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

  2006年3月5日。

  京城時間12時30分。

  反衛星攔截測試結束約兩小時后。

  國家航天局。

  當被迫提前結束婚假的常浩南乘專車趕來這里時,里面早已經坐好了一片各級別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

  并且,還有很多正在趕來的路上。

  今天發生的情況實在過于特殊。

  你說嚴重吧,好像和華夏又沒有直接關系。

  但要說不嚴重,那萬一過段時間真把國際空間站給撞了,絕對是能在人類史留下一筆的大事…

  以至于首長在得到消息之后,甚至有些拿不準自己究竟該找哪些部門的人來開會。

  最后還是考慮到此事與國際空間站有關,所以把重點放在了國家航天局。

而空軍、第二炮兵、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但凡能扯上哪怕一點邊的單位,也都派出了代表或代表團前來參加  幾乎填滿了足以容納上百人的會議室。

  這種過于開放的場合,大領導肯定不方便親臨現場。

  但還是以視頻形式參加了會議,以便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有效決策。

  常浩南來的不算晚,航天局孫燕來局長正在臺上向眾人說明目前的情況。

  “現在歐洲航天局、俄聯邦航天局,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的測控站,都已經完成了對那塊太陽能電池帆板的軌道跟蹤,目前暫將其命名為40396/2006037CQ,尺寸為1200mm4800mm25mm,在大約兩個小時前,剛剛以每秒13.27km的速度與國際空間站交錯而過,最近距離大約2.1km…”

  整個會議室內,頓時一片嘩然。

  從剛剛那個編號就不難看出,人類目前正在對大約4萬塊太空垃圾進行追蹤,其中占據大約87的所謂“大型”垃圾,門檻也不過是任意方向上的尺寸大于10cm而已。

  你這直接整了個1米2寬、4米8長,比不少中等體量衛星還要大的東西?

  “國際空間站有危險么?”

  很快便有人問道。

  “根據目前的計算,至少在短時間內還沒有。”

  孫燕來回答道:

  “但40396號不僅尺寸很大,而且還處在高速且不規則的翻滾過程中,因為觀測手段的限制,目前無法確定其具體的姿態變化情況。”

  “而且太空中并不是真的沒有阻力,宇宙塵埃、大氣分子、引力變化、還有其它太空垃圾的碰撞…這些都會導致40396號的運行軌道發生變化,除非國際空間站能永久提升3050公里的軌道高度,否則恐怕會持續受到碰撞帶來的威脅。”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第二個人再提問。

  棘手。

  太棘手了。

  上次人類處理這么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還是禮炮七號。

  但后者只是失控且失聯而已,基本功能還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對接口,所以最后派兩名藝高人膽大的斯拉夫超人宇航員去手操非合作對接,愣是給修好了。

  然而這個40396號是一個孤零零的太陽能電池板,還是運行在大約400公里這個最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時間甚至沒人能想到要如何處理。

  總不可能讓美國人再打一發標準3吧?

  從技術上,這個電池板幾乎的紅外特征很差且很不規則,LEAP的導引頭未必能識別出目標來。

  而政治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國內也都不可能允許。

  “NASA方面怎么說?”

  雖然情況非常嚴峻,但問出這句話的人語氣中還是難免帶著些幸災樂禍。

  沒辦法,人之常情。

  雖說航天是人類共同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不假,但那空間站上又沒有華夏航天員,更何況當年還是你阿美莉卡不當人,非得不允許我們加入。

  你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過孫燕來作為航天局一把手,還是維持了基本的體面:

  “NASA方面還沒有對此公開做出回應…實際上包括歐空局和俄航天局在內,也都還沒對外界公開這個消息,應該是在考慮對策。”

  “如果要讓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提高50km,那一艘,甚至是兩艘聯盟飛船的動力甚至都不夠。”

  周平建這會兒本來就在研究天宮一號,對于這些細節手拿把掐:

  “另外,如果真提升上去,那后續所有的相關航天計劃,包括上面搭載的各種設備也都要調整,工作量幾乎相當于放棄現有國際空間站從頭再來…”

  隨后,又有幾名航天局和航天科技集團方面的同志發表了各種技術層面的看法。

  總之就是,雖然碰撞概率不大,但一旦真有風險,那就很難躲開。

  但很明顯,今天這場會開起來,絕對不是為了討論技術的。

  否則首長根本犯不著隔著屏幕參會,直接看一眼會議記錄就完事了。

  因此,李忠毅很快開口,把已經跑偏的話題給掰了回來:

  “這可能是人類航天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意外事件…雖然表面上和我們無關,但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

  已經重新落座的孫燕來首先說道:

  “航天局已經準備好了新聞發布會和媒體通稿,準備從三個角度、總共九個方面對美國這次冒失的反衛星攔截做出批判,尤其要強調,我國已經提前預知到了相關風險并做出警告,但美方仍然一意孤行,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風險。”

  “另外,我們準備制作一個專題節目,就叫做《美國航天之死》,當然考慮到國際影響,只準備出漢語版本在國內播發。”

  算是中規中矩的反饋。

  除了能出口惡氣以外,也能向全世界證明華夏在航天理論層面的強悍實力。

  “總覺得缺了點主動性…”

  有人說出了常浩南的心里話。

  “國際空間站沒有我們的份額,就算要賠償也是俄國人出面,咱們實在沒什么話說啊…”

  “我國的空間站也要設置在類似高度,如果以這個理由提出索賠呢?”

  “那就沒個完了,太空垃圾這東西每個國家都不少制造,這個頭可不好開…”

  各種想法你來我往,完全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看著火候差不多到了,剛才一直當小透明的常浩南總算舉起了手。

  他的名字,在行業內如今已經算家喻戶曉了。

  因此眾人還是給出了足夠的尊重,紛紛安靜下來。

  “我認為,可以考慮由我國出面,把這塊40396號太空垃圾給處理掉。”

  常浩南面色如常,但說出的話卻像是平地一聲驚雷。

  引發的反應甚至比剛才孫燕來介紹情況時更大。

  “我們處理掉?”

  就連李忠毅都是滿臉驚愕。

  他當然知道常浩南所說的意思:

  “但是…我們雖然也有一定的反衛星技術,但此前從未進行過測試,而且現階段的水平也完全不支持這樣的命中精度?”

  “再者說,美國人剛剛搞出這么嚴重的問題…”

  就在他猶豫著組織語言的時候,后者卻沒有讓他再次開口:

  “直接上升式的反衛星技術,我們現階段確實做不到命中這么小尺寸的一個太陽能電池板…就算做到了也無法保證能解決國際空間站面臨的問題。”

  “但如果我說,我準備把它給抓下來呢?”

  說到這里,他沒等其他人做出反應,便看向旁邊不遠處坐著的周平建:

  “周總師,如果發射上去一個在軌運行的航天器,然后利用類似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技術,那么應該有把握把軌道精度確定在1.5米4.5米的尺度范圍內吧?”

夢想島中文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