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8章 石破天驚

  時間在等待中一天天慢慢度過。

  陳鋒在等待很多東西。

  公司曲庫去庫存,需要等待。

  秦璐和歐俊朗的新專輯學習與錄制一樣要等。

  這次陳鋒給兩人一下子上的任務量有些大,二人得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拿出完美的狀態,才能跟上節奏。

  引路人太強,免不得會給追隨者造成巨大的壓力。

  如同秦璐與歐俊朗這般人,要享受陳鋒帶給他們的便利,自然也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沒資格抱怨自己的辛苦。

  當然他們也不會抱怨,因為在他們心中,陳鋒這個走在前方披荊斬棘的引路人肯定是最辛苦的,他都沒抱怨。

  陳鋒還在等一個人。

  賴恩。

  在等待的期間內,陳鋒繼續完成手中積壓的事情。

  他先又用了三天,終于在一邊咬筆頭一邊撓頭皮中完成了全部電影情節的劇本梗概搬運工作。

  已經有過一次經驗,這次陳鋒寫劇本梗概的水平見漲,甚至都學會具體的分鏡描寫了。

  以至于他手癢難耐之下,又把上次完成的那批劇本拿出來,再進行一次精修潤色,以至于多用了幾天。

  這天上午時,陳鋒早早的起床,然后下樓跑圈,鍛煉鍛煉身體,避免長時間不運動導致身體生銹。

  連續跑了兩個小時,他汗都沒出一滴。

  他再回房間洗把臉,調整心理狀態,盡可能的讓心境回到上一條時間線中,面對小學畢業考試前那臨考沖擊的狀態。

  曾經全力以赴學習過的種種三十一世紀的小學知識點,又在他腦海里陸續次第浮現。

  生物本源論、微觀能量詳解、高等天文、后現代量子體系、正反廣義相對論、光合作用三大階段推論、曲率與空間基礎認知…

  這些潛伏在他記憶深處的知識掀開各自上面覆蓋的塵土,從思維的海洋海底漂浮起來,翻騰不休,飄飄蕩蕩的直往上浮,并最終沐浴在他思想的陽光下。

  陳鋒能分明的感覺到,自從回來之后變得稍許有些遲鈍的大腦又重新活躍起來了。

  眾神歸位!

  他馬上提筆,開始手寫關于突破性技術的企劃案。

  一天過去了。

  陳鋒看著面前空空蕩蕩,只寫了標題的筆記本直發愣。

  陳鋒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在歷史科學院項目組的幫助下,對二十一世紀這些關鍵科技了解得如數家珍,寫一個成果轉化方案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真當他提筆時,他發現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么簡單。

  很多東西他懂,但在寫的時候,他卻又總會不由自主的多出些顧慮,擔心別人看不懂,盡量想寫的深入淺出,由表入深。

  在具體描寫新材料的生產工藝流程時,每落腳到一項設備,陳鋒又會冷不丁的反應過來,某某設備的某某部分零件還沒研發出來。

  好,這里打個標記,又要寫一下這個零件的開發過程…

  但陳鋒仗著記憶力夠強,沒馬上寫,而是繼續在心中整理思路。

  他這一整理,就發現一個小小的點開始不斷的發散放大,進而幾乎涉及到了時代之下整個社會工業生產與科研體系的方方面面。

  最終關于一條生產線而擴散出來的完整思路龐大到令他瞠目結舌。

  完整搬運需要的時間太長,他根本不可能在接下來的天之內哪怕只完成一項成果的搬運工作。

  哪怕時間再拉長到十天,直到下一次穿越過去之前,他也一樣做不到。

  口述也來不及。

  他畢竟是個人,而不是一塊移動硬盤,可以直接復制粘貼的拷貝。

  難點就在這里,陳鋒卡文了。

  遠處夕陽西下,黃昏已近,陳鋒放下紙筆,托腮沉思。

  他重新認識到搬運學術成果這件事的艱難險阻。

  他明白了在外部科技水平尚未完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從無到有的自時間長河中偷出條完整的成套工藝有多難。

  陳鋒再度思考了近半個小時,做出新的決定。

  人貴有自知之明。

  陳鋒意識到自己沒必要過于精益求精,要相信賴恩大佬的能力,哪怕給他團亂麻,他肯定也能明白其中深意,并把事情干得無比漂亮。

  陳鋒重新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

  他放棄了完整搬運這種不切實際的行為,乖乖直接給答案,只把那些繞不開的關鍵節點,也用給出標準答案的方式記錄下來。

  再然后,他會尋一個適當的機會,將這本“標準答案”直接拍到賴恩臉上。

  陳鋒只負責給節點。

  具體的完善、細化與實施,并搭建出整條產業鏈的光榮且偉大的任務,就交給賴恩吧。

  縮減工作量后,事情果然變得簡單,他只用了兩天,就在這個全新的筆記本上記錄了包括常溫超導金屬等項全新材料與新型太陽能電池板的相關技術。

  完事后,陳鋒便給賴恩打去電話,開始試探對方的想法。

  陳鋒假裝關心他在京城的事情完成得怎么樣了,并未他能不能提前搞定,早點來一趟漢州,有要事相商。

  賴恩在電話里表示他也渴望與陳鋒早日相見,奈何京城這邊的大學盛情難卻,并且眾多項目正處在十分關鍵的階段,他正幫忙一起想辦法,如果能夠突破,意義有多重大之類的云云。

  總之就是一時半會脫身不得。

  陳鋒又開始用自己在三十一世紀屢試不爽的直鉤釣魚之術。

  他告訴賴恩,自己最近一段時間不斷的仔細思考,已經在腦海中完成關于常溫超導金屬的完整推演與理論架構。

  賴恩禮節性的表示對陳鋒的研究成果十分尊重,并適當的做出期待的語氣,同時依然委婉堅定的表示一定要等事情忙完了才能過來。

  陳鋒無奈之下,直接放大招。

  “這是一種通過超高溫超高壓,以及多重工藝手段處理,將金、銀、硅、二硅化鍶與碳元素進行反應,生成的具備半石墨烯性質與半金屬性質的合金。”

  “通過四層切角平面組織下的間隔原子規則排列,合金內部形成了只需要兩個大氣壓就能穩定的電子通道。”

  “通道內充斥著大量自由電子,因此在弱磁與15攝氏度的常溫以及兩個大氣壓的外部環境下,該合金會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所見性能最優良的超導金屬,可以沿用至少一百三十年。”

  陳鋒話都說到這地步了,電話對面的賴恩卻依然用礙于情面不好傷他感情的語氣再三強調,陳鋒你別急,我會過來的。

  陳鋒那個氣啊,恨不得飛過去掐住丫脖子。

  “我最好的朋友。我理解你對科學的追求,這和你對藝術的追求一樣,是非常偉大的情懷。但是呢,出于一名研究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雖然你可能會生氣,但我必須告訴你,建議你重新學習一下石墨烯、陶瓷與合金超導材料這三者之間的區別。”

  “應用物理不是簡單的以為把三種不同的材料糅合成一起就能有效的嚴謹學術,還需要大量的實踐與論證。像你所說的這種復雜組合,在理論上都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做到的。”

  賴恩這一番話吧,差不多就等于直接騎在陳鋒的臉上,指著他的鼻子口水狂噴的痛罵他是民科選手了。

  其實他已經給足了陳鋒面子。

  以賴恩真正的嚴謹學問人性子,碰到民科大佬,那是要直接開罵的。

  他這樣挖空心思的暗示陳鋒,又不傷交情,可給他為難得夠嗆。

  說完之后,賴恩都隔空抹了把汗水,深感自己的不容易。

  陳鋒也嗅到了賴恩的“辛苦”,非常感動,并比出個中指。

  唉,太勉強了。

  科學和藝術還是不同。

  雖然賴恩是天才,但畢竟大家思維層次相差了一千年。

  并且越是天才的人,骨子里其實越是自負。

  賴恩擱陳峰面前時,因著救命之恩與他本人對陳鋒藝術成就的認可,顯得很謙遜,但其實骨子里依然自負且堅定。

  陳鋒苦惱的掛斷電話,并在心中拿出新的主意。

  必須直接拿出點真東西了,否則哪怕用救命之恩去綁架對方,最后恐怕也不能取得太好的結果。

  必須在除了音樂之外,也就是學術上悄然折服賴恩,使其產生主動追隨自己的念頭!

  時間還有六天,夠了。

  振作精神,陳鋒向著學術的高塔再次發起沖擊。

  一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人從未想象到過的“學術論著”逐漸拉開帷幕。

  陳鋒將自己精心挑選的所有“靈感與猜想”全部往里懟。

  在這本書里,他也不管什么前后邏輯關聯與產業鏈了,反正感覺能用的,就直接撈。

  他將書名命名為《狂人猜想集。

  在這里,陳鋒耍了個花招。

  明明他給的是確鑿答案,但卻自貶身份,只說這是狂人猜想。

  那么可以有效避免很多杠精學者的挑刺。

  但是,愿意相信他的狂想,并不斷深入發掘,且又有能力拿出成果的人,便能順著他的這本標準答案找到真理。

  陳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既不把杠精勾引進錯誤的溝里,又能給到需要答案的人以指引前路的光明。

  在這本書里,陳鋒完成了下列“偉大成就”。

  他先通過強行寫公式的方法,極大程度推進pvsnp問題、納維葉斯托克斯方程、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黎曼猜想、貝赫和斯維納通戴爾猜想、霍奇猜想的研究進程。

  陳鋒沒有直接解決這六大難題,只是將其在現有研究的進程上,往前推進了短則十年,長則三十年的跨度。

  具體怎么推進,怎么抓住節點,是一件十分精致與考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思考與運算,同樣也需要準確的直覺,銀河人類陳鋒有這直覺。

  陳鋒還對對中子星相互間對撞時,金與鉛這兩個超重元素誕生過程中的質能轉化過程進行了概念式推演與公式化論證。

  他對電子、μ介子和陶粒子等微中子質量,進行了準確描述以及重新分類。

  初步闡述各種微中子與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關系。

  在2020年,這些問題已經都解決到某個程度,但還不夠精確。

  陳鋒拿出了本該在2050年后才得到的更進一步精確的答案,并將利用這答案反推出來的論證公式進行了逆向描述,偽裝出一幅是由該公式推論得出結果的模樣。

  還沒完。

  書中他又大膽妄論物質本源。

  他明確告訴世人,在人類當前無法企及與理解的超高溫度和超高密度條件下,夸克可再分。

  物質的微觀層面下一個階段的性質發生了無可爭議的本質改變。

  再分之后的物質/能量可以順延現代人類的命名方式——前子。

  前子很確鑿的處在無時無刻不質能轉化的狀態,且有如下三十六種分類…

  每種前子負載的電荷與質量分別為…

  前子組成夸克時,電荷相互間的相乘相除等等抵消關系…

  當然,陳鋒又告訴世人,在人類掌握可控核聚變,又或者對光合作用的理解達到新的階段,生產出能在地球外張開的太陽能光翼之前,研究前子沒有任何意義,得不償失。

  陳鋒還分析了引力與暗物質、暗能量的關系。

  他告訴世人,人類一直想尋找,理論上是組成整個宇宙重量絕大部分的東西——暗物質的本質。

  陳鋒說。

  暗物質正是能量聚合而成塊化的暗能量。

  暗能量其實就是無處不在的引力。

  按照二十一世紀前后葉部分偉大物理學家的猜想,人類認為普通物質占據宇宙質量的4,暗物質23,暗能量73。

  陳鋒給出明確答復,這個答案基本正確,但又不完全正確。

  這個質量占比并非絕對意義上的恒定參數,而是處在一種呈量子化的,隨時在變化的階段。

  它應該是一個浮動的范圍值。

  為什么會變化?

  因為這三種物質,其實完全具備同一個本質。

  其表述方式,應該修改為普通物質4,暗物質聚合成塊的堆疊空間——引力場23,無處不在的暗能量萬有引力73。

  研究引力波又或者引力場的本質,其實就是研究暗能量的流動。

  陳鋒敢給出如此確鑿的答案,其實已經把這個學問跨越到了千年之后。

  因為直到3020年,由他本人催生的引力場項目組也依然不曾完全吃透這個科技。

  人類在引力層面的研究,依然進展緩慢,從未達到巔峰。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便于當代人類理解,陳鋒還以黑洞舉例。

  他重新闡述了黑洞與暗物質的關系。

  黑洞是當前宇宙中普通物質的密度大到了極致的形態。

  但黑洞就是黑洞,并非暗物質。

  理論上,黑洞的中央存在著一個無限小的奇點。

  奇點的存在是一個悖論,會導致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規律產生割裂。

  黑洞會“自發生長”,其生長過程的本質是不斷的吸收外部物質,以完成自我擴張和質量增加。

  世人都知道黑洞超強的引力甚至連光都可以捕捉。

  從表層看,是光這個單獨的個體被引力拽過去了。

  但實質并非如此。

  因果關系調轉,是黑洞先吸收看似空間,實則就是暗能量的引力。

  引力有質量,也真實存在,可將其視為大海中無處不在的水。

  在引力和空間被黑洞吸收的過程中,如同漩渦吸水一樣,把漩渦中漂浮的一葉扁舟順便一起卷了進去。

  光不是主動投過去的,而是被引力卷進去的。

  黑洞不斷吸收暗能量,進一步加大自己的體積,提升質量與壓力,并逐漸發生性質改變。

  當黑洞龐大到一定的程度后,性質發生突然的改變,脫離黑洞的范疇,體積迅速膨脹,成為不發生任何人類已知光電磁效應,仿佛不存在,但又永恒存在的暗物質,達到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完全交織并互相證明的層次。

  這個轉化的過程中,能量變化強大到人類完全無法想象,但耗時卻極短。

  在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超級當量的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暴分為很多檔次,通常在巨大恒星坍縮、超新星爆炸又或者臨近致密星球黑洞或中子星合并時產生。

  但更大當量、更高能級,達到另一個層面的超級伽馬射線暴,則正來自于黑洞往暗物質的轉化過程。

  譬如五億年前幾乎摧毀地球全部生態的伽馬射線暴,正源自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外,一個吸收了規模略小于銀河系整個星系的超巨型黑洞,向暗物質轉化的劇變。

  陳鋒又以暗物質為原點,更民科的分析了一下宇宙。

  世人皆知宇宙星系團之間,維持星系團互相運動穩定的,超出可見物質引力部分的另一部分“偷來”的引力,正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共同提供的力。

  其實在很久以前,宇宙的可見物質其實更密集,但隨著一個又一個星系湮滅在黑洞中,成為暗物質,星系團與星系團之間變得更稀疏,出現了大量的宇宙空白。

  在宇宙空白中,潛伏著的正是無數星系的尸體。

  為了用看起來更靠譜的嚴謹描述講完上述所有內容,陳鋒整整耗費五天。

  他把最后一天花在了s菌的事情上。

  他做了個假設。

  假定未來出現一種幾乎無敵的超級細菌。

  這種違背宇宙規律的超級細菌將會如何演變?

  人類如何克制?

  人類必須迅速的壯士斷腕,果斷切斷全部的感染病源,瞬間將隔離等級提到最高層次,對細菌斬盡殺絕,再將其圈養起來,人工培養加速進化,破譯其基因序列,制造終極形態細菌的疫苗。

  然后,陳鋒還描繪出了這種反常的超級細菌“理論上”最可能出現的蛋白質外殼結構與分子式。

  后人可以以此為依托,制造出接近能對抗s菌終極毒王的a級疫苗,并安心的等到s菌終極毒王的誕生。

  如果有人在他的啟示之下,提前研究疫苗,那么甚至能在s菌的半年潛伏期剛開始時,就將其揪出來。

  這部分信息,陳鋒借用了謝爾蓋的加密方式,藏匿在電子書的底層,設定的觸發條件為2520年1月1日。

  在此之前,沒人可以強制打開,只會造成資料自毀。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陳鋒還得防備著另一件事情。

  如果人類提前得知真相,事情變得全民皆知,那么就不能排除當太陽系屏障降臨時,入侵者通過某種遙感手段發現了這個情況,不再使用s菌,轉而用出更喪病的手段。

  為了讓藏匿之策萬無一失,在陳鋒接下來這段時間最早拋出的學術專著版本中,并沒有s菌的相關記載。

  他給自己寫了個錦囊,自我約束為兩個月后才把s菌疫苗版本電子書拿出去。

  那么到時候他已經去到未來看過了情況。

  萬一人類里出了個老提前破解,又或者他的加密算法失效,導致疫苗方案提前暴露,入侵者采取了新的措施,那么他下次回來時,就想辦法升級加密手段,重新考慮投放方式,又或者根本不急著投放。

  陳鋒從不承認自己的聰明才智,但其實在某種層面上,他的智商極高。

  在自夸中,陳鋒扔出了這本名為民科,實則全部真理的《狂人猜想集,將其制作成電子書發布于網上。

  三個小時后。

  全球舉世震動。

  石破天驚。

  攏共用時九天,陳鋒這只動搖歷史的妖蝶蛻變成了呼風喚雨的金翅大鵬。M.3Qdu最新。

夢想島中文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