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五章 回風雷鎮

  “啥東西啊富貴?”

  “蜂窩。這蜂窩挺大的,你們就別過來了。”

  陳凌蹲在林中一段老舊斑駁的石墻跟前,向幾人喊道。

  這段石墻應該是林場修建的擋土墻。

  最早是防止土包嶺這邊水土流失用的。

  現在經年日久,墻根長滿青苔,爬滿野藤,墻體上裂開的縫隙,還成了土蜂筑造蜂巢的絕佳地點。

  “你們不要往這邊走,這些野蜂子毒得很。”

  陳凌再次囑咐一聲。

  還帶著小孩呢,蜜蜂蟄到就不好了。

  這時候,一大一小兩頭黃牛已經遠遠的避開了。

  只剩下小白牛還站在陳凌身后,輕輕甩著尾巴,眼睛也跟著盯向石墻上的縫隙。

  這處縫隙裂開如蛛網狀。

  在刺拉秧和爬山虎等野藤纏繞遮擋之下,一只只土蜂正在不斷的飛進飛出。

  陳凌輕輕扒開野藤,緩緩靠近石墻上的縫隙,還能聽到縫隙里面的“嗡嗡”聲。

  他甚至能通過縫隙看到里面的大蜂窩,聞到一股清澹之中又帶著香甜的花蜜味。

  “這蜂蜜不錯啊,就是這蜂窩建的忒不是地方了,讓人沒處下手。”

  陳凌左瞧右看,最后把他看的直撓頭,沒別的,這蜂窩是土蜜蜂從石墻裂開的縫隙鉆進去筑巢的,蜂窩就在墻體和石墻后的土里面。

  這石頭墻多硬啊,墻面上的縫隙又小,根本沒法子掏啊。

  拿煙熏也不行。

  縫隙太小了,而且有小孩跟著,把蜂惹毛了,這可躲不及。

  既然這樣,想把這處大蜂窩掏了取蜜,就只能等沒人的時候,拿鋤頭鐵鍬過來挖開,才能取到蜜。

  倒不是挖墻。

  而是挖這攔土墻后面的土。

  還挺費勁的。

  站在石墻跟前,稍稍沉吟之后,陳凌又用雜亂的野藤將石墻上的縫隙遮住。

  然后就喊上小白牛,又牽上兩頭黃牛往林子外邊走。

  “咋了富貴,是這蜂窩不好掏嗎?”

  秦容先見他走出來,奇怪的問道。

  剛才看陳凌的架勢,還以為他要掏蜂窩呢。

  “嗯,不好掏。”

  陳凌點點頭,“不過就算好掏也不能現在就搞,不管煙熏還是直接掏都不行,這種野蜂子炸窩了到處亂飛,見人就蜇,咱們帶著娃呢,可不能亂搞。”

  “那倒是,我剛才看你那架勢,還以為今天中午不僅能吃一頓雜魚鍋子,還能吃上蜂蜜呢,哈哈…”

  秦容先笑起來,他倒沒想那么多。

  “叔叔,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烤螳螂了?”

  小栗子一聽他不掏蜂窩了,趕緊跑上前來,滿臉希冀的看著他。

  “好,烤螳螂,你們抓了幾只了?”

  “好多只,都有十只了。”

  小姑娘掰著手指頭想了想,回答道。

  “哦喲,都抓這么多了啊,走,叔叔給你烤了去。”

  陳凌瞧了一眼,可不止十只,不過誰讓小姑娘現在就能數到十呢。

  很快,烤完螳螂,幾人把香噴噴的螳螂卵分掉。

  隨后小栗子又纏著他去逮青蛙,兩個水塘之中,青蛙可是多得很。

  睿睿這小子可是最喜歡這種蹦蹦跳跳的小玩意兒了,讓王素素抱著跟在他們身后到處亂看,高興的不得了。

  玩高興了,時間也快到中午了,幾人就慢悠悠的準備往回返。

  他們也不急著回家。

  準備去學校把王真真也叫出來,中午一起在家吃飯。

  王真真午飯一般都是從家帶,讓食堂給加熱,有時候梁紅玉做點啥好吃的,也會把她叫出來吃一頓飯,或者送一些東西。

  次數多了,老師和門衛都認得她,走過去說一聲,人家就會幫她去教室告訴王真真,中午放學出來,不用在學校吃飯了。

  現在,距離放學也沒幾分鐘了,不用等多久。

  當幾人在等王真真出來的時候,陳凌看到一個熟人。

  是縣里的郵遞員,估計是給學校送信來著,剛從學校的小側門出來。

  這時候也看到他們一家三口了,稍微愣了愣,便推上車子笑著走過來,“你們一家也等娃放學呢?正好有你的信,先給你吧,反正你們村就你這一個,我就不往那兒跑了。”

  這漢子整天到處跑著送信件,脾氣性格還是很不錯的。

  陳凌也跟他很熟了,就湊到郵包跟前看:“這次幾封信啊?”

  “五封,還有本書。”

  這漢子彎腰翻著郵包,抬頭沖他咧嘴一笑:“這本書本來是要讓你自個兒去郵局取的,不過也不是啥貴重東西,知道我給你經常送報紙送信,就讓我給捎過來了。”

  “行,麻煩你了。”

  陳凌把信和書全部接到手里,又和這漢子簡單說笑兩句,便目送他離開。

  “這次怎么這么多信吶,一次來了五封。”王素素看到他手里的一疊信件,頗為驚訝道。

  “嗯,估計也是水庫出了大老鱉的事情讓他們看到了。”

  陳凌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笑道:“另外也是中秋節了嘛,大家互相問個好。”

  “誰給寫的信?大海他們嗎?”秦容先問道。

  梁紅玉和秦月茹三人也湊到跟前來看。

  “不是大海哥他們。”

  王素素搖搖頭,看了陳凌一眼,撇撇嘴道:“人家現在可是有筆友呢,好多個,整天寫信來往。”

  “哦喲,富貴你還有筆友呢?”

  梁紅玉都瞪大眼睛,這大外甥行啊,現在都發展出來筆友了。

  然后看向他手里的書。

  “這是啥書?”

  “等等,我看看。”

  陳凌把書本外面包的牛皮紙撕開、揭掉,梁紅玉母女兩個就異口同聲的將書封上的字讀了出來。

  “藥用植物學…”

  “好家伙,植物學,還藥用,你這現在高級起來了啊。”

  “嚯,還是個大學教授給郵過來的書,還給寫了寄語的?”

  梁紅玉一家四口圍著陳凌驚嘆起來。

  “哈哈,這也沒啥,就是個沒見過面的筆友。寫信的時候,我厚著臉皮說我草藥啥的認不全,辨認不清,媳婦也要開中藥鋪,讓人家給推薦本書學習一下,沒想到,直接給我送過來了。”

  陳凌咂咂嘴,笑了起來,然后拿著書對王素素晃了晃,“喏,這是我給你要的哈,里邊還有配圖的。回家以后,咱們倆邊帶娃邊學習吧。”

  王素素見此,蹙起小鼻子沖他哼了一聲,然后也抱著娃湊到跟前來看。

  她這一看,頓時就眼前一亮:“呀,好清晰的插圖。”

  “嘿嘿,那是,人家肯定精心挑的嘛,不然咋拿得出手。”

  陳凌翻開書,讓媳婦往后多看幾篇。

  王素素越看越滿意,越看越高興,一邊看著,一邊不住的點頭。

  “嘿,看看人家小兩口,一說起小話兒來,眼里都沒別人了,嘖…”

  梁紅玉對丈夫和女兒說著。

  “外婆你看,小姑姑出來了。”

  這時候,小栗子看到王真真從校門出來,高興的揮舞著小手又蹦又跳,“小姑姑,小姑姑,我在這里。”

  這姑娘也是王真真的小跟屁蟲,可喜歡跟王真真玩了。

  要不是放學的時候,學校周圍人多,不讓她亂跑,她早就跑到校門跟前等王真真了。

  接完王真真,回到梁紅玉家,兩個小丫頭湊一塊,真是好不熱鬧。

  中午吃了頓雜魚鍋子,吃完飯后,王真真還有一段時間午休的。

  不過在學校嘛,他們也不睡覺。

  就是在學校操場各種玩,跳繩、踢毽子、跳房子,一直玩到下午上課為止。

  反正在哪兒都是玩,也就不管她了,等下午該上課就回學校上課就行。

  本來陳凌還想著下午去把林場的蜂窩掏了,結果兒子又開始鬧了。

  今天他們也就是來縣城打個疫苗而已,沒想著多待的,現在待上這多半天,尿布也不夠用了。

  小家伙也開始哭鬧,怎么哄都不行。

  “睿睿這是想回家睡午覺了吧,這臭小子從小認人,也認床。”

  梁紅玉說道。

  王素素無奈一笑:“可不是嘛,我們家這個難伺候得很。”

  “那富貴你開上月茹的車送素素回去吧,下午再過來。”

  陳凌也沒跟他們客氣,因為明天學校要放中秋假了,還要開車去風雷鎮接王慶文一家子過來。

  就開上車把王素素送回家。

  晚上又去縣城接的王真真,趕著牛車回來。

  反正就是個折騰。

  秦月茹嫌他來回跑著麻煩,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車開了過來讓他用,擔心他載人多,開的還是梁紅玉的大吉普。

  可以說這個傻大姐也很貼心很到位了。

  去風雷鎮呢,翻山過河的,路難走。

  拖拉機只能走到長樂鄉以西的古商道,就再過不去了。

  其它的交通工具,除了牲口拉車,騎自行車之外,倒是可以開汽車,也可以開三蹦子。

  現在自己人有汽車,當然還是汽車舒服了。

  正好呢,秦月茹也把車開了過來,陳凌就借此機會,帶著老丈人和丈母娘,趕回風雷鎮去。

  留下秦月茹和王素素兩個在農莊看家,帶著兩個孩子到處玩。

  不得不說,還是汽車快,而且舒服。

  從村里出來的時候,其實也不是特別早,但是到了長樂鄉的時候。

  這邊很多小販都還沒擺上攤呢。

  他們這邊,到了中秋節的前兩天,縣城和鄉鎮會連著三天大集,賣各種東西的都有,熱鬧程度好似過年一樣。

  到了鄉里,陳凌停下車,二話不說買了兩袋子的月餅提了回來。

  他也提前跟王慶文寫過兩封信了,說要中秋接他們過去,也讓他和王慶忠知會一聲。

  到時候忙的話,就把王慶忠家的小子接過來。

  王慶文就說,王慶忠家的小子沒跟著他們兩口子,是跟著外婆呢,這半年王存業兩人沒在家,不能帶孫子,郭新萍就把孩子送回娘家了。

  所以這得到人外婆家接去,這個節骨眼,過兩天就是中秋了,上門可不能空手啊。

  哪怕簡單點買兩兜子月餅呢。

  何況王存業和高秀蘭出來的時候,還拿了不少野豬肉。

  這也就夠了。

  王慶忠他老丈人家,離長樂鄉挺近的,于是他們就開車先去接孩子。

  好家伙,這年頭開著小汽車去山村里,尤其是偏僻點的小村子,那真是能引起不小的轟動。

  陳凌剛把汽車開進村,就有半村子的人出來看。

  盡管這不是自己的汽車,但坐在汽車上,王存業和高秀蘭還是忍不住挺胸抬頭,迎著眾多目光的注視,感覺臉上發燙,滿面紅光。

  實際上,他們是既驕傲又緊張,手心和鼻尖都冒汗了。

  到了王慶忠老丈人家,老頭老太太看到他們這陣仗,更是熱情的不得了。

  接過他們拿的東西之后,兩位老人還挺不好意思的。

  老太太把山里摘得野果和蘑孤裝了一大袋子提了出來。

  老頭還拿出一個專門打棗的竹竿,走到院里的老棗樹跟前,使勁的勾住一根棗樹枝子,站在樹下嘩啦啦的搖晃起來。

  那棗子就好像下冰雹似的,噼里啪啦的一陣勐掉。

  陳凌不好意思讓老人家自己忙活,拿起竹筐幫著在下面接,一邊接著一邊喊:“夠了,叔,這就夠了,多了拿不了。”

  但還是擋不住老人家的熱情。

  一連晃了兩大根棗樹枝子,老頭才停下來,咧著嘴笑呵呵的給他們撿棗子。

  王存業在旁邊也是笑呵呵的看著,棗子裝好了就對陳凌道:“凌子,咱倆去外邊給你叔把包谷裝起來吧。”

  長樂鄉以西這邊呢,包谷要收的早一點,門外已經堆起來晾曬好了。

  和長樂鄉以東不大一樣的是,他們也不怎么往墻上和門頭上掛,玉米棒子剝趕緊外皮,晾曬好之后,就裝起來存到屋里了。

  王存業知道這些,就招呼著陳凌去幫忙把門外晾曬的包谷幫忙給收拾起來。

  陳凌擅長干力氣活,他干活多快家里人都知道。

  這邊地塊兒又小,種的玉米最多也就一兩畝地,少了半畝地,幾分地。

  這點活對陳凌來說不算啥。

  三下五除二就給干完了。

  老頭老太太一看這情況,連連向王存業兩人夸贊親家這女婿好,隨后就張羅著要收拾午飯,要讓他們留下吃飯的。

  可惜他們還要回風雷鎮,還要再回到山上的藥王寨去看看,自然是不能留下吃飯的,要不這一熱情招待時間那耽誤的就多了去了。

  于是連連謝絕,接上東東就往風雷鎮趕過去。

  到了風雷鎮,也挺順利的,王慶文兩口子今天下午就放假了。

  上午給學生提前留完作業,中午就走也沒關系,反正下午是沒課了。

  這時候的假期也長啊,過個中秋,最少也得七天呢。

  因為都要農忙嘛。

  放了假能幫忙給家里干點活。

  要是對上星期天,假期再加周末能到八九天,那真是爽得很。

  陳凌過來接他們,最高興的要屬兩個小娃娃。

  小通通是個內向的孩子,不過對于陳凌這個愛玩也會玩的姑父,他很是親近,說起話來沒有壓力,見到他就纏著他,讓他抱,讓他帶著出去玩。

  “姑父,你帶我趕場吧好不好,我爹我娘不帶我去。”

  這娃出門其實也不花錢,就是王慶文太嚴肅,平日里一板一眼的,把娃給憋壞了。

  平時想出去玩也不敢。

  現在見到陳凌后,立馬放飛自我,想讓陳凌帶著他去大集上轉一轉,看看熱鬧。

  “好,姑父帶你趕場,東東也去,咱們再去挑個小狗,好不好?”

  “好,我就知道,姑父對我最好了。”

  好家伙,光是帶他玩就把他們收買了,讓王慶文這個當爹的不知道說啥好。

夢想島中文    我的1995小農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