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83章 神不可流血

  紀河走了,卻也為人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離開前的紀河,為人族書寫了未來百年的發展規劃,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奉獻給了星城。

  一個嶄新的時代也在紀河走后開啟。

  破曉476年。

  人族向南擴張的速度加快,大量海域資源從南補給區被送至星城。

  星城資源地收益在十余年間翻了兩倍。

  但人族的資源消耗速度也在這些年加快。

  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口增長,每月發放的基礎靈性食材的量不斷增加。

  其次是人類血脈潛力提升后,修煉速度加快,對修煉資源消耗的速度也隨之提升。

  例如100年前的一個普通人,想要將一顆血晶石吸收完畢大概需要十余天的時間,吸收效率低,轉換效率也低。

  但到了時代的今天,吸收一顆血晶石的轉換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吸收的速度也是翻了一倍有余。

  封棋最看重的就是人族血脈潛力的增長,自然愿意舍得投入資源。

  所以每個月發放的靈性食材與修煉資源的免費補貼因此增加。

  最后一個原因是破曉城的建設,每年都需要投入龐大的資源用于建設各類修煉建筑。

  三個因素加成下,人族消耗資源的速度也伴隨著文明的前進不斷升級。

  好在幽影城主留下的財富足以應對星城的消耗,再加上人族還有裝備黑洞、領域資源地、戰爭掠奪等方式獲取資源,足以支撐發展需求。

  唯一讓封棋感到遺憾的是,血晶石這類通用貨幣無法用于錢生錢,即使存放于命運城的銀行里也無法吃利息。

  這是未來新世界存在的普遍現象。

  但血晶石的好處是,它也不會像信用貨幣那般通過印鈔放水的方式貶值。

  血晶石本身就是一種修煉必備的資源,產出主要依靠掠奪戰爭,除非是掌握殘缺奇跡血石,否則沒有任何種族能夠在不消耗血肉資源的情況下憑空創造血晶石。

  這也保證了血晶石的價值永遠都不會貶值,甚至在未來某些時間段會出現不同幅度的增值情況。

  早期的戰爭,種族相互吞并的速度極快。

  到了后期,各個種族周邊的勢力強度會有明顯提升,每次戰爭獲得的血肉資源提煉的血晶石質量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戰爭的時間被拉長,很多時候需要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獲得一場戰爭的勝利,這段時期里的血晶石產量也會隨之下降。

  但修煉仍需要消耗血晶石。

  如果命運城里有大量種族陷入相似的戰爭泥潭,就會導致必備的修煉資源血晶石兌換資源的價值提升。

  但封棋從未想過通過囤積血晶石的方式來創造收益。

  畢竟建設破曉城,乃至新生代的修煉都需要消耗血晶石,前期的囤積無疑會放緩人族的發展速度。

  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唯有發展變強。

  這天正在辦公室里的封棋接到了命運使者部門打來的電話。

  電話里命運使者部現任負責人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命運城里有兩支勢力爆發戰爭,這兩支勢的其中一個,正是裝備黑洞的客戶。

  兩族之間的戰爭,讓人族最近裝備黑洞的訂單激增。

  如果這場戰爭足夠漫長,人族將持續獲得戰爭期間的訂單收益。

  現在命運城的使者已經去尋找與客戶交戰的另一個種族,想要同時向兩族出售裝備訂單獲取收益。

  掛掉電話后,封棋的電腦上出現了一條跳動的信息。

  點開信息,上面是命運使者部門整理的交戰兩族的資料。

  已經是裝備黑洞客戶的種族勢力名叫“食葬族”。

  此族的天賦能力非常有特色,掌握了一種黑暗咒術,可以通過釋放咒印持續吸食被咒術擊中目標的生命力與體內能量。

  但此族被命運使者稱為食葬族,與它們的天賦能力無關。

  食葬族未翻譯前的名字很長。

  命運使者的翻譯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通過領域學知識,直接翻譯外族的名稱。

  但很多種族的名字很長,甚至一個名字要用數百個領域字符去解釋,就像是一長串代碼。

  這顯然不適用于人族的理解。

  第二種是通過外族的外貌特點,乃至種族天賦與文化習俗進行翻譯。

  食葬族就是第二種形式翻譯得來。

  之所以取名食葬族,是因為食葬族有一項在人類看來感到毛骨悚然的古老習俗,它們祭奠死去族人的方式,就是將死者生前的血肉分食。

  但在命運使者深入了解食葬族后,發現血腥文化的背后其實有歷史原因。

  根據命運使者的調查,食葬族的崛起可以用異常艱難來形容。

  早期的食葬族是非常弱小的種族勢力,族內資源少得可憐,族人想要吃飽都難。

  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食葬族的崛起更是無稽之談。

  它們連食物都貴乏,更沒有大量修煉資源可以用于提升種族的戰力。

  但當時的食葬族領袖卻有一顆成為強族的野心,它為了帶領食葬族掙脫沒有希望的未來,決定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資源,將食葬族帶離發展泥潭。

  這些可以利用的資源中,死者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族內的修煉者,它們的血肉蘊含靈氣與氣血能量。

  到了現在,食葬族已經走出了惡劣的生存環境,成為了一方地區里的小霸主。

  但吃掉死去族人,用它們的血肉能量進行修煉已經成為了食葬族的傳承文化,至今不曾改變。

  看完了食葬族的詳細資料,封棋內心感慨。

  對于外面的世界了解越多,就會發現很多看似難以理解的種族文化背后,其實都有與之相關的故事。

  就像是裂天神族。

  以他曾經的視角看待裂天神族,會認為裂天神族的發展模式簡直就是在拿未來開玩笑。

  但在認知提升后,他才明白裂天神族走上這條道路的原因,也明白了裂天神族威懾力成長體系的精髓所在。

  這也是領域學成為星城熱門專業的原因。

  眼界,決定了思維的高度。

  領域學無疑開拓了星城人的眼界,讓他們撥開未知迷霧看到了光怪陸離,精彩紛呈的外面世界,從而提高了自己的認知,影響了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

  命運使者部門發來的資料中提到的另一個種族勢力是“游蠱族”。

  它們有著類人的形體,但腦袋卻是一個碩大的獸頭,擅長操控各種靈蟲與敵人作戰。

  漫長的發展歲月里,游蠱族甚至還開發出與靈蟲融合,大幅度提升身體素質的融合作戰體系。

  此族的實力稍弱于食葬族,也是人族正在尋找的目標,想要與此族建立裝備黑洞的訂單貿易,創造額外收益。

  可以想象到,如果能夠與兩族同時建立貿易,人族將從中賺取大量的財富。

  看完了命運使者部門發來的信息,封棋不由得點頭。

  命運使者部門的這種行為看似是對客戶的背叛,但這種行為在命運城里非常正常,更沒有背叛一說。

  沒有誰規定與一方合作,就不能再與它的敵對勢力合作。

  本質上擁有裝備黑洞的人族在命運城里扮演的是軍火商的角色,提供的是制造服務,卻沒有規定必須要為誰服務。

  就像是鍛族,他們提供鍛造裝備的服務,如果戰爭雙方都來提交訂單,必然是兩邊都接,不可能只接一方的訂單。

  食葬族與人族合作,不是想要與人族建立聯盟,只是因為人族的服務對它們的種族發展有利,且價格便宜。

  除了人族,食葬族找不到其他更有利的合作伙伴。

  這才是合作的核心關鍵。

  所以即使被發現兩邊售賣裝備,人族也不在乎食葬族怎么想。

  食葬族找其他種族下訂單,資源的支出就會大幅度攀升,這更不利于食葬族的戰爭推進。

  命運使者本質上是人族的商人,一切以為人族謀取利益為導向。

  僅數天后,封棋就迎來了命運使者部門發來的喜訊。

  命運使者成功對接游蠱族,并獲得了第一筆武器裝備的訂單。

  這一筆訂單人族的收益達到了1689萬血晶石,第二筆訂單已經正在商談階段。

  期間游蠱族希望命運使者可以降低單價,但這個要求被命運使者拒絕了。

  命運使者吃的就是戰爭紅利,定制武器裝備的單價除了與幾個大中間商有抽成的談判,愿意讓出部分利益,其他種族的想法根本不會考慮。

  面對命運使者的拒絕,游蠱族雖然無奈,仍選擇了答應。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封棋可以預想到,只要這場戰爭持續下去,人族的收益也將水漲船高,獲得持續的戰爭紅利。

  破曉487年。

  這一年,封棋得到了一份來自裂天神族的消息。

  裂天神族主動表示,周邊有兩個勢力已經成為裂天神族的奴役勢力,希望人族相遇不要對它們出手。

  得知這個消息時,封棋倒是不覺得意外。

  之前的時間線上,就有裂天神族收攏奴役勢力的情況,甚至有一條時間線上的有一部分人類叛徒也成為了裂天神族的奴役勢力。

  這個模式,是威懾力體系發展的必經之路。

  因為裂天神族的發展模式,需要將自身定義為無所不能的偉岸神明。

  但神是不能流血的,哪怕任何一次微小的失誤,都可能暴露裂天神族真實的底蘊。

  面對敵人,裂天神族最好的應對手段不是主動出擊去威懾,更好的選擇是釋放自己的奴役勢力去撕咬對手。

  如果親自下場無法處理好問題,神就會失去神性,淪為它族眼里的平庸。

  這對裂天神族而言是致命的。

  發展奴役勢力就能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通過奴役的掠奪與上供來收斂資源,裂天神族只需要偶爾降下神跡,證明自己的存在即可。

  對奴役勢力而言,它們會認為自己的頭頂有神明庇護,作戰時也將變得無比兇勐。

  封棋清楚記得,遇到人類叛徒的那條時間線,那個面臨死亡還在叫囂的人族叛徒領袖“安臨”。

  他在面臨死亡時還有勇氣嘲諷自己,正是裂天神主給他的勇氣。

  他眼里的裂天神主是不可戰勝的神明,甚至自己死亡也能被裂天神主賦予新生。

  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他無懼死亡。

  裂天神主無疑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這套威懾力體系的模式,最終必然會朝著收攏大量奴役勢力的方向發展,讓奴役勢力為裂天神族掠奪資源,而不是裂天神族親自下場。

  只要收攏足夠多的種族勢力作為奴役,裂天神族的“強大”面就會越發牢固,甚至會出現強于裂天神族的種族勢力成為裂天神族的奴役勢力。

  能夠活到1500年后的未來新世界,裂天神主顯然不是蠢蛋,他的手段封棋仔細分析后覺得非常高明。

  知根知底的上帝視角認為的愚蠢行為,背后的邏輯其實非常清晰。

  這些年的接觸,封棋越發覺得裂天神族是一個非常好的盟友。

  就因為人族對裂天神族知根知底,所以裂天神族對人族沒有任何威脅。

  即使威懾力發展體系再強,也無法威脅到人族的安全。

  這樣一個不發展戰力的盟友,在戰力建設層面只會與人族不斷拉開差距,對人族的威脅不斷減小。

  但裂天神族的威懾力體系卻可以被人族借用,用于驅逐難以應對的強敵,關鍵時候還能幫助人族化解危機。

  現在看來,即使獲得封印奇跡也沒有與裂天神族結盟對人族更有利。

  奇跡封印固然能夠讓人族面對單體強大的生命時輕松壓制,但奇跡封印的缺點是無法威脅到一個種族,配合上威懾力體系的奇跡封印才能夠發揮出超越奇跡封印價值的效益。

  奇跡封印在裂天神主手里,人族也是想用就能用,還能得到一套配套的威懾力體系。

  這遠比得到一件奇跡封印更為實用。

  對于裂天神主這個盟友,封棋越看越順眼。

  歷史已經證明紀河當年決定與裂天神族結盟的決策非常正確。

  裂天神主現在已經成了人族的安全保障,是一張可以隨時掀開的底牌。

  上一條時間線主動發起裂天戰役,攻打裂天神族,想要開拓北補給區的是紀河。

  這條時間線,選擇與裂天神族結盟的也是紀河。

  一個優秀的人族領袖思考問題的方式永遠是以種族利益為驅動導向,紀河雖然是他的晚輩,卻在很多決策上給他上了一課。

  想到紀河的離去,封棋忍不住暗然神傷。

  紀河走后,人族也誕生了許多非常優秀的決策層新生代,他們為星城的發展出謀劃策,期間出現了許多利于人族發展的新規劃。

  卻再無一人像紀河那般,光芒閃耀人族歷史長河。

  但封棋始終相信,人族會涌現越來越多比肩紀河,甚至超越紀河的新人杰。

  這也正是他不懈奮斗的意義所在。

夢想島中文    我綁架了時間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