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4章

  “棗公,這兩個賊人,昨日因為要督查軍務,跑到章武去了。”

  剛剛得到消息的游統說道。

  “無妨,這兩個人手中都沒有多少兵馬,就算是到了章武,又能掀起來什么風浪?”

  段疾陸眷此時對這件事毫不在意,他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迅速穩定如今的局勢。

  任誰都沒有想到,王浚竟然蠢笨至此,幾乎是一座空城的涿縣,就任憑外軍進入了。

  不過,雖然捉到了王浚,但是其后的安撫之后的事情,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棗兄,如今還是快點想辦法,傳令幽州諸郡縣吧。”

  在確認孫緯和王贊,并沒有多少兵馬后,棗嵩也就沒有那么擔心了。

  “嗯,如今王浚圖謀不軌,事發就擒,的確應該馬上曉喻諸郡縣,免得被宵小奸邪乘機生事!”

  棗嵩一臉凝重的說道。

  王浚其實在幽州并不太得人心,如今更是做了階下囚。

  棗嵩覺得,除了孫緯、王贊、王昌這幾個少數心腹,其余的郡縣官吏豪強都是很容易被拉攏的。

  不過,在這之前,棗嵩必須立刻把自己的名位給確定下來,否則的話,就有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

  他的一雙眼睛,頻頻的給旁邊的游統示意。

  早就已經商量好的游統,立刻領會其意。

  “棗公,如今王浚大逆被擒,行臺軍國事,卻不可一日無長,下吏游統,懇請棗公領行臺,加為幽州牧!”

  隨后,游統就立刻下拜,他身后的一眾黨羽門客也是立刻緊隨其后。

  其余被裹挾來的幽州行臺官員,沒有一個人是傻子,也沒有人愿意為王浚做什么‘無謂的掙扎’,稍一愣神后,全都是緊隨其后,懇請棗嵩領攝行臺,加幽州牧等。

  “唉,如今國都蒙塵,天子陷于賊手,諸公如此信重于我,實在是不敢因辛勞而推辭啊!”

  棗嵩看著眼前的一大片行臺官員匍匐下拜,心中已經得意的不行了,甚至于連“道上的規矩”,辭請之道都給拋諸腦后,急不可耐的一口應承了下來。

  旁邊的段疾陸眷把這一切都是看在了眼里,心中不禁對棗嵩更加輕視了幾分。

  隨后,棗嵩又向眾人詢問如何傳令于諸郡縣,以達到安撫眾人的目的。

  這時候,列于眾官之首的尚書裴憲,卻是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

  “明公!”

  不愧是面對胡虜的時候“轉進如風”的裴憲,這種優秀的閃光點,又一次迸發了出來。

  裴憲口稱“明公”的時候,是那么的通順,就如同早已經喊了無數遍了一樣。

  棗嵩聽到裴憲的這一聲“明公”后,屁股底下的席子似乎張了針芒一般,令他興奮的扭來扭去。

  “明公,下官不才,對這種文令還是能勝任的,如由某來書寫,定然教那些郡縣安安從令。”

  對于裴憲的文筆,棗嵩當然是非常有信心了。

  “既然如此,那現在就有勞裴公了!”

  那用了多久,裴憲就大氣揮毫,一篇洋洋灑灑的駢文就寫成了。

  棗嵩取過去一看,心中頓時肅然起敬。

  其文神采飛揚,氣勢磅礴,把王浚的悖逆,棗嵩的忠良給寫的生動傳神,要是下面的諸郡縣官吏不歸順新任的幽州牧,那簡直就是人神不容的逆黨了。

  “好,好,好!”

  棗嵩看后,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仿佛只有這樣,才能稍稍緩解心中那一絲絲“被尬吹”的不適。

  “棗兄,你是坐上了幽州牧,那你承諾的北平和遼西之地,也就現在一并發文兌現吧!”

  旁邊的段疾陸眷,早就已經不耐煩的說道。

  對于段疾陸眷這一番頗為無禮的話,棗嵩心中頓時升起一陣惱怒。

  不過,如今的形勢下,還要倚重段部的兵馬維持局面,所以他不得不表面上依舊如常。

  “段將軍,稍安勿躁,如今幽州新定,還要多多安撫余眾,本公答應過的事情,一定會兌現的,將軍盡管放心好了。”

  棗嵩說完,看到段疾陸眷的表情依舊不太滿意,心中不禁暗罵了一句不知足的蠻夷!

  “不過,將軍手下的兵馬,今日有功,我過會兒,就命人打開城中的府庫,先用絹帛錢糧,好好賞一賞將士們!”

  在聽到棗嵩如此說后,段疾陸眷的臉色才好了一些,他懶洋洋的拱手致意,然后就自顧自的起身,在一眾行臺官員的面前徑自離開了。

  望著段疾陸眷的背影,棗嵩眼中滿是嫌惡。

  “該死的蠻夷!”

  “明公,還有一事未決啊。”游統湊上來,小聲的問道。

  “何事?”

  “王浚啊,雖已經被擒獲,但是肯定有不少舊部余黨,說不定馬上就要試圖營救他呢。”

  棗嵩一聽,就是有些犯難了。

  王浚雖然最近行事乖戾,得罪了大批的官吏將領,但是依舊還有不少心懷舊主的家伙。

  “那你說,應該怎么辦?”棗嵩問道。

  “嘿嘿,王浚不管怎么說,也是明公的岳翁,小人實在不好擅言啊。”游統說道。

  “莫管這些,什么岳翁,為討國賊,哪管這些兒女情長。”棗嵩擺了擺手,不高興的說道。

  “那下官斗膽,且為明公分說一二。”

  “講!”棗嵩說道。。

  “如今明公有段部之助力,才能安定幽州,但是我看,段疾陸眷卻不是善于之輩,只怕日后更加跋扈囂張。”

  棗嵩聽到這里,也是默默點頭。

  其實,棗嵩和段疾陸眷二人,哪有什么交情,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

  現在王浚被如此輕易的擒獲,在這二人的心中都是有了后悔之意。

  段疾陸眷后悔的是,既然王浚如此輕松就能被擒獲,行臺百官也都是一群軟骨頭,那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拋開棗嵩,獨自行事。

  別說什么北平、遼西二郡,恐怕整個幽州都得姓段了。

  而棗嵩也是同樣的想法,就算沒有段部兵馬,只憑宗族部曲,似乎也能舉事成功,如今引入段部,反而多了一個貪婪的同伴,要來分享自己的權力。

  游統繼續說道。

  “明公,不可讓王浚在幽州久留啊,時間一長,必生事端啊。”

  “那怎么辦?”棗嵩隨即說道,“要不然,干脆一刀。。。。。。”

  棗嵩的眼神立刻閃過一絲狠辣。

  這反而把游統給嚇了一大跳。

  “不不不,王浚不可擅殺,或者說,不能讓他死在明公的手上,否則其他人必定膽寒,乃至離心離德啊。”

  棗嵩聽后,臉皮微微一紅。

  “那你說怎么辦?”

  “并州刺史劉琨,與王浚幾如仇敵,不如把王浚押送到并州晉陽,交由劉琨處置,不管是生是死,可都是與明公無關了。”

  “劉琨?”棗嵩倒是有些為難了。

  因為,之前王浚襲殺劉琨的宗族部曲,其中就有棗嵩的許多功勞,棗嵩實在是害怕劉琨利用王浚,再來反攻自己。

  “我與劉琨也是素來不和,如此行事,只怕再生事端啊。”

  “明公放心,如今并州危機險惡,就算是劉琨想為難將軍,也已經沒有余力,說不定,還會因為明公送王浚于他,感激明公呢。”

  棗嵩琢磨了一下,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然后他又補充到。

  “既然這樣,那就不能僅把王浚給押去并州,連同搜尋出來的那些逾制的冠服、印寶、儀仗都物品,統統全給劉琨送去,讓他們看看這些證據。”

  “明公果然深思熟慮!”

  冀州,清河郡,清陽城。

  劉預率領的三萬多漢軍,在進入清陽城后,雖然獲得了一番休整。

  但是,劉預很快發現,這個清陽城似乎是胡虜故意留給自己的一處陷阱。

  “陛下,城中的百姓,實在是太多,還都是餓的嗷嗷叫的餓死鬼,要是再待下去,恐怕要把我軍給吃垮了。”

  趙昆抱怨道。

  “清算的人數,有結果了嗎”劉預問道。

  “大概得有四萬多人吧。”趙昆說道。

  劉預皺了皺眉頭,這個清陽城其實非常的狹小,如今卻是涌進了七八萬人。

  也就是現在天氣寒冷,要是再過一段時間,等到氣溫轉暖之后,這么多人聚集在狹小的城中,一場普通的疾病,就有可能變成奪命的瘟疫。

  “這么多人,他們大概有多少存糧。”劉預問道。

  “根本沒有多少糧食,除了一些豪強之家還有些糧食,那些躲藏入城的百姓,都是能分到一些米糠麩皮糊口就不錯了。”趙昆說道。

  “看來,胡虜這是故意要用清陽城,引誘我們前來啊。”

  劉預說道。

  如今的清陽城矮小破敗,根本難以長久堅守,而且城中基本沒有存糧輜重,偏偏又聚集了大批的百姓。

  劉預率軍進入后,面對這些掙扎在死亡線的百姓,根本沒有辦法置之不理,因為劉預之前發布的討胡檄文,可是把自己擺在了漢人百姓的救世神的位置上。

  “要是不走的話,這清陽城,又沒法堅守。”

  “但是,要是撤走的話,就必須帶著這數萬百姓,否則拋卻百姓,從此之后,漢軍在冀州百姓中的聲望,只怕要一落千丈了。”

  劉預一邊想著,一邊陷入了為難的境地。

  “攜帶數萬百姓撤走,要是遇上了胡虜大軍追擊,不僅保不住這些百姓,還有極大的可能,會引發連鎖的潰敗,沖擊自己軍隊從而落敗。”

  當年的劉備南撤,之所以狼狽的毫無招架之力,其中大批隨行的百姓,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彼時劉備雖敗,但是大部兵馬能逃出生天,其中一個因素,也是因為這些百姓阻攔遲滯了追擊的曹軍。

  想了大半天之后,劉預也沒有想出來一個,非常保險的萬全之策。

  就在此時,隨行的郗鑒正好來了。

  在得知劉預的苦惱后,郗鑒卻是不以為然。

  “陛下,難道你想要撤軍回去嗎?”

  劉預點了點頭。

  “對啊,如今清河郡已經幾乎是白地,除了清陽、東武等寥寥幾處,都沒有了百姓丁口,如今又有如此多的流民百姓在此,再繼續行軍,恐怕很難成功啊。”

  “不如先回轉平原,然后北上攻取渤海、樂陵一帶。”

  郗鑒卻是搖了搖頭。

  “如今冀州之戰,不在爭奪城池土地,而在于擊敗胡虜。”

  “如今胡虜以清陽城為誘,就是為了伺機與我軍廝殺,如果陛下撤退回攻冀北,而放任石勒占據冀中,那恐怕知道內情的人,會覺得陛下顧慮清陽的這數萬百姓,而暫避之。”

  “但是,大部分的人卻是不肯信的,他們一定會覺得,陛下所謂的復漢討胡,都不過空話罷了,避胡不擊恐怕是跑不了的。”

  “但是,要是撤走的話,就必須帶著這數萬百姓,否則拋卻百姓,從此之后,漢軍在冀州百姓中的聲望,只怕要一落千丈了。”

  劉預一邊想著,一邊陷入了為難的境地。

  “攜帶數萬百姓撤走,要是遇上了胡虜大軍追擊,不僅保不住這些百姓,還有極大的可能,會引發連鎖的潰敗,沖擊自己軍隊從而落敗。”

  當年的劉備南撤,之所以狼狽的毫無招架之力,其中大批隨行的百姓,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彼時劉備雖敗,但是大部兵馬能逃出生天,其中一個因素,也是因為這些百姓阻攔遲滯了追擊的曹軍。

  想了大半天之后,劉預也沒有想出來一個,非常保險的萬全之策。

  就在此時,隨行的郗鑒正好來了。

  在得知劉預的苦惱后,郗鑒卻是不以為然。

  “陛下,難道你想要撤軍回去嗎?”

  劉預點了點頭。

  “對啊,如今清河郡已經幾乎是白地,除了清陽、東武等寥寥幾處,都沒有了百姓丁口,如今又有如此多的流民百姓在此,再繼續行軍,恐怕很難成功啊。”

  “不如先回轉平原,然后北上攻取渤海、樂陵一帶。”

  郗鑒卻是搖了搖頭。

  “如今冀州之戰,不在爭奪城池土地,而在于擊敗胡虜。”

  “如今胡虜以清陽城為誘,就是為了伺機與我軍廝殺,如果陛下撤退回攻冀北,而放任石勒占據冀中,那恐怕知道內情的人,會覺得陛下顧慮清陽的這數萬百姓,而暫避之。”

  “但是,大部分的人卻是不肯信的,他們一定會覺得,陛下所謂的復漢討胡,都不過空話罷了,避胡不擊恐怕是跑不了的。”

  劉預聽后,卻是差一點氣笑了。

  “避胡不擊?”

  “如今這天下,怎么也輪不到我,來頂這個罪名吧。”

  “石勒、王彌、劉靈之輩,哪一個不是被我屢次擊敗。”

  “難道,就因為此次暫避,就能如此?”

夢想島中文    五胡之血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