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

夢想島中文    唯我獨裁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二戰后,德聯因為經濟困難在海軍、空軍以及天軍三個燒錢的兵種上完全不是中華帝國的對手。但在陸軍裝備上,德聯卻不落后于中華帝國,反而在裝備規模上遠遠的超過了中華帝國陸軍。

中德兩國在戰后的陸軍發展方向上正好相反。中華帝國陸軍繼續奉行精兵路線,帝國常備陸軍保持200萬左右,裝備極為精良。而整個華約集團則擁有陸軍930余萬,裝備精良但比中華帝國陸軍略低一個檔次,成為牽制北約的主要力量。小說章節  換句話說,中華帝國陸軍擔心跟北約的軍事沖突中會遭到首輪猛烈攻擊,這點中華帝國陸軍吸取了二戰閃電戰的經驗教訓,中華帝國陸軍主力不在接近北約地區部署,而是向后縱深部署,避免遭到北約突然襲擊。而在前沿,都是其他華約隊充當炮灰直接面對北約軍隊。

德聯則不同,其陸軍總兵力在戰后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一倍多。主要因為德聯戰后經濟困難,大批軍人解甲歸田根本無事可做,反而因為生活不能溫飽而成為社會上的惡勢力。德聯于是采取原蘇聯在一戰后的恢復兵團生產策略,將大部分軍隊一邊生產一邊執行戰備。”“小說章節  當中華帝國陸軍恢復和平戰備水平時,德聯軍隊總兵力卻增至630萬人,整個北約總兵力高達1380萬人。

  如此龐大的軍隊,所需要的陸軍裝備也是驚人的。戰后初期北約各國擁有各種坦克戰車1.8萬輛。由于德聯在海軍、空軍和天軍裝備上難以在短時間內追趕中華帝國,因此希特勒便大力建設陸軍。力圖成為世界第一陸軍強國。

  而坦克作為陸軍的重要標志,于是便成為德聯重點發展對象。

  二戰期間。德軍的坦克吃盡了聯軍坦克的苦頭。除了技術落后于中華帝國之外,更多的卻是生產成本過高導致數量不足所致。蘇軍的坦克生產成本低。坦克群在后期對德軍的沖擊巨大。

  戰后,德國陸軍吸取了教訓。隨著原材料市場的放開,德軍生產坦克的成本快速下降。而蘇聯滅亡,沙俄加入德聯,使得德俄兩國的坦克技術進行了大融合。性價比高的蘇軍坦克配上德軍坦克的強勁發動機,終于讓德聯坦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1949年3月,原蘇聯的t44主戰坦克同德國的6號坦克結合起來,成為德聯戰后第一款主戰坦克t50。

  t50主戰坦克總重39.7噸,炮塔裝甲203毫米(僅在炮塔最底部有這個厚度)、車殼99毫米。主要武器為pd9型100毫米線膛炮。2挺12.7毫米重機槍。采用德國六號坦克的v8柴油發動機,最大行程600公里(有副油箱),最大時速55公里。

  總體而言,t50主戰坦克有其顯著的優點,也尤其顯著的缺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陣營對其有不同的評價。在中東的幾次戰爭中,阿拉伯軍隊的坦克遭遇了滑鐵盧式的慘敗,而其中被波斯帝、科威特軍擊毀,擊傷。繳獲的就不計其數。其實戰缺點表現為由于經濟吃緊關系,德聯片面追求防彈外形,縮小降低車體的大小,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彈藥庫和燃料倉位置的缺少防護。坦克一旦被擊中后,生存力差,而且容易爆發“二次效應”(就是傳說中的內部爆車。特別危險)。

  但最根本的卻是德聯的坦克火炮缺少先進的火控系統,射擊精度一般。填裝彈藥對坦克手的體力消耗大,而且發動機的質量大大的落后東方華約國家坦克。

  不過。由于t50坦克的生產成本極低,希特勒為了短時間內形成北約對華約陸軍上的絕對優勢,在五六十年代里陸續生產了高達4萬輛。期間t50坦克不斷進行改進,衍生了一百多個型號版本,適應不同地形的戰爭。由于t50坦克的數量龐大,雖然德軍在日后的中東戰場上失利,但在非洲戰場上卻大顯神威,成為非洲國家親睞的高性價比坦克。

  在德聯陸軍推出t50主戰坦克的同時,中華帝國針對德聯坦克部隊數量上的絕對優勢,開始了有針對性的坦克計劃。

  首先,中華帝國集中力量大批生產m36虎王重型坦克、m28a3獵豹中型坦克和m35獵犬輕型坦克,并在此基礎上改進提高研制出綜合性能突出的m43主戰坦克,作為中華帝國陸軍五十年代的主戰坦克。

  m43坦克使用120毫米火炮,相比較t50坦克使用的100毫米火炮而言,僅從火炮口徑來比較,m43處于優勢。且中華帝國在電子設備研發和制造上面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使得m43坦克的火控系統先進,射擊精度高,炮彈自動裝填節省炮手體力。從m43只有兩個乘員來看,就比需要4個乘員的t50智能化高得多了。

  不過,盡管m43坦克在性能上領先t50,但從五十年代的整體戰略態勢來看,實力的懸殊關鍵在于坦克的數量上,中華帝國僅僅生產了1.45萬輛m43坦克,跟4萬輛的t50坦克差了三倍有余。雙方都同屬二代坦克范疇,m43性能的領先同樣造價高昂,這點德聯的廉價t50坦克最終以數量絕對優勢處于領先地位。

  1951年,元氣日漸恢復的德聯開始露出侵略的爪牙。但在五十年代,中德冷戰中德聯處于弱勢,因此希特勒不敢挑起新一輪的世界大戰,而是通過支持和武裝格魯吉亞軍入侵亞美尼亞。

  希特勒的目標是干掉亞美尼亞,從而結束中華帝國對外高加索地區的控制,為德聯奪取外高加索黑海里海石油區掃清道路。

  對于希特勒的野心,中華帝國浩早有準備。帝國皇帝王辰浩諭旨全力支持亞美尼亞,包括將中華帝現役的多款先進武器裝備出口亞美尼亞,其中首推m43主戰坦克。

  1951年11月2日,格魯吉亞不宣而戰,七萬格魯吉亞軍向亞美尼亞發起攻擊。亞美尼亞當即向格魯吉亞宣戰。

  這樣,冷戰背景下,以中德兩大軍事集團背后支持的兩個外高加索國家開始一場高強度局部戰爭。(。)

無彈窗

夢想島中文    唯我獨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