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82章 定了

  “既然很快就會大亂,可能會有人稱王稱霸,生靈涂炭,漢室江山也有可能不保,不知劉郎準備在亂世當中何以自存,可有何平叛之道?”李瓚問道。

  他感覺到自己精力有些不濟,不見得能夠看到大亂平定的那一天。

  他并不擔心自己的安全,而是擔心家人與族人,有秦末之亂與王莽之亂的前車之鑒,他知道幸存者可能只有兩三成。

  另外,自從知道了劉玘的事情之后,他確實有招婿的想法,畢竟劉玘出身宗室,身份自然沒得說,而且按照何颙的評價,幾乎與曹操毫不遜色,這樣的人可并不多見。

  劉玘一聽,今天這個狀況,不來點真的肯定不行,李瓚明顯是在考自己,他決定著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府君,這大亂一起,百姓命如草芥,淪為芻狗,朝綱和法紀會蕩然無存,無論是守令還是大族,唯有擁兵才能自保,這是唯一的出路,中原地區尤其如此,江南肯定會好一些。

  小生倒是有一建議,府君若要想在亂世當中自保,應該速想辦法選擇一大郡為太守,然后暗地里結交一些勇猛之士辟為左右門下吏,最好是有一些死士。

  如大亂一來,府君可帶兵平叛,然后趁機逐步壯大自身實力,只要手中有兵有糧,最低也不失為一方諸侯,否則單單憑東平之實力,不可能有絲毫作為…”

  他沒說自己要怎么樣,而是給李瓚提一個建議,變相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其實在他看來,李瓚的太守職位也未必能夠當多久,畢竟現在買官者眾多,李瓚本身又是李膺之子,那些宦官恨之入骨呢!

  “這確實不失為明智之舉,不過要找到合適的人幫忙可不容易,需要有識人之明,一般人可沒這個本事。

  至于帶兵平叛,那就更不容易,需要有統帥千軍萬馬之才能,否則恐反受其害。

  我不大看得懂兵書,無臨機處置之能,自信不是當將軍統兵打仗的料,劉郎可曾熟讀兵書?”李瓚道。

  劉玘一聽,李瓚倒是非常有自知之明,這可非常難得,很多人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呢!

  “小生倒是認真看過孫子兵法、尉繚子兵法等等,也有一些粗淺的體會。

  小生以為,一支軍隊的要想有強勁的作戰力,必須要做到三點:嚴明的軍紀、不懼死的將領、賞罰分明是統帥。

  在具體的作戰指揮上,萬不可生搬硬套兵書,因為兵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關鍵還在于臨戰運用,在于把握一個關鍵戰機,只有善于把握戰機的將領才是優秀的統帥。

  另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打仗打的其實就是錢糧、人口、準備,到時候誰手中有糧有人,誰就能笑到最后,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若雙方實力接近,誰的訓練更好,誰的裝備更先進,則可能決定戰爭的走向。

  小生對于戰爭的裝備很感興趣,最近正按照師傅所傳授的方法再進行總結,希望可以盡快搞出幾樣冠絕天下的新裝備!”

  劉玘心想,自己雖然從未打過仗,那曹操又何曾打過仗?

  只要做到自己所說的那三點,那一支軍隊的戰斗力再弱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道理,劉郎看來是個文武全才之人!”李瓚倒是很有幾分佩服。

  旁邊李宣突然插嘴道:“阿翁,劉郎準備在本城建一大造紙作坊,還曾言爭取幾年之中,用紙來取代竹木簡,看來的確是得到過高人指點,否則哪有此等奇術?”

  “哦?劉郎,這可是真的?”李瓚一聽,更加震驚。

  “回稟府君,確有其事,家師曾言,只要是地上長的皆可造紙,如今紙張很貴,只不過絕大多數造紙者不得其法罷了!”劉玘點點頭。

  李瓚一聽,這可是大事,如成功,劉玘或能得為長吏,就是封爵也有可能。

  “好,何伯求果然未妄言,我就擬辟你為五官掾,并且暫時署市掾、郡文學掾、上計掾,同時協助荀功曹監察各曹事,原上計掾接替于平,遷督郵。”李瓚很興奮,他想讓劉玘多鍛煉,以積累從政經驗。

  兵曹?劉玘一聽,自己原來以為只有三職,沒想到又多了一個職位。

  而且,上計掾馬上要進入雒陽上計本國賬簿,自己能夠到京城去逛一圈也不錯,可以認識不少達官貴人。

  反正漢代太守的權力大得很,就是超員朝廷也不管,他可以讓自己擔任百石以下的所有位置。

  甚至還可以讓自己去署理千石無鹽縣令,把真正的無鹽縣令架空,這樣的事情也有過先例,漢代的兩重君臣關系可不是簡單說說。

  “多謝府君,府君如此看重小生,小生只有來世銜環以報!”劉玘趕緊叩首行禮。

  “免禮,至于察舉一事,你更不要著急,現在流行‘以名取人’、以族取人。

  你既然是宗室子弟,如果沒有好名聲,無真才實學,輕易舉薦會遭清流非議,還是要養一個好名聲才行。

  你或許不知道,如今有人就為了那虛名,居然‘三察不起’、‘九辟不就’,由此可見名聲多么重要。

  你雖然現在有了些小名聲,不過與真正的大名士相比還差得遠,養幾年名或許比早日察舉更為重要!”李瓚說道。

  “多謝府君教誨,小生愿意一世追隨府君!”劉玘也只得說上幾句言不由衷的話。

  他當然知道現在的形勢,也知道李瓚的話很有道理。

  三察不起、九辟不就者的確是大有人在,士人一旦有了名之后,幾年時間,就可能從郡功曹、州從事這樣的百石吏直接做到九卿或太守,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后來唐代的那些“南山隱士”就學的這些人,故作清高,走“終南捷徑”,皇帝與宰相還真買帳。

  “對了,那曹孟德很不錯,何伯求對其評價也極高,今年雒陽上計,你也可與其交往,相互取長補短!”李瓚提醒道。

  “府君,伯求先生也曾經給小生多次提起過孟德兄,小生自然要相信多多請教!”劉玘點點頭。

  請教曹操?開什么玩笑!那怎對得起我這個一千九百年以后穿越者的身份?

夢想島中文    晚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