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86章 誰讓我兒子爭氣呢

  陶玉墨再怎么悲憤,該干的活還是得干。

  沒辦法,誰讓她是個講究人呢?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是她做人的一向準則。

  她陶玉墨,只要吃了飯,那是一定會干活的。

  只不過姐姐陶玉書的態度讓她很是不爽,整天對她頤指氣使的。

  等我以后上班賺錢的,再也不受你們的鳥氣!

  吃完飯,陶玉墨就被姐姐拉到了書房,一看到裝在麻袋里的讀者來信,她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這也太多了!”

  “不多還用你?”

  陶玉書的語氣如同黑心地主,陶玉墨這個長工吃了半年白飯,如今總算是要派上用場了。

  “你還是我親姐嗎?”陶玉墨埋怨道。

  “不白用你,一天一塊錢。”

  聽到這話,陶玉墨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你早說啊!

  一天一塊錢,一個月就是三十塊錢,快趕上上班賺的錢了。

  “姐,你和姐夫平時那么辛苦。這點小事,交給我就行了。”

  陶玉墨臉上滿是諂媚之色,對姐姐討好的說道。

  “嗯。”陶玉書滿意的點了點頭。

  出了書房,林朝陽問:“怎么樣?”

  “干著呢。一天一塊錢,管吃管住,高興著呢。”

  “那就好。”

  陶玉書說道:“其實用不著給錢,那丫頭這半年少在家里蹭吃蹭喝了?”

  “欸,那不一樣。出點錢,省得伱落埋怨。她也高興了,這不挺好嗎?”

  見他這么說,陶玉書不再糾結,又問道:“你之前怎么得罪她了?我看她剛才來的時候一臉不滿意。”

  林朝陽略帶囧色的將之前在圖書館的事復述了一遍,陶玉書頓時忍俊不禁。

  “這丫頭,自尊心還挺強。”

  “是啊,從這一點上來說,你們倆確實是親姐妹。”林朝陽笑著說道。

  陶玉書嗔怪的看了他一眼。

  有了陶玉墨這頭大學牲,林朝陽夫妻倆確實是省了力氣,不過“草料”也著實是費了不少。

  趕上快過年了,家里伙食比平時又好了不少,除了要干活之外,她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滋潤了。

  如此過了幾天,距離過年還有三天時間,讀者來信總算是都弄完了,陶玉墨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這天傍晚吃飯的時候之前陶玉書給了她五塊錢,算是這幾天的工錢。

  陶玉墨接過錢先是高興了一會兒,然后又失落起來。

  早知道應該慢點干的,干得太快,以后賺不到錢了。

  “姐,我姐夫的這么受歡迎,這讀者來信以后應該還有吧?”

  陶玉墨問這話的時候,臉上寫滿了期待。

  “有了再叫你。”

  陶玉書敷衍了她一句,讓陶玉墨有些失望。

  吃飯的時候,林朝陽說起明天去置辦年貨的事。

  明天是周日,如果是在后世,周日趕在這么個時候,高低得給你調休一下,不過現在沒有調休的說法。

  如今過年置辦年貨是一場耗時持久的拉鋸戰,很多人家從臘月二十,甚至是臘月十五就開始置辦年貨,一直到過年前一天都在忙碌。

  大家浪費這么多時間在置辦年貨上當然不是因為時間充裕,而是因為物資短缺。

  本來商品供應量就不夠,大家又都趕在這段時間瘋狂購物,百貨商店、副食部、供銷社、菜市場大排長龍是這段時間以來的常態。

  人多貨少,排了半天隊買不到東西也是常態。

  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

  明日請早。

  時間就是這么浪費掉的。

  而且現在很多商品、物資都有特定供應點,比如單位發了油票,但規定你只能去糧油站,單位又發了肉票,你就得去副食部。

  買點年貨,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趕路和排隊等待上。

  今天燕大發了過年的部分福利,二十斤糧票、二斤肉票、一斤糖票、一斤食用油票、一斤糕點票和茶票等生活票證,這些票證上統一都印有“春節”兩個字,屬于春節票證。

  眼看著離過年還有三天了,得趕緊拿著票證去買東西才行,要是商品都賣光了,這些票證就相當于是廢紙一張。

  “姐夫,我陪你去買東西。”

  陶玉墨主動提出幫忙,她現在非常有打工人的自覺,已經把姐姐、姐夫當成了半個老板,必須要急老板之所急,想老板之所想。

  “這么點東西,我自己去就行了。”

  次日,林朝陽出門半天,回來拎了滿手的東西。

  他和陶玉墨將家里的年貨都梳理了一遍,雞鴨魚肉、煙酒糖茶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就是數量沒有辦法像后世那么豐盛。

  他們夫妻倆算了一下,來來回回一個多星期,為了置辦年貨花出去的錢已經超過了300塊,這個數字遠超如今普通家庭的消費水平。

  這天晚上,陶玉書加班加點的把家里能洗的東西全都洗了一遍。

  張桂芹看著嗡嗡嗡轉著的洗衣機,感嘆道:“還是有這玩意好,省時省力。這么一大堆東西,要是擱手搓,少說也得搓半天。”

  她剛來燕京那陣,對洗衣機這東西橫豎看不上,覺得又費水、又費電,可經過這段時間的熏陶,她也慢慢發現了這東西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家里人口少的時候還不覺著有什么,可一旦人口多了,洗衣服、床單、被罩、窗簾、門簾、臺布、各種墊子就是個不小的負擔,忙活忙活一天時間就沒了。

  有了洗衣機,上好了水,衣服往里一扔,讓它自己攪,該干嘛干嘛,什么活也不耽誤。

  “回頭等你們搬到四合院那邊,給你們也買一個。”林朝陽說。

  張桂芹連連擺手,“我們用這玩意干啥?你們年輕人時間金貴,用這個玩意省時間,可以干事業。我和你爸省下那個時間能干啥?”

  來到燕京這么長時間,張桂芹熟悉了林朝陽和陶玉書的生活節奏,知道他們夫妻倆每天上班、上學、學習、寫作、讀書并不輕松,也理解了他們節省時間的想法。

  “媽,你們的時間一樣寶貴。有節省下來的這個時間,你們出門遛遛彎、散散步也是好的啊!”陶玉書說道。

  “用不著,用不著。”

  林朝陽笑了笑沒說話。

  棉花胡同那處四合院買完已經快兩個月了,李全福一家因為沒找到合適的房子還沒搬走,林二春體諒他們的難處,也沒太催促,只要求他們過完年正月十五之后務必搬走。

  等他們一家搬走之后,時間也差不多快到三月了,林朝陽打算到時候把院子收拾收拾,好讓林二春夫妻倆以后住的舒服點,洗衣機這樣的家電是肯定要配上的。

  又一天,馬上就要過年了,圖書館門可羅雀,同事們閑得冒油。

  下午單位又發東西,之前的春節票證是票證,大家還得自己花錢買東西,提前幾天發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回發的是實物,一袋二十斤富強粉、兩條帶魚、五斤雞蛋、橘子蘋果各五斤、水果糖一斤和毛巾兩條。

  領完了東西,林朝陽跟同事們打聽,看看誰有不需要的東西,他可以花錢買來,這樣還省了票證。

  臨近過年,人人都往家里劃拉年貨,他只從兩個同事那里買來了四條帶魚,他拎上面粉和帶魚就給陶家送了過去。

  一進門,他就看見杜峰坐在家里。

  “姐夫!”杜峰起身。

  “你咋來了?”

  林朝陽笑呵呵的問道,算起來兩人已經有快半年沒見了。

  “我來送東西。正巧你來了,省得我跑了。”

  杜峰說著從拎起地上的袋子,“這份是給你的。”

  “我還有份呢?”

  “有啊,我爸特地讓我給你帶的。”

  林朝陽接過袋子,里面有兩瓶包裝樸素的西鳳酒和兩條紅梅煙。

  “過年的煙酒有了,還是你們部隊的待遇好啊!”林朝陽笑道。

  “好什么呀,這一年到頭被cj的事鬧的人心惶惶的。”杜峰吐槽了一句。

  他倒不是反對國家政策,只是感慨這時代的變化太快。

  自建國以后我國多次cj,但直到1978年底,全軍總員額仍超過500萬人。

  去年因為南邊戰爭的事,部隊規模又有所擴大,已經突破了600萬人。

  今年年初上面便決定精簡整編,消息從上半年傳到下半年,終于在入冬之后開始落實,據說這一次cj規模多達70余萬人。

  cj對于杜家沒什么影響,但對杜峰身邊的戰友們來說影響卻很大,他談起這件事來不由得唏噓。

  “我估計啊,下回再cj就得輪到我們文工團了,真不知道以后能干點啥。”

  “你要是都擔心自己的前途?那別人不是更得擔心?”

  “姐夫,我爸是我爸,我是我。”杜峰強調道。

  “有志氣。”

  隨口閑聊著,那邊陶母張羅著做飯,讓林朝陽和杜峰都留下來吃飯。等吃過晚飯后,林朝陽便回了家。

  “你們單位還發煙酒呢?”

  前兩天林朝陽便說了今天單位要發年貨的事,林二春見他拎回來的年貨里還有煙酒,便問了一句。

  “那個不是單位發的,是玉書他大舅家送的。”

  “西鳳酒、紅梅煙,這可都不便宜啊!”

  西鳳酒是五十年代便獲過獎的名酒,在國內家喻戶曉。紅梅煙三毛九一盒,也屬于中高檔香煙。

  “哪有長輩給晚輩送禮的道理。朝陽啊,過了年你可得把禮給人還回去。”林二春看著這些煙酒叮囑道。

  “放心吧,這點禮數我還能不懂嗎?”林朝陽回道。

  轉過天來,已經是大年三十了。

  張桂芹一大早就早早起來開始和面剁餡,準備包餃子。

  林朝陽和林二春父子倆先是將春聯貼到門口,然后他便先去圖書館上班了。

  這年頭大年三十也不放假,該上班上班,不過就是去點個卯,到了單位大家說說笑話,混到中午,許多人便走了,誰也不會對此說什么。

  傍晚林朝陽回到家里時,餃子已經包完了,陶玉書和張桂芹正在準備飯菜。

  快七點的時候,菜肴上桌,剛煮熟的餃子冒著騰騰熱氣,林朝陽打開杜峰送的西鳳酒,給林二春滿上一杯。

  “我這輩子,還沒喝過這么好的酒呢!”林二春看著西鳳酒的瓶子,突然感慨了一句。

  林朝陽笑道:“以后你想喝啊,管夠。”

  林二春也笑了起來,笑聲中滿是暢快。

  “年輕時候喝不著,老了喝著了也不虧,誰讓我兒子爭氣呢!”

  林二春臉上的驕傲溢于言表,一旁的張桂芹心中同樣懷揣著高興與激動。

  一年半前林朝陽和陶玉書來燕京之時,他們何曾想過兒子會這么有出息?

夢想島中文    文豪197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