助他對付凱爾博,卻絕不可能幫助他對付帝國派,于是理所當然的成了光桿司令,人肉圖章。
象限進入辦公室后發現什么都沒變,甚至用品啥的都是凱爾博留下來的,這是因為凱恩要強化“象限是凱爾博哈爾學徒”這一負面認知。
以象限名義發布更為殘酷的生產指標計劃,一是為了向帝國表忠心,展示帝國派完全有在凱爾博死后管好火星的能力。二則是凱恩為了給象限身上潑臟水,為自己將來成為鑄造將軍打下基礎。
而象限想要不當人肉圖章,掌控權力,乃至改變整個火星,他可以利用的有三點:一是自己的科學技術,二是想利用他的火星派,三是朝圣之旅。
朝圣之旅中的布道所講述新理念會導致象限和火星絕大部分高層有理念沖突,但朝圣之旅會埋下一個種子,火星下一代人會受到他布道中傳播的新理念的影響,進而在成長起來后堅定地支持象限/悄悄或搖擺的支持象限/絕對不支持象限但實際上還是受象限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一行為有用的基礎是:火星和帝國不一樣,沒有貴族也沒有家族傳承,百分之九十九的火星人都是批量生產的,然后其中有天賦的人會被挑走,成為學徒,護教軍戰士或者別的什么。
所以在火星事件結束后,象限表示他已經看到變革之力正在孕育,待他所用。
最終類似編年史格式的描述,則是介紹象限和機械神教的未來。
象限通過一系列手段在火星上培植自己的班底,利用無償技術分享拉攏的人去提拔支持自己的人,或是通過利益合作獲取好處,之后再與火星派合作,在新內斗中平穩干掉了帝國派。
接著又在又一場內斗中干掉火星派,最后掌控火星權力,再去完成火星變革。
秦夏這邊的視角。
秦夏本就看不慣機械神教的統治,也不想讓象限這個好厚米變成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先是說教象限讓象限改變觀念,使其從根本上不會變成坐等著凱爾博哈爾被干掉然后繼任的傀儡鑄造將軍。
然后是在朝圣之旅中沒有阻止象限,因為秦夏看出象限是想種下變革之力,為將來做布局。
再然后是在象限看了帝皇芯片知曉所謂火星真相后,秦夏本可以順著帝皇的話往下說莫拉維克就是帝皇馬甲,機械神教確確實實就是假的不能再假了,跟帝國一樣本質上就是帝皇用來實現大業的工具。
但他對象限說莫拉維克不是帝皇馬甲,預言中形容的歐姆彌賽亞另有其人。
最后又在斷決之戰結束后對象限說:你將是火星有史以來最有權力的鑄造將軍。
總結。
火星這部分劇情我只是挑了些核心的部分寫,也沒有關于這部分的大綱,也沒翻來覆去的思考過,因為這部分劇情最核心的就是象限這個人的轉變,結局。
就跟黎明星沖突劇情一個性質。
但我真挺喜歡寫和琢磨這些統治實體間的碰撞,內斗,合作,啥的。
比如上本書。
泰隆和帝國的合作,人類跟靈族和其他種族的合作,這些合作都必然伴隨著妥協和沖突,內斗和團結,一個個個體組成小集體,小集體構成龐大集體,在個體都有利益訴求和目標的情況下互相碰撞…
但寫著寫著一轉長篇幅權謀肯定不行。
最終就變成泰隆之主找到各種族痛點,利益,共同危機,然后把現實生靈至少在宏觀層面搓成一股繩。
上本的泰隆與帝國合作,各種族聯合。
這本里的黎明星沖突事件,火星沖突。
對這兩種劇情感興趣的好厚米可以借有限信息腦補一下,有腦補不上來的地方可以問一些劇情相關的事,我可以用回答的方式補充些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