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月初,劉鈺剛回京城幾天,京城的官場里就炸開了。
做了不到四個月龍禁衛的劉鈺,要被外放了!
皇帝有令,新增一營兵,號青州軍,隸屬于京營中吉營。
劉鈺為練兵使,這是個臨時的職官,并沒有給劉鈺名正言順的青州軍執掌權,而是只給了一個練兵的職事。
除了這個職事,劉鈺還有兩個奇葩的職務。
一個是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這也不是個什么真正的官職,更像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
奴兒干都司不是前朝的奴兒干都司,松花江府兵不歸于大順的奴兒干都司,折沖府的府兵劉鈺也沒有任何的調遣權。
聽上去好像這個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的職務,就像是一個去奴兒干都司收收貂貢的差事。
奴兒干都司大倒是大,只可惜并沒有幾個人,不要說縣衙知府,連駐扎的府兵折沖都沒有,朝中都知道那里就有一群使犬的部落。
另一個是靖海宮官學督辦使,朝廷要開辦一個和武德宮平級的官學。
武德宮官學的“校長”,是皇帝,不像國子監還有祭酒,武德宮里只有副職管事,正職一種空著。
這新開的靖海宮官學,似乎也要走這個路子。劉鈺就是個官學督辦使,聽起來也就是管管校舍之類的。
總之這三個職務,都很奇葩。
說是外放,也不盡然,正常的外放是做游擊、副參將之類的正式官職,劉鈺這三個只有職沒有官,完完全全的臨時性差遣。
劉鈺真正名正言順的官,還是那個三品的龍禁衛。
前兩個職務,沒有引起什么太激烈的討論。
奴兒干都司那地方,窮到尿血,苦寒到寧可去十八層地獄,誰要是被安排到那去,簡直就等于是流放。
那里唯一值錢的,就是貂貢。
然而貂貢是獻給皇帝的,每年都有定額。
這又不是去朝鮮宣撫,去趟朝鮮宣撫,那是美差,天使一到,那還不得拿出幾萬兩銀子表示表示?前朝有官去朝鮮,朝鮮修路鋪橋以示尊重,天使大手一揮,橋不用修,把修橋折算的銀子給我們就行了,過河我們自己想辦法,還給你們打個七折,兩全其美,豈不美哉?
奴兒干都司這種地方,可就沒這個待遇。
北疆一戰,奴兒干都司諸多部落盟誓朝貢以換取保護,皇帝也是給了一個“走個形式”的貂貢數量,每年少得可憐。
再說就算去了那,各個部落也不用銀錢,想像去朝鮮那樣摟錢是摟不到的。
另一個職事,青州軍練兵使,也沒有任何大臣反對。
本身,勛貴和龍禁衛,就有練兵的權責。
正常來說,練兵歸勛貴和禁衛,調兵歸兵政府,任將歸天佑殿但實際上是皇帝。
龍禁衛本身就有監督訓練京營的職責,皇帝又露出了打準噶爾的意思,增加一營兵沒什么問題。
至于說青州軍的名號,皇帝都不在意,大臣們自然更不在意。
唯獨就是這個靖海宮官學,反對的聲音就大了起來。
本來嘛,武德宮的那一套三舍法體系,打斷了科舉的壟斷地位,使得皇帝可以安插不少武德宮出身的良家子去官場摻沙子。
摻沙子是權力斗爭,這還能忍。權力斗爭嘛,沒有武德宮,還有牛李黨爭、還有新舊黨爭,還有東林閹黨…
不能忍的是這玩意占官員名額啊!
一個蘿卜一個坑,本來全國上下就這么幾個坑,武德宮出身的占了一個,科舉出身的就少了一個。
原本還以為武德宮出來的都是武夫,根本不懂政事。
然而現實狠狠地打了臉,不學儒學經書一樣可以治理一方,而且這些年越辦越好,竟是可以在官場上角力了。
現如今又多出來一個靖海宮。
教什么的不知道,但官員們卻都怕這又是一個武德宮。
一個武德宮這群白菜已經占了不少蘿卜坑了,再多出一堆芥菜疙瘩,讓后輩子孫們往哪站?讓自己的門生故舊往哪站?
風波剛起,皇帝便親自出面做了承諾:靖海宮官學里出身的,不等于武德宮出身的身份,也沒有占據現有文官官位的可能,并且寫了圣旨,金口玉言。
留此為證,永不反悔。
這消息在官場上引起了風波,在武德宮里也一樣起了風波。
“我去,有饅頭吃,誰吃窩窩?朝廷搞的這個靖海宮官學,是怎么個意思?諸位同窗,我說,你們有人去嗎?”
杜鋒的寢室內,同寢的同窗揮舞著手里的告示,感覺到有些可笑。
十二月二十一日考試,武德宮外舍的新生可以報名。
但同樣,也寫的很清楚,靖海宮不能直接入武德宮上舍,不是一個體系內的,沒有武德宮上舍出身且去參加秋季大考,不可能等同于科舉進士出身。
拿著告示的年輕人覺得簡直可笑,這樣的地方,會有考入武德宮的學子去?
“哎呦,待遇不孬嘞!去了一個月五兩銀子,要是有媳婦還每個月支三十斤米。”
拿著告示的那個哼笑道:“五兩銀子就不孬?咱在武德宮,最起碼將來還能奔一奔,入了上舍大考入榜,那就是等同于進士啊。要是跟劉大人似的,選了龍禁,那就是三品吶。誰去?杜鋒,你不是和劉大人認識嗎?一起打過仗的交情,怎么,你要去支持支持?這事聽說是劉大人主持督辦啊?”
杜鋒骨碌一下翻了個身,從床鋪上跳起來,兩句詩就脫口而出。
“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這靖海宮官學,我是要去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豪氣萬丈。
可說完之后,心里想的卻是:“天爺爺地奶奶,就當我剛才說話是放了個屁,可別當真。這海波當然是希望平的,但封侯才是我的本意。”
這兩句戚武毅的詩,頓時引來了一陣叫好聲。
然而叫好之后,同窗便道:“勇氣壯哉!這平海波的事,就交給你了。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在武德宮里進學吧。杜鋒,你在翰朵里衛長大,見過海嗎你?”
這和說話用倒裝句、感嘆待遇不孬的同窗忍不住揶揄了一句,杜鋒嘖了一聲道:“我不但見過海,還在海上騎馬跑了兩圈呢。結冰的海,你們見過沒?我還在海上砍過人呢。”
吹噓了一番,心里暢快之余,心道你們不去拉倒,正好日后少了一個和我爭搶的。
既進了武德宮,入了京城,方知道天高地厚。
當日劉鈺說的那番話,更是讓杜鋒有了無比深刻的認識。
自己的老爹就是個折沖都尉,當真是見過的最大的官兒就是防御使,那還得是去送禮的時候才能落杯茶喝。
沒來武德宮之前,哪一個不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
等進了武德宮,方知道能考入武德宮的哪一個是尋常人?誰還沒有三分本事?
再者來說,進入了武德宮,越沒本事,越深不可測:沒過人的本事就能進武德宮,爹最起碼也得是個伯爵啊。要是一點本事都沒有,開國輔運公爵起步。
新生入校,同窗相聚,難免吹吹自己考試的成績。
然而考的再好吹起逼來,也比不過人家桌上旁人隨口來一句:考試?進武德宮原來還得考試嗎?
逼格的順序是:我考進來了,我考了當地營學第一,我沒考試,我不知道還需要考試,我不想來我爹拿棍子逼著我來的…
當日在北疆,劉鈺說那番話的時候,杜鋒是沒見過大世面,只覺得既是人家這身份說的,還能有假?
到了京城,跟著劉鈺去吃了幾頓飯,認識了幾個人,看到了公侯府前的石獅子,這才明白那句話的分量。
更可怕的是當日劉鈺就那么一說,今日皇帝便下了旨意要開辦靖海宮官學,劉鈺還是官學的督辦,這里面意味著什么,那還不是一想可知?
雖說斷了為文官的可能,但想要當文官,最起碼也得能入上舍,能參加秋考,才能等同于進士出身。
武德宮三舍之內淘汰率也不低,誰能保證自己一定考得上上舍?
況且就算入了上舍,選不成龍禁,那也就是個小官兒。官場上關系沒有,情面沒有,恩師沒有,怎么混?
唯一一個有關系的,還早就和自己說了要自己學航海的事。若是自己不聽,那這關系也就不在了。
一個深山老林里鉆出來的、爹去見個節度使都得大包小包提著的小人物,想著將來自己在官場打拼?
杜鋒心道,我腦子又沒壞,自然知道該選什么。你們不選,也正好省的學的人太多,還要與我爭。劉大人兩三年前說的事,今兒就辦成了,你們以為這是陛下的意思,我卻知道這里面的關竅。
再說了,當日北疆一戰皇帝授勛的時候,也說過“開拓南洋”的大話。雖說想想自己是個小人物,皇帝必不認得,或許早就忘了。
但想著將來有一天立了功,皇帝又來授勛,便問:杜鋒卿家,你是怎么想著去海上的呢?屆時便說:昔日在北疆,得蒙陛下慧眼曾予授勛,當時微臣便說要拓取南洋。說不定到時候陛下一聽,頓覺回憶起來,又覺此人可用,公忠體國,大加獎賞,當時便封了爵,賞了一座大宅子,門口也弄上倆大石獅子…
想到這,杜鋒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腦子里的稱呼自己已經成了“杜鋒卿家”。
同窗見他在那傻樂,奇道:“你笑什么呢?”
杜鋒神色一收,朗聲道:“想到前朝日本國狼子野心,竟侵朝鮮,日后我在靖海宮學成,說不得要去問問他們如何敢不朝貢?又想著人口滋生,土地卻不加增,便想著日后為陛下拓土開疆,移民墾殖。想到國朝社稷永續、四海升平,由心而喜。”
“戚武毅所言,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我所愿,封侯非吾意,四海競漢歌。”
放完了豪言,在同窗們的一陣叫好聲中,杜鋒又悄悄祈禱了一遍天爺爺地奶奶,表示自己剛才只是在吹逼,最好能封伯,若能封侯就更好了。
又想,媽了個巴子的,你們要是都不去考才好呢,都不去的話,將來大洋爭鋒,不用我用誰?
再想想告示上的內容,除了武德宮下舍的新生可以報考,那些落榜的也能報考、或者年在十八歲以下的有勛身的都能報考。杜鋒心中更喜,心道一群手下敗將,這靖海宮考試的第一,那還不是我的?老子這也算是連中二元了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