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之術,與其說是絕谷之術,不如說是食氣之道。
《道德真經集義》有言:
——蓋人鼻口所出入,手足所動作,皆五谷所養,五畜所益,五果以助,五菜以充,醪醴以滋,芳草石藥以補瀉。
《云笈七簽》又言:
——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非清虛之真氣,臭亂神明胎氣…糜傾,朽敗也。
由此可見,道家在肯定五谷正面作用之余,也認為人食五谷必染污穢余毒。
這與“是藥三分毒”有異曲同工之理。
因此道門催生出各種洗髓伐骨之術,力求滌除塵垢,脫胎換骨。
然而與其后天解決,不如從源頭解決。
故而《云笈七簽》發出“何不食氣太和精?”的疑惑和解決之道。
辟谷之術由此孕育而出。
修行此術,可絕五谷,食氣而生。
這里的氣,范圍很大,又很狹窄。
《道樞》曰:
——以辟谷以存其命,食胎氣,食靈元,斯不死之道也。
其中提到的胎氣、靈元,皆是辟谷之術可食之氣。
簡而言之,無限趨近于先天之氣,皆是可食用范圍。
不過,這個范圍雖廣,卻藏于天地巇罅處,人力難以察覺和采擷。
因此對于莫川來說,目前可食之氣也唯有香火。
值得一提的是,他若吞吐一口空氣的話,也可憑辟谷之術,提煉出微不可查的靈元,雖無法增長修為,但用來維護皮囊機能,還是可以辦到的。
修行此術對莫川而言,最大的驚喜,乃是對香火感知和操控。
以前他對香火的感知全賴饗祭道爐。
雖然也能進行操控,但總有種戴著鐐銬跳舞的桎梏之感。
如今以辟谷之術感知,如脫鐐銬,輕松至極,其之妙用,一言半語難以描述清楚。
至此,莫川也終于明白無主道人為何能夠以香火為引,追入饗祭道爐?
——感情是借了辟谷之能!
“饗祭道爐可截無主香火,不知道我以辟谷之術為引的話,能不能化被動為主動?有機會倒要好好嘗試一下。”
掌握辟谷之術后,莫川下意識想到這一點。
經歷過無主道人之事的他,已然對于之前設想的“香火平臺”想法,產生了幾分動搖。
固然平臺為王,可他也得有撐起平臺的實力才行。
貿然快速擴張,只怕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
“我現在不缺道法,更不缺獲取資源手段,低調發展才是王道!”
“天下之大,能人輩出。一個看似無關香火道的辟谷之術,就能追入我的道爐,下次再遇到一個天罡法追入我的老家,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個無主道人已經逼得我底牌盡出,全靠氣運獲勝,下次若是遇到國師之流的大人物,只怕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猥瑣發育才是王道啊!”
心中感嘆間,莫川干脆盤算起手里資源,思考未來出路。
“目前,我手里最大的香火源,一個是云極觀,一個是萬朝洞窟。次之,則是扶鸞觀、壽山。再次之,則是天寶寺、何塬土地、渠口陳家、山歧村…”
“云極觀,乃是我以衍真道人名義享有,基本不會出問題。即便有精通香火道士察覺到這一點,事關人家私事,應該也不會多嘴追問…”
“算了,還是做最壞打算為好,以后云極觀香火,得千萬小心。這點,同樣以衍真名義享用香火的天寶寺,也得留意。”
“余下萬朝洞窟、扶鸞觀、壽山…問題都不大。”
“至于何塬土地?民間本就多鄉民冊封土地野神,看官方態度,顯然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應該也沒什么問題。”
莫川將手里香火源,逐一盤點分門別類之后,又繼續思忖道:
“香火之道雖為捷徑,但也隱患不小,還是謹慎為好。以后神仙香火不取,黃冠佛子香火不取,民間英雄…嗯,視情況而定…”
“除此以外,已經掌握的香火,也得好好維護發展。”
“萬朝洞窟隨時可能更換,簡單維護一下即可,重點在壽山和扶鸞觀。”
“壽山,有山有水有產業,人口基數上去,香火翻番不成問題。現在壽山最大問題,在于山神信仰乃是民間自發崇拜,缺少引導,只在重大節日,才會想起來祭拜一番。”
“平日一些小兒驚嚇之類顯靈手段,又很容易被當地神婆五仙瓜分。”
“唔,或許可以設法引本地人入道,作為廟祝,管理壽山香火。”
“至于扶鸞觀,現在發展態勢不錯,保持住即可,過度干涉,只會揠苗助長。”
一番思考之下,莫川逐漸理順未來方向。
他心中一動,出道爐,化身稚童模樣,落于壽山主峰之巔,一抬手,地脈涌動間,隆起幾塊大小不一石頭,構成桌椅。
這看似隨手之舉,標志著莫川對壽山地脈掌控愈發嫻熟。
隨后,他又伸手屈指輕輕敲了敲桌面,地脈勾連之下,聲傳壽山。
沒多久,一只傻狍子狂奔而至,一點靈光自狍子身上落下,化為人形。
——正是石頭精,石公也!
“小神石公,拜見山神大人。”
石公拱手參拜。
——既入山神體系,自稱一句小神,倒也相得益彰。
“嗯,坐!”
莫川示意,一揮手,取出一套茶具,自斟一杯,又為石公滿上:“嘗嘗本神培育的新茶。”
“哎!”
石公受寵若驚,墊著屁股坐了一點石凳邊,端起茶杯飲下,連連贊道:“好茶好茶!”
這倒不是石公奉承,實在是身囚壽山,還真沒見過什么好東西。
莫川這靈氣十足的茶葉,對他而言稱得上璞中之玉,茶中奇葩!
“本神最近走訪山野,瞧著義莊殘魂不散,鄉民苦于邪佞之氣,故而有意修個山神廟,以庇鄉民,石公以為如何?”
莫川開門見山,模棱兩可之言,也想看看石公對此事看法。
畢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身為本地土著,說不定會有什么獨到見解!
“此為昌民之事,當為壽山鎮之喜。”
石公聞言大贊,心中亦驚喜不已。
山神修廟,廟中說不得便有他一席之地,即便沒有,山神得香火,想來多多少少也會分潤一點予他。
“不知山神大人,打算將神廟修在哪里?”
石公恭賀完,連忙問道。
“哦,依你之見,在哪里合適?”
“壽山村落無數,然而最大居住點,非壽山鎮莫屬。依小神之見,與其雨露均沾,不如抓大舍小,落于壽山鎮外!余下各村落,修個鄉祠神龕亦可庇護鄉民,免受邪妄侵蝕。”
“嗯,不錯。”
莫川頷首。
石公見狀,心中振奮,又連忙道:
“敢問山神,可知公輸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