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八十一節 為難

  降旗致哀,始自張丞相——史記《張丞相列傳》。

  張蒼的去世,其實早就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

  畢竟,張蒼已經一百零四歲了。

  在十年前,他的牙齒全部掉光了,只能靠喝人奶續命。

  他能撐到今天,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但,張蒼死后的哀榮之盛,卻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得到了堪比蕭何、曹參,甚至超越蕭何、曹參的禮遇。

  軍營降半旗致哀,天下郡國衙門裹素半日,一千五百名騎兵,披麻戴孝,自未央宮陳列至北闕張蒼故居之前。

  至于賜黃腸題湊,金縷玉衣,特許以諸侯王的規格下葬。

  更是讓許多人瞠目結舌。

  黃腸題湊、金縷玉衣,在理論上,只有天子才能享有這樣的待遇。

  諸侯王想要獲得這樣的優待,還需要天子特旨恩賞。

  過去,許多諸侯王,下葬,都沒有得到這樣的恩寵。

  如今,張蒼這個臣子,卻能獲得這樣的待遇。

  很多人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但卻也沒有什么辦法。

  兩日后,御史大夫晁錯上奏劉徹:臣等奉詔謹議北平侯蒼之功,皆以為,北平侯臣蒼,追隨太祖,平定天下,恭迎太宗入繼大統,功為上。輔佐太宗,秉政十五載,推五德之運,定社稷之本朔,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謚法曰: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慈惠愛民曰文,臣錯等以為,當謚之曰文,稱之謂:北平文候。

  劉徹回復奏疏曰可。

  于是。張蒼就成為了漢室為數不多,稱為文候的大臣。

  這也算是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的事情。

  然而,隨之張蒼離世。

  漢室就只剩下了不過十位大臣,曾追隨過劉邦。

  而這十人之中。只有田叔和魏尚,還在發揮余熱。

  其他人,統統已經致仕。

  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這些老一輩的開國大臣。也都將陸續離世。

  這是自然規律注定的事情。

  要知道,即使是最年輕的石奮,也已經七十幾歲了。

  而最年長的申屠嘉,也馬上要迎來自己的九十大壽。

  不可避免的,劉徹只能尋找田叔和魏尚的繼任者。

  但遺憾的是,找了半年多,現在,劉徹都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不是說,就沒有比田叔和魏尚更有能力的人。

  天下英雄如此多,能力遠超田叔和魏尚的。一抓一大把。

  但問題在于:這些家伙未必能跟田叔和魏尚一樣,盡職盡責的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田叔所在的內史衙門,負責管理整個關中。

  相當于后世天朝的北京市委書記兼任天津市委書記中央。

  想坐穩這樣的位置,能力倒是其次。

  主要是,這個人得能領會劉徹的意圖,同時還能鐵面無私的以公正客觀的立場,來面對關中各個富強家族以及朝臣家屬。

  性子軟一點,私心多一點的人,要是坐上這個位置。

  用不了半年,長安的紈绔子弟就要無法無天了。

  而性子太強硬的人。卻也可能激化矛盾。

  也只有田叔這樣經驗老辣的政治家,能有條不紊的調和這些方方面面的矛盾,讓關中各縣,都規規矩矩。

  換了其他人。那就未必了!

  如前世,晁錯死后,劉徹的老爹在十年內換了五個內史。

  最終,還是上了寧成,才勉強讓劉徹的老爹認可。

  如今,寧成還是個毛頭小伙子。

  無論資歷還是品級。都夠不著內史的位置。

  沒有辦法,劉徹只能用笨辦法。

  謀劃將內史衙門,一分為二,分置左右內史的法子來作為田叔去職后的備用計劃。

  內史令的事情,還好說,總歸是能找到辦事的人的。

  大不了讓廷尉和御史大夫衙門還有繡衣衛也幫著看著。

  但魏尚的云中郡郡守繼任者人選,卻是讓劉徹愁白了頭發。

  云中直面匈奴在河套地區的部族。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云中的地理位置,都至關重要。

  云中若有閃失,未來的戰爭中,匈奴騎兵就能在廣大的北方地區,隨意興風作浪。

  長城駐軍,只能陷入拆東墻補西墻的窘境之中。

  可以想象,若是所用非人,會導致怎樣的后果!

  所以云中郡的郡守人選,不能單純的只考慮一個方面的問題。

  而是要綜合起來考慮。

  以魏尚為例,他在云中郡擔任郡守二三十年,上馬治軍,下馬治民,中間還能跟河套那邊的匈奴人打嘴炮,甚至還能偷個空隙,在匈奴那邊安插情報人員,建立情報網絡。

  換句話說,魏尚的繼承人,除了要文武雙全,胸有韜略,還得有外交才能,最好對匈奴國內的部族勢力有所了解,熟悉匈奴人的思維方式。

  這樣的人,哪里是好找的?

  整個漢室官僚系統里,也未必能找出幾個合適的。

  本來郅都是個不錯的人選。

  但是,在河南郡干的風生水起的郅都,假如要調職的話,那就只能往中央調,起碼都得是個九卿的職位。

  不然,誰還會給劉徹賣命?

  列侯里面,倒也有類似的合適人選。

  只是這些家伙未必愿意去云中郡,去接任魏尚的職位。

  而且,劉徹很擔心,假如真派了某位列侯去云中,很可能,這個家伙想要做出些成績。

  不是誰都愿意成為蕭規曹隨的故事中的那位曹參。

  也不是誰都能跟曹參一樣,不計榮辱和個人得失,只為了國家和天下好。

  萬一所用非人,派去的家伙,想要標新立異,亂改魏尚定下的規矩,腦洞大開的玩些新奇把戲,劉徹實在很擔心,云中郡就又要走上前世的老路。

  思前想后,實在沒有辦法了。

  劉徹只好把主意打到義縱身上。

  義縱很年輕,學習能力很強,人也聰明,歷史也證明了,他確實在邊郡方面,有一手。

  另外,作為外戚,義縱也不需要標新立異。

  他只要能做好分內的事情。

  朝野都會覺得很滿意。

  而且,作為外戚,義縱去了云中,能很好的壓制住當地的地頭蛇,迅速的樹立權威。

  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內耗和爭權奪利。

  只是,義縱未必愿意離開長安,前往云中。

  好在,劉徹是皇帝,所以,這個事情,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用了幾天時間,劉徹就讓義縱乖乖的上書請求,去云中郡視察工作了。

  說是視察工作,但其實,就是為了接任云中郡郡守而做的準備。

  打發走義縱后,劉徹終于能騰出時間和精力,專心布置在三越的事情。(

夢想島中文    我要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