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如狼似虎的伙計一聽這話,立即小心地將中年文人架到了酒桌一側喝茶的椅子上,而后小心地關門走了。
中年文人稍事喘息,微醺的眼睛看向了黃五,卻突然閃過了一絲清醒的意味。
“你倆去幫這位先生擦洗一下。”黃五對那倆翠鶯苑的姑娘說道。
“不用了,我自己來。”中年文人走到房間一角的臉盆架前,把手洗干凈,又洗了把臉,而后又用濕毛巾把布袍的臟污處撲打了一下。
收拾停當,又沾了點水,把凌亂的長發拾掇了一下。那時候,剛剪掉辮子,他頭發披散在后面挺長。
“請坐!”黃五見中年文人走到酒桌前,立即一伸手說道。倆姑娘挺長眼色,一個把一雙新筷子放到了他面前,另一個倒了一杯酒。
中年文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這才對黃五點頭道:“謝了!”
“您客氣。我看您這一身書卷氣,逃單這事兒怕是有什么隱情吧?”黃五端起酒杯對中年文人照了照,笑道。
中年文人沒有說話,卻看了倆姑娘一眼。黃五的好奇心已經起來了,立即讓倆姑娘出去了。
“我也是倒霉,吃完才發現錢袋被偷了!”中年文人見倆姑娘走了,這才開始說。
原來,此人姓張,自稱明末風水大師張儲的后人,現在卻是個窮酸教書先生,勉強維持溫飽。這天,因為一個家底厚實的學生家里,多給了他兩塊大洋的酬金,一時高興,便跑到豐盛樓來打打牙祭。不料臨到算賬了,卻發現錢袋被偷了。
豐盛樓的伙計哪聽他說這些三四五六,吃白食的不都是這些理由么,結果是一頓胖揍。
這黃五,久在古玩圈里混,而且偏好風水之術,一聽張儲這名字,還是有幾分了解的。這個人不簡單,是個明代的名人,他哥哥張位曾官居大學士,相傳他本人堪輿醫卜無一不精。
“先生說自己的祖上,莫非是‘吾觀王氣在遼左’的張曼胥天師?”黃五舉杯問道。
中年文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眼前此人年紀不大,一身江湖氣息,居然不僅知道張儲字曼胥,而且知道“吾觀王氣在遼左”的典故。
這件事兒,是黃五在一本野史中看到的。明末,張儲游歷遼東,歸來之后無意中對一個熟人說,天下要大亂了!
這個熟人膽兒小,連忙擺手,“先生可別亂說!”
“吾觀王氣所在遼左,又觀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當大貴,聞巷兒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將相!”張儲隨即便說出了這句話。這個熟人覺得他胡說八道,又怕生事,立即跑了。
結果,三十年后,清兵入關了。
這本野史中還曾指出,明末,張儲曾經暗暗指點過崇禎,但是大明王氣已盡,回天乏術。
“正是!”中年文人見黃五不是一個簡單的江湖中人,便點頭道:“可惜,我現在成了這副德性!”
“時局多亂,無關品行!”黃五居然從錢袋中拿出五十個大洋,“今日幸會先生,今后有沒有見面的機會還不好說,這點微薄之資,算是見面禮吧!”
不得不說,黃五雖然貪財,但也舍得花。這也是他為什么年紀輕輕就能在琉璃廠混得風生水起的原因之一。
中年文人這時候已經對黃五感激涕零了,那點兒文人的架子如同一個屁一般一下子全都放了出去,“五爺,你在這里稍坐,我回趟寒舍,就在附近,去去就來!”
他一個半老頭子,面對五十塊大洋,居然也喊起了“五爺”。不得不說,這黃五年紀輕輕,馭人之術便已初現崢嶸,若是單單五十塊大洋,是不能折服這個中年文人的,結果他在一副禮賢下士的派頭兒中甩出金錢鏢,一舉擊中了人心最軟弱的地方。
中年文人果然是去去就來,回來的時候,他帶了兩樣東西,一幅畫,一本書。
畫得打開,麻煩點兒。所以,黃五先掃了一眼那本書,是一本明代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這本書,是古玩圈的入門書,刊印很多。就算是明代的刻本,在民國年間也值不了幾個錢,黃五就在這種漫不經心地態度中,打開了這幅畫。
老樹昏鴉圖。
黃五一看這畫兒,卻立即來了精神。明代老紙,老綾子,老裱工!畫面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清俊飄逸。
這是一幅極品啊!
伸開到落款處,黃五更是嘴巴都合不攏了。
落款是桃花庵主,還有朱紅的長方形小篆印章:南京解元。
桃花庵主?黃五的雙手顫抖了。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伯虎!
黃五以他廝混琉璃廠多年的眼光當即下了定論,這是一幅真品!
“先生既然有這樣的藏品,何須如此安貧樂道?這畫何不出手?”黃五在費了半天勁兒安定了心神之后,終于盡量鎮定地說道。
“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哪能輕易出手?不過,今天我看五爺似乎對我先祖很是推崇,而且精通古玩之道,加上我確實不勝潦倒。而今,倒是可以出手了!”中年文人開口道。
黃五大喜,但轉而又有些失落,這中年文人雖然落拓,但一看就不是傻子。“先生,只是這畫兒······我手頭兒最近很吃緊哪!”黃五嘆了口氣。
這是在問價兒了。他手頭就算最不吃緊的時候,也買不起這幅畫。
“五爺和我萍水相逢,卻如此仗義,我哪能不行方便?你看這樣如何,這幅畫,我收一萬個大洋,至于五爺能賣多少錢,我就不管了!”中年文人這么說,算是送了一個天大的人情。
一萬大洋確實很多了,琉璃廠賣羊雜碎的老頭,忙乎一天,也就是賺上一塊大洋。但是,對唐伯虎的這幅畫來說,那就太少了。這幅畫在市面上,三萬大洋出手,以黃五的手眼,那是分分鐘的事兒。
黃五沒想到,這五十塊大洋,居然砸出了數千倍的回報。
正在黃五心里歡喜得瘙癢難耐的時候,中年文人卻無比珍視拿起了這本《格古要論》,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