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68 強大的蘇聯會缺衛生巾?

  “整個縣,如果我投資全在這里,別人怎么看?”

  劉春來看著葉玲,一臉認真。

  葉玲也沒想到,劉春來會這樣直接。

  “你不用擔心這問題,現在國家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葉玲說這話,心中其實沒底氣的。

  劉春來只是笑笑。

  不說話。

  從當初何國華當著他們的面,提出讓許志強再干一屆,劉春來就知道上面的想法。

  撤縣設市,那是有著硬性指標的。

  這也是他一直竭力爭取讓市里辦的大學落戶到他們這邊的原因。

  他同樣是在試探這種可能性,需要確定就是是縣里在運作這方面,還是市里支持主導的。

  撤縣設市之后,原本的垂直管理模式就不同了,縣級市,都是由省政府直管,地級市代管。

  最大的好處是,這樣運作成功,蓬縣的城市化進程、工業發展都將會得到更多的扶持,速度也會提升很多。

  問題是,許志強跟呂紅濤他們不會告訴劉春來這個。

  只能自己試探。

  現在葉玲代表呂紅濤,私下跟劉春來談這個,讓劉春來不要把資金投到外面,集中投資在產業園區。

  劉春來不是不明白這樣的好處,可以得到縣里更大力度的支持。

  可現在,還沒進入私人經濟踴躍發展的九十年代。

  “現在的問題是縣里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國營產業的發展速度并不那么讓人滿意。你們這邊有充足的資金,也有符合市場,適應市場競爭的產品…”

  葉玲說道。

  劉春來依然沒有表態。

  這些也耽誤了他的行程,又在家里待了好幾天的時間。

  一直到劉志強打電話過來,說負責東北市場的鄭強回來了。

  東北市場的潛力并不如國內市場的大,但是那邊未來十多年能帶來什么,劉春來比誰都清楚。

  接到電話的當天晚上,就乘船到了山城。

  鄭勇三十多歲,比劉春來要大一些。

  屬于比較早的知青。

  也是跟楊小樂他們幫著張建民倒騰電子產品時候認識的。

  “老板。”看著劉春來,鄭勇急忙站了起來。

  “坐,不用這么拘謹…”劉春來一臉笑容,“在那邊還習慣吧?”

  “剛開始不習慣,現在回來了,反而不習慣了。”鄭勇放松了很多。

  對于鄭勇,劉春來還是滿意的。

  沒有因為到那邊,就變得桀驁起來,身上也沒有表現出那種讓人不爽的習氣。

  在那邊做生意,就得謹慎。

  “現在你們是直接跟那邊打交道,還是有中間人?”劉春來寒暄幾句后,直接就進入了正題。

  東北的生意,內部市場雖然因為屬于整個國家的重工業區,消費能力比其他地方強一些,可劉春來知道,那邊真實市場,反而沒有其他地方大。

  真正的,是出口。

  “通過中間人的,我們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渠道。”

  鄭勇小心地回答著。

  他不知道劉春來的目的。

  看著劉春來陷入沉默,他補充了一句,“要做外面的生意,需要深厚的背景,我們在那邊只能慢慢發展…”

  “如果我要求你們以后的方向是直接跟那邊接洽,能做到嗎?”

  劉春來的話讓鄭勇愣了。

  這是啥意思?

  難道不是老板擔心跟那邊做生意影響到他自己,叫自己回來是為了阻止?

  “那邊的市場很大,蘇聯的工業雖然發達,但是輕工業這塊,卻嚴重失衡…而且,我們的服裝出口到那邊,利潤會更高的。”劉春來說道。

  鄭勇搖頭,“老板,那邊的人很窮。即使現在中間人,也都是用各種貨物換那邊的東西,要把那邊運回來的東西換成錢,結算給我們的也是現金,如果我們跟那邊接洽,很難把那邊支付的物品出手…”

  中蘇關系,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正常化,在83年時,兩國政府分別批準黑河貿易口岸跟布拉戈維申斯克貿易口岸,雙方的邊境貿易就逐步恢復,并且在擴大。

  不過雙方的貿易,大多數都是以物易物的。

  兩國都沒有多少外匯。

  鄭勇把那邊的情況向劉春來做了詳細的介紹。

  如果愿意,可以直接跟對方貿易。

  關鍵是一些大公司需要的好東西,他們是換不到的。

  兩邊口岸的大宗貨物貿易公司,都是有著深厚背景的,而不是私人經營。

  私人經營的,也就做一些小生意了。

  劉春來自然知道這一點。

  蘇聯沒幾年可蹦跶的,當蘇聯解體后,有深厚的關系,才能得到一些技術。

  劉春來沒想過要搞什么武器裝備啥的,但是搞一些重工業設備,拖拉機制造技術、汽車制造技術跟一些技術人員,問題是不大的。

  而且也不難。

  “那邊搞一些機械設備應該容易吧?”劉春來問道。

  他上輩子發跡的時候,早就過了邊境貿易的巔峰時期,只是從身邊的朋友口中聽了不少,很多人是在邊境貿易發跡的。

  國內的輕工業產品換那邊的重工業產品。

  到九十年代交易最頻繁的時候,什么東西都能換到。

  有個家伙甚至用幾百車皮的輕工業品換回來了幾架飛機,一轉手就是幾千萬的進賬。

  劉春來不是倒爺。

  需要的是廉價的設備跟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

  從香江等地招聘的,成本太高;國外買設備,成本更高。

  國內的設備,那質量…

  至少,這年頭質量好的劉春來是買不到的,能買到的他瞧不上。

  劉春來把需要的一些設備提了出來,鄭勇并沒有反對。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只要不涉及國防軍事工業的設備跟技術,努力一下,還是容易搞到的。

  蘇聯重工業發達,機械設備多,技術工人數量更多。

  “那邊對我們的衛生巾需求很大,如果能充分保障供應,也許能有機會認識可以換到拖拉機跟汽車的制造設備的人。”

  鄭勇沒有保證一定能搞到。

  甚至能否認識到那種人都沒有保證。

  “那邊要多少?”劉春來問道。

  “16片裝的,至少十萬箱,而后面,還會增加…”

  劉春來直接翻了個白眼。

  十一條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也不過生產一億多片,十多萬箱。

  蘇聯人的胃口真大。

  一下子就要走一年的全部產量。

  國內還賣什么?

  “蘇聯那么強大,生產不出來?會缺衛生巾?”當劉志強聽說蘇聯人要么多的衛生巾的時候,根本就不信,“那邊主要的生意是服裝啊。”

  無路如何,他是不相信的。

  能把宇航員送上太空,可以在宇宙上建立空間站的國家。

  居然生產不出來衛生巾。

  完全即使本世紀最大的玩笑話。

  “不是生產不出來。只是成本太高了,比我們零售的價格都還高很多倍。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彭大志說道。

  一開始他同樣也不相信這樣的消息。

  可當他深入了解后,發現蘇聯真的缺這東西。

  “那邊貿易,我們國內出口的一般都是糧食、家具、服裝等,蘇聯人直接就用機械設備、化肥等來換。日用品這東西,那邊缺…”

  彭大志向劉志強匯報。

  劉志強是相信彭大志的。

  一起經歷過生死考驗。

  “這消息一定要給春來叔說,不能讓別人知道了,不然,到時候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劉志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劉春來現在不急著繼續擴大衛生巾的生產線。

  甚至希望等天府機械廠那邊仿制各種機械設備甚至改進。

  時間不等人。

  設備別人在造,他們不擴大規模,別人會瘋狂地采購設備。

  目前就連國內市場都沒法滿足呢。

  “我知道了。”面對劉志強的焦急,劉春來只能無奈嘆息。

  以前根本就沒聽說過,蘇聯那邊也會缺乏衛生巾。

  “咱們不能再等了。得擴大衛生巾的生產規模,增加生產線…”劉志強看著劉春來一點都不著急,急切地說道,“天府機械廠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生產,咱們直接就從國外買得了。”

  “你知道這得多少外匯?尤其原材料這塊,我們根本無法生產。我們有那么多的外匯么?”

  劉春來的話,讓劉志強不知道怎么反駁。

  生產線跟原材料供應,是相互關聯的。

  而現在,國內是無法生產各種原材料的。

  “鄭倩不是在跟鴻發國際談引進原材料生產線的事情嗎?”劉志強不死心,“先把生產線安置好,工人培訓到位。”

  在他看來,目前這種局勢,再增加三十條生產線都不夠。

  金德福那樣的,還算比較厚道。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現在已經有了很多人開始想要生產衛生巾。

  設備不是啥復雜的,生產更不復雜。

  “資金…”

  劉春來第一次為錢犯愁了。

  引進全套元原材料的生產工藝跟生產廠,總體投資將會超過六千萬,廠房建設等也不會是小數目。

  他知道衛生巾市場很龐大,很火爆。

  生產出來,不管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能賺錢。

  目前卻因為蘇聯那邊同樣大量缺口,讓他原本的計劃有些不合適了。

  可現在,如果他個人投資這么龐大的資金,后續的問題也是一堆一堆的。

  這是八十年代!

夢想島中文    我真的只是村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