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5章 隱患

  陳鋒是在2o4o年冬天正式對外正式公布的消息。

  之前都是傳言,世人心中總克制不住的進行各種猜測。

  一開始,是以江湖傳言的形勢在小范圍內傳播。

  各國政府還曾嘗試過壓制消息,但到后來越傳越開,勢不可擋。

  互聯網信息管制能管住手機資訊,管住電視新聞,但管不住社交網絡,更管不住能口口相傳交互信息的嘴。

  在沒有官方指導的情況下,把判斷完全交還給普通人,其實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早在當初陳鋒進行問卷調查時,便已經預見到了大部分情況。

  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將信將疑。

  但不可避免的是,人們的生產生活多多少少總會受到些影響。

  即便是做事專注的人生贏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與身邊的人時不時討論所謂末日論是真是假。

  倘若是真,我們又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倘若是假,那為什么陳鋒與星峰集團到現在還不站出來澄清。

  人心中的疑惑太多,將會在不知不覺間將大量的精力分散到猜測真相一事上。

  這,便是無意義的“信息流”對時代的無形危害。

  等到幾乎每個人都已經知情,并產生疑惑時,陳鋒終于站出來蓋棺定論。

  比起二十年前,他又公布了一段新的信息。

  正是他利用自己在2o25年于遠地軌道建成的超大超高靈敏度太空望遠鏡先收集宇宙背景輻射,再用軟件重新合成的一段視頻。

  視頻中,正是旅行者二號突然“失蹤”,被吸入電子黑洞時的畫面。

  答案徹底揭曉。

  一切爭論和猜疑瞬間終止。

  世界末日真的觸手可及。

  文明仿佛被摁下了快進鍵,稍微的騷動與震蕩持續了兩年。

  兩年后,在科技聯盟和文化產業聯盟的牽頭之下,一個新的具備更強統一意志的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成立了。

  組織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

  該組織名義上不牽扯任何實質權利,主旨為竭盡全力的推動科技進步與文化產業爆發。

  至于暗地里,掌握了科技(包括軍事科技)本就等于掌握了文明,只是陳鋒自己不要權力而已。

  每一天,都會有海量的符合《千年計劃》需求的文藝作品從漢州產業園產出,可能是創意,也可能是完整的內容。

  這些作品一直在無形中塑造當代人的精神品質。

  這倒也算不上什么洗腦,陳鋒也不想主動去教任何人做人的任何道理。

  他只不過是把個人的人生與人類這個種族可能遇到的種種情況通過文藝作品,比如歌曲、影視、小說、動畫等載體的形勢呈現出來,不斷促使別人在人生中進行反思,以思考怎樣的選擇是正確,怎樣是錯誤。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正義。

  陳鋒不要別人為他而做選擇,只要別人為他們自己做選擇。

  有些人會走向黑暗面,但會有更多人走向種族需要的,好的一面。

  在人類這種生物的基因中,有一個無形的潛規則。

  每個單獨的個體往群體需要的方向前進的概率總大于背向而行。

  把視野放大到群體,當面臨災難時,總會有更高比例的人做出正確的抉擇。

  簡而言之,便是這世上總是好人多。

  這個“好”有很多種不同的的體現,或許某人的“好”對他身邊的部分人而言是“惡”,但將評價標準持續放大到全文明,再把他的行為影響時間拉長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年,他的“好”卻又變成了真正的好。

  這所謂潛規則看似很荒謬,毫無依據。

  然而,正是這更高比例的“好”,在百萬年來早有體現。

  正是這潛規則,才促使人類從一個原本只稍微比普通哺乳動物聰明一點點的原始種族,進化到了如今的地步,并且能完成地球歷史上各個時代的霸主從不曾做到過的偉業——走出地球。

  同時,每天還會有更多科技層面的成果,以漢州為中心點,先輻射向全球各大其他研究院、工廠等等集中性的科研與生產機構,最后出現在尋常人的面前,以及各大科研和軍事機構的辦公桌上。

  陳鋒建立在漢州市的總部,無形中變成了足以支配全人類前進方向的巨輪。

  陳鋒正在著手創辦星峰集團的火星分公司。

  是的,他的可控核聚變動力源即將研發成功。

  與第九條時間線一樣,這次他不打算再派遣錦衣衛急著往外走,他會先全力以赴的發掘太陽系內部資源。

  所以,他要開發火星了。

  他會率先建立火星開發基地,并劍指水星。

  他的最終目的,是在21oo年前便建成真正的水星戴森云。

  這又會比第九條時間線加速至少幾十年。

  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美妙,整體進度比《千年計劃》中預估的最好狀況還提升了2o,比第九條時間線里的進度提升幅度更高達4o。

  但鐘蕾卻有不同的擔心,這是《千年計劃》之外的狀況。

  2o4o年6月26日,陳鋒位于漢州別墅的二樓會議室中,救世最初的六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召開一年一度的總結會議。

  在這個絕對內部會議上,眾人可以說很多在外面不太方便講的話。

  此時陳鋒的容貌比起二十年前并沒有太大變化,依然算是個能拿十佳杰出青年的精神小中年。

  鐘蕾和盧薇兩位女性如今也已年過四十,二人看起來卻依然只得二十多點,皮膚狀況很好,滿臉膠原蛋白。

  二人駐顏有術靠的倒不是什么“醫美科技”。

  一是在陳鋒的敦促下,兩位一政一藝的才女都勤于鍛煉,二是星鋒生物醫學那邊一旦有了什么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延緩衰老的,兩人都能第一時間享受到。

  比起別的,有風險的所謂創新,在陳鋒掌控之下,星鋒生物醫學的產品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且無副作用。

  如今原名國定氨酸的新型星鋒氨酸正在臨床實驗中,救世團隊還沒享受到,但一些基礎的生物微電流和精微粒子射線干涉技術已經成熟,可以稍微減緩人體衰老速度。

  除陳鋒外,救世創始團隊中的其他幾人都用上了,是以眾人外表年齡比實際年齡看起來年輕很多。

  會議上,先是賴恩匯報了科技轉化的進度,除按時完成計劃內的工作之外,賴恩本人與另外數十名重點科研人員均有脫離于《計劃》之外的成果。

  當時部分人還暗自得意,暗地里頗有種打臉了陳鋒的快感,但不曾想陳鋒得知他們的成果后,非但不怒,反而甚是滿意,并隨意點撥一二。

  這下好了。

  這些人就很無語的發現,他們明明當了叛逆,結果還是沒能跳出陳鋒的領域。

  隨后孟曉舟則匯報了文娛領域內的成果。

  陳鋒再次提高了歌曲搬運量,同時又加快了電影制作的步伐,提前完成了大量經典系列,再又親自創作出多達數千萬字的經典小說,他還額外創辦了星鋒動畫,涉足了原本從未染指的動畫領域,自2o2o年起,全球文創領域的創造性開始持續爆發,并在2o3o年達到爆發力高峰。

  所謂爆發力高峰的真正含義,其實是鐘蕾終于以三十一歲的年齡,在2o3o年完成《晨風》。

  她并未實現最高的夢想,于三十歲之前完成,晚了一年,但也已經足夠驚喜。

  此后,鐘蕾便開始超高強度的廣泛創作。

  她在2o3o年到2o4o年的十年間,平均每年創作各種類型的作品累積達到近五十首。

  她的作品風格包羅萬象,種類繁多,并且跨度極大。

  此外,她也已經開始撰寫個人理論專著。

  鐘蕾提高產能的目的有兩個,一方面是親自發力,以圖在更多類型帶動更多人爆發創作力,另一方面則是她正嘗試以創作取代學習,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重新整理。

  她寫專著的目的也同理。

  早在很久以前,陳鋒就知道鐘蕾這人屬于怎么薅也薅不盡羊毛的“超級綿羊”。

  所以他心中對鐘蕾的才華從來不設上限預估。

  但這一次,他再度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的“淺薄無知”。

  這人…

  真的蠻不講理。

  又回到了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到底是鐘蕾的才華催生了陳鋒能在十條時間線里創造奇跡的果,還是陳鋒不斷的搬運與壓榨,逼迫出來鐘蕾真正“無上限的上限”。

  孟曉舟說完,便是盧薇簡單的講了講命運共同體的運行狀況,緊接著胖子則配合盧薇聊了些海外發展狀況。

  最后輪到鐘蕾講話。

  她開口便到:“現在有一個隱患,部分先行者和我們一起推動著科學與文化迅猛發展,節奏太快了,尋常百姓現在過得很累,一方面需要不斷學習日新月異的知識,以掌握在新時代中正常生活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我們的文化產品要從內容走入人心,也還需要時間。根據我的觀察,現在外界的普通人有點拔苗助長的意思。”

  鐘蕾的話講得很活泛。

  但卻能打個比較現實的比方,在2o2o年,雖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等無現金交易手段在大城市內已經極度普及,城市里人人錢包都空空如也。

  這給人們造成了一種時代已經徹底進入無現金化的錯覺。

  然而事實上,就說國內,依然至少有5o以上的人口對此根本沒有認知,就連獲取信息也只能靠看電視來被動收集。

  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對同一件事物的認知,在時代中造成了一層又一層的社會隔離,形成了一層一層的不同人群。

  隨著陳鋒的發力,在這2o年內,人群隔離層之間的距離非但沒有拉近,反而越拉越開。

  在2o4o年,有的人出行早已全部依靠磁懸浮通道穿梭機,但還有很多人尚在使用老式的燃油摩托車。

  不同的人群對文化層面的吸收效率,也截然不同。

  鐘蕾敏銳的捕捉到了這種現象,并提出自己的擔憂。

夢想島中文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