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87章 星城,再見

  破曉617年。

  封棋完成機械納米蟲改造的第二年。

  這一年時間,封棋對自己的新身體進行了詳細的數據與能力測試。

  機械納米蟲聚合而成的新身體賦予了他許多強悍的能力。

  吞噬元素能量、元素傷害減免、精神意識體分化、納米擬態…每一種能力都是非常優秀。

  雖然遠不及正版小黑,但在能力特點上已經算是小黑的復刻版。

  打造這具機械納米蟲軀體造價高昂,卻也賦予了他遠超越現階段人族十大戰神的實力。

  精神意識分化的狀態下,除非是機械納米蟲全部損毀,否則他就不可能真正死亡,生命變得更加頑強。

  戰斗中更是可以像小黑那般,隨意變換自己的戰斗形態。

  這是封棋唯一一次不需要通過修煉與鍛煉的方式,獲得悠長的壽命與戰斗力,算是走了一條成長捷徑。

  完成機械納米蟲的改造后,封棋的重心繼續放在了破曉城的建設上。

  時間來到破曉667年。

  這一年,破曉城的基礎建設絕大部分都已經完工,剩下的是修煉建筑的繼續完善。

  封棋也因此決定,正式開啟星城人族的遷移計劃。

  但人口遷移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他首先開放的是破曉城的入住限制。

  在這之前,破曉城始終是未開放的狀態。

  星城居民雖然知曉破曉城的存在,但是前往破曉城需要進行申請,然后詳細說明前往破曉城的原因,如果只是為了參觀,星城的管理部門就會拒絕相關請求。

  在這之前,能夠前往破曉城的普遍都是能夠為破曉城的建設提供助力的相關行業人員。

  放開后,星城居民可以自由選擇前往破曉城,不再有任何條件限制。

  第一批遷移定居人口,封棋定在了一千萬,所有星城居民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報名參與成為第一批破曉城的居民。

  成為破曉城居民,還有一系列福利待遇。

  首先是可以獲得免費分配的房子,具體居住面積按照家庭人口計算,不受工作崗位影響。

  也就是說,無論從事的是什么工作,分配的房子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在于,科研單位的工作人員可以優先申請分配房屋,選擇在工作單位附近區域。

  其次是修煉資源福利上。

  成為破曉城居民后,每月分配到的靈性資源額度獲得提升。

  最后是成為破曉城居民后,如果原來的工作受到影響,可以在工作的安置。

  畢竟破曉城空缺的大量崗位,正需要星城涌入的人口去填補。

  破曉城開放前,封棋帶著小幽乘坐專機前往破曉城。

  坐在靠窗的位置,高空俯瞰下的破曉城無比繁華,一眼望不到盡頭。

  破曉城第一期總占地面積達到了560萬平方公里,主要劃分為五大區。

  分別是中心星城區,也就是未來星城人口搬遷居住的主要區域,然后是往西方向的精靈區,這里將安置未來搬遷來的精靈城居民,以及精靈王。

  然后是往北方向的凜冬區,那里將是凜冬城居民搬遷居住的地方。

  往南方向是登神區,這里原本在規劃中屬于未來城與舊日城居民的居住地,這條時間線被規劃為未來虎魄研究院、靈能研究院等機構入駐的區域,整片區域都是科研機構,或是服務于破曉城建設的單位。

  往東方向在原本的規劃中屬于勝利城,這條時間線改為了商業區。

  但這個區域卻不是普通的商業區。

  封棋的規劃方向是,將這片區域打造成一座盟族的交易與交流市場。

  到時候迷霧族、銀月族、裂天神族,都可以攜帶商品到來,甚至是在這里開商鋪,相互之間展開商品等一系列貿易。

  封棋原本并不想在破曉城里使用星城區、凜冬區,等一系列的區域名稱。

  這些名稱會導致搬遷來的人族成員,對所屬地區的符號有天然的歸屬感,例如星城人都認為中心星城區才是他們的家,甚至產生優越感,這不利于團結。

  他希望可以更改地區符號,加速新城市居民間的融合,讓不同的地區符號逐漸凝聚成一個嶄新的代表符號,那就是破曉城居民。

  這個問題經過星城最高議會討論后,暫時放棄了。

  主要原因來自早期搬遷,地區符號確實非常重要,否則會嚴重影響到早期的管理。

  只有等各地區的人族成員完成搬遷入駐,并登記相關信息,后續才可以進行地區符號的改寫。

  下了飛機,呈現在封棋眼前的是寬敞的道路,遠處是高聳的新式建筑。

  腳下潔白的地磚是用一種能夠吸能的低級靈礦石制成,具有吸收與轉換能量的特性。

  行人釋放的術法落在地磚上,并不會造成破壞,而是會吸收轉換后送往能源研究院的能源存儲區進行再分配。

  就連行人踩踏所產生的微弱能量會被收集起來加以利用,而行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為破曉城的發電做貢獻。

  但吸能只是地磚的輔助作用,主要優勢還是這種靈材不容易被破壞。

  在潔白的地磚下方,還鋪設有連接整個破曉城的靈能輸送管道,對接坐落在每個地區的能源輸送站。

  跟隨破曉城的工作人員,封棋乘坐軌道車來到了星城的居民區。

  居民區的建設主要以獨棟住宅為主。

  沒有選擇高層住宅,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例如養殖靈獸,如果是高層住宅就顯得非常不便,靈獸的活動空間也是非常有限,不利于靈獸的成長。

  要是學習鍛造學的居民在家磨礪鍛造技術,整日敲敲打打,更是容易擾民產生鄰里矛盾。

  為了減少鄰里矛盾,加快各項體系的發展,封棋規劃的破曉城建筑都是以獨棟住宅為主,給予城市居民更多的自由空間。

  來到一棟住宅前站定,封棋決定進去參觀一番。

  住宅的感應系統在他到來時自動激活,只見一道綠光掃過他的身體,隨后電子合成音響起:

  最高權限,無需申請,歡迎光臨!

  聲音落下,金屬大門里接連響起金屬彈黃的撞擊聲響,隨后大門打開。

  呈現在封棋眼中的是空蕩蕩的房間。

  邁步走入,封棋開始游走查看。

  房間里暫時沒有家具,但內部的設計卻是非常巧妙。

  房間里的基礎能源供應管道有兩條,分別是靈氣輸送管道,與電力輸送管道。

  其中靈氣輸送管道就像是災變早期的供暖系統,打開后房間里將充滿靈氣,可用于修煉等消耗使用,長期生活在靈氣環境里也能夠蘊養居住者的身體,提升身體素質,乃至血脈潛力。

  按照家庭成員數量,每個家庭每月都能分配到不同額度的免費靈氣供應。

  如果超額使用,則需要額外繳納破曉幣。

  其次房間的地磚也都是用吸能靈礦打造而成,房屋的整體結構強度非常高,不容易被外力破壞。

  房間里的水源供應分為兩種。

  分別是普通水與靈泉水。

  往常星城居民想要獲取靈泉水,需要每月到指定地點領取,但破曉城里有對接靈泉的管道,領取非常方便,同樣是每月有免費限額。

  來到二樓。

  二樓單獨設立了一個用于修煉血煉功法的小房間。

  現階段血肉祭功法的研發還未完成,人族成員想要提升血脈潛力,主要還是以血煉功法為主。

  所以為每個家庭都設立了一個修煉室。

  在修煉室的墻壁上,安裝了一個紅色開關,開關對接的是氣血供應管道。

  開啟后,氣血將充斥修煉使用的小房間。

  現在星城居民想要獲取血晶石需要通過資源管理部門領取,或是拿破曉幣去資源管理部門兌換。

  破曉城的設計就省去了這一系列的麻煩步驟,設計了這條氣血供應管道。

  由能源研究院將血晶石煉化成氣血,直接以氣血輸送的方式提供星城居民修煉消耗使用。

  能看到氣血供應的開關屏幕上有一串數字,上面顯示的就是家庭的免費氣血供應額度。

  如果免費額度消耗殆盡,可以直接刷存儲破曉幣的資源卡進行購買,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氣血額度的充值,不需要特地前往資源管理部門兌換,十分便捷。

  修煉室的隔壁是書房,里面擺放著一臺對接破曉數據庫的電腦,還安裝有一臺虛擬游戲倉。

  二樓外面還有一個大陽臺。

  陽臺上設計了一塊獨立的田地,可用于種植。

  對種植感興趣的破曉城居民甚至可以考取專業的證書,獲得一定額度的靈土分配,在家就可以種植低級靈植。

  參觀完畢,封棋離開了住宅。

  雖然住宅里還沒有家具,相對簡陋,但很多體系功能已經非常完善,只要添加家具就可以用于居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接下來,封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始參觀起中心區的修煉建筑。

  整個破曉城的修煉設施主要分為三種。

  分別是城市防御建筑、修煉功能建筑,靈性資源地。

  城市防御建筑是破曉城最重要的安全系統,每個地區都設立有守護神高塔,相互之間可以進行連接,展開后會形成籠罩整個破曉城的防御屏障,用于抵御外部的范圍覆蓋打擊。

  修煉功能建筑的種類非常多。

  用于提升元素感知力的元素廣場、用于冥想修煉的精神廣場、用于調節城市溫度的氣象塔、用于城區間快速跳躍的穩定型空間傳送陣、用于鍛造高級裝備使用的地底火焰山、用于攝取外界靈氣的琉璃塔,等等。

  靈性資源地,則主要以靈田為主。

  靈田里的靈土都是前線戰士從資源地上取來,在破曉城里專門規劃了多塊靈田區域用于供應城市內部的靈植種植與消耗。

  其次是靈泉。

  靈泉的搬遷并不難,只需要在破曉城里挖出一片湖泊,然后將掠奪來的靈泉石眼放入其中,水質就會逐漸朝著靈泉轉化,輸送靈氣還可以加速轉化的速度。

  破曉城的靈泉石主要有八塊。

  其中七塊是從其他領域場里掠奪來,放置于專門產出靈泉的小湖泊里,其中一塊品質較高的靈泉石是從命運城購買。

  花費了19.7億血晶石的價格。

  這塊高品質的靈泉石被放在了破曉城中心區的湖底,用于凈化水質,供應千家萬戶消耗的普通水源。

  至于產出靈礦石的靈礦洞,這類資源地由于無法搬遷,所以只能在前線開采然后通過運輸的方式進入破曉城。

  現在破曉城還有大量未規劃使用的土地,只是初步完工階段,未來還將規劃一系列新的資源地用于城市內循環消耗。

  距離規劃中的修煉體系破曉城,人族尚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花費數天時間參觀了中心破曉城的幾個重點民生區域,封棋回到了星城。

  接下來,他開始安排星城的人口遷徙計劃。

  首先遷徙的是星城的能源機構。

  只有他們率先前往破曉城,才能夠保證破曉城的能源供應正常。

  遷徙不需要攜帶設備,最新的設備破曉城里都已經提前打造完畢,只需要技術人員前往就可以直接使用。

  星城只留下三分之一的技術人員繼續管理星城的能源系統。

  在遷移開始前,星城的建設部門還提供獲得破曉城入住名額的家庭定制家具的服務,這項服務同樣免費。

  獲得資格的家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看到各種類型的家具,然后進行挑選定制。

  定制完成后,破曉城的自動化家具加工廠就會進行生產,然后通過無人運輸機快速送貨,并由安裝機器人進行安裝。

  保證在遷移人口到達破曉城前,提前裝修好他們的新住宅。

  封棋給建設部的要求是,破曉城居民的第一套房間的裝修全部免費,如果未來破曉城居民需要對房間進行翻新或是更換裝修風格,則需要額外支付破曉幣。

  半個月后。

  第一次人口遷徙正式啟動。

  收到入駐破曉城資格的1000萬星城居民,可以選擇兩種方式前往破曉城。

  第一種方式是乘坐對接破曉城的軌道列車,沿途能從高空俯瞰星城外面的風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到達破曉城。

  軌道列車也是早期星城往破曉城運輸資源的渠道。

  第二種方式是對接破曉城的穩定型空間傳送陣。

  選擇這種方式,只需要到達指點傳送地點,數秒后就可以到達破曉城的穩定空間傳送廣場。

  雖然穩定型空間傳送陣十分便捷,但還是有不少星城民眾選擇軌道列車。

  對于絕大部分星城民眾而言,他們這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星城。

  雖然網絡發達的今天能夠通過視頻、新聞、前線親人的口述,等方式了解到外界,卻不曾親眼看到過。

  難得的機會擺在面前,很多人都選擇了乘坐軌道列車。

  期間有不少居民旅途中還開啟了網絡直播,通過直播畫面讓星城民眾更直觀地看到破曉城與星城的區別。

  待第一批人口遷移完成,第二批2000萬人的遷移計劃開始…

  數年時間,星城的人口不斷往破曉城遷移。

  通過網絡與親戚朋友的聯系,知曉了破曉城的便捷與繁華,每次遷移人口的名額發放申請都極為火爆,大量星城民眾參與報名。

  抽簽等待的過程更像是抽獎。

  甚至有很多星城民眾為了遷移名額,特地去拜封棋的英雄凋像,希望得到好運加持。

  在星城民眾的眼里,身為信仰之神的封棋無所不能。

  考試、求子、姻緣、修煉突破…上一條時間線成為引導者的那段歲月,封棋聽到了太多稀奇古怪的祈福內容,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遷徙的數年間,星城的衰弱肉眼可見。

  原本繁華的街道逐漸人影凋零,大量商鋪受到人流減少的沖擊選擇關閉。

  好在星城有著免費資源供應,即使沒了收入來源,也能夠保證星城民眾日常的生活開銷。

  對比之下,破曉城中心區日漸繁華。

  大量新式店鋪在破曉城開啟,街道上的人流日漸增多,與逐漸衰弱的星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破曉672年。

  坐在辦公室里的封棋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星城的人口統計部門負責人打來的,他在電話里表示,人口遷移計劃已經正式完成。

  掛掉電話后,封棋站起身。

  走出行政總樓,他帶著小幽行走在空無一人的道路上。

  目之所及,唯有感慨。

  人類文明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星城的淘汰是必然。

  擁有修煉體系建筑的破曉城,才能更好地幫助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前進。

  此刻游走在星城的道路上,腳下的每一步,都是告別與回憶。

  數天后,封棋帶著小幽坐上了開往破曉城的最后一班軌道列車。

  封棋以最后一個星城人的身份,與這座城市告別。

  當列車啟動,封棋俯瞰星城景色,回憶畫面跟隨列車的行駛泉涌。

  文明的前進必然要淘汰掉落后的產業,想要文明獲得更快的前進動力就需要開啟適應新時代的產業,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他對星城充滿了感情。

  這是他眼里的故土,也是他曾經為之奮斗了數條時間線的戰場。

  而星城的誕生,更是災變早期的無數英靈用自身鮮血澆筑。

  熟悉那段歷史的封棋,知曉星城的誕生來之不易,也清楚這座城市承載了無數先烈的期望。

  列車從星城東區駛向星城西區,最終飛出西區城門。

  回眸望去,眼中的星城在視線里飛速縮小。

  坐在他身邊的小幽在這時站起身,朝著星城方向揮了揮手:

  “星城,再見咯”

  當封棋轉身遙望前方,遠處宏偉的城市輪廓依稀可見。

  時代的列車,滾滾向前。

夢想島中文    我綁架了時間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