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8章突然想掛機咸魚

  2020年5月26日,上午十點,漢州。

  陳鋒睜開了眼睛,身上依然刺痛連連,仿佛散了架。

  他又等了大約十幾分鐘,劇烈痛楚慢慢消失。

  他試著動動手指,沒問題,能動。

  他開始能感知外部環境,隨后簡單的看了看房間里的狀況。

  熟悉的公寓房間,熟悉的窗簾,熟悉的床單與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掛鐘上秒針依然咔噠咔噠的跳。

  窗外的陽光比平時他剛睡醒時更明亮些。

  陳鋒覺得這可能是自己心情好產生的錯覺吧,看什么都更明媚。

  陳鋒長舒口氣。

  自爆成功。

  沒有玩脫。

  他笑了笑,嘴角劃起抹弧度。

  就很得意。

  人類脆弱的身體在這種狀況下反倒成了奇妙的優勢。

  只要不是被瞬間凍結到近乎絕對靜止的狀態,人類想死可比想活要容易得多。

  感覺身體恢復得差不多,陳鋒緩緩坐直起來,揉揉太陽穴,再去衛生間里照鏡子。

  死在殖裝魔戰的基因崩潰和自爆沖擊雙重作用下,他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身體現在是個什么狀況,所以還是看看心里才踏實。

  鏡子里的人容貌沒什么變化,頭發也還在,眼睛里也沒自帶美瞳效果。

  身材依然血贊,自己都心動。

  陳鋒點頭,挺好,殖裝魔戰狀態完全沒影響到自己的外形,不至于走出門去被人當怪物。

  又回到窗戶旁,陳鋒仰頭看著天空。

  他不確定那里是不是原初黑洞的方位,就假定那里是,然后放任自己的思緒去憤怒與想象。

  他又有點遺憾,本來還想試試殖裝魔戰形態能不能被卡BUG定在身上,然后直接肉身進宇宙,飛出去追上理論上還沒有抵達電子黑洞的旅行者二號,那該多好。

  只可惜看起來并沒有。

  當然,陳鋒覺得吧,就算可以卡BUG得到穩定的殖裝魔戰狀態,飛出去追上旅行者,其實這也沒什么意義。

  因為他不會這么做。

  陳鋒摸出手機,簡單的看了下愛德華·威滕2020年4月29日的文章,科學界將其暫命名為威滕黑洞。

  陳鋒認為,這片文章的分析大差不離,威滕推測的原初黑洞就是繁星檢測出來的同一個黑洞。

  但威滕的絕大部分數據均來自比較直覺的計算和推測,未必精準。

  威滕也只是猜測那里有一個黑洞,表示如果人類將來有機會,可以發射一艘能達到十分之一光速的飛船先過去看看情況。

  但這位當代幾乎登頂的物理學家與數學家,并不能準確給那疑似原初黑洞定性。

  他對其具體的方位、性質、大小和壽命等等均不確定。

  原初黑洞不同于人類已檢測到的其他黑洞。

  如果人類能監測到其釋放的高能X射線,那早就將其準確的定位定性了。

  現在沒有,威滕只能根據看起來十分玄學,且不夠準確的太空引力波變化、背景輻射變化等數據,用一種不自信的語氣,推論那里有黑洞,然后建議后人將來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實地考察著“看一看”。

  所以,電子黑洞在吸收旅行者之前,應該是以一種相對靜默的狀態潛伏在那里。

  既沒東西給它吸,它自己也不怎么釋放X射線。

  直到2025年,旅行者被吸入黑洞瞬間,以及黑洞消失時釋放的強烈輻射變化,才真正短暫的暴露出其存在的痕跡。

  根據天文學的“未來史料”,2025年時人類曾捕捉到過一次,但并沒能找到解釋,只將其當成了普通的偶然天文現象。

  這里有一個時間差,按照旅行者的速度和繁星檢測出的黑洞位置,旅行者二號本來不能在2025年抵達黑洞。

  把時間繼續往前推,在2010年4月22日,當旅行者二號剛剛飛到太陽系邊緣時,曾向人類發送了一些奇怪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信號,并在13個小時后抵達地球,被NASA接收。

  當時科學界有兩種解釋。

  NASA的科學家及工程師認為飛船上的存儲系統出了小故障,工作人員正在積極“用意念隔空修補”。

  第二,德國UFO專家豪斯多夫則認為,旅行者二號很可能已被外星人劫持,程序被重新編寫,所以人類無法破譯這段數據。

  當時這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插曲在學術界還曾引起小小的爭論。

  大部分人都認可NASA方面的說法,覺得豪斯多夫只不過是個蹭熱度蹭名氣的民科選手,通過危言聳聽撈點知名度而已。

  可能豪斯多夫自己也這樣想。

  后來隨著旅行者二號恢復數據傳輸,爭論不了了之。

  現在陳鋒可以準確的說,豪斯多夫蒙對了。

  2020年1月24日,NASA工程師從帕薩迪噴氣推進實驗室向二號發送了一條指令,命令其旋轉360度并校準機載磁場儀器。

  命令遭到拒絕,二號出現了無法解釋的延遲。

  并且二號“拒絕”人類指令的行為導致了兩個機載系統能耗大幅升高,透支掉大部分所剩無幾的電源,此后稍微恢復。

  同年2月,唯一能給旅行者二號發送訊息的DSS43,因為服役時間臨近50年,硬件設備出現老化,需要維護并進行重大升級,關閉了信號發送天線。

  人類與旅行者二號之間變成了單向聯系,只能“聽”,不能對它“說”。

  按照原計劃,這個維護將持續11個月,并在2021年1月完成,從而恢復與旅行者二號的互相“溝通”。

  但由于一些計劃之外的不可抗力,陳鋒在史料中看到,該維護并未按時完成,而是拖延到了2021年8月。

  但是,在2021年7月時,旅行者二號“憑空消失”了。

  人類不但不能對它“說”,也再“聽”不到它的聲音。

  它莫名其妙的不見了。

  原本科學家們預計人類與旅行者二號將在2025年失去聯系,這個時間被提前了四年。

  當時的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是因為離開太陽風粒子的深度覆蓋范圍后,二號附近的宇宙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導致其供能電池快速衰減。

  它的“消失”只不過是提前斷電了而已。

  陳鋒從結果反推現狀,得出結論。

  自2021年7月,旅行者二號消失的那瞬間開始,便被威滕黑洞(電子原初黑洞)鎖定并加速,并在2025年被順利帶走。

  陳鋒再去反推電子黑洞誕生的時間與方位,又能得出另一個結論。

  電子黑洞誕生的時間不在千年萬年之前,而是在1977年8月21日,旅行者二號剛剛飛離大氣層,對外廣播訊息時。

  自此,人類已被某種程度上鎖定,并會被初步捕捉到一些信息。

  在太陽風的籠罩范圍內,這種信息會很簡略,互相也無法交流。

  但如果脫離了高強度太陽風的電磁干擾,外星文明不但能得到更準確的信息,甚至能隔空執行篡改編程。

  在見識過三十一世紀的科技后,陳鋒表示,這實在太easy了。

  如果在旅行者飛出太陽風的高強度籠罩范圍之前,就能將其抓回來,說不定還真有機會瞞天過海。

  然鵝,那是2010年4月的事情了。

  假定現在陳鋒真能化作殖裝魔戰肉身上宇宙,他也只能干看著。

  光是個旅行者就把對方嚇得收到消息就馬上投來太陽系屏障,如果還看到個殖裝魔戰,那得是什么感受?

  怕是要瞬間掀起全面戰爭,大本營全軍出動吧。

  所以,即便現在一切前后邏輯逐漸已經成型,并完整起來,陳鋒要想做點什么騷操作,也必須等到2025年后,不然更白給。

  他只能,也必須眼睜睜看著旅行者二號被帶走。

  琢磨透電子黑洞的事,不再對旅行者二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后,他又回到書房前先習慣性的整理思路。

  拋開引來的棱艦艦隊不談,這次穿越之旅,他其實完美的達到了預定目標,再沒什么好自責的了。

  剛過去時,依然暫且以卡爾達舍夫等級來劃分,第八條時間線里的人類文明至少大約相當于2.7級,比上條時間線里的2.4及又前進了0.3級。

  此外,也無須他采取任何行動,人類便已經完成了制造涉粒子炸彈的前置科技研究,在超頻短音的播放上,根本沒遇到任何阻礙。

  銀河戰丸、雪花戰艦、其他戰艦和星空巨炮的性能比之過去也有長足進步。

  恒星巨炮更是個大驚喜。

  比鄰星知名地和巴納德星殖民地,更是驚喜之外的大大驚喜。

  在他采取行動后,還不但制造出了涉粒子炸彈,黑洞炸彈也成功制造出來了。

  進化戴森膜、新型類曲率引擎、物理毒素、生物金屬材料學、殖裝魔戰這些技術統統都是驚喜。

  再到后面的種植戰艦、類統一力切割、曲率引擎、曲率泡護盾、對曲率引力線的了解、對刀鋒螂的了解…

  諸多驚喜不一而足。

  除了剛出現的網格鏈接、球型戰艦的白色光束、刀鋒螂的渦流粒子、棱形戰艦的聚能護盾和超剛超韌材質之外,復眼文明的不少技術都快被他給吸干了。

  不但成功剿滅了球型戰艦,擊敗了這個統治他整整七條時間線記憶的大敵,他甚至還看懂了復眼文明克隆永生的社會結構,也確定了對方在銀河系內的兵力規模。

  作為一名用命穿梭時間的“偵察兵”,再沒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

  他足以自傲。

  他對宇宙文明體系的階層認知也變得更清晰。

  高等文明會通過“飼養”低等文明來激發創意靈感,獲得進步,更可以用太陽系屏障這種手段來圈養。

  文明與文明間,本就是需要相互吸收而共同進步。

  占據優勢的強大文明往往具備多種風格的駕馭手段。

  可能是曾經相對“善良”的迷族那樣放養,也可能是復眼文明這樣,把允許低等文明發展的程度壓制到很低的水平,一旦有風險就迅速剿滅。

  大約半個小時后,陳鋒腦子里完成簡單總結,隨后拿起紙筆準備制定這次回來后的行動計劃。

  他先在腦海中回想繁星傳輸給自己的《規劃》。

  早先一直在緊張焦慮的戰爭狀態,他甚至都沒看《規劃》的全名。

  現在他知道了,全名是《人類文明五百年發展》。

  又個把多小時過去。

  他嘴里開始嘶嘶連聲。

  臥槽!

  城會玩。

  這群人好狠!

  還能這樣玩的?

  他呆呆的“看著”記憶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案,表示心情復雜。

  與這些專業人士群策群力拿出的龐大且完善的方案比起來,他自己過去靠錦囊妙計那點旁敲側擊的小聰明簡直不值一提。

  居然還能這樣安排文明發展路線的?

  他的招牌菜《狂人猜想集》和二十一世紀的跨越式應用科學技術,也統統在《規劃》里面。

  這些人甚至幫他把要抄的歌的曲譜和電影的劇本都給準備好了。

  在陳鋒自己閑來無事聽歌看電影時,這些東西也都悄悄咪咪的出現到了他的面前。

  這些人幾乎對每個細節都安排到了極致,并且還能在備注里標出科學依據,既能說服他們自己,也能說服陳鋒。

  簡單的看了前面幾十年的規劃,細細品味其科學依據和論證思路,陳鋒腦子里只往外瘋狂的跳出兩個詞。

  托管。

  掛機。

  忙忙碌碌八年又八個月,自己在上條時間線里甚至把負面情緒傳遞給了鐘蕾,還得鐘蕾等人反過來安慰自己。

  陳鋒覺得吧,是該偷懶給自己放一個月的假了。

  再說了,這次記了這么多東西,這份包羅萬象的龐大文檔也不是短期可以整理完成的,得細水長流,慢慢來,一天弄一截。

  但陳鋒并不打算完美執行這份規劃。

  因為在規劃中,沉迷在思維繭房里的狂熱粉們竟更恬不知恥的希望他一個人獨享所有好處,這與陳鋒個人削弱自我存在感的計劃相互沖突。

  這依然需要重新權衡,計劃也要有些變化。

  陳鋒一個字沒寫,放下筆,起身伸了個懶腰。

  他先是一愣。

  等等,我剛才看東西好快,比平時快多了。

  零點一秒后,他琢磨出原因,自己絕大部分殖裝魔戰的特性都被剝離了,但超強的腦波指令傳達速度留了下來,這意味著他的思維速度變得極快,大腦分析信息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陳鋒得意一捏拳,這一場豪賭,總算撈到些額外的好處。

  他又看看表,琢磨這會兒該去做什么,是不是要去公司溜達一圈什么的。

  然后…

  他一聲慘叫。

  陳鋒想起來了。

  2020年5月26日上午九點,盧薇公布“婚約”的新聞發布會。

  他絕望的扭頭看鐘。

  咔噠,時針剛好對準了十二點整。

  剎那間,前一瞬還志得意滿的陳大師,突然變得面若死灰。

  難怪剛睡醒的時候覺得外面的陽光特別明媚。

  還以為是自己心情好的錯覺呢。

  明媚個屁!

  分明就是這次自己拼太累,殖裝魔戰狀態的基因特別混亂,可能導致身體重塑的過程比較復雜…

  簡而言之,他睡過頭了。

  剛醒過來時就已經是上午九點過好遠,再耽擱兩個多小時,直到現在的十二點,剛剛好把黃花菜涼透。

  陳鋒啪的一巴掌捂在自己嘴巴上。

  還想一回來就去阻止盧薇的發布會呢,結果完全錯過了時間。

  我剛怎么就沒想到呢?

  看來腦子轉得快,不代表就轉得準,該走神忘事還是會忘。

  畢竟量子坍塌是沒規律的嘛。

夢想島中文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