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9章 喪事習俗(三)

  按照箬溪地方上的喪事習俗,在送葬之前,有兩個子孫后代必須盡孝的重要環節。

  敬酒勸酒就是一個非常隆重嚴肅的環節。

  死者后輩中,男的為敬酒,女的為勸酒。

  在死者的棺材前,擺上幾葷幾素的菜肴祭品,點上臘燭,燃起焚香,擺上一壺糯米酒,用小酒杯一杯杯地敬酒和勸酒。

  死者后輩的青年男女,手持酒杯,先站著對著棺材拜三拜,再跪下磕三個頭,把酒杯中的酒淋于前面的地上,站起來拜上三拜,就禮成了。

  敬酒和勸酒期間,無需言語。若你真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則需要說明之。

  如長期未曾謀面的親戚,死者生前可能不認識的,就需要說上一句:我是某某某,某某某的兒子或者女兒,是死者的如外甥侄女之類什么樣的關系。

  敬酒勸酒一開始,魏麗瑩就上前拿起了酒杯。

  嚴冬雪也同時上前站在魏麗瑩身旁,倆人都想說點什么,有點尷尬,都放在心里暗語,雙雙按歸規矩勸了一遍酒,雙雙都是眼淚汪汪的,表情非常悲傷,讓人看到了無不動容。

  接下來就非常熱鬧了。

  蔡忠和、陳月慶、陳月明、林美蘋、李小珠等數十位年輕人,前后排著隊上前敬酒和勸酒,他們雖然都是陳德生生前認識的,但今天的身份不一樣,都輕聲地說了句:我是你兒子(女兒)某某某,請父親大人滿飲此杯酒。

  今天給陳德生敬酒的孝子孝真是數不勝數。敬酒敬了一批又一批,那男的女的隊伍從陳德生的棺木前一直排到大門外,后面還陸陸續續有人來。

  大家都想在陳德生的棺木前敬上一杯酒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這里面許多都是真心實意要充當一回陳德生的孝子孝女的,還有一些人是隨眾心理,大家都這樣做了,也不能落下我一個,變成另類情何以堪。

  本來這敬酒環節是安排半個時辰完成的,結果進行了三個多小時還沒有結束,這種事又不能強行中途停止,只好酒打上來一壺又一壺,敬酒的三五人為組一批批地敬過去。

  紅酒也不能再一杯杯地倒了,只好示意性的滴上一兩滴,就是這樣節省著,照樣用去了十多壺紅酒。

  “陳德生生前滴酒不沾,這死后酒量大長了哈。”有人在低聲地說道。

  “孝子順女這樣多,自然不長也得。”也有人這樣替死者辯解道。

  孝子順女敬酒之后,就是賢孫輩的敬酒。

  陳德生排行中沒有什么近親的孫字輩的人,算得上的就是小陳美星屬于陳月亮領著的女兒,蔡誠景領著兩個女兒抱著一個兒子,到跟前給陳德生敬酒。

  “親家爺爺,這是你命下的兩個孫兒和一個孫子,給你老敬酒勸酒了。”蔡誠景拿了三杯酒分發給兩個女兒各人一杯,自己拿著一杯,規規矩矩地在棺木前做完一整套敬酒勸酒動作。

  蔡誠景事先在后面就交待兩個女兒跟著他做,大囡能聽懂,小陳美星跟著大囡學,也就沒出什么差錯。

  小陳美星看了看掛在照壁上陳德生的遺像,又看了看黑黑的大棺材,就低聲跟大囡說:“他是我爺爺,跟我很親很親的爺爺。”

  童言無忌,童言情真,小陳美星在陳德生棺前能說這樣的話,陳德生九泉之下應該感到欣慰吧。

  敬酒勸酒之后,還有一個環節就是“繞棺”。

  繞棺就是繞著死者的棺木走一圈,如同遺體告別儀式。

  繞棺也分男女兩隊,人人手里拿著一支點燃的焚香。男左女右,男內圈女外圈,死者最親的子女領頭,其他后輩緊隨其后,從棺尾開始繞行一周。再反過來男外女內,女內圈男外圈地再繞行一周。

  繞棺時,都半沒有人啼哭,有的至親實在忍不住,會有低聲哭泣的人,哭的都半是女眷。

  參加敬酒和勸酒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人參加繞棺。

  男隊以蔡忠和、陳月明等人為首。

  女隊以魏麗瑩、嚴冬雪等人為首。

  男女隊都排成了長龍,繞棺就繞了半個多小時。

  繞棺環節結束之后,抬棺材的人,也叫行棺者,就將棺材用棺材釘給釘死。

  棺材釘釘完之后,等于是入殮的整個過程結束,就進入送葬過程了。

  行棺者將棺材抬起時,就預示著死者真的要走了,這個時候死者的女眷就會放聲大聲悲哭。

  送葬隊伍最前面是一面大銅鑼,一步一敲地為死者開道。

  敲銅鑼的都半是死者的遠房至親。

  敲銅鑼者之后是舉招魂帆的。

  招魂帆后是香爐。

  香爐后是死者遺像。

  遺像后是買路紙。

  買路約就是向地上扔黃紙,阻擋死者上路的小鬼們見有路錢撿就不再會阻擋死者前行。

  買路紙之后就是棺材。

  棺材之后是放鞭炮。

  放鞭炮之后就是哀樂樂隊。

哀樂樂隊之后是抬著花圈和挽聯的送葬的  大隊人馬。

  送葬的人,男的能一路送死者到墓地,而女眷則要在半路上,抄便道以不走回頭路為標準返回。

  陳德生的送葬隊伍,披麻戴孝的延綿了一公里多路,哀樂聲聲,鞭炮齊鳴,非常排場。

  “唉,陳德生真有福氣。”站在村道上觀看的村里的老人們這樣說道。

  送葬結束,完墳環節就是風水陰陽先生們的事了。

  完墳之后,整個喪事就接近尾聲,人們也大都從悲傷的情緒中解脫了出來。

  最后就是喪事喜辦的“散齋宴”或者是“長命宴”,區別就在于死者的年齡長短了。年齡長的叫“長命宴”,反之就是“散齋宴”。

  在箬溪地方上,人們習慣把少于六十歲去世的稱之為短命,沒有走完一個甲子周期。走過甲子年六十歲以上去世的人就算是長命了。

  陳德生最后的喪宴,實在是沒辦法實現,能讓這全村的人都吃上一頓“散齋宴”,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糧食的問題,是燒不出這么多可供全村人來吃飯的飯菜,一次“散齋宴”八人一桌要一百五十多桌,這飯菜怎么燒?

  最后還是陳尚榮牽頭,把陳月明、蔡忠云、陳德生、林美蘋等人如今起來商量出一個辦法來。

  分齋。

  這可是前所未有過的習俗。

  這辦法還是李小珠想到的。

  開始大家想到了分幾個地方燒,或者一個地方燒幾個地方擺,或者是按原來的各生產隊集體吃飯的辦法,由各村民小組組織起來燒飯菜。

  就是這分發到各村民小組去的想法,讓李小珠想到了“分齋”的辦法。

  “干脆,把這飯菜分到各家中去,讓他們自行燒不是更好?”李小珠也不知道自己想到的辦法是不是行得通,說話的聲音也是弱弱的。

  “這辦法可行,我們就按這記賬上的名單,把齋飯菜打包給各家帶回去。”陳月明第一個贊成。

  陳尚榮笑著說道:“大家想了半天,最后還是把這大鍋飯給包干到戶了哇!”

  “哈哈哈!”

  自然想起了陳月亮為什么給警車帶走的。

  想不到陳月亮老爸去世的齋飯也要實行這樣的包干到戶的辦法。

夢想島中文    云和月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