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七十三章牛刀小試窯變瓷

  這邊的廠房之中,大大小小全是電窯,甚至其中還有一座電熔爐,這是陳文哲準備制作景云鐘的裝備。

  只不過,這只電熔爐,好像要搬走,因為放在這里,明顯已經不合適。

  瓷器廠的生產任務越來越重,這座電熔爐,已經是白占地方了。

  走進窯廠,這雖然下午才剛剛上班,但是一些電窯已經運行。

  上午制作的一些瓷器,現在已經入窯。

  當然,昨天下午的作品,今天上午就已經出窯。

  只不過,這些是商品,一般出窯之后,稍微晾曬,就會打包運走。

  這些作品,都是四級紀念款,出廠價才兩百塊,陳文哲自然不會關心。

  他來窯廠,主要是看看展廳的布置。

  他制作的一些瓷器,會放在這里展出,主要是針對工廠里的高級技工,他們才能看得懂里面的一些工藝。

  現在里面留存的,只有一批白瓷、墨彩。

  這些作品燒制出來之后,陳文哲可一直沒有功夫過來看效果,今天有空了,他自然有點迫不及待。

  展廳全部是玻璃間隔,從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況。

  只是一眼,陳文哲就看到了對著門口的一尊觀音站像。

  這是他制作的第一尊觀音站像,使用的是最經典的象牙白。

  走近了,陳文哲稍微打量,就感覺十分滿意。

  展廳做的不錯,這些展臺好像是從薛建明手里買的,看著太眼熟了。

  比如放置作品的小轉盤,轉呀轉,可以讓人把一件作品,全方位的看個通透。

  象牙白作為白瓷珍品,瓷質堅韌瑩厚,細膩溫潤,瓷色白中蘊黃,宛如象牙,陳文哲做的十分合格。

  這絕對算是象牙白作品當中的精品,畢竟陳文哲的雕工在這里擺著呢!

  加上他調配的白釉也很經典,這樣燒制出來之后,效果自然很好。

  也不知道那些布置展臺的小子是怎么想的,把這么一尊觀音放在門口,他們看著不會感覺有點奇特嗎?

  運用了畫龍點睛的技術,這尊觀音可是始終在注視著門口,不管是誰進來,都會看到一尊面帶微笑,一臉慈祥,笑意盈盈的觀世音菩薩。

  這要是心中有點鬼,看到她老人家那笑容,不會心中發毛吧?

  再看另外一尊蓮臺站像,這一尊菩薩站像,更加高挑,也顯得更加威嚴一些。

  不過,這一件是使用的孩兒面技術,所以,觀音菩薩的面目稍顯的紅潤了一些。

  這就讓她看著又和藹了不少,也變得靈動了一些。

  此時她看著不像是神靈,而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長輩。

  “沒想到還真成了!”

  看著只有臉部和手部暴露的部分,才表現出淡淡的紅色,陳文哲一臉欣喜。

  要知道,就算是制作白瓷的老工匠,也不一定能做出孩兒紅。

  因為德化孩兒紅,在古代就是一種窯變瓷。

  如果此時是在明代,要是誰燒制出孩兒紅白瓷,那就肯定是一窯白瓷之中的極品。

  這就是古代窯工的局限之處,他們一般都沒有多少學問,只知道燒制,并不清楚,為什么會出現窯變。

  而到了現在,瓷器的很多變化,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原因還被找出來了。

  這就讓現代燒瓷技術,變得可控的多,也就是說,想要什么顏色的瓷器,通過手段、經驗,就可以燒制出來,并不用再依靠虛無縹緲的運氣,來撞大運!

  其實,孩兒紅瓷器,是器物在高溫燒成時,由于窯內位置或溫度不同,創造的一種特殊氣氛下產生的窯變。

  在古代,沒法控制窯溫,也沒法檢測窯內各個部位的溫度變化,自然也就創造不出適合燒制孩兒紅白瓷的條件。

  但是現在不同了,只要你放置的位置對,控制溫度合適,就可以燒制出來。

  不用說,這些白瓷肯定是陳星辰親自燒制的,所以才能燒制出讓陳文哲滿意的作品。

  看著眼前的孩兒紅,陳文哲怎么看怎么滿意。

  孩兒紅釉,瑩潤光亮,器物白中蘊紅,在光線下,肉眼看去猶如嬰弦肌膚般粉嫩透紅。

  只要燒制成功,就絕對是一種頂級作品,因為孩兒紅就算是放到現在,燒成者也很少,傳世的更少。

  這一次,陳文哲也不過是牛刀小試,只是在觀音的臉部和手部,稍微試驗了一下,而這種控制能力,更加可怕。

  所以,陳文哲的大師級燒窯技術,是真有用。

  就像這孩兒紅,如果沒有最頂級的燒窯技術,你是絕對沒法燒制出來的。

  其實這就是一個經驗的問題,有了陳文哲的經驗,只要點出其中的幾個關鍵,陳星辰就可以通過控溫,完美燒制出孩兒紅。

  當然,這么說,也不是說燒制孩兒紅簡單。

  就說陳星辰,這一次燒制成功了,下一次,他要是再次燒制,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因為器物的不同,放置的位置不同,要想得到孩兒紅,就必須要調整溫度,或者是調整瓷器在窯內的位置。

  這些,短時間內,陳星辰肯定掌握不了關鍵之處。

  也就是說,每次燒制孩兒紅,還必須要陳文哲指點。

  看過了孩兒紅,再看豬油白,就感覺差了點什么。

  不是豬油白不夠好,而是它不如孩兒紅看著讓人感覺更加舒服!

  其實在古代,特別是在明代,就算是豬油白也是白瓷中的珍品。

  這種等級的白瓷,其釉質瑩厚細膩,油光明亮,潤如油脂,胎白質堅,白潤如脂,胎釉結合緊密,渾為一體。

  只不過,這種白中略帶黃色,但比象牙白淺淡,猶如凝固的豬油,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蔥根白也是一樣,只要是有名有姓,還能流傳到現在的,都是很不簡單的。

  所以,蔥根白也是白瓷珍品,它的瓷色純白潔凈,宛如蔥根,故名蔥根白。

  顏色都很正,說明陳文哲對于白釉的調配,已經完全掌握。

  而要想真正推出這批作品,還必須要有德化白瓷的特點。

  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這些白瓷不是普通貨,而是德化白瓷珍品。

  那么德化白瓷都有什么特點呢?其實就是顏色稍有差異。

  這一點,陳文哲掌握的可是十分精準!

夢想島中文    我的系統不正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