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六十七章再登楚王位(下)

  熊璽坐在草亭之中,看著拍馬飛馳而來的項羽,長袖一甩,將背后藏著的兩個大喇叭收起來。

  然后豁然起身,抱著瑤琴,便轉身離開,根本無視了項羽高聲的呼喊和挽留。

  項羽干脆棄馬而行。

  雙腳踏著大地,原處地面龜裂開來。

  強大的沖擊力,將項羽一瞬間便送到了熊璽的面前,擋住了熊璽的去路。

  “先生何必這般著急,不妨留下,先聽某家把話說完?”項羽大手一伸,攔住了熊璽的去路。

  此時項羽才定睛看清熊璽的摸樣。

  這一眼看過去,即便是項羽的自信和驕傲,難免都有幾分嫉妒。

  眼前之人,身高八尺有余,偉岸而又稍顯清瘦,肌膚如玉,卻又并不顯得蒼白或者女性化。

  劍眉飛揚,雙目清澈,鼻梁高挺。

  人站在那里,就令四周的風兒都變得喧囂。

  山坡上的花草,都向著他,在為他爭寵,企圖讓眼前之人,多看它們一眼。

  項羽未曾見過楚國傳說中的美男子宋玉,但是得見眼前之人,心中認為,宋玉之貌,大抵也只是如此罷了。

  項羽當然不是基佬,更沒有龍陽之好。

  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只是交朋友,也更愿意和好看的人做朋友,因為這實在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

  所以相比起那個中年老男人,雖然不丑,但是令人感覺討厭的熊心,項羽更愿意眼前這個人做楚王。

  “話盡在詩中,言已畢,無需多言。”熊璽卻不假辭色,一個轉向,往別處而去。

  而此時項羽已然沒有了質問熊璽身份之心,只想著如何挽留他做楚王,便道:“先生真的不愿留下嗎?如若留下,這楚國的大王,甚至這天下的王,都可以是你。”

  說到后半句時,項羽包藏了心機。

  雖然熊璽一再的通過各種方式,表示他毫無野心。

  但是項羽還是未有盡信。

  熊璽步履不停,繼續疾行,就像項羽的話,宛如惡鬼一般追趕著他。

  項羽勸不住,不代表別人也勸不住。

  此時范增也趕了過來,他就要比項羽委婉的多。

  沖著熊璽的背影道:“楚王熊心,嫉賢妒能,小人之心,比之頃襄王未曾有差,如今暴秦未滅,他卻倒行逆施,欲害將軍。倘若將軍身死,楚人兵敗,暴秦回緩,繼續肆掠天下,那我楚人焉有安身立命之地?”

  “秦人多年殘害,我楚人如今早已荒寡無人,百里之地,不過三戶孤民。你身為楚國王室,懷王之后,焉能任由那偽王熊心,竊據懷王之名,行倒行逆施之事,斷絕我楚人最后生機?”

  “你欲一人獨善其身,閑云野鶴世外。然天下之大,總有需當吾等承擔之責任。許由洗耳只在盛世,若是亂世,老夫相信,以許由之品性高潔,定然愿意承接重擔。”

  范增這番話,就說的比項羽有水平多了。

  項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說話,自私、任性、唯我。

  而范增雖然和項羽的目的一致,卻拿天下說話,拿楚人說話,拿祖宗責任,世情道義說話。

  幾頂大帽子壓下來,實在令人難以抗拒。

  熊璽停下了腳步,頓了頓足,卻又搖頭道:“天下攘攘,有魯公這般英雄,有沛公這般豪杰,有范公這般義士便可,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何須將那江山之事,強加于我身?”

  楚河在一旁,心中稍稍有些虛。

  熊璽或許是表演太甚,或許是入了戲。

  總之他這話和之前對好的臺本不一樣,用力過猛,演的有點超過了。

  原本若能激范增出來說這樣的話,固然是完美。

  即便不能,也會由楚河補上。

  等到這樣的大帽子壓下來,就應該順勢答應下來,然后一切按照計劃行事。

  但是熊璽的表現,就像是真的淡薄世情,只愿做一個荒野遺賢。

  楚河正要開口,繼續范增的話題,將熊璽拉住。

  畢竟范增都拿出了天下大義,楚人傳承為大帽子,都壓不住熊璽,此刻已經不知該如何下臺,更別提繼續開口了。

  豈料項羽卻好像突然傾聽到了什么聲音一般,開口說道:“先生既然對什么都不關心,那為何要走出來?為何還有到此處?”

  “你又何必掩耳盜鈴,自我相欺?”

  這一句話令熊璽渾身一震。

  楚河卻心中有感:“方才和項羽傳音的是···虞姬?沒想到,她成長的如此快,不僅僅是修為,還有心機。看來,天帝應該是真的在她身上做了投資,否則的話,以虞姬的命數,一個名傳千古的美人名號,便是其極致,只能作為項羽的附庸出現。即使是有了我之前的刻意培養,也不會成長的如此之快。”

  楚河這樣的感嘆是有根據的。

  要知道,在楚河洞悉天帝的強勢之前,虞姬引導項羽,做出的一些決定,看似是虞姬的行為,實則都是楚河在背后操控。那是楚河的智慧,而不是虞姬的智慧。

  現在···明顯不同了。

  項羽看著停下腳步的熊璽,臉上露出豪爽的笑容。

  上前去,站在熊璽面前,深深鞠躬行禮,做出了面對熊心時,絕沒有過的姿態。

  “楚國上將項羽,見過大王!”

  項羽一個起頭,剩余人等,皆拜見熊璽這個新任楚王。

  武關之外,荒山之上,定下了君臣名份。

  返回武關城后,項羽便發出通文,知會各路諸侯。

  只言找到了昔日楚懷王之子熊璽,貴為楚王正宗嫡系,從根源、血統上來講,都比熊心更加高貴和合格。

  所以奉熊璽為新主,號為楚巒王。

  至于舊主楚義懷王熊心,則是被項羽一言以廢除。

  此通告一出,便是天下嘩然。

  楚軍三軍更是軍心浮動,若非項羽威望十足,只怕早已嘩變。

  而一些悄悄投靠熊心,企圖借此一飛登天的楚人貴族和各方小勢力,也都慌了神。

  項羽此舉,無異于釜底抽薪。

  面對這種局面,心中最為慌亂,同時驚駭不已的,除了熊心之外,還有一人···便是沛公劉邦。

  項梁失勢后,他便勾搭上了熊心。

  這也是為什么熊心那般支持劉邦,甚至有意調走項羽,讓劉邦得那攻破函谷關,拿下咸陽城之蓋世奇功的緣故。

  有大義相壓,再勾結幾個勢力龐大的諸侯王,對項羽施加壓力,劉邦相信,項羽不得不踏入他的計策中。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項羽直接殺了熊心。

  不過這樣就更順了劉邦之意。他大可以打著為熊心復仇的名義,撬動項羽在楚軍中的根基,同時收服那些懼怕項羽的諸侯王。要知道有時候,一個人太強大,太優秀,給旁人造成的壓力太大,那也是一種失敗取死之道。

  但是項羽竟然破局了,用一種劉邦不曾想到的方式,跳出了樊籠。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夢想島中文    無限制神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