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常浩南的話音落下,PPT也隨之被翻到第二頁。
上面是一副航發結構示意圖,和一張相當簡單的表格——
《第四代戰斗機基準發動機性能指標》
推重比:10
涵道比:0.30.4
風扇壓比:3.84.5
高壓壓氣機單級壓比;1.081.46
總升壓比:25
渦輪前溫度:1850K
加力推力:150155kN
中間推力:95100kN
渦扇10當年為第四代動力留足了升級空間,這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幾乎誰都沒想到,能足到這種地步。
眼前的數據,幾乎和F22上面使用的F119PW100發動機處于伯仲之間。
盡管在諸如加力油耗等方面有一定差距,但更多也是由于性能取舍不同,而非技術層面的絕對落后…
如果剛才那頁PPT,還可以當做是常浩南給大家畫出來的餅。
那這份表格,就算到不了把餅給做出來的程度,至少也算是看見面團、面案還有搟面杖了。
一時間,整個會場,包括宋家祥在內,都頗有一種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至于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常院士,這…應該還是那個渦扇10改…沒錯吧?”
宋家祥帶著幾分不確定的語氣問道:
“我是說,研發的時間表方面…”
常浩南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當即點點頭回答道:
“一般來說,第三代戰斗機發動機受其基本結構的限制,無法通過簡單改進來滿足第四代戰斗機對動力裝置的全部要求,所以需要發展全新的第四代動力。”
“但因為渦扇10的特殊情況,我們可以不用再重新走一遍研發流程,而是可以在其基礎上進行修改…我個人建議,至少在研發階段,我們就管這個動力叫渦扇10G,多少還能迷惑一下外人…至于定型之后叫什么可以等以后再討論。”
但很明顯,大家的關注重點都不在名稱這種細枝末節上面。
要知道,各單位之前基本都是在按照渦扇10B的性能規劃設計方案。
而現在…
常浩南眼尖地發現,601所那邊已經引發了一陣騷動,似乎是在現場更換新的方案——
本來四代預研就頗帶著點開腦洞的意思,所以每個研究所內部也不可能只有一套準備。
既然預計的動力水平大變樣,那內部各方案的優先級自然也要出現變化。
他借著一個狹窄的角度瞄了一眼,發現出現在對方電腦屏幕上的,是一個雖然細節有所不同,但似乎和F22有幾分類似的方案。
不過,就在他們這邊手忙腳亂的時候,坐在旁邊的611所順利搶得先機。
“同志們,那就由我先來拋磚引玉說兩句。”
率先開口的是如今已然接過611所總師職位的楊韋:
“現代航空隱身技術的基礎仍然是以飛機外形隱身為核心,吸波材料也好、或者是等離子隱身等技術也罷,至少在未來1520年里還難以占據主要地位,所以實現隱身的措施也相對統一,區別主要在于飛機在隱身要求標準下采用什么樣的氣動設計方法和翼面構成。”
他這番話的用詞非常謙虛,但看氣勢卻是直接奔著給會議定調的意思來的。
而在說這段開場白的功夫,會務人員也已經把投影儀的線路切換到了楊韋面前的電腦上:
“在這方面,我們所的原則是不標新立異,但也不一味模仿。”
“剛才,常院士給我們的第四代戰斗機拿出了一個性能不亞于F119PW100發動機的目標動力,為我們的飛機設計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即便如此,如果只是跟隨F22的技術思想,也不可能真正獲得超越其性能的產品…”
哪怕是不太明內情的常浩南,也能聽出這句話的針對性很強。
果然,正在忙碌的601所那邊頓時停滯了一瞬間。
大家畢竟都是同一個系統下面的二級單位。
多少都知道一些對方的底細。
而楊韋則仿佛什么也沒看到一般,繼續開口道:
“從外部經驗角度分析,美國在ATF和JSF項目方案選擇過程初期都有鴨式布局的方案存在,雖然后來都在競爭中敗于常規布局之手,但更多是因為美方無法在滿足隱身要求的前提下,徹底解決前翼對主翼的干擾。”
“但通過十號工程的鍛煉,以及近百架各階段殲10飛機所積累的飛行數據,我們在鴨翼加大三角翼氣動布局的性能特征和設計方法上已經毫無疑問地超越了美國,足以支持在第四代戰斗機上應用這一設計方案…”
說到這里,他在PPT上調出了一個略顯粗糙,但已經能看出幾分殲20特征的示意圖:
“鴨翼方案的翼面數量和常規布局相同,只要設計得當,不會對航空兵同志最關注的正向雷達反射面積造成負面影響,進氣道部分也可以采用我們比較熟悉的DSI結構,進一步提高隱身能力,但相比殲10,第四代戰機的進氣道需要向超音速區間優化,好在目標動力性能足夠強,可以支撐足夠的亞音速性能…”
“機身兩側進氣道方便在進氣道中間設置足夠尺寸的彈艙,雖然會增加中段機身截面約三分之一的截面積以及五分之一左右的結構重量,但進氣道入口到發動機風扇之間的流道為回避彈艙,會自然在進氣管道軸線上形成有利于低RCS要求的S形進氣道,較好地平衡隱身與飛行性能之間的關系…”
“當然,鴨翼布局會不可避免地導致飛機的軸向尺寸增大,同時為了彌補相較常規布局而損失的穩定性,可能需要額外增加航向穩定面,這些確實都會給飛機的側向隱身能力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但我們未來想定的作戰模式本就和美軍不同,包括剛才呂光同志的發言中,也把超音速機動性放在了側向RCS前面…”
對于611所的這個方案,親眼見過殲20的常浩南或許比如今的楊韋本人都更熟悉。
但全程聽下來,還是有了不少新的收獲。
尤其是在各項性能的取舍方面,確實已經做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極致。
其實在第四代戰斗機的路線選擇上,常浩南并沒有做出改變的強烈意愿,完全是準備順其自然。
他相信以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的華夏航空工業水平,無論最后選擇哪種方案,都能拿出一個性能不亞于F22的產品。
不過,常浩南還是有些好奇,對手準備如何進行反擊。
他倒是知道,601那邊除了那個有名的三翼面設計以外,很早就還有一個類似后來殲35A放大版的傳統布局方案。
結合剛才那隨意一瞥所看到的內容…
或許正是那個?
但果真如此的話,似乎就顯得有點過于無趣了。
此外,楊韋剛才說的沒錯。
F22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已經基本達到了常規布局第四代戰斗機的頂峰,如果盲目跟隨美國航空技術的發展腳步,結果只能是越來越遠。
一時間,整個會場內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了對面的601所眾人身上。
而他們的反應,也是相當迅速。
很快,一張新的示意圖就出現在了會議室一端的幕布上。
正是常浩南之前看到的那個方案。
一打眼上去,確實像是使用了DSI進氣道的F22。
或者說,雙發布局的F35。
但現在定睛一看,常浩南馬上注意到了個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