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08 別跟我談困難,連有沒有人反對我都懶得問

  眾人聽著更是咂舌不已。

  十萬臺!

  那可是上億的貿易額。

  而且還是目前業務之外新增的。

  彩電廠的眾人,頓時臉上浮現出了苦澀。

  生產壓力本來就大。

  拼命擴大產能,在國內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法滿足市場需求。

  現在又多了每年十萬臺的產量。

  能如何?

  根本就沒法。

  奈何,劉大隊長都說了,有什么,等著介紹完了再開口。

  宋瑤有些擔憂地看著陳鋒等彩電廠的眾人。

  怕他們又跳出來反對。

  之前五萬套,都不顧會議規矩,站出來反對了。

  劉春來在一邊不動聲色。

  彩電廠的人也沒反對。

  松了一口氣,才繼續。

  “其次,就是服裝這塊。蘇聯的訂單跟歐美其他區域不同,對于大碼尺寸的服裝要求數量要多一些,初步階段,每年大約在八十萬套,這只是一個最低的額度,至于后續數量,需要根據市場情況來定奪…”

  服裝廠是哪些人負責,她并不熟悉。

  不過從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出來。

  沒人反對,自然也就不廢話。

  “另外,就是衛生巾這塊。每年的貿易規模,那邊最低需要60萬箱…”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樣的數目…

  一條線,一年才生產多少?

  哪怕劉春來已經增加了五十多條生產線。

  國內的業務,每個月都在增長。

  蘇聯的市場,又得優先…

  劉春來之前就強調了有什么問題,在介紹完了再反對。

  倒也沒人站出來說什么。

  宋瑤更是感慨不已。

  劉春來這老板,看來是很有威望的。

  只是一開始說了,自己介紹情況,即使跟各個產業的產能有著莫大的矛盾,也沒有人站出來,再次打斷自己的介紹。

  她也清楚,不是因為大家給她面子。

  而是劉春來豎立了絕對的權威。

  哪怕每年幾十噸的脫水蔬菜,也不是目前葫蘆村能供應的。

  脫水蔬菜,跟新鮮蔬菜比起來,需要的規模更大。

  這邊的蔬菜種植基地,大多數都是往山城跟蓉城、果城等大城市運輸。

  “產品就是這些…”

  宋瑤說完后,看向眾人。

  沒人開口。

  再看向劉春來。

  “這樣的業績,難道不應該給點掌聲?”

  劉春來開口了。

  “嘩嘩嘩…”

  眾人掌聲頓時響起。

  可沒有一個人臉上是喜悅的。

  看得宋瑤都詫異不已。

  心中不高興,還得鼓掌。

  這劉春來,跟自己在一起的時候,向來都是溫文爾雅,也很少看到他動怒。

  難道在這里,是一個暴君?

  不容許任何反對聲音?

  “行了,都別哭喪著臉了。傳出去,別人會說咱們膨脹得太厲害。全國大多數單位都在為業務不足發愁,我們倒好,為業務太多發愁…”

  劉春來看著眾人的表情。

  沒好氣地說道。

  宋瑤目瞪口呆。

  她哪里知道這些人鬧騰,是因為產能不足?

  業務越多,效益不是越好?

  所有領導干部的獎金可都是根據效益來的。

  “大隊長,不是咱不努力。國內市場需求不停增長,我們都沒法滿足市場需求…半年內交付十萬臺彩電,除非不管國內市場…”

  陳鋒一直憋著。

  都快有內傷了。

  終于有機會訴說自己的苦楚。

  樂視彩電的業務繁忙無比,生產從來都沒輕松過。

  劉春來旗下的服裝產業,有江南制衣、紅杉制衣、春雨制衣;外加從劉俊華手里弄過來的那家目前做他們代工廠的制衣廠,甚至還可以調集金德福在這邊的德福制衣廠的全部產能…

  合同上服裝交易數量每年最低八十萬套。

  分配到各廠,每家也分配不了多少。

  加加班就趕出來了。

  可彩電的產量,完全是沒法短時間內提升。

  “還有誰有意見?”

  劉春來向陳鋒點頭示意,表示知道了。

  隨后問眾人。

  劉福旺也愁眉苦臉。

  “春來啊,大隊蔬菜產量你也知道,一斤新鮮蔬菜曬干就沒多少了…咱們首先是保證周邊城市新鮮蔬菜供應,這幾萬斤干菜…”

  劉福旺說完,大隊的干部們,紛紛點頭。

  表示蔬菜的產量要數萬斤,甚至數十萬斤,壓力太大。

  有時候,即使生產出來,天氣不好,也沒法曬干的。

  張昌貴也站了起來。

  “春來,家具塊頭大,運到那邊去的成本太高了,豆腐都搞成肉價錢了…”

  從這邊運輸家具到東北。

  那成本,可能都會占很大一部分成本。

  規模比較大的就是這些產業。

  跟張建民等人合作的收錄音機,在蘇聯反而沒太大市場。

  人家也生產呢。

  就是款式什么的不太好。

  相對來說,訂單就少了很多。

  目前收錄音機廠的產量,這點訂單并沒問題。

  普通話,宋瑤還勉強能聽懂。

  方言她就只能抓瞎了。

  看著眾人表情各異,劉春來也在不斷回答。

  說什么,一句都聽不懂。

  只能滿臉無奈地看著劉春來,或是看著鄭倩。

  鄭倩一個香江來的,能聽懂方言?

  劉春來看著宋瑤,這女人,比起鄭倩,差多了。

  看看人家鄭倩。

  聽不懂,也裝著能聽懂一樣。

  “跟你們強調了多少次?在所有人員開會的時候,盡量用普通話!難道你們跟香江來的技術人員也用方言交流?中蘇貿易由宋瑤同志負責,你們說方言,她都聽不懂,怎么負責?”

  眾人都不吭聲。

  總覺得說普通話太別扭了。

  宋瑤一臉尷尬。

  沒法交流啊。

  “其實,與衛生巾相比,其他產業的問題都不大。”鄭倩一臉嚴肅地站了起來。

  帶著粵語腔的夾生普通話。

  倒是能讓人聽懂。

  “老板,不是我們不想做。目前國內市場的供應都跟不上。國內已出現不少跟我們競爭的廠家,尤其是我們在一些大城市投入廣告打開市場后,更多人投資都從外面引進生產線…雖然目前尚未出現規模比較大的競爭對手,大多數的廠家只是一、兩條生產線…一旦咱們把產能向蘇聯貿易傾斜,那么國內市場我們辛苦打開的局面,就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衛生巾的產能,鄭倩比誰都清楚。

  生產線等,都是她負責談判引進。

  前面談的五十條,都沒有交付完成。

  繼續訂購,短時間內也難以形成產能。

  而且快速擴張,很容易出問題。

  劉春來現在讓她負責的只是南方市場跟國際貿易,可未來,她是整個衛生巾產業的負責人。

  要不然,她也不會因為感激,把宋瑤安排到劉春來身邊。

  按宋瑤介紹,合同上交付給蘇聯市場的數量,再增加50條生產線都不夠。

  國內市場,這50條都沒法滿足。

  哪來那么多資金?

  宋瑤不停猜測劉春來的底氣在哪里。

  按理,劉春來應該清楚自己旗下產業的產能極限。

  跟蘇聯談時,數量都是劉春來制定,宋瑤只負責談判,在同樣供應的情況下,確保蘇聯人支付更多。

  可如今,這些交付給蘇聯人換來更大好處的產品數量。

  幾乎遭到所有人的質疑跟反對。

  合同上需要交付的,劉春來如何保障供應?

  邊境貿易肯定沒國內市場重要。

  國內都無法立足,在國際上搞得再大也沒多大用。

  宋瑤覺得自己是沒辦法解決這問題的。

  劉春來面對這些,好像一點都不在意。

  臉上表情都沒絲毫變化。

  她需要了解劉春來如何解決。

  劉春來看著眾人。

  臉色依然平靜。

  手指輕輕地在辦公桌上敲著。

  “叩叩叩”

  不大的聲音響起。

  整個會議室變得安靜起來。

  所有人都看著劉春來。

  知道他要告訴大家怎么干了。

  掏出小本子記好就是了。

  懶得去浪費腦細胞。

  “我知道大家擔憂什么。我同樣也了解各廠情況。機會擺在眼前,如果沒抓住,最終只會被市場淘汰!”

  劉春來一臉嚴肅。

  “當初跟劉俊華之間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為什么劉俊華失敗!如果不是我們反應快,服裝產業還有嗎?”

  劉春來輕輕地問著眾人。

  沒人敢看他眼神。

  “不要跟我談什么產能跟不上。效益好的廠,幾家產能足的?我不知道產能么?市場訂單是我們生存發展的關鍵。短期快速擴大市場規模,把所有資金跟精力集中到上面,我不管有困難有多大,我只要求按期交付!該擴產的擴產,該找配套的配套!如果什么都讓我來解決,要你們干什么?”

  劉春來一臉霸氣。

  根本不容任何人拒絕。

  對于這些領導干部們的態度,他很惱火。

  倒不是非得當著宋瑤的面來彰顯自己的權利。

  都特么的不動腦子。

  有問題,就老板解決。

  陳鋒看著劉春來,一臉無奈。

  “董事長,咱們這個不是有人、有錢就能解決的…”

  “有什么不能解決?我現在要數量。不一定非得全部自己生產,只需組裝出來保證質量就行。可以跟康力那邊溝通,讓他們加大各種核心配件供應…如果他們也供應不上,不是長虹廠,把利潤分給他們一部分,不行?”

  劉春來質問陳鋒。

  讓這樣的機會白白浪費?

  不可能的。

  陳鋒無話可說。

  如果僅僅是組裝,就沒問題。

  “這樣一來,我們的利潤會降很多。而且也會壯大競爭對手…”

  陳鋒希望劉春來認真考慮。

  “現在是考慮利潤的時候?我們要的是占領市場!我們不占領,對手就占領了!至少,我們需要控制市場渠道。另外,就是跟蘇聯交易的換來的技術跟設備…”

  “現在,國內引進彩電生產線線越來越多,市場部沒反饋給你們?不少彩電生產線在引進后逐步投產了…如果我們只盯著國內市場,最終這點規模,同樣死路一條。比技術,能比上那些有著充足的人員供應的國營廠?比資金,國營廠我們能比?”

  劉春來一點都不客氣。

  作為一個廠長,不能只盯著生產。

  滿足眼前的。

  陳鋒只能紅著臉,低下頭。

  他清楚自己的毛病。

  守成有余,進取不足。

  劉春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進取,穩步發展的同時,快速擴張。

  不管他說再多,解決不了問題。

  沒用。

  “接下來,要是我們生產不能滿足交付的,就跟有生產能力而拿不到芯片跟顯像管等的廠合作,讓他們代工,分部分利潤給他們…至于生產規模擴大的問題,如果僅僅是組裝能力,擴大那么多干什么?等到這業務做完了,國內的生產線都成長起來,全部投產,最后一旦開始打價格戰,閑置產能怎么辦?”

  劉春來問道。

  彩電市場,價格戰,早晚都會來。

  這些年,國內引進了太多生產線了。

  “我這沒問題了。”

  陳鋒跟副總劉濤兩人小聲嘀咕了一番。

  表示沒問題。

  老板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唄。

  彩電廠雖然變成股份制。

  可其他股東誰都沒有行使股東的權力。

  劉春來一個人占據的股份都不少。

  港商的股份不少,都是交給劉春來打理。

  蓬縣等更是只管分錢,啥經營都不參與。

  “服裝方面的生產有問題嗎?”

  王新民表示他這邊沒問題。

  其它幾個廠的廠長也紛紛表示沒問題。

  幾十萬套,數量看起來龐大。

  對他們目前擁有的產能來說,真不多。

  很來就是做出口貿易的。

  生產都不需要怎么調整。

  “還有誰有問題的,現在提出來。不管提不提出來,這次會議結束后,我需要看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劉春來看著眾人。

  直接拍板。

  連有沒有反對的都懶得問了。

  這本來就是他的風格。

  宋瑤也沒想到。

  劉春來在這上面是如此霸道。

  要是以后跟他有分歧,怎么辦?

  張昌貴提出來:“家具廠這塊做不到。”

  “那么就在東北辦分廠。”

  劉春來說道。

  張昌貴驚訝地看著劉春來。

  怕是劉春來的目的就是這個。

  你直接說就行了啊。

  非得繞圈子。

  “這事情其實早就應該考慮。國內最大的木材供應市場就是東北那邊,要不然,只能進口。可進口,需要外匯的。”

  張昌貴頓時明白了。

  也表示沒有任何問題。

  “不只是考慮目前材料供應的問題,還有以后。西伯利亞那邊木材多…”

  劉春來補充了一句。

  都是為了以后考慮。

夢想島中文    我真的只是村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