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二章 陽謀

  蕭普賢女對燕京很了解,也很有治理燕京的經驗。

  可是,有兩個問題,蕭普賢女也解決不了。

  而且,這兩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復雜,一個比一個麻煩。

  這第一個問題就是,平、灤、營三州。

  前文書就說過了,游牧民族從草原南下進入中原主要有三條道路可走:西路,進入云地,再進入雁門關,走河東,進入中原;中路,走居庸關等五關,進入燕地,走河北進入中原;東路,走遼西走廊,進入平、灤、營控制的榆關,再走河北,進入中原。

  ——說明一下,這里面并沒有算上被西夏控制的大西北地區,不然還可以走玉門關,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原。

  就算江鴻飛奪取了燕地以及居庸關等五關,實際上也只不過就是封死了游牧民族從中路南下的通道。

  江鴻飛要想徹底封死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最好是將云地九州以及云地的獨石關、龍門、野狐嶺、桃山、白道坂、陳家谷等關口也全收復了,和將平、灤、營三州以及遼西走廊上的榆關等關口全都收復了,最不濟也要將后者收復了。

  要知道,就算云地收復不了,漢人還有河東。

  河東山河表里,關險重重,易守難攻,僅一座雁門關,就夠游牧民族喝一壺的,足以抵擋游牧民族南下的了。

  可河北不行,河北是廣闊的華北平原,一望無際。

  游牧民族不論是走中路,還是走東路,只要南下來到了河北,中原腹地就必定得被他們給禍害了。

  所以,收復了燕地之后,江鴻飛最著急收復的,不是目前在金人控制下的云地九州,而是還在遼人控制下的平、灤、營三州以及那里的榆關等關隘。

  有人可能想說,既然平、灤、營三州以及那里的榆關等關隘還在遼人的控制下,想將其收復了,那還不容易?北遼已亡,傳檄而定,實在不行,就讓蕭普賢女給平、灤、營三州下一道旨意,讓他們投降,難道江鴻飛讓蕭普賢女下一道旨意還做不到嗎?

  別的江鴻飛不敢說。

  現在,江鴻飛讓蕭普賢女撅著,蕭普賢女絕對不敢趴著。

  所以,江鴻飛讓蕭普賢女給平、灤、營三州下一道旨意,肯定沒問題。

  問題是,蕭普賢女的旨意,在平、灤、營三州,根本沒用。

  如今控制平、灤、營三州的人是平州留守張覺。

  張覺是平州義豐人,年輕時考取了遼國的進士,后被授予遼興軍節度副使,適逢遼國大亂,平州民兵殺其州節度使,張覺以撫定功,州人推之權領州事。

  耶律淳登基建立北遼時,張覺就曾在私底下表示反對,他對左右親信說:“攝政即可,何必登基?”

  可是由于那時的耶律延禧已經失蹤,有的說他已經被金軍俘虜,有的說他已經戰死在鴛鴦濼,還有的說他已經逃到西夏投靠李乾順去了,大家實在是找不到他。

  張覺人又不在燕京,沒辦法阻止耶律淳登基。

  張覺才默認了耶律淳建立北遼,平、灤、營三州也才在名義上接受北遼的統治。

  而耶律淳登基稱帝沒幾個月,就噶了。

  等耶律淳死后,張覺感到契丹必亡,于是開始秘密招兵買馬,得五萬人馬,又招豪杰,聚糧草,選將練兵,壯大其軍事實力,同時,又招募有才能的士大夫參與謀議,暗中為雄霸一方作準備。

  到了蕭普賢女執政時期,聰穎的蕭普賢女敏銳地發現了張覺的不臣之心。

  可蕭普賢女一上任,就得面對來自金人和江鴻飛的威脅,被戰爭給束縛住了手腳,根本就無暇他顧。

  沒辦法,蕭普賢女只能派遣太子少保時立愛去知平州,希望能力不錯的時立愛能夠制衡張覺。

  可時立愛到任后,張覺表面上很尊重時立愛,但實際上處處排斥時立愛。

  時立愛很精明,他察覺到張覺有異志,暫時又不具備跟張覺較量的實力,就常稱疾不出,州內所有軍政大事均由張覺決斷。

  蕭普賢女對江鴻飛說:“張覺此人野心很大,他從未真心效忠過天錫及奴家,奴家聽時立愛暗中匯報,張覺還令人畫了一幅天祚畫像,懸掛于大堂,朝夕拜謁,事無大小,告而后行,止稱天祚時官秩,可見其心。”

  不過,蕭普賢女也不是一點幫助都沒給江鴻飛,她對江鴻飛說:“時立愛雖然滑頭一些,但未嘗不可用之。”

  接著,蕭普賢女便將為她和時立愛通消息的人交給了江鴻飛。

  而江鴻飛則將此人交給了朱貴…

  這日,岳飛送來捷報,他已經順利地收復了薊州,請示下一步行動。

  而在此之前,韓世忠就已經傳回來消息說,他收復了順州。

  如此,燕地就只剩下檀州和景州以及在檀州和景州控制下的古北口和松亭關沒有收復。

  不過江鴻飛對劉锜和吳玠有信心,相信他們肯定能收復檀州、景州、古北口和松亭關。

  而現在,也該考慮收復平、灤、營三州了。

  所以,這天江鴻飛召集所有文武大臣,包括投降水泊梁山的原遼臣,前來長春殿,跟他們商量收復平、灤、營三州的事。

  等人全都到齊了,阮小七來瑤池殿通知江鴻飛,江鴻飛過來,走上高臺,坐到了耶律淳和蕭普賢女坐過的龍椅上。

  江鴻飛開門見山地說:“我打算派人前去攻打平州,你等以為如何?”

  曾擔任北遼參知政事的康公弼,建議道:“張覺此人狂妄寡謀,雖有兵數萬,但皆是鄉民,器甲不備,資糧不給,能有何作為?應示之不疑,慢慢圖之,未為晚也。”

  據江鴻飛所知,歷史上,完顏阿骨打就是采取了康公弼的建議,派人去平州,請時立愛回燕京軍前報到,任命張覺為臨海軍節度使,依舊知平州軍州事。

  結果,金人剛走,張覺就叛金,所以康公弼的建議根本就行不通。

  因此,江鴻飛當即就將康公弼的建議給否了:“此計不妥,我欲派兵先下平州,擒獲張覺,再奪灤州、營州、榆關,你等意下如何?”

  眾人都認為江鴻飛的想法可行,唯獨康公弼不死心,又說:“若此時派兵去捉張覺,與逼張覺叛亂何異?臣過去曾在平州當過官,對那里的情況比較熟悉,請允許臣去一趟,考察一下張覺是怎么打算的,再做決定,如何?”

  其實,張覺已經猜到,收復了燕地的江鴻飛,要收復平、灤、營三州,所以張覺前兩天派人來找康公弼,對他說:“遼國有八個路,七個路已亡,唯獨剩下一個平州路,豈敢有非望?我手下鄉兵之所以還未解甲歸田,主要是為了防御蕭干的侵掠。今梁山軍不來殘民,此乃平州之幸,皆靠康公斡旋。”

  隨后,張覺派來的人給了康公弼一大筆錢財,請康公弼在江鴻飛面前多多美言。

  也正是因為如此,康公弼才屢次阻止江鴻飛派兵去收復平、灤、營三州,希望江鴻飛招安張覺,讓張覺繼續鎮守平、灤、營三州。

  歷史上的金人之所以選擇聽取康公弼的意見,那是因為他們兵力不足,又著急回國去鎮壓其國內屢禁不止的遼人叛亂。

  江鴻飛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怎么可能聽康公弼的讒言?

  更何況,江鴻飛已經知道康公弼接受了張覺的賄賂。

  所以,見康公弼如此不知進退,已經做足了仁慈戲碼的江鴻飛,不再留情,而是淡淡地說:“康公弼,張覺給你的一萬五千緡靈錢,你都用完了嗎?”

  康公弼聽言,大吃一驚,他的脊背立即就被冷汗給打透了!

  但康公弼還在那強裝鎮定說道:“臣…臣聽不懂國公在說甚么?”

  江鴻飛看了朱貴一眼。

  朱貴立即會意地對殿外喊道:“將人帶上來。”

  不多時,就有朱貴手下的人帶上來了一個三旬多文人打扮的男子。

  康公弼看到此人了之后,立即面若死灰地“噗通”一聲給江鴻飛跪下了,磕頭如搗蒜一般求饒道:“求國公開恩,饒恕微臣這一次!”

  原來,朱貴讓人帶上來的正是替張覺賄賂康公弼的人。

  關鍵,此人北遼的很多人都認識,他就是原大遼帝國的翰林學士李石,狀元出身,足智多謀。

  而且,北遼的不少人都聽說過,李石前不久投了張覺,一番密議之后,兩人的想法竟不謀而合,都認為江鴻飛奪取燕地是一個歷史轉變之契機,他們應該抓住時機,在江鴻飛和金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干一番大事。

  此次說服江鴻飛放過張覺給張覺一段發展的時間一事對于張覺來說至關重要,張覺才派李石親自走這一趟。

  不想,江鴻飛早就讓朱貴率領酒店情報系統以及錦衣衛在燕京城中布滿了密探,李石剛進入康公弼的家,朱貴就掌握了這個情報,隨后等李石出城的時候派人將他抓捕。

  李石都被帶到了江鴻飛面前,康公弼自然是百口莫辯。

  留康公弼一命,以示自己的仁慈?

  可江鴻飛的人設就不是一個仁慈的人,尤其是對那些為害大的人。

  沒說的。

  江鴻飛剝奪了康公弼主動投效水泊梁山的特赦,將他抄家,他家的男人皆送上公審臺,女人皆打成罪婦,重新分配給有功的將士。

  處置完康公弼,江鴻飛下令,岳飛和韓世忠率領各自的人馬前去收復平、灤、營三州以及榆關等關…

  而收復平、灤、營三州其實還只是蕭普賢女也解決不了的第一個難題。

  還有一個難題,蕭普賢女也解決不了。

  準確地說應該是,蕭普賢女提出來的解決辦法,江鴻飛并不滿意。

  這個難題就是燕地這里的民族問題。

  眾所周知,燕云十六州這里,民族成分十分復雜。

  這里既有仍然保持“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契丹人、庫莫奚人、阻卜人、室韋人、女真人、黨項羌人等游牧民口,也有“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漢人、渤海靺鞨人。

  而各族群之間經濟、政治、文化水平的差異,使得遼國的統治者長期面對復雜的國民情況。

  如今江鴻飛入主燕地,無疑也要面對復雜的國民情況。

  民族問題,在任何時代,都不是小問題,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肯定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穩定。

  有人可能會說,這有什么不好解決的,遼國怎么解決的,江鴻飛就蕭規曹隨好了。

  得說,遼國早期的統治者非常出色,他們善于學習,不斷從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靺鞨族那里學習治國經驗、文化體系,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自己的統治體系。

  加上,隨著民族交流的深入,已經有為數眾多的契丹人進入城郭生活和居住,還有的契丹人則世代與漢民雜居,早已是稼穡的高手,定居在燕云十六州或者關外的各州縣。

  這就使得遼國基本形成了高度漢化卻又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這個政治制度就是“雙面”政府體制,也就是“南面官”、“北面官”制度。

  通俗一點說就是,因俗而治、因族而治,即:官分南、北,用北官和用草原上的制度治理契丹、庫莫奚人、阻卜人、室韋人、女真人、黨項羌人等游牧民口,以南官和漢制治理漢人、渤海靺鞨人。

  具體就是,遼國的官職,分北院,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

  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套很好的制度,非常適合治理燕云地區。

  蕭普賢女給江鴻飛的建議也是使用這樣的制度。

  不過,江鴻飛卻覺得,遼國的“雙面”政府體制雖然可以治理燕云地區,卻不利于民族融合,也容易留下隱患。

  而江鴻飛最后選擇的辦法則要簡單粗暴的多,那就是頒布:改服令、留頭令以及改漢令。

  改服令,顧名思義,就是所有人,不論番漢,全都改左紉為右紉。

  留頭令,全稱是留頭發令。

  胡人喜歡剃頭,留辮子。

  而漢族講究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所以讓這些番族留頭發,也是他們歸順漢族的一種表現。

  必須得說明的是,留頭令也真是留頭令,也就是,只有留頭發,才能留腦袋,無緣無故剃頭發的,是真要被砍頭的。

  改漢令是將燕地的所有文字全部改成漢字。

  在這一條上,江鴻飛雖然沒有喪心病狂的將所有遼國的文字都給毀了,但也是準備將燕民能見到的文字全都改成漢字,遼國的所有典籍全部收為國有,再翻譯成漢文流傳,遼國的文字不許再出現,否則重罰不赦。

  江鴻飛的這三條命令一下,頓時就引起了大量的原遼人的不滿,尤其是以契丹人和奚人為最。

  對此,江鴻飛并沒有趕盡殺絕,而是下令:不愿意遵從這三個命令的人,在三個月內,可以離開燕地出關。

  同時,江鴻飛讓人放出風聲去,自己會對金國發動戰爭。

  想要找將你們從北邊打到南邊、又從東邊打到西邊、挖你們祖墳、搶你們女人的女真人報仇嗎?

  想的話,就只能留下來,我江鴻飛帶著你們報仇,離開可能就沒有報仇的機會了。

  而想要留下來找女真人報仇,就得主動接受江鴻飛的改服令、留頭令和改漢令。

  江鴻飛沒有強迫任何人,他只不過就是給了那些真想要找女真人報仇雪恨的原遼人一個機會,和給了那些搖擺不定的原遼人留下來的借口。

  當然了,江鴻飛最大的目的還是,將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使燕地這里的人團結在自己的統治下。

  說穿了,江鴻飛就是既想漢化草原民族,又不想逼反草原民族。

  基于這個目的,江鴻飛就只能給這些草原民族找一個讓他們可以委曲求全的理由。

  而為了報仇,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忍了常人所不能忍,更何況是區區換一種衣服、留頭發和習慣漢字?

  沒錯,江鴻飛玩得是陽謀…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仙俠版水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