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八十四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

  在天亮之前,張敦禮便被人發現,死于圈禁之地。

  他的死狀,極為痛苦。

  褲子里全是屎尿,舌頭伸的老長老長,脖子里的骨頭幾乎全斷了。

  關鍵是他的死法,極為詭異。

  他是自縊的。

將蚊帳掛在房梁,打好了結,然后繞著自己的脖子,一層一層的繞緊,跪伏于地,實現的自縊  這種自殺方式,顯然是極為困難,理論上是不可能靠個人的力量完成。

  而且,其頸部多處骨折,似乎也能說明些什么。

  但,有關方面,迅速宣布前駙馬都尉、責貶登州團練副使、廣州居住罪臣張敦禮就是自縊的。

  而且,在宣布完畢后,就直接將其尸體,送到了城外的一個小寺廟中火化。

  理由是——此罪臣生前所乞。

  張敦禮不是自詡居士嗎?

  佛教徒死后火化很正常!

  風雨一直持續到了四月壬寅日(21),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才陸陸續續的停下來。

  一場大雨,洗滌了汴京城。

  就連空氣,也變得清新起來。

  都亭驛內,耶律琚走出了憋悶已久的廂房,來到了街巷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汴京市井的空氣,耶律琚露出笑容來。

  在他身邊的耶律永昌,則已經望向了永昌坊的柳家老宅的方向。

  他是真的陷進了這汴京城的溫柔鄉,且不能自拔!

  不過,他今天是去不成永昌坊,與蟲娘相會。

  因為,今天他和耶律琚,需要與南朝的官員一起,前往汴京城外,去迎接從遼國運抵的白銀,并監督南朝官員清點、稱量、記錄。

  這關乎著新的交子發行。

  而老皇帝的征高麗大業,需要這些交子!

  隨著宋遼貿易,日漸密切。

  來自南朝的物美價廉的大量消費品,已經成為了支撐遼國的戰爭機器的關鍵原料。

  廉價的茶葉、瓷器、布帛…

  以及屬于奢侈品的紅糖、糖霜、玉液酒等。

  都是遼國大軍所需要的。

  特別是,如今遼國大軍,已將高麗開京外圍的據點,全部掃清,開京戰役正式開啟。

  大軍尤其需要賞賜,以激勵士氣。

  大遼更需要大量商品,來安撫、獎勵渤海、女直等部。

  讓他們配合遼軍的攻略,至少不要和前三次遼軍討伐高麗一樣出來搗亂、乃至于攻擊遼軍的后勤補給線。

  這都需要大量的南朝商品。

  故此,耶律琚和耶律永昌都知道,這一批白銀,只是今年的第一批。

  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白銀、黃金等硬通貨,被押送著來到南朝,變成交子,購買南朝商貨,再送回去,變成上京貴族們的賞玩之物,變成犒賞三軍的賞賜,變成賞賜女直、渤海乃至于高麗降順文武官員的物資。

  等待中,幾個報童捧著小報,從街巷的另一側出現。

  “賣報…賣報…”

  “京畿普降甘霖,汴河水位一日三漲!”

  耶律琚聽到這里,就對著身邊的隨從使了個眼色,后者立刻上前,掏出幾個銅錢,買下了一份小報,送到耶律琚手中。

  耶律琚接過今日的汴京新報,掃了一遍,前些天小報上,每天都在討論、議論的駙馬都尉張敦禮案,已經從小報上消失的干干凈凈,連一個字也沒有了。

  小報上,出現的內容,變成了各種各樣的趣聞、趣事。

  什么新城南廂某地,出了個什么樣的怪事,又或者開封府某縣出了個復雜的案子…

  小報上,十幾條不同的新聞、趣聞,足以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開。

  再配合頭版頭條,將京畿昨日降雨,完全推到了天子圣哲,感動上蒼,終降甘霖的報道。

  真真是讓耶律琚看了眼了,忍不住感嘆:“當年,魏王一案,主上若能有這般手段,何至于鬧到今天這地步?”

  大遼的魏王,早已經死了。

  但其身前身后的那些八卦秘聞,則在整個遼國朝野瘋傳。

  皇后蕭觀音的八卦,更是傳的到處都是。

  在民間傳說中,老皇帝的頭頂早已經綠草茵茵。

  這對皇室的打擊,不言而喻。

  尤其是太孫的名望打擊,更是無可估量。

  很多人都在說,可能太孫和前太子都不是當今天子的骨血。

  現在,遼國征討高麗的動力,有很大部分也是來自于此。

  老皇帝,希望通過開疆拓土,粉飾太平,來團結國中,同時也禰和矛盾,以便給太孫留下一個穩定的執政基礎!

  所以,在老皇帝心中,高麗必須滅亡!

  這事關國本!

  但偏偏…

  因為魏王的事情,鬧得太過喧嘩,近乎人盡皆知。

  于是,魏王一黨,天天提心吊膽,擔心將來太孫即位,給自己拉清單。

  而梁王身邊的大臣,也天天提心吊膽,就怕魏王和親魏王的人,制造意外甚至謀刺梁王。

  蕭兀納,幾乎天天守在太孫身邊。

  太孫的飲食起居,趙孝嚴和王師儒,更是事必躬親,親自負責。

  而梁王黨,越這樣做,魏王黨心中就越不安——你們現在就這樣防著我們。

  等將來還了得?!

  所以,大家在魏王死后,拼命的往宮中送美人。

  如今的皇后蕭坦思,以及皇貴妃蕭斡特懶,就是他們的杰作。

  大家的心思,只有一個——老皇帝再生個兒子吧!

  這樣大家就有盼頭了!

  奈何,幾年過去了,隨著老皇帝年紀越來越大。

  而宮中妃嬪們的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魏王黨急了!

  都開始想辦法,找出路。

  耶律琚就是因此,才會在刑恕的糖衣炮彈面前,敗下陣來,在這南朝安家置業,然后心安理得的將遼國的很多秘密,都告知南朝君臣。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當初但凡老皇帝辦事能利索點,有南朝君臣的這一手攪混水的能耐。

  事情也不至于鬧到如今人人自危的地步。

  在耶律琚身邊,耶律永昌聽到了耶律琚的感嘆,他呵呵兩聲,道:“劉兄難道沒有聽說嗎?”

  “嗯?”

  “前年,皇后曾乞主上,請以梁王養于膝下…”耶律永昌和皇室關系是很近的,所以他能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宮廷秘聞。

  耶律琚聽著,大驚不已,連忙問道:“主上怎么說的?”

  “主上起初是同意了的!”耶律永昌道:“但后來,王師儒等力勸不可…主上便改了主意!”

  耶律琚吁出一口氣,搖頭不已。

  若皇后能撫養梁王,有了親情的羈絆,魏王一黨也不至于擔心受怕。

  耶律永昌望向北方,悠悠道:“文忠王曾與我說過…”

  “梁王未來即位,國家恐怕要有動亂!”

  耶律琚嘆道:“是啊!”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何況魏王一黨,殺的不止是梁王的生父,還有其祖母、生母,以及所有外戚族人。

  梁王只要即位,哪怕他自己不愿意,可孝道的要求下,他還是只能對魏王一黨揮起屠刀。

  到那個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活命就只能跑路。

  而南朝是最佳的跑路目的地。

  所以啊…

  “我得多賺點錢!”耶律琚對自己說,然后看向耶律永昌說:“賢弟也是!”

  “嗯!”耶律永昌點頭。

  他雖然不是魏王黨,反而屬于帝黨。

  可是,萬一有一天,國中大亂,回到國初那種互相殺全家的狀態。

  他不也得預備個退路嗎?

  在高麗已經要滅亡的今天。

  遼國權貴們,能選擇的地方不多。

  南朝,就是最合適,同時也最好的目的地。

  所以啊!

  抓緊時間,趕快撈錢,在那一天之前,撈夠本才是正道!

  福寧殿,東閣、靜室。

  趙煦聽著石得一的報告,也看著探事司的輿情匯總。

  “汴京市井中,有關駙馬的議論,還要繼續下降!”趙煦說道:“叫童貫加大力度,繼續刊載汴京,乃至于天下州郡的秘聞、趣聞!”

  “另外,通知都堂呂相公,盡快開啟抵當所撲買!”

  “然后,讓童貫將撲買所得的金額,在第一時間,刊載上報!”

  作為一個前主播,趙煦深諳流量的玩法。

  大眾的記憶是很短暫的。    所以,出了丑聞不要緊,趕快用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新聞以及大事件,將熱度蓋過去就好。

  對于張敦禮的事情,趙煦現在只有一個想法——不能讓大眾討論這個事情,尤其不能讓他們議論這里面的細節。

  因為討論,會帶來思考,思考會祛魅,一旦大眾對皇室祛魅…

  “諾!”石得一躬身領命,正要退下去。

  趙煦卻叫住了他:“都知啊,去開封府,告知蔡京,抄沒的張敦禮財貨,黃金白銀,要第一時間檢驗好,然后送到封樁庫里來…至于剩下的財物,除了屬于壽康公主的之外,其他的都要盡快變賣了!”

  “是!”

“另外…法云寺的產業,也照此辦理!”趙煦補充著  張敦禮的財產,還是有不少的。

  最起碼,二三十萬貫的家產還是有的。

  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張敦禮利用法云寺從信眾處盤剝而來。

  再算上法云寺的產業、資金,趙煦感覺怎么著都能湊出五十萬貫!

  現在,這些錢,自然要回到,屬于它們的正確位置——封裝庫。

  送走了石得一沒有多久,趙煦就得到了戶部的通知——遼人送來大宋,作為交子準備金的白銀二十萬又七百兩,已經堪到。

  戶部檢驗成色、稱量,皆無問題,已奉旨押運入宮。

  趙煦得報,當即動身,到了封樁庫所在的景福殿旁的一處偏殿等候。

  等了約莫一個時辰,趙煦便等到了由狄詠親自帶隊押運的白銀車隊。

  足足三十輛板車,裝載著一箱箱的銀鋌,在遼使耶律琚、副使耶律永昌等人的陪同下,一起送到了這景福殿前。

  隨著一箱箱的銀子,在趙煦的親自注視下,被人抬進了景福殿。

  趙煦的臉上,開始出現了驕傲之色。

  他確信,這二十萬兩白銀,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會有更多的白銀,乃至于黃金,從遼國源源不斷流入大宋。

  等所有白銀入庫,狄詠帶著御龍第一將的軍士,與遼使們一起退出大內。

  趙煦才施施然的帶著人,來到景福殿。

  劉惟簡早已在這里等著他了。

  作為趙煦這一系的家奴,劉惟簡是趙煦最信得過的內臣。

  所以,劉惟簡頭銜是如今大內內臣種最多的。

  其以入內內侍省押班、延福宮使的身份,兼著提舉諸司專勾司、管勾皇城司公事、同提舉御藥院等等。

  可以說,他是趙煦當之無愧的大內錢袋子。

  “老奴恭問陛下圣躬萬福!”劉惟簡遠遠的就跪下來磕頭恭迎。

  “老鈐轄快快起來!”趙煦上前扶起他:“我早與老鈐轄說過了,你我雖是主仆,卻猶如親人!”

  “且在我眼中,老鈐轄是長者!”

  “老奴豈敢?”劉惟簡趕緊說道。

  “老鈐轄啊…”趙煦搖頭苦笑一聲,也沒有強求,只是道:“且帶我去看一看,已經入庫的銀鋌吧!”

  “諾!”

  劉惟簡,便領著趙煦進了景福殿,來到了一間新建的庫房前,取出鑰匙,打開庫房厚重的大門。

  “陛下…”劉惟簡道:“此庫就是北虜所送白銀的庫存之地…”

  “嗯!”趙煦點點頭,步入其中。

  就見著庫房內的那一個個架子上,整齊的擺放著一鋌鋌長長的銀鋌。

  全部是標準的遼國官造銀鋌制式。

  他走上前去,抓起一塊,放在手上端詳著。

  銀鋌上,有著遼國的官方戳記和刻字。

  正是這些刻字,讓趙煦忍不住瞇起眼睛來。

  “大遼大安二年九月癸未鑄。監鑄官蕭不噠野、匠人林二虎…”他念著,也皺著眉頭。

  蕭不噠野!

  那個率軍登上日本的遼國大將?!

  “老鈐轄…”趙煦回頭問著:“遼主如今的年后可是大安?”

  劉惟簡答道:“正是!今年是北虜主大安三年…”

  “這樣啊…”趙煦放下銀鋌,掃視著自己面前的這些銀鋌。

  旋即他下令:“老鈐轄,且將所有刻著‘蕭不噠野’的銀鋌,都清點一次,然后報與我知…”

  “諾!”

  劉惟簡立刻發動人手,開始清點。

  半個時辰后,結果出來了。

  一共找到了兩百三十二鋌,刻有蕭不噠野這個名字的銀鋌,時間跨度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之間。

  而且,從今年開始,銀鋌上的戳記就變了。

  開始出現了明確的產地戳記——小纂的大安島。

  “大安島?”

  “大安島…”趙煦呢喃著,咀嚼著這個名詞。

  他知道的,這個島肯定就是這些白銀的產地。

  問題是…它在那里?

  有一點可以確定——此島必是遼主耶律洪基賜的名!

  “看來,得讓刑恕去問問耶律琚、耶律永昌兩人,看看他們知不知道這大安島的方位了!”

  想做就做,趙煦回到福寧殿后,就傳旨與刑恕。

  到第二天,刑恕回報——奏知陛下,臣已獲悉,北虜所謂大安島,乃北虜自日本國所奪之對馬島,據言就是去歲,遼將蕭不噠野,率軍追逐高麗敗軍,所侵占之第一處日本國土!

  “對馬島啊…”趙煦回憶了一下,他在現代看過的東北亞地圖。

  他大概記得,對馬島就在日本九州的邊緣。

  似乎在日本的戰國時代,猴子豐臣秀吉之所以侵朝,就是被對馬島的大名給忽悠的。

  如今,遼人以對馬島為基地,跳進日本,這算不算是一種回旋鏢?

  可惜的是,有關蕭不噠野這個人的過去和性格,依然被籠罩在迷霧中,叫人看不清,也摸不透。

  趙煦只知道,他出身遼國國舅房的拔里氏——遼國外戚,出自三姓,既乙室已、拔里,以及立國后的阿保機皇后述律氏家族。

  因為耶律阿保機崇拜漢高祖劉邦,以劉氏自居,所以契丹人的外戚,漢姓皆以蕭氏。

  但實際上,蕭氏是一個龐大的,與耶律家捆綁的政治集團。

  后來加入述律家族后就更亂了。

  因為述律氏是回鶻人!

  就連遼人有時候都分不清,這些蕭氏的跟腳,所以干脆將成分成了二國舅房。

  立國前的乙室已、拔里算一房,立國后的述律家也算一房。

  前者叫大國舅,后者是小國舅。

  下面還有細分,似乎分作了五帳。

  但具體怎么分的,就只有遼人自己知道了。

  反正,耶律琚等人回報,蕭不噠野是大國舅房拔里氏的后代,其父祖都不算有名,只是小官。

  但到了他這一代卻崛起了。

  因為他抱上了遼主耶律洪基的心腹遼太師耶律迪烈的大腿,被耶律迪烈帶在身邊,如同子侄一般的提點。

  而耶律迪烈,是耶律乙辛之后,最受耶律洪基信任的老臣。

  此人,算是趙煦最熟悉的遼國宗室大臣了。

  因為在現代的時候,趙煦看過他的墓志銘——館藏在帝都遼金城垣博物館內。

  從墓志銘可知,耶律迪烈出身于遼國絕對的帝黨系統——文忠王一系。

  其是韓德讓的弟弟韓德威之后。

  所以,耶律迪烈一直忠心耿耿于耶律洪基,無論平定耶律重元,還是安定耶律乙辛,他都出力甚多,所以先后拜南院大王、北院樞密使等,其晚年更是不斷的擔任著上京留守、南京留守等要職。

  同樣是墓志銘可知,他的原配發妻,正是出身于契丹外戚的拔里氏!

  所以…

  這個蕭不噠野,應該與耶律迪烈的發妻有著密切關系。

  甚至可能是直系親戚!

  只有這樣才解釋的通,耶律迪烈為何不斷提拔這個蕭不噠野。

  搞不好,人家是姐夫與小舅子一類的關系。

  去年遼伐高麗,耶律迪烈委任此人為先鋒。

  此人也沒有辜負耶律迪烈的提拔,根據耶律琚等人所言,首先先登平壤的就是他!

  因先登立功,所以被拜平壤招討使,成為了一路將帥。

  然后…

  他在追擊高麗潰軍與女直雇傭兵的路上,一路渡海,跟著潰兵登上了日本島。

  時間,就在去年的八月前后。

  這樣想著,趙煦對這個蕭不噠野的興趣就更大了。

  他打算,等耶律琚等人回朝的時候,遣使跟著過去,打探更多細節,為將來做打算。

  但,選派誰去遼國做這個事情呢?

  趙煦思來想去,覺得只有一個人能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

  蘇軾!蘇大胡子!

  沒有別的原因!

  只因大胡子這個人交朋友確實很厲害!

  而且他名聲很大,粉絲遍布天下。

  不止大宋有一堆迷弟,遼國那邊也同樣是迷弟成群。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蘇軾出使遼國,就收獲頗豐!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我在現代留過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