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周武王和姜太公。
一對在帝制時期乃至近現代都非常有名的君臣。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周武王打敗殷商建立統治之后,自己覺得自己以臣弒君,如果后世有人也效法他的樣子做了同樣的事情,毀了他的天下,又該怎么辦呢?
于是武王就開始向姜太公尋求長久統治的方法。
姜太公聽后笑了笑,就是說武王能有這樣的憂慮是很好的,說明他的心態轉變過來了。
這就好比獵人射殺獵物的時候,惟恐箭矢插得不夠深,但是獲取獵物之后,又擔心獵物身上的傷口太大、皮毛賣不出好價錢。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想法,但是有了這個想法,就意味著武王已經轉變心態,從秩序的破壞者成為了一個維護秩序的統治者,姜太公對此很高興。
所以他給武王出謀劃策。
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長久的占據天下,指導思想就是蒙住人們的眼睛,捂住人們的耳朵,然后引導人們做一些無用功,再養成他們安逸的習慣,讓他們清明的思想變得渾渾噩噩。
具體的方法就是摘掉他們的頭盔,給他們帶上翎毛裝飾的帽子,收走他們的刀劍,讓他們手持笏板,制定三年守孝期,限制他們的生育,大力宣講統治秩序和謙卑退讓,讓他們不起爭斗之心。
還要多給酒肉、音樂讓他們好吃好喝好聽好玩,用鬼神之說讓他們敬畏天命,用繁文縟節讓他們失去自然天性,用厚葬久喪讓他們損耗財產,最后再讓他們挖掘壕溝、建設城墻來消耗他們的體力。
這樣,就能長久的占據天下了。
劉備不知道姜太公和周武王之間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對話,也不知道這對君臣是不是真的有過類似的謀劃。
反正他知道的是劉安編撰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反對劉徹的政治改革,當然,最后他沒成功。
這本書的成書背景是劉徹變法的那個大變革的時代,長安朝廷轉變治國思路,拋棄黃老之術,采用儒家霸術,很多人為此感到惶恐不安,劉安則站在劉徹的對立面上。
在此背景之下,劉安組織手下門客聯合編撰了《淮南子》。
但是不管怎么說,不管兩種統治方法和思路有什么不同,那個時代的統治者們對于如何鞏固統治還是有著非常明確且一致的思路的。
思路清晰,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方法論都有。
只不過從來沒有統治者能夠真正做到一直占據天下,因為他們有一點永遠都做不到——他們從來不愿意給人們足夠的酒肉、音樂,讓他們陷入長久的迷醉的生活之中。
如果他們能做到這一點,天下或許真的能長久,如果天天可以有酒肉吃,有音樂聽,那么就算工作累一點,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或許真的會有不少人愿意去當一個被蒙住眼睛捂住耳朵的聾子、瞎子。
反正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能喝酒吃肉聽音樂,又不是太累,又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統治者做不到、或者干脆不愿意。
統治者只想讓治下民眾損耗財產、損耗體力,卻不愿意給他們足夠的酬勞和精神享受,連維系統治所需要的愚民之術都搞出一股小家子氣,肉食者鄙這句話是真沒說錯。
就是因為這種既要又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歷史才顯得如此的紛亂。
劉備不能說蒯越等人說的不對,因為他們的所思所想,真的是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的,真的是為了他好,為了他第三帝國的統治更加長遠。
他們不是傻子不是瞎子,他們顯然看到了劉備這一系列操作之后會帶來的一些難以控制的社會現象。
只是劉備不喜歡這種說法而已。
所以劉備堅決的否定了蒯越等人的意見。
“爾等所言并非沒有道理,只不過與這種擔憂比起來,朝廷的需求更加迫切,朝廷需要足夠多的人才來完成治理和開拓,大漢還有太多太多的荒地沒有開拓,還有太多太多的人口需要治理。
只是靠原有的士人,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更多的人,放開經典文章的傳承勢在必行,使用標點符號消除句讀的困難也是勢在必行,這一點,朕意已決,無需多言。”
劉備乾綱獨斷,下定了決心,使得蒯越等人只能低頭接受此事的進行。
所以在上諭頒布之后,劉備就下令學部尚書鄭玄領銜召開五經商討會議,對五經文章進行討論,將今文經典和古文經典之間的分歧全部列出來,然后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說法。
這個工作交給鄭玄去做是最合適的,他曾遍注今文經典和古文經典的文章,對今文經典和古文經典的了解都非常透徹,他來做這個工作,是最能讓大家接受的。
鄭玄倒也不推辭,或者說他對這個工作很有興趣,果斷接下了這個命令,對這件事情懷揣著很大的熱情。
不過在接下這個任命的同時,鄭玄還向劉備上表,提了一件事情。
徹底扶正《漢律》,以《漢律》決斷一切。
他主張徹底取消春秋決獄的行為,讓專業的律法研究者來決斷律法需要去決斷的事情,讓一切需要決斷的事情都由《漢律》來充當主角,而不是讓春秋來擔當主角。
過去,鄭玄還有所顧慮,但是現在,他沒有顧慮了。
他以學部尚書的身份公開上表,提及此事,提到了春秋決獄所帶來的一系列荒唐而又可悲的事情,認為這種事情不能繼續下去了。
律法應該是嚴明公正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如此。
也不能隨便讓人解釋律法,必須要讓專業的人來解釋律法,誰都能插一腳的春秋實在是太業余了。
劉備對此似乎相當認可,相當滿意,于是親自通過了鄭玄的意見,決定將春秋剝離出律法決斷的序列之中。
他規定從今往后的案件決斷,必須以《漢律》作為唯一的依據,而不能再使用春秋所記載的古人的故事來作為解決的依據。
春秋決獄到此為止。
與此同時,他還要求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律法三司相關人員都必須要全體學習《漢律》,然后還要搞《漢律》方面的考試,通過考試才能被允許繼續擔當職位,考試通過不了,就可以轉職了。
這個事情對于雒陽朝廷來說也是個影響不小的事情,雖然說反對力量微弱,但也有人提出這是祖宗成規,執行了好幾百年,要是驟然變更,恐怕會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
對此,劉備的回答更干脆。
他一臉無所謂的模樣,甚至伸手摳了摳耳朵。
“祖宗成規?哪個祖宗?我怎么不記得高皇帝有說過這個事情?”
這話句話噎死了想要提出反對的官員,因為劉邦確實沒干這個事情,而大漢朝皇帝們共同的祖宗,只有一個。
劉邦。
什么,你說漢武帝也是我的祖宗?
可是劉邦才是正兒八經的大祖宗啊。
古文學派當年面對今文學派的威壓的時候,就試圖用周公來壓孔子,往前照更古老的賢人,拉大旗做虎皮,搞得有聲有色,那劉備有樣學樣,用劉邦來壓住其他的祖宗,讓其他人無話可說。
于是這個事情也被劉備強制規定要執行。
司法三司的官員從現在開始必須要去雒陽城外的律法學府搞一個特別班級,輪流去學習《漢律》,將來新進入的官員們也要搞學習班,還要搞結業考試。
考試通過才能上崗,考試不通過,休想上崗!
劉備還提出,就算入職了也不能在學習方面懈怠,對漢律的學習和提升必須要時刻進行,以后就算想要升職,也要參加升職摸底考試,看看這家伙對《漢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融會貫通。
這個事情的發生確實讓官員們感到郁悶又無語。
他們又不是太學生,干嘛老是要考試呢?
但劉備也有話說啊。
我的軍隊,強吧?
打遍天下無敵手,雙手插兜,都不知道什么是對手。
為什么那么強?
軍官每升一級都要參加升職考試的!
不單單要戰功,也要文化素養,要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又能打仗,又有足夠的專業素養,否則他們怎么會那么牛逼那么能打?
什么叫精英?
這特釀的就是精英!
戰術后仰.jpg
正是因為有軍隊的成功經驗,所以你們這幫家伙以為你們能逃得掉?
正好劉備這邊說了要推行官員淘汰制度,劉備干脆就把官員的專業技能考試給納入到淘汰制度的考核標準里,比較抽象的政績就不說了,但是比較直觀的專業技能就有的考。
伱這一個司法官員連《漢律》都不能精通,天天捧著一本《左氏春秋》在那邊裝大尾巴狼,我要你當什么司法官?
淘汰!
這個事情被劉備明發上諭通傳八部予以執行之后,立刻引起了司法三司和一些其他部門官員的小小恐慌。
別說律法需要專業技能,搞農業也要專業技能,搞工程也需要專業技能如果司法部門的事情成為現實,那他們也有理由認定只要劉備想,他什么都能給你整一個專業技能考試來。
官員們愁云慘淡的時候,劉備倒是開心得很。
他依稀會想起了自己上輩子很年幼的時候在學校里聽到的一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他曾為此感到非常的無力,屈服于考試的威力之下而無法自拔,但是眼下一轉攻勢,沒人能考他,他卻能考所有人。
愉悅。
他現在覺得大漢朝廷的蟲豸那么多,不單單是社會問題和階級問題,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很多因素一起造就了蟲豸遍天下的局面。
有些問題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但是有些問題還是能立馬上手解決的。
劉備沒辦法立刻上手誅殺全部的蟲豸,但是他能讓大家一起去考試啊。
蟲豸那么多,一定是因為學習內容太少!專業考試的次數太少!
如果能讓他們全都經歷幾次專業技能考試,那不單能把混子挑出來,還能大幅度提高官員隊伍的專業素養。
考試的確不能選拔出道德君子,但是考試能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
這一點對于現在的劉備來說很重要。
于是自太學生們和打仗的軍人們需要面臨考試地獄之外,這一股考試之風終于也吹入了雒陽朝廷,原先只是微風拂面,現在這風的強度明顯增強了。
首先遭殃的司法三司的官員們就被吹得睜不開眼。
他們當中的好些人連夜向身邊人咨詢有沒有《漢律》的范本,能借給他們抄錄一份拿回去背誦研習,臨時抱佛腳,指望著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但是該說不說,這個過程還是挺痛苦的,這一批司法三司的官員有不少都是當初趕鴨子上架拉上來的,對漢律了解有限,現在讓他們準備考試,難度確實很大。
而據說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太學里的太學生們有不少都笑開了花兒,覺得那些當官的終于也要感受到他們的痛苦了。
但很快又有比較明智的學生提出一點關鍵點——
高興什么?咱們現在那么努力的考試,不還是為了當官以后可以不用那么痛苦的考試?
結果現在當官的也要考試,這對咱們來說難道是好事嗎?
還以為當了官兒能輕松一點,結果當了官兒還要面臨各種專業考試,考不過去就不能升官,甚至不能繼續做官…
于是太學生們又開始愁云慘淡,感覺自己這輩子都逃離不了考試地獄了。
不過劉備到底也不是全方位的加強官員們的壓力、而沒有給他們提供哪怕一丁點的幫助。
他提供了幫助,還是非常非常大的幫助。
他下令印刷所緊急刊印了三百冊《漢律》線裝本送給司法三司,讓三司分一分,拿回去給所有人閱讀、學習。
還說他們不用著急用手抄錄,當然想抄也可以,不過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線裝本《漢律》下發了。
人手一本是大概率事件,只是稍微需要一點時間。
他們很快就可以拿著一本碩大的很厚實的《漢律》回去晝夜背誦、學習,然后徹底變成《漢律》的形狀。
對于這個情況三司的官員們和聽到風聲的其他朝廷官員感到非常震驚,紛紛前往司法三司觀看這個傳說中的線裝本《漢律》。
挺大一本書,拿起來比他們的臉要大多了,還很厚實,翻開來左看看右看看,他們發現這《漢律》不僅每一本都一模一樣,字形也一模一樣,甚至其中還有用來斷句的小小符號。
這就是那傳說中的標點符號嗎?
還有這些書看起來都一模一樣,所以不是手抄,而是使用了傳說中的印刷術嗎?
劉備就在這個時候對朝廷公開了印刷術的存在。
他對外公布,有了印刷術之后,大家再也不用手抄書籍了,只要時間足夠,一百萬本書也能印刷出來,且每一本書都是一模一樣,不會有任何區別。
大家放心的學習即可。
(本章完)
請:m.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