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5章 番外六 榴花紅

  泰始三年,冬。

  陽光普照,海浪濤濤。

  大燕東南一座濱海小縣,正是四季如夏的好氣候。

  就算冬日,也只需著件單衣即可。出來干活,還得戴上斗笠,否則灼烈的陽光,可是刺眼得很呢。

  此時,本地新上任的年輕縣令,正指揮著百姓,在魚塘邊種下桑樹。

  要說這活并不累。

  但鄉親們不理解的是,為何要把天然形成的大魚塘,分割成小塊,還一定要種桑樹呢?

  種榕樹不好嗎?

  那個長大了,可是枝繁葉茂得很,獨木能成林呢!

  可縣令說是什么書上看來的法子,非叫大家照做。

  鄉親們私下取笑,這位據說中過榜眼的年輕縣令,是不是書讀太多,腦子壞掉了?

  聽說他媳婦就會治病,怎么也不給他治治?

  老鄉們嘀嘀咕咕,說著晦澀難懂的方言,以為別人聽不懂,誰知早有“叛徒”告密啦。

  “展大人,他們都在說你壞話!”

  一個七八歲,皮膚黝黑的民間小姑娘,閃著一雙微微凹陷的靈動黑眸,操著半生不生的官話,跑來告狀。

  她前幾個月生病,幾乎快要死掉。縣上大夫沒辦法,爹娘都放棄了。是新上任的展大人,不嫌棄的把她抱回家,讓他好心腸的夫人,治好了她的病。

  然后,知恩圖報,又口齒伶俐的小姑娘,無師自通,很快成了展大人的“翻譯官”兼“小眼線”。

  縣里有什么風吹草動,大事小情,統統都要來匯報!

  不得不說,在展云樓剛來赴任的時候,小姑娘的翻譯,還當真幫了大忙。

  不過現在,已經初步掌握地方方言,也聘請了幾個本地廚娘仆役,開始熟悉民情之后,展云樓已經應付得來了。

  小姑娘再成日這樣往他身邊跑,會招鄉親們嫌棄的。

  但直言讓她不來,太打擊人了。

  再說展云樓,很有自信。

  他讓百姓建這桑基魚塘,雖是從書中看來,卻是很古老并有效的養殖方式了。

  海邊地平,容易造成水患。將大池塘分割切小,就減輕了一旦暴雨,便全面溢塘,跑光魚兒的風險。

  塘邊種上桑樹,既可防水固土,又能養蠶,繅絲紡線,給百姓多一項收入。而蠶砂,又恰好是喂魚的肥料。

  由此就能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相互裨益。

  可這些道理,是很難跟鄉親們講明白的。

  等到桑樹長成,讓百姓們看到成果,自然會明白他的苦心。

  在朝堂上觀政三年之后,本來他們那一屆的前三甲,都可以留京,謀個好差事。

  但當燕武帝問他們有何志愿時,最年輕的探花郎,尋回生母的歐陽棣表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想為了生母梅姨的名字做點什么,愿去寒冷的北方,為大燕平定外患。

  皇上很高興,派他和紀筠一起離開了。

  至于展云樓,挑了南海。

  從燕武帝造船開始,他就看到這位年輕的帝王,在水事領域上的遠見了。

  如今海上北方有薛慎鎮守,他愿到南方,為開拓大燕海域,做個先鋒。

  至于當年的狀元石中棠,他主動請纓,愿回江南任職。

  展云樓和歐陽棣,對他佩服得是五體投地!

  石中棠可不是吃不了苦,要回江南的溫柔鄉。

  而是他要去為大燕,為天下,撬動江南盤踞多年的利益圈。

  兔子不吃窩邊草。

  可石中棠,顯然不是一只尋常的兔子。

  正因為出身江南世家,他越發能清楚的看到江南世家,包括石家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

  表面上看,他們富可敵國,甚至有能動搖國本的能力。

  可越是如此,越發危險。

  就如之前青州旱災,江南不愿借糧一樣。

  雖說有先帝埋下的惡因,但當一個王朝面臨巨大困難,江南若還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罔顧天下人的安危,那是會引發大亂的。

  而江南的那些世家,哪怕是詩書名門,真的就光鮮亮麗,一派風光霽月么?

  不可能的。

  否則虞家這樣堂堂的帝師之家,虞老太師過世才多少年哪,為何就會養出虞亮這樣的兒孫?

  所以石中棠,愿做那根“反骨”,去揭開華麗袍子底下的虱子。

  他雖是江南人,但更是大燕子民。

  而他的志向,從來不是做江南的名門貴公子。而是站在朝堂之上,做那個能輔佐帝王,成就一番赫赫功業的名臣。

  皇上聽了很高興,卻沒遂他的心愿。

  燕武帝把他派去青州,挖銅礦了。

  小子!

  有志向是好的,但別想貪心,企圖一口吃個胖子。

  想當年,他去青州抗旱,還是堂堂漢王呢,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啊。如今發掘銅礦,如此巨大的暴利,各路人馬更該眼紅了。

  先把這事理清楚,再去干大事吧。

  所以石中棠,只好先去挖礦了。

  上月收到他的來信,很是發了一通牢騷。

  原以為曾經皇上親自治下的地方,肯定是政通人和,上下齊心。不想現實,根本不是如此。

  石中棠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饒你說破天,人家不聽不信不明白。就算你是為了他好,他也還要按照自己的那一套來。真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此時石中棠才明白,為何皇上不讓他去動江南了。

  以他現在的水平,若去了江南,只怕是羊入虎口,白給人下菜。

  就象一個人,哪怕吃遍天下名菜,背下所有食譜。可真能親自動手,做好一盤炒青菜嗎?

  未必。

  菜炒糊了,還可以推倒重來。

  治理國家,或是一州一縣出了問題,可不是這么容易的事。

  所以牢騷歸牢騷,信中最后,石中棠還是與老友共勉。

  雖然困難很多,但只要一點一點的去努力,總有解決的時候。

  他們畢竟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那都是先賢的智慧,只要明白錯在哪里,改正起來也更快。

  所以他還是很有信心,往名臣的道路,大步前進。

  展云樓沒石中棠那么大的志向,但也想做出一番事業,不負此生。

  但如今如何合理勸退一個小姑娘,卻讓他頗感為難。

  忽地,衙役過來稟告。

  “展大人,您讓我們領的書送來了!”

  展云樓忽地有了主意,忙道,“先送一本過來。菊妹啊,我有件正經事,想請你幫忙,可以嗎?”

  小菊妹瞪大眼,一下認真起來,“大人你說!”

  展云樓打開新印的衛生防疫小畫冊,慎重交到她的手里。

  在美娘,如今得尊稱皇后娘娘了,幫著長春道長推廣這份小畫冊之后,收效極好。

  因使用頻率太高,第一批小畫冊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各地官府紛紛提出加印申請。

  可,可在青州得了個大銅礦的燕武帝,還是沒錢!

  采礦也是要人力物力吶。去年南方一場大水,又沖毀不少良田。

  皇上,他是真窮。

  還好皇后娘娘有面子。

  請了常平郡主,以慈善捐助的方式,攬下這件差事。

  所以二版印刷的小畫冊,也是京城,乃至大燕第一個女工作坊的成品。

  林皇后當年那封信,深深影響到了謝常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直接拿錢財幫助有困難的女性,只能救濟一時。真想要長遠解決問題,得讓她們自立。

  所以謝常平,拿為燕武帝選后賺的第一桶金,辦了小作坊。

  招收京城那些窮困女子,給她們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

  雖然也有少數女子,會存著等靠要,天上掉餡餅,被人照顧的心理。但大多數的女子,在能有工作機會時,她們爆發出的勤奮與努力,還是深深震撼了謝常平。

  相較于男子,更多的女子,因承擔著母親妻子女兒的職責,比男子更愿意為家庭付出。

  所以謝常平起初試水的小小作坊,很快就如雨后春筍般,發展狀大起來。

  從幫人縫洗衣裳,打掃煮飯這樣的家務小事,漸漸擴展到各行各業。

  好比這次的印刷,因考慮到成本,她們用的還是第一版的雕版。

  但木制雕版印多了,都會出現磨損和臟污,一般再印,成色就會差上許多。

  但作坊里的女工們,卻硬是用她們的細心與耐心,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所有的雕版,都被她們仔細清理打磨干凈,印刷中稍有油墨沉積,馬上再次清理。

  就靠著這樣不厭其煩的認真與負責,她們印出了與原版幾乎一模一樣的新書。

  字跡清晰,圖案準確,就連配色,都顯得更加柔和清麗。

  展云樓此時拿起這本新畫冊,交到小菊妹的手上。

  “你去找夫人,讓她安排個人,教你認得這上面的圖畫和順口溜,回頭你再教給鄰居孩子們,行么?”

  這,這是要教她讀書嗎?

  小菊妹在衣上擦了擦手,才虔誠的雙手捧過,生平接觸到的第一本書。

  打開一看,就喜歡上了。

  書印得漂亮極了,上面的小圖也特別淺顯有趣。

  都不需要人教,她都能猜出上頭的意思。

  “這是在燒水。嗯,旁邊這人直接喝河里的水,肚子痛,就生病了。”

  聰明!

  展云樓毫不吝嗇的夸獎了小姑娘,正想教幾句順口溜,忽地有百姓敲著鑼,急急奔走呼號。

  “海盜來了!海盜來了!”

  “海上來了一艘好大的船,定是來搶東西的!”

  小城瞬間大亂。

  小菊妹一手抓著書,一手拉著展云樓就要跑。

  “大人,我帶你去躲起來,再叫上你家夫人!”

  展云樓卻是松手讓她快走,高聲急呼。

  “大家不要慌,不要亂!把各家的老人孩子都照顧好,本官這就帶人迎敵!”

  不得不說,關鍵時刻,有個能主事,敢擔當的縣官,情況就好多了。

  小縣雖然慌亂,但大家還是安定了幾分。

  尤其一個面上刺字,被流放來的囚犯頭子,名叫五哥的,主動站出來道。

  “真要是海盜殺來,都是個死。不如出去拼一拼,掙條活路。有愿意的,就跟我來!”

  五哥一帶頭,那些膽大的青壯,便拿著扁擔鋤頭,跟在士兵衙役后頭,壯著膽子來幫忙了。

  濱海的小縣城,就一個三丈高,兩丈來寬的小城門,防是防不住什么的,但展云樓還是讓鄉勇留下,關門落鎖,自帶著衙役迎出去了。

  在城門這兒,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海面上果然駛來一條大船。完全不似普通漁船,可瞧著似乎也不太象海盜船吧?

  畢竟,以常理推斷,海盜要打劫,不是應該挑在夜黑風高,或是濃霧天氣么?

  這青天白日,艷陽高照的,這海盜究竟是膽子太大,還是有恃無恐?

  還有,這船怎么略感眼熟?

  展云樓正皺眉琢磨,衙役們已經架好遠程火弩,問他要不要先發制人了。

  這是水戰的新式武器,據說是福祿島那位名聲赫赫,人稱鬼見愁的海上一霸,劉三金劉教頭研制出來的。

  箭頭上注了油,只要點上火,攻擊對方的甲板船帆,很容易燃燒起來。

  聽說展云樓這位榜眼要主動前來守南海,薛守備雖素未謀面,卻很欣賞的送了他兩架。

  要不以衙役們那點戰斗力,哪敢跟著展云樓出來迎敵?

  “等等!”

  眼看衙役們都點上火把了,展云樓是越看越不對勁,“你們誰眼神好,看看船頭旁邊,那是個什么字?”

  海水斑駁,風雨侵襲,字跡已經很模糊了,但感覺怎么這么眼熟呢?

  低矮的城墻上,一個青壯道,“我,我眼神好。我看得見,可我不識字啊!”

  留在城墻上的五哥道,“你就寫在地上,我能認。”

  那人趕緊寫了,五哥頓時驚了。

  “大人,那,那是一個湖字啊!從前漢王在湖州造船,才會寫這個字!”

  展云樓恍然!

  怪不得眼熟,送他和家小來此赴任的,可不正是湖船么?

  “都先別動手!來幾個嗓門大的,趕緊問話。”

  “噯!”

  對面船上的人,卻是先嘶吼了起來,“你——們——這——是——哪——里?”

  “大——燕——越——州!”

  “回——家——啦!我——們——回——家——啦!幫——幫——忙!”

  船上的人,興奮若狂,也不知道該怎么說,突然就把一面降下的船帆,重給拉了起來。

  那船帆上,寫著大大兩個字——

  原林!

  若只是一個原字,或一個林字,還無所謂。可現在整個大燕,誰不知道原林產品的鼎鼎大名?

  城墻上的五哥震驚了,“難道,難道這是皇后娘娘的船?”

  他一縱身,便從低矮的城墻上,跳了下來。駕著小船,趕過去了。

  展云飛倒是細心,命人拿了些清水干糧,緊隨其后也來了。

  那船上人不多,卻是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

  衣衫破舊,頭發蓬亂,又黑又瘦,就跟野人似的。

  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人,先跳過來搶了清水,分給大家,痛快喝過,方啞聲開口。

  “我,吾等乃大燕子民…”

  展云樓道,“別急,慢慢說。”

  那中年人忽地就哭了,激動得淚流滿面。跪在甲板上仰望蒼天,又不停的捶著胸口嘶吼,哽咽難言。

  展云樓急壞了,“你們到底是哪兒人啊?怎么會有湖船?這帆上寫的原林,又是何意?”

  “林!林、美、娘。”

  船艙里,一個高大黑瘦的年輕人走了出來。略顯結巴,但一字一字,清楚的告訴展云樓。

  “漢王、少夫人、派我們出海、五年、回來了!”

  當年美娘想著,反正人都派出去了,錢也花了,不如順便替原林做個宣揚吧,所以命人在船帆上寫了原林二字。

  誰想說好的一年之期,竟是走了五年多。

  天哪!

  展云樓激動得難以自抑,整整出海五年,他們居然活著回來了?

  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而且展云樓瞬間就意識到,他們出海五年,學到的經驗,吃過的教訓,走過的海途,就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這些人得趕緊保護起來,快帶他們回岸上去!

  可船上的人,雖然有終于回歸故土的激動,但一聽要他們下船,頓時警惕起來。

  尤其那花白頭發的中年男子,更是擤掉鼻涕,就躥了過來,“我們要見到林少夫人,或是漢王殿下,才會下船。之前遇到風暴,我們的羅盤掉海里了,才會迷失方向。既然回到大燕,我們買點清水干糧就走。”

  展云樓和善一笑,“漢王殿下,已于三年前,登基為帝了。林少夫人,如今是皇后娘娘。你們要見他們,只怕得上京城才行。”

  什么?

  漢王登基了?美娘居然當了皇后?

  在終于意識到展云樓不可能,也不敢欺騙他們之后,葛秀才抱著小結巴雷長庚,開懷大笑!

  “這回不必擔心,有人搶我們的船了!”

  “皇后娘娘的寶貝,誰敢搶?誰敢!”

  不敢不敢。

  展云樓賠著笑,心里是不大信的。

  就這么一艘破破爛爛的船,能有什么寶貝啊?

  可等他進去略瞧了一眼之后,再不敢瞧第二眼了。

  “趕緊趕緊的,你們休息好了,就趕緊上京!”

  東西太貴重,丟人他賠不起。

  等送走了葛秀才和雷長庚,展云樓回頭找到五哥。

  “本官看你頗有膽識,又能識字,愿不愿意組織鄉勇,做個團練。協助官府,護衛一方平安?”

  五哥愕然,“我犯過大錯,大人沒看過我的卷宗么?我挖過人家祖墳的。”

  展云樓道,“看過了,也知你原是林皇后手下。可你自來此地服刑,風評甚好。一個人一輩子,不可能不犯錯,你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那么往后余生,愿不愿意為了自己,也算是為了皇后娘娘,守好這個小縣城,做點好事?”

  五哥,當年的小五,潸然淚下,用力點頭。

  會的,他會為皇后娘娘,守好這個小縣,報答她當年的情誼!

  京城。宮中。

  與南海的晴天日麗不同,北地正是一派冰天雪地。

  但再大的冰雪,也不能讓已為帝三年,素來沉著穩重的燕武帝,冷靜半分。

  連貂裘都不肯穿,只顧焦躁在大殿外走來走去,走去走來。

  “怎么還不生?怎么還沒生下來!”

  在為燕成帝足足守滿了二十七個月的孝期后,林皇后才懷上了第三胎。

  這是大喜。

  因為如今宮中就一位皇后,半個嬪妃都無。

  皇后娘娘不生,就沒太子!

  朝臣們又不敢說。

  因為誰要敢提,那位自稱“沒讀過書,沒啥文化”的徐太后,就要親切的派人上門,給他們相看小娘了。

  好在林皇后孝期結束,很快就懷上了。

  群臣喜大普奔。

  在太醫診出皇后懷的是孿生雙胎后,越發開懷。

  但也越發緊張。

  萬一,生的又是公主怎么辦?

  雖說如今當朝的兩個小公主,都挺好。

  代國公主就不提了,聰明伶俐,在跟著李大學士讀書啟蒙后,那是一日千里。

  如今小小年紀,不僅書畫俱佳,人家把封地都打理得清清爽爽。跟林皇后一樣善于理財,年年的稅收大戶,朝堂上都沒人敢小覷。

  至于蕪城公主,則完美遺傳了林皇后的音律天賦。嬌小玲瓏,人見人愛。

  所以大家相信,就算林皇后再生女兒,肯定也很優秀。

  但王朝還是需要小太子啊!

  群臣們快愁死了。

  只能拿著林皇后的祖母和姑姑,都曾生育過龍鳳胎來互相安慰。

  哪怕再生個女兒,只要有一個兒子,一個兒子就好!

  所以當皇后娘娘終于發動,自登基起,從未有一日懶政的燕武帝,表示要罷朝幾日,陪媳婦生孩子,臣子們紛紛贊同。

  橫豎他們也沒心思辦正事,都在翹首以待,等著林皇后的喜訊兒呢!

  可大概是孿生子的緣故,美娘這胎生得格外艱難。

  之前兩個女兒,都是順順當當,大半日的工夫就生下來了。偏這兩個,從昨兒到今天,已經發動兩天了,還是沒生出來。

  這不能怪太醫不盡力。

  當然也不能怪皇后娘娘肚里的兩個小家伙,太調皮,居然手拉手,抱在了一起。

  這要怪——

  天知道應該怪誰!

  太醫都快急瘋了。

  燕武帝根本就不介意,只為了媳婦孩子平安,早就叫他們進產房幫忙了。

  可進去也沒用啊。

  就算是最有經驗的穩婆也不敢保證,能把兩個軟嫩小嬰兒,在娘肚子里毫無損傷的分開,既不傷到大人,又不傷到孩子。

  這可怎么辦?

  燕武帝轉了幾個圈,怕管不住自己,跑進去添亂,就又跑到宮中皇廟去了。

  徐太后帶著兩個孫女,早都在這兒跪著了。

  求祖先保佑。讓兒媳婦,孩子她娘,快些平安生產吧!

  秋大姑和葛大娘,另跪在神仙菩薩跟前,連上官令都忍不住給天地上了三柱清香。

  反正他們家人是把能想起來的漫天神佛,齊齊整整,全都拜到了。

  可美娘怎么還不生?

  眼看著小弟子急得快要六神無主,抓著一把還沒點著的香,就稀里糊涂往香爐里插去,上官令看不下去了。

  “別擔心,我之前卜了一卦,美娘雖有些兇險,但不至于生不下來,總有貴人相助…”

  閔柏一拍腦門,“對呀!朕怎么糊涂了?趕緊傳朕口諭,命人前去延請京城名醫,還有城中穩婆。若有遇過這種情況,能幫皇后平安接生的,皆有重賞!朕,朕還賞他家一個七品官職!”

  這典型就是病急亂投醫了。

  上官令正想翻白眼,小太監急急來報,“恭喜皇上,恭喜皇上!”

  眾人精神大振,齊齊追問,“可是皇后娘娘生了?”

  “不,不是…”

  “不是,你報什么喜呀!”閔柏沒好聲氣,差點賞了人板子。

  小太監哭喪著臉道,“可是,可是長春真人回來了呀!還給皇上獻書來了…”

  “快快快!”

  這一下,連上官令的眼睛都亮了,“趕緊的,備轎,把真人送到皇后娘娘那兒去!”

  “朕親自去!”

  書不書的,沒人關心。

  長春真人可是極高明的大夫,這點最要緊。

  燕成帝撩起龍袍,大步流星迎出去了。

  在代州邊關苦心蟄伏數年,終于完成生平著作,才回到京城的長春道長。可憐須發皆白,都快百歲的長春道長,連口茶水都沒撈著。就被燕武帝親自扶著軟轎,被一眾侍衛抬著,簡直是用飛一般的速度,給送到了皇后中宮。

  趕緊進去,接生!

  長春道長緩了好一陣子,才算是緩過了那陣子頭暈目眩。

  待他清醒過來,聽說美娘難產的癥狀,倒是笑了,“莫急莫急,貧道自有辦法。”

  大殿里的太醫穩婆,宮女嬤嬤們,眼巴巴的看著,就見老道長不急不徐,從懷里取出一根細細的小銀針。在火上烤過,轉身交給那穩婆。

  “對著胎兒的虎口,輕輕扎一下即可。”

  眾人大驚。

  居然是這么個法子,如此簡單粗暴?

  可老道長攤手,“不然呢?你們要怎么讓小兒松手?”

  似乎,好象,有點道理!

  最終,還是美娘聽到,并同意了,“就,就照道長說的辦…”

  再折騰下去,她真是半點力氣沒有了。

  然后只得選了個最沉穩,眼神又好的穩婆,依法炮制。

  那小針輕輕一扎。

  知痛的胎兒,頓時縮了手。

  穩婆大喜。

  趕緊順勢正過胎位,這個被扎針的胎兒,就頭一個被接生了出來。

  之前抱在一起看不清,如今生下來一看,穩婆大喜。

  “是皇子,是大皇子!”

  殿內所有人都齊齊松了口氣。

  終于有皇子了。

  他們大燕王朝,有繼承人啦,不用擔心納后宮了。

  美娘已經累得精疲力盡,渾身汗透的她,虛弱表示,“再也不生了。就這一回,再也不生了!”

  還是閨女好,從不磨她。瞧這生個兒子,也太艱難了。

  大殿外頭,聞知喜信的燕武帝,更是喜笑顏開。

  “平安就好,有一個能當太子就好。那小公主,生出來沒有?”

  瞧瞧這話,似乎太子是個爛白菜,沒人要,正好扔給兒子似的。

  宮人聽著忍笑,聞訊趕來的徐太后,忍不住打趣,“那萬一還是個兒子呢?”

  閔柏覺得不大可能。

  他和美娘好象都是女兒命,就算美娘這回隨了祖母和姑姑林俊娥,皆生龍鳳胎,那肯定剩下的還是閨女。

  誰知這回卻是被徐太后言中。

  很快太監又來報喜,“恭喜皇上,賀喜皇子!皇后娘娘平安誕下了二皇子!”

  喲喲喲!

  徐太后一下高興得笑開了花,“皇后很可以呀。不生則已,一生就生個雙黃蛋。好好好,賞賞賞!”

  驚鴻公主,自覺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才不會妒忌小弟弟們,卻忍不住提點不靠譜的徐太后。

  “皇祖母,您有了小弟弟,可不能太偏心。我倒罷了,琴姐兒還小呢。”

  徐太后聽出大孫女的醋意了,“你放心,皇祖母再如何,肯定最偏疼你。我們琴姐兒要妒忌呀,就妒忌你姐姐去。”

  琴姐兒也是四歲多的孩子了,不如姐姐口齒伶俐,卻也是靈透之極。當下仰著跟美娘一樣的小臉,笑得又乖又甜。

  “我才不妒忌姐姐呢,只要皇祖母疼我們,疼誰都一樣。”

  這孩子,就是招人疼!

  徐太后心都酥化了。

  “我們琴姐兒放心,祖母也偏疼你,不比你姐姐少。”

  閔柏瞧著,只覺心口飽脹,滿滿全是幸福。

  一手一個,抱起兩個女兒,一邊親一口,大笑著沖到院里轉起圈圈。

  “父皇也疼你們!朕的兩個寶貝女兒,永遠是爹爹的心尖尖,掌上明珠!”

  琴姐兒到底年紀小,被轉得頭暈,只會咯咯笑了。

  小驚鴻掩嘴笑著,還不忘管著她爹,“父皇你連斗篷都沒穿一個,就沖到雪地里撒野,仔細回頭招了風,母后又要生氣,您不愛惜自個兒身子。”

  這話說得很是。

  燕武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家媳婦生氣。

  趕緊把閨女放下,還給自己找借口,“方才心里著急,都出汗了,才沒穿的。你們回頭可別跟你娘說,她如今要做月子,可生不得氣。”

  這才對嘛。

  小驚鴻正想叫她爹去添件衣裳,吃點東西,誰知小太監再次出來,慌慌張張,臉色煞白。

  “不好了不好了!”

  怎么又不好了?

  閔柏如今可沉穩得很,雙生子都已經平安生下來了,還能有什么情況?

  “慢些說,別一驚一乍,驚著太后和公主。”

  小太監咽咽唾沫,“皇后娘娘肚里,還有一個!”

  什么?

  閔柏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不是說雙生子嗎?怎么多出一個?”

  “你別慌,別慌!”

  徐太后嘴上叫兒子別慌,自己慌得手軟腳軟,話都說不清楚了,“那個,這個…”

  倒是小驚鴻,表現出長姐風范,沉穩喝問,“把話說清楚!母后前兩個都平安生出來了,就算還有位小皇弟,生出來不就完了?”

  小太監這才捋直舌頭,“是,是小皇子生下來了…可,可他生下來沒動靜啊!”

  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竟是,是——死胎?

  此時,一個太醫滿頭大汗,出來回話。

  看他還想跪下行禮,燕武帝厲聲道,“說正事!”

  太醫連連點頭,徑直就說了,“雙生子本身就弱,三皇子,就更弱一些了。之前一直都沒能把出脈象,是以我們也沒想到…生產時只見兩個大皇子倒還脈博有力,就耽誤了工夫。誰知小皇子憋在最里頭,出來就不大好了…怎么拍也哭不出聲來,扎針也沒反應…可皇后娘娘,娘娘跟瘋了似的,親自抱著小皇子,怎么也不肯松手…皇上,皇上要不您進去吧,我們實在,實在勸不住…”

  話音未落,閔柏已經跟陣風似的,沖進大殿里去了。

  套上宮人準備好的雪白藥袍,燕武帝沒有半步遲緩,走到妻兒身邊。

  旁邊宮女嬤嬤已經跪了一地,可方才還累得半死的美娘,卻是烏眸雪亮,專注盯著懷里,已經渾身青紫的小小嬰孩。

  他顯然比兩個哥哥都瘦小得多,渾身皺巴巴的,一點都不好看。

  可美娘半點也不嫌棄的給他嘴對嘴吹著氣,還輕輕反復按壓他單薄脆弱的小小胸膛。

  “娘在,別怕。孩子別怕,娘在!”

  閔柏眼眶微濕,走到床邊坐下,“朕來。”

  美娘抬眸,鴉青頭發早已被汗浸透,貼在她雪白雪白的臉上。

  閔柏愛憐的撫過妻子冰冷的小臉,“你教朕。”

  美娘愣愣看著他,忽地就笑了,只是那笑里含著大大的淚珠,可她又死命咬著唇咽下。

  “按他的心臟,輕一點,但要跟心跳一樣快。”

  這是譚迎春從前教過她的,剛才太醫宮女也用類似的手法試了幾下,皆無反應,就要放棄。

  但叫美娘怎么舍得?

  就算有了兩個兒子,可這一個,也是她的孩子啊!

  閔柏用熱水洗了個手,快速擦干,開始按壓起兒子的小心臟。

  美娘也沒閑著,拼命搓熱雙手,給孩子搓著冰涼的四肢。

  “你瞧見沒?父皇也來了。爹娘都在呢,哥哥們都去吃奶了,你不加把勁嗎?”

  “美娘,你說,給這小子取個什么名字呢?這么懶,竟是還當是你肚子里呢,顯然是在睡懶覺,叫懶哥兒好不好?”

  “不許,不許這么叫我的孩子!我們小哥兒不懶,就是一時睡迷糊了,對不對?他也是個乖孩子,好乖好乖的。”

  一屋子太醫宮女,都聽得落下淚來。

  長春道長輕聲在外頭誦起祈福經文,聲音蒼老,卻平和安定。

  琴姐兒在外頭聽著,頓時含淚,望著蒼天跪下了。

  “老天爺,求您老人家,保佑我小弟弟,讓他快點醒來啦。琴姐兒愿意把壽命分給…”

  “呸呸呸!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徐太后抹著眼淚,也跟著跪下了,“老天爺,你要帶,把我帶走吧。我活夠了,把我小孫孫留下吧。他才多大啊,還沒睜眼看過一眼人呢!”

  所有人都跪下了。

  流著眼淚禱告上蒼,把孩子留下吧,留下吧!

  帝后在那兒忙活了快半個時辰,在閔柏和美娘都快要絕望的時候,門外忽地傳來一聲大喝。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您的海船回來啦!”

  閔柏聽得手一抖,下手就重了。

  殿外來報信的侍衛,只聽說皇后娘娘終于平安生下小皇子,他原本還想來個喜上加喜。

  因人人都在揪心小皇子,也無人阻攔。

  等報完喜信,這侍衛才留意到宮中非同尋常的壓抑氣氛。

  這,這是怎么了?

  侍衛莫名,“是,真是皇后娘娘派出去的船,雷長庚和葛秀才出海的船,回來了…”

  繡花針落地都能聽見聲響的大殿里,突然傳出一聲小貓似的哭泣。

  然后是燕武帝狂喜的聲音,“孩子活了!美娘你看,孩子活了!”

  美娘緊緊抱著終于哭出聲來的幼子,放聲大哭。

  太醫趕緊上前,接過小皇子檢查身體。

  太不容易了,這簡直是奇跡!

  出生半個時辰都沒有動靜的孩子,竟然也能活。

  這是帝后感動了上蒼啊!

  “孩子哭出聲就有救了。娘娘,我們就是拼出性命,也必會留下小皇子!”

  燕武帝偷偷拭去眼角淚花,大笑出聲,“他們這輩剛好隨水,三皇子看來與海有緣,就叫海哥兒吧。他們這一走這些年,都帶回來了什么好東西?”

  挺多的。

  珠寶香料,可謂是滿載而歸。

  但最讓帝后珍視的,是他們弄來的航海圖,還有植物種子!

  尤其有一樣稻谷種子,聽說產糧周期短,結穗多。是他們好不容易才編進竹筐底下,夾帶回國了。

  當然,這些種子不一定都能活。但只要能給大燕增添幾種作物,那就是功德無量啊!

  然后,長春道長也終于有時間,獻上他的書了。

  是他畢生行醫的積累,這些年,他窩在代州不動,就是為了寫這本書。

  比起之前的衛生防疫小冊子,更全面更仔細,里面還詳細記載他多年研究出的偏方秘方。

  如今,老真人無私的全然把它們公開了。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學習,并掌握。若能多救幾條性命,也是功德無量。

  只是美娘看著書冊作者一欄,赫然還寫著迎春居士,與原林居士,詫異了。

  她知道這些年譚迎春一直有跟長春道長通信,說些衛生醫療方面的事情。列上迎春居士,并不奇怪。

  可列上自己,就沒必要了吧?

  這原林二字,天下人一看,皆知是她。若說拍馬屁,長春道長還真不是這種人。

  長春道長笑道,“娘娘雖然沒有涉及里面的內容,可這些年要不是有您的鼎力支持,老道哪有閑心寫下這么一本書?就算寫,也是不齊全的。如今列上娘娘名字,老道還有一層私心,便是想將出版之事,盡數拜托娘娘。老道能在閉目前,看到這套書出版,便余愿已了。”

  好吧,想著皇上那點子家底,美娘把這差事接了下來。

  而后,譚迎春得知,自己居然能在這時代出本書,留下些除了孩子之外,完全屬于自己的一點東西,可是高興得又哭又笑。

  弄得俞憲父子都直嚷嚷,說她“瘋魔”了。

  不過爺兒幾個私底下高興得很,也倍覺驕傲。

  家里的女人很爭氣啊,他們很有面子呢。

  還主動表示,等書印出來,他們要買個一百套,留著傳家送人!

  只后來過于顯擺,不意把岳父外祖譚大人給招得紅了眼。

  特意來信表示,女兒是他家養的,為何不干脆冠以譚氏大名?要是女婿不同意,外孫你們要替你們娘發聲哪!

  這事要如何解釋,譚迎春留到后面頭疼。

  如今的她,瘋魔過后,也要給皇后娘娘打點賀禮了。

  三胞胎啊!

  全是小皇子。

  美娘這一胎生得,大燕上下可是心服口服。

  百姓們是衷心羨慕,朝臣們再也不敢提選嬪妃入宮的話了。

  一胎三子,皇后娘娘這是石榴花神關照吧?怎么這般好運?

  如此多子,宜室宜家,哪個妃嬪有這本事?

  皇后娘娘居功至偉,皇后娘娘千歲千千歲!

  甚至有臣子,仗著跟皇上熟,偷偷打聽起生子秘方來。

  燕武帝可是驕傲得不得了。

  才不告訴你們!

  這樣的好媳婦,是那么容易娶著的么?

  御花園的吉祥喬二,美滋滋的給皇后娘娘獻上三盆盛開的白茶花。還順便跟著二位小公主,去看了一回小皇子們。

  后來據他透露,小皇子都生得好看極了,跟皇上簡直一模一樣!

  我的天,

  皇上一張臉,已經很能打了。

  再來三個…

  不得了,臣民們好期待看到小皇子們長大的畫面!

  可又有人憂心忡忡,既然如此,將來繼承皇位,要怎么分得清誰是誰?

  呵呵。

  燕成帝冷笑,這樣天大的秘密,朕會告訴你們嗎?

夢想島中文    天下第二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