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唐易一愣,接著問道,“您是怎么斷代的?”
“魏晉之風濃郁,不算一般的仿品,我看像是乾隆時期的頂級仿古工藝!”
“是不是王羲之的私印咱們暫且不論,您怎么斷定不是東晉時期的東西呢?”唐易雖然已下定論,但此時也想聽聽潘云竹是怎么推斷的。
“首先材料的年代就不對。青田石是最早算是東吳時期開始利用的,但是當時只有石雕沒有印章,青田石印章出現要比東晉晚多了,何況還是封門青。封門青印章,目前發現最早的,應是明代的!就算考古跟不上實際歷史,那也到不了東晉。”潘云竹說道。
唐易點點頭,“還有呢?”
“王羲之有官印我相信,有私印我也相信。但是東晉時期的玉雕石雕,不可能做得這么精美,一是工藝水平和時代不相符;二是,東晉時期,私印主要用來給來往信函封口蓋印,但是印文很干凈,就算后人清洗過了,但是使用痕跡肯定得有吧?一點兒都不明顯!”
潘云竹話音剛落,張路就豎起大拇指,“潘教授果然厲害!”
唐易卻哭笑不得,這學院派的確有點兒紙上談兵了,看來,他根本沒有從印章本身判斷出這是東晉時期的東西!
考古沒發現,不代表歷史上沒有。不要說考古沒發現了,就是沒歷史上記載過的東西,出現過的也不是一件兩件了。
至于印章制作的精細程度,這東西的確得參考歷史時期,但是工藝水平較差的歷史時期,也不代表就一定出不了大師級的手藝。比如玉雕都說“粗大明”,但是陸子岡偏偏出自明代,所選玉材無一不是頂級。
至于印文過于干凈,那更容易理解,只要王羲之活著的時候用得不多,后人收藏之后,誰還會舍得用呢?王羲之的私印,也未必就這一方啊?所以也未必用的勤,甚至一次都沒用過也有可能!
這方封門青印章的包漿厚重潤澤,而且很自然,不是偽造的。這東西沒有入土的痕跡,肯定是一直傳世。而清代的東西,是出不了這樣的包漿的!
唐易看著潘云竹自信、或者說自負的表情,“那這方印章,您劃價多少?”
“喏。”張路揚了揚手里的清單,“十萬塊。”
唐易壓抑著心里的想繼續反問的沖動,暫時沒有說話。十萬塊,是一方清代精品封門青印章的行價。看來,潘云竹來的價格更低。
換句話說,他撿漏兒了,也打眼了。多么有意思的組合!
華夏之大,歷史之久,不是民間沒有寶貝,而是缺少了一雙發現寶貝的眼睛。就這件東西來說,還多了先入為主的揣度。的確,王羲之的私印,誰也不敢亂想,第一印象肯定是先想到是假貨,純粹當清仿玩意兒來賣,更符合常規心理。
“我倒是覺得像東晉的東西,讓我撿了漏兒你可別后悔。”唐易終于半開玩笑地說道。
“哈哈哈哈,小伙子,撿漏不是那么容易的!我這張單子上的定價,決不會改了,放心!”潘云竹笑道。
“好!”唐易點點頭,能說出“像東晉的東西”,他已經仁至義盡了,要不是看潘云竹是個文化人,不是個商人,這種話他也是不會說的。
店里的東西他也看得差不多了,便拿著清單繼續瀏覽了起來。
看著看著,他發現有一件“康熙青花刀馬人物方瓶”,劃價在五十萬,眉頭不由微微一皺,直接拿著清單走到了剛才看過的柜子,從里面取出一件青花方瓶,擺在了桌子上,“潘教授,是這件么?”
刀馬,自然是戰爭打斗圖案。方瓶,共有四面,每面都有十幾個人物,密集卻不雜亂,畫工還是很生動的。瓶上有蓋,整體保存還算不錯。
“對。康熙青花瓷器,圓形器物多,方的少見,這個還是很有特色的。”潘云竹應道。
“五十萬的定價,高了!”唐易直接搖了搖頭。
潘云竹剛才因為封門青印章的事兒,對唐易的水平已經有點兒不看好了,加上唐易又比較年輕。而且,現在又說這件方瓶定價高了!他心說,要是我定價高了,那就沒有黑心的古玩商了!
“這件可不高,這是康熙民窯的精品,器型又特殊,如果上拍,過百萬不是沒有可能。”潘云竹對著唐易說的時候,還瞥了眼張路,“小伙子,我多說一句,年輕人搞古玩生意,得撲下身子下苦功!”
張路心說,這位潘教授的確是個自命清高的主兒,唐易還沒說什么呢,他就覺得唐易的水平不行了!他既然也瞥了我一眼,估計也開始懷疑我的水平了。
“如果是康熙民窯的精品,五十萬的確不算高,可是這件是光緒老仿。”唐易聽了潘云竹的話,也覺得有些刺耳,便直接說道。
“什么?”潘云竹一瞪眼,“這東西我仔細研究過了,還找了專家看過,都認定是康熙民窯的精品!”
“您找了哪位專家看的?”唐易掏出煙點上一支,“光緒仿康熙青花的上品,一般專家可容易打眼!”
“小伙子,你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這么年輕,又見過多少瓷器呢?我找的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定然是康熙民窯精品無疑!”潘云竹的聲音陡然高了起來。
“也就是說,這價兒不能改了?”
“不能!”
“那這件我能不要么?”
“你?!”潘云竹身體哆嗦了一下,重重搖了下頭,突然伸手道,“小伙子,你走吧,這店我不盤給你了!”
張路一看,“哎,哎,潘教授,別著急嘛!是我盤店,不是唐先生。這邊說,這邊說!”說著將潘云竹拉到了一邊。
唐易又好氣又好笑,不過是談生意么?怎么一把年紀了,還這么意氣用事?怪不得人家院長好心調和,他還能一拍桌子辭職了!
趁著他倆走到一邊,唐易用最快的速度把清單看完了,基本上,除了這件方瓶,沒什么可質疑的了,價兒也都算合適。關鍵是那一方封門青印章,算起來還是個大大的漏兒!
此時,潘云竹似乎余怒未消,張路還在拖延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