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八八章 無奈的老高 (下)

  就在宋軍進入大理境內的同時,楊家終于反了。

  整個洱海以西楊家的勢力,已經全部動員起來,大批大批的軍隊被武裝起來,數量遠遠超過侯爵可擁有的兩萬之數,當然也不可能有號稱的二十萬那么多。

  楊允賢是個講究人,起事之前還找人寫了篇疾言厲色的檄文,直斥大理國主段思廉賣國求榮、尸位素餐、荒淫無道、戕害忠臣等十大罪狀。檄文寫得十分有文采,把段思廉塑造成了一個昏庸之極的無道昏君。那些斑斑劣跡如同親見,著實蒙住了好些不知情的小民。

  據說段思廉看到這篇檄文后,一口氣沒背過來,險些暈厥過去。

  發布檄文后,楊允賢恢復南詔國號。起兵五萬,加上吐蕃助戰的兩萬大軍,詐稱二十萬,浩浩蕩蕩朝著大理城的方向進攻。

  因為滇西是楊家的傳統勢力范圍,且段氏的大理早就收縮回京畿,所以南詔軍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快便打到了京畿門戶——上關。楊允賢命軍隊停下來修整,同時向大理城發送通牒,要求段思廉停止抵抗,開城投降。

  同時又向各路諸侯行文,要求他們出兵助戰,會盟于上關城下。但除了早就依附于楊家的那些小部族,各路諸侯都冷眼旁觀,沒有人趟這個渾水。連原先答應好,要起兵響應的那些老關系,都態度曖昧,并不急著履行承諾。

  這是因為大理皇帝段思廉,向宋朝遣使稱臣求援的消息,已經眾所周知了。

  不過也別指望他們會幫段家…從大理到汴京,何止關山萬里?宋朝的皇帝和相公們,再商議決策,整軍籌備,大軍能年底出發,就算很快了。等到了大理城下,怕是得明年開春了。

  還有的時間坐山觀虎斗。等到合適的時機再下注。

  大理皇宮內的朝會上,就彌散著這種讓段思廉憤怒的事不關己。

  他一身戎裝,端坐在寶座上,看著陛下的文武百官,厲聲喝道:“楊允賢公然造反,兵鋒已經到了龍首關外。若是龍首關失守,不到兩天,大理城就要被叛軍包圍。諸位怎能如此無動于衷?”

  眾大臣都淵默不語。段思廉的族弟段思義,只好出班道:“楊家以前朝王室,世世代代受皇家恩典。陛下更是待楊允賢恩重如山。可是沒想到那廝狼子野心,公然反叛。此等行徑,天地共誅之。臣懇請陛下調集天下兵馬,會獵此賊于龍首關外!”

  段思廉贊許的笑道:“義弟所言極是。上關雖是雄關,但架不住叛軍日夜攻打,還需各位出兵勤王,共保上關不失!”他鼓勵眾人道:“不瞞諸位,孤已經向大宋求援,天兵不日而至,到時候輕易便能將叛軍碾為齏粉,所以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

  話鋒一轉。段思廉又幽幽道:“但我們必須堅持到天兵抵達啊。要不然,大理城破,免不了玉石俱焚吶…”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你們必須寫信回家,叫家族兵馬參戰,否則的話就等著人頭落地好了!

  段思廉的目光一一掃過朝中百官,望到哪個,哪個就縮縮脖子。誰也不肯先開腔。最后百官都望向高智升,高家是最大的諸侯,朝堂上的這些小諸侯,都以高家的馬首是瞻。

  見百官都望著高智升,段思廉不禁心中大恨。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忘了他們的封地、官職、俸祿是誰給的!高家只是與他們一樣的臣子而已。卻全都對他唯命是從…早有一天,要把這些忘恩負義的東西全都消滅掉!

  他卻不知道,如果沒有陳恪橫空出世,高家就會借著這場楊氏叛亂,徹底凌駕于段氏之上,并于十幾年后篡位成功。雖然后來又把皇位還給段家,但大理國一直在高家手里控制著。而段氏卻失去了所有的領地,愈加窮困潦倒,甚至經常要高家可憐,賞賜幾百畝地,以養活滿族老小。

  可以說,高智升只有一步之遙,就能把大理變成高家的天下了。但在這節骨眼上,宋朝突然插手,把他的如意算盤一下打亂了…

  在原先的算計里,高智升是打算等段家和楊家拼得兩敗俱傷,再起兵勤王,擊敗楊家,讓烏蠻徹底壓倒白蠻,大理境內再沒有能跟高家抗衡的勢力。那時候,他想當曹操當曹操,想當曹丕當曹丕,全看自己的心情了。

  但現在,段家抱上了宋朝的大腿,一旦宋軍殺到平叛,還有自己什么事兒?到那時,只怕段家還會利用宋軍的支持對付自己,那時的日子才叫悲慘呢。

  那么改變計劃,支持楊家?自然可以很快消滅段家。但楊家可不是段家,若讓他們坐了江山,那是要吃人的,與虎謀皮的事情,傻子才會干。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高智升心中暗暗一聲,出班拱手道:“陛下息怒,國家有事,為臣者自然責無旁貸。但正所謂,兵者不祥,圣人勿動。一旦打起仗來,破碎的是我大理的江山,遭殃的是我大理的子民。”頓一下,緩緩道:“我觀那楊太師,平素為人耿介忠誠,并非天生反骨,可能只是一時不忿…”

  “不忿什么?”段思廉冷聲道。

  “不忿陛下突然把國家獻給宋朝。”高智升望著他,一字一句道。

  “你…”什么叫顛倒黑白?這就叫顛倒黑白。明明是走投無路才依附宋朝,卻被說成是因為他投靠宋朝,楊家才造反。段思廉的臉色登時不好看了:“這么說,相國是站在楊家一邊了。”

  “絕對不會!高家世代忠臣,微臣永遠忠于陛下。”高智升言之鑿鑿道:“但楊家也是國之干城,關系到滇西兩千里的安定。所以為臣斗膽,請陛下寬宏大量,罷兵止戈。以免親者痛、仇者快…”

  高智升一表態,百官馬上紛紛附和,全都成了和事佬。好像擔心打壞了大理國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一樣。

  望著朝堂上賣力表演的群丑,段思廉心頭又升起了熟悉的無力感。這讓他對自己當初的決斷,感到分外安慰。

  朝會的最后結果是,高智升作為全權代表,與楊允賢進行和談。但楊允賢根本就不理會他,反而開始加緊攻城…開什么玩笑,我老楊聲勢浩大的起兵,還沒正經打一仗,就灰溜溜的退回去,日后哪還有臉見人?

  遠水解不了近渴,想要活命還得靠自己。段思廉趕緊調集全部力量,支援龍首關。讓他感到安慰的是,天朝使者沒有像大理人那樣觀望,而是旗幟鮮明的支持段氏。且不僅停留在嘴上,幾名年輕的大宋官員,竟然率領幾百名大宋侍衛,親赴上關支援作戰。

  在段思廉看來,雖然這點人數杯水車薪,但意義絕對重大。事實勝于雄辯,證明大宋是堅定支持段氏的,這對那些墻頭草的震撼,絕對非同一般。

  誰知結果比他料想的還要好。那些年輕的宋朝官員,在冷眼旁觀數日后,終于受不了大理軍官的腐朽無能。他們斷然接管了城防,王韶和宋端平負責組織作戰,曾布負責物資調配,呂惠卿負責居中統籌。

  按說臨陣換將乃是大忌,但也得看被換的是什么貨色,大理的士兵也早受夠了無能的上司。且在他們眼里,天朝的官員是有光環的,說不定真能帶領他們,守住龍首關。

  王韶他們也沒讓大理人失望,這些大宋朝未來的風云人物,在這西南一隅小試牛刀,就顯出了他們的不凡…很快便讓混亂不堪的上關城井然有條,把守城變成了有條不紊的協作。

  守城不是攻城,最重要的不是勇猛,而是技術,這正是宋朝人最擅長的。在宋朝官員和侍衛的帶領下,守軍戰斗力大增,傷亡大大減少,擊退敵人卻越來越容易,自然越打越有信心。

  開戰一個月,叛軍損失過萬。上關城卻愈發高大堅實,難以攻克。

  這不僅使叛軍士氣大落,也讓天朝人的形象愈發高大起來…在大理人看來,幾名年輕的天朝官員,帶著幾百名官兵,就能化腐朽為神奇,把優勢兵力的叛軍,牢牢擋在上關城外。要是天朝大軍一到,楊家的叛軍肯定會灰飛煙滅的。

  恰恰這時候,又傳來了宋軍已進入大理的消息,徹底震驚了各方。按時間算,大理使者還沒到汴京城吧!怎么可能來的這么快?

  很快又有說法,說這是段氏為了緩解壓力放出的假消息。這才合情合理么,很多人都信了。

  但是明眼人能發現,從得知這個消息的次日起,叛軍便沒有再攻城…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夢想島中文    一品江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