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沒想到這個節目竟然能拿出李小龍寫給妻子的信。”
“偶像呀,李小龍,就沖著李小龍,這個節目我必需點贊。”
“很不錯的節目,我就喜歡看這種與眾不同的節目。”
如果說之前大家還對《見字如面》沒有什么感覺,不知道這個節目講的是什么。
但是,當大家發現這一封信竟然是李小龍寫的之后,眾人卻是不覺得眼前一亮。
的確。
書信,家信這種東西,雖然看起來很平淡無奇,但是,如果是名人的書信,家信,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等我的電影在香港火了,我的片酬至少要10000美金,還得有十分之一的分紅,而且我們全家都可以坐頭等艙旅行。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一切都順利吧。嗯,看起來今年一帆風順。愛你,遠方的妻子。李小龍…
最后署名李小龍,真正的道出了這一封家信的作者。
沒錯。
正是功夫巨星李小龍。
“果然是央視,一出手就是不凡。”
“連李小龍的寫給妻子的信都搞到了。”
“聽這一封信,感覺李小龍似乎從沒離開我們。”
電視機前一眾看客不斷熱議。
同時,對于原本并不看好的《見字如面》,眾人也給予了一致的好評。
不僅如此。
一眾看客在聽了這一封信之后,卻是像喝了一碗心靈雞湯。
誰能想到,大紅大紫的李小龍也有生活窘迫的時候,他竟然還欠別人的錢。
甚至,還欠很多的貸款。
可這又如何?
李小龍仍是以他無比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切。
并且,他還對未來進行了展望,他們一定可以做上頭等艙,他們也一定可以想去哪旅行就去哪施行。
是的。
李小龍在后來真的做到了。
不只做到了,而且成為了全球耀眼的巨星。
可以說。
在這一封信之后,李小龍不僅成功的吊起了大家的味口,另一方面李小龍的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也刺激著電視機前每一個觀眾。
“不知道接下來這封信是誰的?”
“我都有一些期待了。”
“是呀,我也很期待。”
一封李小龍的信讓人無比的懷念。
同時,見字如面以這種讀信的方式也在僅僅一封信之后便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接下來,見字如面當然沒有令大家失望。
在李小龍的家信之后,則是一封來自流行天后鄧麗君的書信。
老師:
在這次的來信中,您談到一些演唱方面的問題,也談到錄音時應注意的事宜。這些微末的細節您都替我操心,由此可見您和一般的老師不同。雖然您和我并不見面,但是我覺得不見面比常在一起還近。您確實是一位如同父輩的長者。
這是鄧麗君寫給他的作曲人莊奴的一封信。鄧麗君80的歌曲,都是由莊奴一手完成的。
在舞臺上,面對的觀眾越多,越發地激起我勇于向上奔放的情緒。掌聲越多,越叫我要全力以赴地唱好每一首歌。但是在錄音間里,卻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城堡,將自己孤立了起來,沒有掌聲,沒有喝彩的聲音,一切都靜悄悄的。當音樂響起,才引發出我的歌聲。這時候琴聲、歌聲、與自己的心聲共鳴,好像睡夢初醒,催促著我走進大眾…
與之前李小龍的書信一樣,鄧麗君的書信在讀出之后,眾人又是陷入了深深的回憶當中。
他們不由得想起了鄧麗君當年唱的歌曲。
那一首《甜密密》。
那一首《小城故事》。
那一首《我只在乎你》。
小的時候,聽大人們談起明星、歌星、舞星。這些星,真的像天上的星,距離我那么遠,遠得遙不可及。而現在呢,我也被人列入歌星的行列,反而覺得平淡無奇。倒是一種奉獻的壓力,迫使自己不敢松懈。如何唱好歌,怎樣把歌唱好,常常擺在心里。這種心理,只是告訴我自己,要把歡樂帶給大眾。
蔣勤勤繼續讀著信。
電視機前的觀眾卻是下意識的閉起了眼睛,他們準備用心去聆聽。
事實上,這一個電視節目真的不需要看,只需要聽就夠了。
甚至,越是聆聽,你越能感受到這一個節目的內涵。
可惜,越是優秀的人似乎越是被上帝妒忌。
強如功夫巨星的李小龍,又如風華正茂的鄧麗君,都是早早逝去。
人們除了感慨再無其他。
而此時,當聽到鄧麗君的一封寫給老師莊奴的信,卻是又讓大家如之前一般,只感覺鄧麗君好像活過來了。
他們仿佛看到了初涉歌壇的鄧麗君。
他們看到了哪怕就是已經小有名氣,但卻一直努力的鄧麗君。
他們更看到了一個展現自己內心的鄧麗君。
這樣的一個鄧麗君才最為的真實。
這樣的鄧麗君才最能打動人的心扉。
最后還要告訴您,《甜蜜蜜》這首歌,是我錄唱最快的,也是我最滿意的。我這樣講,不是夸大我自己,吹噓我自己。我另外的含意,是在表彰您的詞填得太好、太完美,顯而易見,您寫詞、填詞的功力,已到了極高的境界。
好啦,就此停筆吧。
敬祝,您老人家身體健康!
您的學生,小麗于燈下…
帶著輕快的笑容,蔣勤勤收起了信件。
這般動作,仿佛如鄧麗君提筆收信一樣。
而掌聲,早已在此時響起。
“讀的真好。”
“聽起來感覺很清新,鄧麗君竟然稱呼自己是小麗,哈哈哈,好有感覺。”
“是呀,聽到最后鄧麗君向老師問好的話,感覺鄧麗君真的活過來了。”
“沒錯。其實這個節目還有一個看點,這個看點就是念信人的演技。不管是剛才的王耀慶,還是現在的蔣勤勤,他們在念信的同時都將自己當成了寫信的人。也就是說,剛才王耀慶扮演的是李小龍,蔣勤勤扮演是鄧麗君。”
“我也看出來了,演得真像。”
“你還別說,剛才差一些我都覺得念信的蔣勤勤就是鄧麗君了。”
節目越來越為的有味道。
眾人在品讀書信當中,也越來越找到了感覺。
特別有一些還是鄧麗君的粉絲,聽著書信,差一些他們都忍不住的落淚。
“嘿,兄弟們,給大家推薦一個節目。”
“什么節目?”
“見字如面。”
“沒聽過呀,好看嗎?”
“當然好看。”
“好看在哪,這個節目是干嘛的?”
“這是一個念信的節目。”
“念信?”
“對。”
“念信有什么好看的?”
“那如果念的是鄧麗君的信呢。”
“鄧麗君呀,我沒興趣,我又不是鄧麗君的粉絲。”
“那如果念的是李小龍寫的信呢。”
“我靠,李小龍的信…在哪,在哪。”
“趕緊轉播到央視綜藝頻道。”
如此有意思的一個節目,不少看客卻是自發向大眾推薦了《見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