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出的主意

  金陵文會,定在三月,距離現在,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不過告示李云已經發出去了。

  讓治下各州郡先進行一輪初選,只要會讀書認字,粗通經書的,都可以來參與這一次文會。

  不過,李云在告示上,并沒有寫明,這一次文會是為了取士,否則朝廷那里說不過去,同時可能會引來大量的閑雜人等,齊聚金陵。

  他只在告示上寫了,為了重續江南文脈,所以要考校江南才子的才學,金陵府將重獎優勝者。

  但是沒有寫,要如何嘉獎。

  不過,這個時候,如果是足夠聰明的讀書人,就多少能夠瞧出來一些苗頭,趕來金陵參加這一次文會。

  而李云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兩腳書櫥,也不是大才子大文豪,正是這些能夠看出苗頭的,相對機靈一些的聰明人。

  本來,李云是想要杜謙與費宣一起,來負責這一次文會的初篩工作,但是現在,麗正書院一下子來了幾十號人,尤其是陶文淵,更是專門搞教育的。

  可以說是專業對口了。

  李云親自將這些人,請進了金陵城里,并且讓人準備了酒菜,招待這些不遠千里過來投奔的讀書人,而他,更是親自陪同著陶文淵,在金陵城里轉了一圈。

  轉悠了一圈之后,這位陶先生忍不住感慨連連,對著李云說道:“這金陵城雖然不大,但是在李府公治下,卻是生機勃勃。”

  “府公年紀輕輕,便有這般本事,真是厲害。”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開口道:“無怪官正兄,讓我們麗正書院到金陵來避難。”

  李云緩緩說道:“金陵城自然沒有京城那么大,不過容下一個書院沒有任何問題,這幾天我親自去打招呼,給陶先生劃出一塊地,用來重建書院。”

  他想了想之后,笑著說道:“不止是麗正書院,這幾年各地都有動亂,江南也不例外,現在江南各州郡,可以說是文脈微弱,等陶先生辦好了麗正書院,能否在江南各州郡,多建一些書院?”

  說著,李云看著陶文淵,正色道:“先生放心,一切花銷都由李某人來出。”

  陶文淵看了看李云,猶豫了一下之后,低聲嘆道:“能夠興辦書院,教化萬民,自然也是我的心愿,不過李府公,如今天下不太平,京城里鬧成了那個樣子,動亂隨時可能波及到江南,陶某以為,這個時候不是大肆興辦書院的時候。”

  李云微微搖頭,很是篤定的說道:“先生放心,我敢說出這種話,自然就有保證一方安寧的把握,江南西道現在還沒有辦學的條件,但是江南東道,先生大可以放心。”

  “李某人在一天,江南東道便不可能再有大的動亂。”

  陶文淵面露詫異之色,他低頭想了想,然后點頭道:“若真是如此,陶某自然樂意之至。”

  “對了。”

  他左右看了看,并沒有見到杜謙的身影,于是開口問道:“怎么不曾見到杜十一?杜尚書勸陶某到江東來,就是投奔杜十一而來。”

  李云輕聲道:“今天迎接麗正書院的眾才子們,自然要設宴款待,不過杜兄現在還在家中守孝,戒絕葷腥,因此就不太好一起吃飯,杜兄說了,等明天陶先生安定下來,他再登門拜訪先生。”

  陶文淵聞言,長嘆了一口氣:“官正兄死于敵人之手,陶某也是悲痛萬分,今日飲宴,李府公就帶著其他學子們去用罷,陶某去杜家,尋杜十一說話。”

  李云很痛快的點頭答應,開口道:“杜兄一家,住在金陵府衙的后衙,我帶先生過去。”

  陶文淵有些詫異,問道:“聽聞府公制霸江東,怎么府公沒有去住金陵府衙?”

  “我另有住處。”

  李云淡淡的說道:“杜兄是金陵尹,這府衙自然是該他一家去住。”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到了金陵府衙的后衙,早有人去報了杜謙,兩個人剛進后衙,就看到穿著一身粗麻的杜謙,帶著一眾家人迎了出來。

  他身上穿著最粗糙的麻衣,如果碰到身上,甚至會剌破皮膚。

  這是服喪制度之中最高的一級,叫做服斬衰。

  杜謙看了看陶文淵,然后默默上前,欠身行禮道:“杜謙拜見文淵先生。”

  陶文淵上前,將他攙扶了起來,長嘆了一口氣:“十一郎節哀順變。”

  杜謙默默低頭,低聲道:“多謝先生。”

  他側過身子,幾個兒女也上前,給陶文淵磕頭行禮:“拜見先生。”

  這幾個孫子輩,也是穿麻衣,但是要相對精致一些,沒有杜謙身上的麻衣那般簡陋。

  畢竟孫子一輩,就是五服之中的第二等級了。

  一陣行禮之后,杜謙將兩個人,請到了后衙的客廳坐下,陶文淵被請到了主位上,李云陪坐次席,杜謙則是坐在二人下首。

  三個人聊了好一會兒京城里的事情,等說的七七八八了之后,陶先生長嘆了一口氣:“當日之事,若非官正兄一心求死,以京兆杜氏的影響力,韋賊斷不敢對官正兄下手。”

  “官正兄仗義死節,以身證道,不愧是天下文宗,我輩書生的楷模。”

  杜謙低頭,沉默了許久,才吐出一口濁氣,垂淚道:“為人子,不能替父分憂解難,天下之至不肖,莫過于我。”

  陶文淵上前,拍了拍杜謙的肩膀,輕聲道:“十一郎切莫作如此想,正是因為十一郎周全,官正兄才能無有后顧之憂。”

  緊接著,這位陶先生有說了不少京城里的情況,最后給出了自己的推定。

  “那三個節度使,在京城不會長久了,輿情如此,他們如果強行留在京城,即便能夠繼續作威作福個一年半載,到時候也會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杜公之死,便是天地正氣,給了這些禍亂朝綱的邪祟當頭一棒。”

  李云與杜謙對視了一眼,杜謙沒有說話,李云則是緩緩說道:“就這個情況來看,那三位即便離開京城,離開朝廷,不在朝廷里任職任事。”

  “他們的軍隊,怕也不會離開關中。”

  陶先生聞言一怔,隨即低頭喝茶,沒有說話了。

  李云瞇了瞇眼睛,腦子里把關中的局勢過了一遍,然后對著陶文淵輕聲道:“陶先生,關中局勢再如何動蕩,也影響不到江南,先生且在金陵休息幾天,稍后我便讓人與先生重建麗正書院。”

  說到這里,李云想了想,開口道:“下個月,金陵文會就要正式開始了,那時我需要初篩出三百人,繼續進行文會。”

  他看著陶文淵,輕聲道:“到時候,這初篩的事情,就麻煩杜兄與文淵先生了。”

  陶文淵看了看杜謙,杜謙也看了他一眼,開口道:“先生幫幫忙。”

  “好。”

  陶文淵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之后,三個人又聊了許久,一直到傍晚時分,陶先生就有些疲倦了,杜謙讓杜來安,帶他到府衙的廂房之中歇息。

  陶文淵離開之后,二人說話就沒有什么顧忌了,杜謙低頭喝茶,然后看著李云說道:“這位陶先生,到江南來只是避難而已,未必就愿意跟著咱們一起干,畢竟他這種大儒,要周全自己的名聲。”

  李云緩緩說道:“這個不礙事,等下個月,杜兄跟他一起做完初篩,到時候他不入伙也入伙了。”

  這個時代的進士,不管是常科制科,一科通常只有二三十人,最多也就是三四十個人,少的時候,甚至可能是個位數。

  因此,陶文淵并沒有把李云說的“初篩”放在心上,畢竟三百人的初篩,聽起來相當合理。

  這位陶先生當然不知道,另一個世界的科考制度健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一科取的進士,正是兩三百人!

  這三百個人,李云統統都是要用的。

  只不過第一輪初篩之后,李云還要分門別類,對他們因材施用。

  但是,這些人的的確確通過陶文淵這個大儒步入江東仕途,到了那個時候,陶文淵便徹底同江東綁定在了一起。

  杜謙默默點頭,低頭喝了口茶水之后,問道:“京城代王的事情,府公聽說了嗎?”

  李云聞言,神色古怪,他點頭道:“聽說了。”

  “聽說,那韋大將軍直接佩刀進了宮里,差點就要大鬧宮廷,嚇得天子戰戰兢兢,要不是另外兩位大將軍趕到,便難以收場了。”

  “代王一事…”

  “就是皇帝干的。”

  李云瞇了瞇眼睛,很是篤定。

  杜謙一怔,問道:“何以見得?”

  李某人放下茶杯,笑了笑。

  “這事大約…是我的主意。”

夢想島中文    賊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