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徐妙錦在徐家如何受寵,也不管她地位如何,
就單說燕王王妃,以及代王王妃是她的姐姐,就是一條,就足夠了!
有這兩位的王妃給她撐腰,誰敢小看?
可以假設一下,徐輝祖的夫人如果和徐妙錦有矛盾,這兩位王妃站在誰那一邊?
所以就算在家中,哪怕徐輝祖的夫人名義上內宅之主,也不敢惹她不快!
所以徐妙錦,才是妥妥的人間富貴花!
無論誰都得敬著,都得寵著!
而朱允熥別看身為皇孫,可他從小沒享受過寵愛,頭上又有呂氏和朱允炆壓著,別提多憋屈了!
所以他就像是個草根逆襲。
而作為草根,最喜歡的的錢!
上輩子窮怕,朱允熥雖然現在成了儲君,也也不能免俗嘛…
而得錢最方便的,莫過于抄家了!
“啟稟殿下,這是錦衣衛查出來的案件,請殿下過目。”
文華殿里,朱允熥正在和幾位心腹議事,錦衣衛指揮使蔣歡前來稟報,呈送了奏章。
朱允熥從王忠的手中接過來,知道是自己讓錦衣衛查的那些人,便當場打開觀看。
在這份奏章上,寫了那些非議選秀的人所犯的案件。
當然了,蔣瓛此時所呈上來的,是有重大案件的,這樣處置起他們來才名正言順,不讓人覺得苛刻。
就算明知道這是打擊報復,也讓人無話可說。
朱允熥“啪”的一聲,將奏章摔在作案前的地板上,
“好啊,這些人一個個道貌岸然,說起圣人之道,君子之言,一個個頭頭是道,教訓起人來真和圣人尊師一個模樣,可沒想到這一家家都是藏污納垢之處!
你們也看看,這里面有多少人整天知乎者也,整天以師長自居,做的卻是狗屁不通,禍害百姓之事!”
齊泰彎腰將奏章撿起來,和暴昭、鐵鉉等人便看了起來。
直接上面記載的都是他們的犯罪記錄,有的是侵吞百姓家產,巧取豪奪百姓人家的田畝,
有的隱匿人口田地,偷漏賦稅,還有人欺男霸女,甚至還有人害人性命!
朱允熥氣憤的說道:“你們都說說,像這些混賬東西,該當如何處置?!”
齊泰將奏章恭敬的放到桌子上,回答說道:“殿下,這些都是觸犯了律法的,罪不可赦,臣以為應當按照大明律法,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暴昭也說道:“殿下,臣附議,臣以為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國法難容,應該予以嚴懲!”
大家都是聰明人,這些被錦衣衛調查的,都是妄議選秀之事的人,殿下要懲治他們,總不能真按照這個論罪吧,
雖然也不是不行,可總歸有禁錮人言,有防民之口的嫌疑。
現在證據確鑿,按照他們所犯的罪過處置,自然能夠服眾!
朱允熥道:“還有這個解縉,皇爺爺讓他父親領他回家讀書,沒想到他非但不好好閉門思過,勤奮讀書,還摻和進命案里去了,實在有負皇恩!”
解縉見自己被朱元璋器重,即呈上萬言書,主張應當簡明律法、并賞褒善政 朱元璋讀后,可是并沒有采用,只是稱贊其才,由此可見他也并不認同。
不久,解縉再次呈上《太平十策》進言又曾指責兵部僚屬玩忽職守,韓國公李善長因罪被朱元璋處死,解縉代郎中王國用上疏為李善長辯冤,
要知道李善長的罪名,可是謀反大案!
他就這么不管不顧,橫沖直撞的替人申冤,這不是找死嗎!
朱元璋認為解縉還缺乏涵養,必須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就讓他父親領他回家讀書了。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躬身稟報說道:“啟稟殿下,在錦衣衛調查到時候,發現解縉有一位遠方表親,在當地害了人命,惹了官司,就躲到解縉的家里來了,
而解縉明明知道對方有命案在身,還是故意把他藏在家中,致使州府找不到此人,百姓的冤案至今沒有沉冤得雪…”
他特意強調了解縉的包庇!
因為窩藏罪犯比不知情,嚴重的太多了!
你說不知情,可我就說你故意窩藏,你有什么辦法?
不止如此,蔣瓛又立即加了一劑猛料!
“殿下,解縉還常與人說朝廷對于貞潔女子的倡導不夠,應該大加弘揚才是,還說他他想編撰列女傳,從新編排…”
朱允熥不滿的說道:“還敢私自重新編撰什么列女傳,簡直荒唐至極!這乃是朝廷大事,豈是他一個閑散之人就能編撰的,這把朝廷置于何地!”
“吩咐下去,這些觸犯大明律法的人等,全部按照律例從嚴處置!收沒家產!”
呵呵,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是,微臣遵命!”
眾人心中了然,非議選秀開始于吉安,而解縉是第一個非常明確的表示不滿的,
也因為他的身份和地位,再加上他幾次舉行詩社,所以才會導致此等言論泛濫開來,從而遍布天下。
可以說如果沒有解縉的挑起事端,和他的影響力,別人就算是不滿,也得忍著!
鐵鉉勸慰說道:“殿下,這些人辜負皇恩,雖然富甲一方,卻不能善待百姓,謹守朝廷律法,也是咎由自取,殿下不必生氣…”
“唉,我不是生氣,是痛心啊,這些讀書人,許多都有功名在身,為何就不能成為大明助力,成為百姓之福啊…”
朱允熥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其實心里早就樂開了花!
既能出氣,又有能得利,真好!
損人而利己,何樂而不為!是吧?
其他人也紛紛勸解,表達對大明忠心。
過來一會兒,朱允熥才說道:“諸位都是忠義之士,孤王心中甚慰呀…”
因為鄉試的時間到了,朱允熥也要選派考官奔赴各地,準備應付今年的秋闈。
此時在文華殿外面,十幾個官員正在殿中等候,他們就是被任命的主考官。
“景大人,失敬失敬…”
“韓大人也來了,久仰久仰…”
“練大人,許久不見…”
在這些人中,有都察院御史景清,都御史練子寧,有國子監的韓克忠。
還有站在一旁的夏元吉,他也是國子監今生出身,只是被任命為南城兵馬司指揮,這是眾人沒有想到的。
景清上去說道:“夏大人,許久未見,依舊風采卓著啊!”
夏元吉客氣的說道:“兵馬司事務繁多,我都有些難以招架了,文人的風采消磨殆盡了吧,呵呵呵…”
幾人寒暄一陣,就比太監的帶領之下進入文華殿。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由此可見朝廷對于相識的看重,
所以景清、練子寧,包括暴昭,被選成為主考,就不在話下了。
這些人有些是翰林院出身,有些是朝廷官員,都是朱允熥提拔的人,一切自然是以他的令旨為尊。
朱允熥見了他們,把鄉試的重要說了一遍,這些都是官話套話,隨口就來,根本毫無壓力。
接著朱允熥又說道:“漢代歲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其中又以“孝廉”一科為最重要,特科中則以“賢良方正”為最重要。
如果按照四科標準分類,以“德”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為主的有明法科;
以“才能”為主的有尤異、治劇、勇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為先,在學問上則以“儒學”為主。”
說了這些之后,才圖窮見匕!
“所以,科舉考試應當首重德行,朝廷選拔乃是選拔的人才,何為人才?德行厚重,愛民守法,謹言慎行,如此才是人才!
所以為了避免貪官污吏,避免殘暴害民之徒,你們在開科取士的時候,務必要做好審核,考察,如果出去德行有虧之人,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學問是一方面,能不能愛護百姓,踏踏實實為朝廷做事,為大明謀福這是另外一件事,這二者中間的區別一定要好好把握,古人之所以把孝廉看得那樣重,原因也就是在此,
惡人居長則害百姓,比不可取也…所以德行不足的人,即便是有一點學問,也必將成為禍害,這些你們都明白,孤王就不必多說了。”
“等待你們回到京城之時,孤王再給你們續功!”
有些話不必明說,只要很隱晦的點撥一下,他們就知道該怎么辦事了。
“臣等遵旨,多謝殿下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