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46章 計劃第一步

  顧幾繞了一大圈到倫敦西郊,已經是上午九點了。

  可此時非但沒有見到太陽,反而霧氣也越發濃重,大霧如厚重的鉛慕般沉壓,仿佛讓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渾沌與朦朧之中。

  他緊握著方向盤,引擎發出沉默的“突突”聲,在這濃稠的灰霧里艱難前行。

  “到了!”

  這時,后座的保羅指著窗外路邊的小鎮。

  原來他們口中的公司,不過就是在倫敦西郊小鎮中租下的一棟獨院洋房。

  也對。

  在倫敦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正經工廠的租金可都不便宜。

  顧幾將車開進院子。

  第一眼便看到了懸掛在大鐵門上的公司銘牌:Volut!

  “巴肯,這就是你的公司?”

  “沒錯。”

  “Volut…為什么要起這個名字,有什么寓意么?”

  顧幾微微瞇著眼,問出了一直以來最好奇的問題之一。

  巴肯抿了抿嘴,臉上的肌肉輕輕抽搐了一下。

  “這個名字來自于拉丁詞匯,意為螺旋上升、進化和發展,我希望我的公司也能像這個詞根的寓意一樣,不斷進步!”

  “原來是這樣…”

  顧幾表面裝作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實際上他剛剛一直在仔細觀察巴肯的表情。

  不知怎么,他總覺得這家伙在解釋“Volut”這個單詞意義的時候,眼神里似乎多了幾分暗流般的復雜。

  院子里,幾個穿著臟兮兮灰色背帶工服的工人,正在向旁邊的倉庫搬運機械設備和電纜。

  看到巴肯后,立刻打起了招呼。

  “這位是我今早認識的一位朋友,你們看看能否幫他將車頭修理一下!”

  巴肯熱情為公司員工介紹著顧幾。

  而顧幾也在暗暗打量著這家未來醫療巨頭公司的雛形。

  為了盡可能節省成本。

  巴肯選擇將房子改為公司和居住混用。

  一進屋子的門廳,就是一張破舊的木質接待桌,桌面上堆滿了積著薄灰的文件和幾本翻舊了的電話簿,旁邊的客廳便是辦公區。

  墻壁上掛著全都是他們自研生產的醫療設備示意圖。

  顧幾摘下防毒面具,大致掃了幾眼。

  有改良過的心電圖機,麻醉機,甚至還有腦電波掃描儀。

  不得不說,巴肯這幫人竟然能在這么簡陋的條件下,研發出這些高科技醫療設備,實在讓人感到稱奇。

  “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產品,只可惜,目前除了麻醉機有銷路,心電圖機和腦電波掃描儀連一臺都沒有賣出去…”

  巴肯看著墻上掛著的介紹圖片。

  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眼里既欣慰,卻又對它們的未來充滿擔憂。

  “放心吧,隨著醫療行業的技術發展,你們研發的這些設備,會賣得越來越好的!”

  “但愿如此!”

  巴肯抿嘴一笑,旋即搭著顧幾的肩膀,“走,我帶你去看看我的工廠!”

  顧幾正愁找不到借口近距離觀察。

  于是便跟隨巴肯來到生產車間。

  說是工廠,它其實就是一間大倉庫。

  車間里昏暗簡陋,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機油味和金屬的腥味,混合著霧氣的潮濕氣息,能看到兩側擺放著一些陳舊的生產設備,那些機器大多體積龐大,金屬部件上布滿了油污和銹跡,發出“嗡嗡”的低鳴。

  顧幾放眼一掃,竟然沒有系統提示。

  他雖然不了解醫療科技的發展,但在1950年代,科學技術正處于爆發期,哪怕放眼全球,腦電波儀器都屬于極為新鮮的玩意兒。

  所以他便懷疑巴肯手中可能獲得了什么神秘球體科技,結果卻沒有任何發現。

  不過這倒也證明不了什么。

  或許真家伙早已被巴肯藏了起來也說不定。

  “老板,上周我們拜訪的那家研究所回消息了,他對我們的腦電波儀器非常感興趣!”

  “哦?什么研究所?”

  兩人在倉庫逛了一圈。

  沒想到去忙工作的保羅,突然折返跑回來,滿臉激動地向巴肯匯報這個好消息。

  “就是城南的那家,你說看起來陰森森的…”

  “是它?”

  巴肯挑起一邊眉毛,沉吟了片刻:“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這樣,你馬上帶著設備手冊和合同,我們再去拜訪一趟,爭取一定要拿下這一單!”

  “好的,老板!”

  等保羅轉身離開。

  巴肯又開始安排顧幾:“你老板的車我已經安排工人去修了,我這邊還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要談,就先不招待你了!”

  “沒事,工作要緊。”

  顧幾看著面前熱情善良的巴肯,眼瞼微微一抖,又補了一嘴:“現在外面霧霾非常嚴重,我建議你們一定要戴上口罩,或者防塵面具!”

  “知道了,謝謝!”

  等人一走。

  顧幾又開始在這家公司里里外外轉了個遍,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私人的地方他去不了,其余幾乎都看過了,并沒有任何異常。

  “Volut是在巴肯1955前往美國,發明便攜式心臟起搏器時,名聲大噪,那時候的他才31歲,難道說…現在還不是時候?”

  但不管怎樣。

  顧幾沒想到自己竟然會以如此意外而又簡單的方式,接觸到了Volut的創始人。

  只要還在關卡內,他就不愁沒有機會從巴肯身上套出情報。

  提到“關卡”。

  顧幾才想起來,自己除了Volut,還要考慮該如何解決這場大霧危機。

  別看系統讓他存活這8個小時很容易。

  但顧幾現在必須為下一個任務目標早作打算。

  于是,他將車輛暫時先放在了庫房。

  自己則拎著裝備背包,揣著10英鎊巨款,前往小鎮的火車站。

  1952年的倫敦,公共交通已經非常發達,不但有公交巴士,有出租車,還有地鐵和火車。

  顧幾只需要花費8便士,便能從郊外小鎮,做到倫敦火車站市中心。

  火車站人潮涌動,他被人流推擠入列車。

  車廂內,一股陳舊的皮革和木頭,混合著劣質香煙的味道撲面而來,這個時代的火車座椅還是深色的木質框架,上面覆蓋著磨損嚴重的皮革坐墊。

  車窗上蒙著一層厚厚的水汽,只能隱約看到外面模糊的景象。

  或許也正是因為大霧的原因。

  不少原本選擇拉馬車和騎自行車的市民,如今都選擇乘坐火車出行,似乎認為它更加安全,所以列車內擠滿了人。

  殊不知。

  這種大霧天氣,火車甚至會比私家車更加危險。

  沒有燈光信號和視野,萬一列車調度員協調出了錯,相鄰的兩趟列車停靠出站,很容易發生撞擊,到時候死得可就不止是一兩個人了!

  顧幾之所以選擇冒險搭乘火車。

  主要是得益于后世并未從這次大霧事件記載中看到列車相撞的事故。

  火車緩緩啟動,車輪與鐵軌摩擦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大霧中顯得格外清晰。

  從西郊小鎮到倫敦市中心,差不多是30分鐘的路程。

  這一路上,列車內的乘客的咳嗽聲就始終沒有斷過。

  尤其是以老年人和孩童居多。

  他們的呼吸系統本身就比青壯年脆弱,在這充滿有害物質的霧霾中,自然受到的損傷就更大。

  而顧幾頭戴著S10防毒面具的樣子,也沒少被人品頭論足。

  “現在的解決重點,是要盡可能讓所有工廠停工,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他心中已經開始謀劃著解決辦法。

  但卻發現,想要具體實施起來也非常困難。

  因為現在是12月份,正處于倫敦的冬季。

  家家戶戶都需要燃燒煤爐來供暖,這里面排放的廢氣占比就是相當大一部分。

  可顧幾總不能強制讓市民不燒爐子吧?

  天冷凍死人的威力,可一點不比霧霾窒息差!

  “算了,先與政府接洽再說!”

  若是顧幾以“亨克”這個普通倫敦司機身份去唐寧街10號找英國首相,恐怕會直接被保鏢按住,送進警察局。

  所以,他唯一能想到的方案。

  就是去倫敦議會廣場。

  國議會廣場是英國立法所在地,那里時常會聚集著一些罷工、抗議和請愿的市民,來向英國國會施加壓力,迫使議會做出提案改變。

  他不信這么大的霧霾,倫敦市民會沒有一個人沒有察覺到危害。

  只要能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切就都好解決了。

  無非就是把事情鬧大,引起政府關注。

  于是,顧幾出了倫敦火車站,便直奔議會廣場。

  它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作為倫敦的地標廣場,這里被各種英國歷史建筑包圍著,有大本鐘,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以及大教堂。

  顧幾來到附近。

  平日里莊嚴肅穆的國會廣場,在霧霾的籠罩下,已經變成了一個陰森的迷宮,厚重的霧霾如同一床密不透風的灰色毛毯,嚴嚴實實地壓在廣場上空,將天空遮蔽得不見一絲光亮。

  原本高聳入云的大本鐘,在這霧霾中只隱隱露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顧幾穿過雕塑廣場,來到國會大廈門口。

  門前手持步槍的衛兵,依舊堅守著崗位,而大廈門前附近,卻跪著不少倫敦市民,他們手中高舉著各種寫滿標語的牌子。

  什么“拒絕毒霧圍城,捍衛呼吸權力”,“別讓霧霾成為倫敦的日常”,“治理污染刻不容緩”等等…

  看到他們。

  顧幾便知道,自己來對了。

  “你們誰是這里的組織者?”

  “我是,請問怎么了?”

  人群中,一個帶著白色口罩的棕色盤發女人放下牌子,狐疑地打量著顧幾臉上的防毒面具。

  “我叫亨克,我想加入你們,一起解決這場霧霾危機!”

  “亨克?我是貝斯,歡迎你的加入!”

  這種自發性抗議團體根本沒有那么多規矩可言,人來得越多,反而對她們更有利。

  所以貝斯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下來。

  看著她遞過來的抗議牌子,顧幾卻是伸手拒絕:

  “貝斯女士,我們現在這樣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趁著這場煙霧還沒有變得更加嚴重,我們要盡快找人勒令工廠停工,禁止廢氣繼續排放!”

  “我當然知道你說的,但市政廳根本不聽我們的建議。”

  貝斯低著頭,滿臉沮喪。

  她是一名倫敦中學的地理老師,而且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兒,但女兒卻因為這場霧霾住進了醫院。

  正因如此,她才開始關注空氣環境。

  靠著自己掌握著不少地理知識,貝斯瞧出了這幾日的倫敦天氣有些異常,便找到了在市政廳工作的朋友,想提醒他們盡早準備。

  只可惜倫敦市政府對此根本不重視。

  被逼無奈,她才來到這國會廣場,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抗議,希望能引起國會議員或是首相的重視。

  “你是說你認識市政廳的人?”

  顧幾一下子抓住了重點。

  貝斯點點頭。

  “沒錯,可是她只是一位普通的秘書,根本沒辦法左右…”

  “只要有人就足夠了,我給你一份資料,只要你能想辦法讓你朋友把它交給公共衛生部門的負責人,就成功了!”

  沒等貝斯把話說完,顧幾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個筆記本。

  這正是“亨克”的隨身物品之一。

  上面是顧幾在坐火車的途中,詳細記載了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全過程。

  當然。

  在現在這些倫敦市民的眼中,它應該算是對未來環境的推斷分析。

  “熱空氣氣旋,壓著冷空氣,零風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貝斯越看越覺得吃驚。

  身為地理老師,她當然清楚這份報告中對氣候的描述意味著什么。

  現在就相當于有一個熱碗扣在倫敦市的上空,讓冷空氣聚集在下面,所有工廠和居民燃燒排放的廢氣,全部隨著冷空氣下沉,堆積在地面,一層疊一層,最終將所有人掩埋。

  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讓空氣變成酸性,甚至形成酸雨,一旦被吸入肺中,便會對人體呼吸道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損傷。

  “如果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那么這場霧霾,將會…”

  “沒錯!這將會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煙霧自然災害危機,倫敦城內幾十萬市民,都將因此而受到危害,甚至,死亡!!”

夢想島中文    危機處理游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