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出了陳府,聽著背后詩畫的驚叫與進忠的痛呼聲,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悲哀與傷心之情。
他這么多年來,殺韃子殺官兵殺匪殺賊,從來都是大快人心,少有譴責之輩。
他在碧血劍世界里殺了無數官兵盜匪,但百姓依舊把他當成是萬家生佛,絲毫不以他殺人多而覺得恐慌。
他在倚天世界里由塞外殺到大都,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可天下百姓對他毫無介懷,都認為殺的好。
便是在射雕世界,他大鬧金都,千里流血,南宋百姓也少有說他殘忍之輩。
可偏偏到了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除了胡一刀、苗人鳳以及有限的一些江湖中人,這個世界的民眾對他的肆意殺伐竟然表現的很是抗拒,把他宣揚成了十惡不赦的惡毒之輩!
他在碧血劍的世界里,人們稱呼他為殺神,但平民百姓卻不怕他,因為是殺神殺的都是該殺之輩,是行俠仗義的好漢,所以無須害怕。
在射雕的世界里,他是楊天王,大家更不怕他,只有貪官污吏,盜匪兇賊才會害怕楊天王。
倚天世界更不用說,楊易身為明教教主,被稱為在世明尊,驅除韃虜還我中華,收拾山河之后,已經成了一代圣君,天下百姓無不敬服。
但到了這個世界,這個由滿清統治的世界里,楊易卻被稱為“閻羅王!”,這里的百姓不愛他敬他,反而痛他罵他厭惡他!
對他抱有極大的防范心理,認為他是攪亂人間的大魔頭,是收割人命的閻羅王,總之,在這個世界的普羅大眾的眼里,一身前朝裝扮,殺官殺匪的楊易不是個好東西!
在這個世界,他的裝束是這般怪異,他的行事手段又這般的與眾不同,這對整個死氣沉沉的世界來說,楊易便似一道黑暗中的閃電,他太亮太熾熱破壞力太大,所在的位置又太高,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出離了這個世界民眾固有的認知。
他的膽大包天遠遠超出了唯唯諾諾之人的想象之外,在這個世界的民眾眼里,他成了一個暴徒,一個魔王,一個不能理解的存在,一個令他們恐懼的閻羅王!
楊易一向硬朗,很少動情,但今天卻感到胸中發悶,嘴里發苦,一股子悶氣無處發泄。
這些日子他自北向南,殺人無數,看起來威風八面,但事實上卻是人人喊打,天下幾無容身之處,竟然如同落水狗一般,這種經歷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
當年他在射雕世界大鬧金都之后,在金國所居的漢民依舊有人冒死為他提供食宿,對他恭謹非常。
便是在倚天世界里,他殺了蒙元兵士之后,窮苦交加的漢家百姓,也為他燒水煮飯,盡全村之力為他提供食物。雖然他并不需要,但百姓的心意畢竟是有了。
但在這個世界里,他殺貪官,斬污吏,百姓卻見他如見洪水猛獸,避之如避蛇蝎!
出力不討好,反而遭埋怨!
他空有一腔熱血,如今卻盡數化為寒冰。
細細想來,委實傷心!
這進忠的態度,將楊易這些天所累積的怒氣全數勾起,他深深吸氣,雙拳緊握,身子發顫,背上長劍“嗡嗡”顫動,響個不停,衣衫飄飛,長發亂舞,一股子殺氣慢慢的由身上彌漫出來。
忽地仰天長嘯,背后長劍出鞘,一道寒光閃過,陳府大門兩側的兩只石獅子的腦袋已經被斬了下來,“嘿嘿,國民淪喪至此,誰之過?”
一劍斬出,楊易收劍回鞘,再不停留,心想:“一個被馴養成奴才的可憐人罷了,楊某豈能與他置氣!”
但心里是這么想,胸中的一口惡氣實在難消,背上長劍不住鳴叫。
他腦子里突然出現前世太祖所寫文章里的一句話“吾讀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嘆吾國國民之愚也,而嘆執政者之煞費苦心也,而嘆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國幾蹈于淪亡之慘也!”
這進忠被欺凌至此,奴性不減,不是愚是什么?
血性不在,脊梁不存,可嘆可悲亦復可恨!
國民之愚以至于斯,古今同嘆!
他背劍前行,心道:“如今這個局面,已非短時間內所能解決,開啟民智豈是一時半會所能做到的?先殺他一陣子,攪亂之后,慢慢打開局面,讓自家孩兒來一趟便是!”
主意打定之后,當下一路疾行,當天趕到杭州知府處,斬了幾個腦袋,停留了幾天,便有幾個殺官拿令之人尋他指點武功。
當今之世,武學衰微,高深武學已經難以修習,又加傳承斷絕,世間高手漸稀。
這些敢于殺官拿令之人,功夫高低先不說,最起碼膽氣是有了,人品如何還待以后觀察,對武道的追求之心卻是極為堅定。
對于這些人,楊易也不藏私,針對每個人的體質與所修習的功夫,現場為他們創制武學心法,又帶著他們隨身行走半月,與圍剿來的清軍打了幾次之后,方才離開。
他走到海南之后,又在海島巨石之上講道十日,十日之后,縱身下海,在眾多“反賊”的驚呼聲中踏波而去。
倚天世界中。
明帝楊昭正在發愁。
楊易走時,撇下三子二女,大兒楊昭被指定為太子,如今已然稱帝數年,如今兩個女兒年齡還小,且不說她們。
關鍵是現在楊昭為帝之后,剩下的兩個兄弟如何安置,使得他大費腦筋。
本來說是要分封二弟楊暉去西域管理白人,但楊暉之母趙敏太后說什么不愿意讓自家孩兒去異域受苦,趙敏心眼兒多,計謀百出,對楊昭幫助甚大,她又是自己的母后,接連說了幾次,楊昭便不好再堅持。
只是這樣一來,本來打算讓三弟楊楚去南洋的建議也不太方便說出口來,這樣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可若是將這兩個弟弟分封在中原地區,那么南北兩處地域便沒有放心之人坐鎮,總是不妥,時間長了定然出事情。
今日早朝之后,楊昭吃了早飯,坐在書房里呆呆出神,甚是發愁,心想:“若是此時父王尚在,他一句話說出來,天下又有誰敢不聽?”
正愣神間,肩膀被人輕輕拍了一下,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昭兒,為何滿臉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