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三三章 馮道

  張邁在天寧寺發出那樣的話來,河西諸寺僧侶哪里還能進行表決?

  眼看法會必然無成,西部諸州的和尚紛紛離去,東部諸州的僧侶則有一大半暗中向張邁示好,宗晦更是率領鄯州眾僧侶公開依附了張邁。

  當然也有秘密與張希崇結交,希望他能夠留下介入涼州的局面,如折逋璜就派兵準備去挖毀毀焉支山下的道路,永昌寺則向張希崇供給錢糧,不料折逋璜才到了焉支山下,功夫才開了個頭,登時冒出無數兵馬將他們團團圍住,來的卻是薛復。狹路相逢之下,唐軍又是攻其不備,折逋璜哪里卻是薛復的對手?

  這根本不是一場仗,薛復只當作是剿匪,是一隊正規軍在維持治安的過程中對一群土匪的逐殺!

  折逋璜丟生鐵刀棄牛皮甲,薛復跟在他后面,揮師挺進,直逼番禾,當天晚上,農奴丁浩率領王安等人,從山城的另外一面,引了唐軍入城,烏力吉當頭跳上,丁浩引了唐軍直闖折逋璜的房間,將他從床上揪了出來,折逋璜怒道:“是你!你這個背主的奴才!”

  丁浩怒道:“我就是不想再做奴才!”將折逋璜整個兒從床上拖了出來,拖到了薛復面前,折逋璜跪在地下瑟瑟發抖,薛復卻看都不看他一眼,道:“帶去聽候大將軍發落!”

  前后只用了一天一夜,薛復便將番禾攻克,當晚放起大火焚城,涼州土豪聞訊無不震驚。第二日薛復兵發永昌寺,搜出了大量廟產,半數充公,半數分給了周圍的農奴,農奴們卻哭著不敢要,唯恐拿了會觸怒佛祖。

  薛復忙請來了甘州僧侶,辦了一場法會,然后以張大將軍恩賜的形式,由甘州僧侶派發賑濟物資,農奴們這才歡天喜地接了,面向張邁駐軍處頂禮膜拜,口中念佛。

  這一切都在張邁退出涼州之后的三天內發生,張希崇本來還打算敲打敲打張邁,不料卻被他搶先動了手,此時張邁身邊就有三千鐵鎧精銳,薛復所統領的兵力亦近萬人,張希崇見狀便不敢異動了。李彝超見張邁如此剛斷,也暗中派人向張邁示好。

  涼州那些曾經與蒙布哈有交往的僧侶,與折逋璜同族的土豪,見狀大吃一驚,便都依附張希崇,請他主持公道。折從陵請戰,說道:“張邁如此猖狂,若這樣也放他過,我朝恩威何存?涼州的民心也將一夕盡喪。”

  張希崇卻道:“不,我們撤軍。”

  折從陵驚道:“我們若是一走,只怕不出一月,涼蘭諸州就要為張邁所有了!”

  張希崇卻道:“我們若是不走,只怕連朔方、定難都要保不住。”

  折從陵心頭劇震,張希崇道:“張邁所說的話,在我朝固然是大逆不道,但說的其實卻是實情,如今我朝國庫空虛,內憂外患,主上是肯定沒有心力來打西北這場仗的。也就是說,如果開戰,中原不會有援軍開到的。你認為,就憑我們帶來的這九千兵馬,就能打贏張邁么?”

  折從陵默然,道:“也未必會輸!”

  張希崇道:“未必會輸但勝算也不大。更何況我們這九千兵馬之中,李彝超的動向也難以預測,如果他臨陣倒戈,那么我們就連性命都要送在這里。到時候張邁趁機擁兵東進,取靈武、收黨項,那他對關中便是高屋建瓴之勢,恐怕長安都將不保,那時才是真正的傾覆之危。”

  折從陵聽得悚然動容,覺得張希崇確實想的比自己更加深遠,說道:“但如果我們就這樣無功而返,只怕回去后會被陛下重責。”

  “不,我們不會有事的。”張希崇道:“若就道理來說,陛下派我們來,只是宣讀圣旨,張邁不奉圣旨,錯不在欽差。所以道理上來講,我們不會見責。若從形勢來說,陛下還要用我外抗張邁,內壓黨項呢,所以他不會動我們的。”

  折從陵的主張是從河西的局面來考慮,張希崇卻是從更大的棋局來加以判斷,最后決定不在這里與張邁決勝,他在臨走之前向張邁發出幾通義正詞嚴的抗議與譴責,之后便引兵東歸,有部分僧侶、土豪擔心被張邁清算,便攜家帶口隨張希崇撤入靈武地區,但大部分人畢竟舍不得鄉井,因此紛紛向張邁請罪,只求不殺。

  李彝超嘆息著對部眾道:“張令公威震契丹,我黨項士兵亦畏之如虎,如今也奈張邁無何,西北之勢,不可復遏了。”

  果然如折從陵所說,涼州一見番禾見焚,張希崇撤兵,哪里還敢抵抗張邁?當張邁再次進入涼州城時,滿城之人已無一人敢站著跟他說話。

  張邁卻派出河西五都尉,踏雪分略諸路,數日而涼州大定。跟著傳檄河、廓、鄯三州,三州亦皆來附,薛復卻率領大軍,揮師蘭州,河西諸族或早有投靠之心,或者眼看唐軍勢大不敢抵擋,因此薛復一路兵不血刃便進駐蘭州之首府金城。

  至此涼蘭鄯廓河五州盡歸張邁,關中恐駭,洛陽大震!

  ————這個冬天,李從珂過得真是艱難,奪位的戰爭給關中平原造成相當巨大的災難,這是,而下半年,中原又發生了波及面甚廣的旱災,同、華、蒲、絳諸州尤其嚴重,這些都也就罷了,當李從珂接到張希崇的回奏,怒火中燒,一下子將張邁收藏書信的瞎子拍翻在地,怒道:“隴右雜種,也敢如此!”急下令:“立刻點檢兵馬,我這便親往涼州,不殺張邁,誓不回朝!”

  眾臣工驚忙上前,房暠道:“陛下,臣昨日一聞西北之訊,已覓高士推算,西北若是用兵,于國家有大不利啊陛下!”

  樞密使韓昭,副使劉延朗也都認為不妥,李專美道:“西北張邁,誠為大逆不道,然如今國庫空虛,貿然用兵,恐有傾危之禍。”

  薛文遇道:“但如果任張邁肆虐,不但陛下威嚴有損,且西北軍民眼見我朝退畏,必生異心,若使人心浮動,恐怕關中也將危殆!”

  李專美道:“你的意思,難道真要出兵不成?”

  薛文遇道:“即今春不出兵,亦必以嚴詞責之,號召河西諸州共鉗張邁,以德以威,使天下人知有君臣之份!”

  殿上君臣計議未定,北方又傳來一個消息,卻是府州一帶有牧民竄入,折從遠拿住一問,才知道是遠從北庭遷回來的契丹舊部。原來耶律勒泰古東歸的時候,有數百回紇牧民請求附隨,耶律勒泰古默許了,后來耶律朔古被慕容春華逼退回到東方,便將這一伙人安置在河套,當然契丹人也不可能像張邁照顧甘州貧民一樣,設法保證其最低的基本生存糧食,這批牧民新到河套,哪里有什么謀生之路?其時又值寒冬,草木枯萎,河水結冰,馬瘦羊弱,不得已,只好冒險南竄,希望搶點東西回去過冬,偏生他們又不識輕重,好死不死闖到府州去了,折從遠又豈是好惹的?當場就將這部牧民來個一網打盡!

  折從遠原本還道只是一部草原流民,后來一問之下才曉得這些人來自萬里之外,又從這些牧民的口中聽到了許多關于慕容春華火燎北庭的兵情,他思忖這個情報非同小可,當即擬成奏章,連夜上奏。

  中雖然涉及到不少將帥,但在李從珂等聽來都甚陌生,變文中縱然稱之為名將李從珂也不當回事,可耶律朔古是什么人,李從珂等卻是清楚的,韓昭、劉延朗等人聽說張邁的部將連北庭都滅了,并逼退了契丹的數萬大軍,臉上都不由自主露出懼意來,均想:“看來這個張邁,可比我們意料之中更加兇悍!”

  府州來的使者退下后,眾大臣再次計議,韓昭等更加堅持絕對不可動兵,這次不僅僅是因為國庫空虛,心中對能否戰勝張邁也存著疑慮了,只是在李從珂面前,他們都不敢直接說出“恐我軍不敵”的話來。

  劉延朗便建議加以安撫,薛文遇道:“那張邁分明是一個頑劣之徒,他已經抗拒過一次圣旨了,如果這次加以安撫而他再次抗旨不尊,那我大唐朝廷威嚴何存?陛下顏面何存?”他仍然堅持己見,認為無論是否動兵,一定要降旨斥責,否則何以明上下內外之份?

  李從珂坐在寶座之上,雖然對薛文遇主張要明上下內外之份感到貼己,可是對他的應對之方卻又覺得:“用一道圣旨去罵張邁,對事情又有什么補益!”

  正在煩惱見,人報:“匡國節度使,同平章事馮相奉旨回朝!”

  卻是馮道回來了,馮道在李從珂入主洛陽之后,以朝中大臣身份出鎮外藩,李從珂雖然不是很喜歡這個沒有氣節的老頭子,不將他當自己人看待,然而馮道三朝宰相的資格擺在那里,見識與聲望在士林之中以罕有能及,當此朝綱難斷之際,便仍然將他召了回來。

  年過五旬的馮道身體其實很輕健,但走其路來卻慢騰騰的,李從珂呼道:“長樂老,走快兩步!”

  馮道還是慢吞吞的,來到階前叩拜,口呼:“我主萬歲,萬萬歲!”依著禮節,行禮畢,等李從珂道:“何必這樣多禮,平身吧。”馮道才站起來,卻是個眉目清雋的老儒生。

  李從珂道:“劉延朗,將西北的事情,和馮相說說。”

  馮道雖然出鎮外藩,同平章事和司空的頭銜并未摘除,論起來還是宰相。劉延朗心想:“這個不倒翁耳目眾多,他雖然才回來,但西北之事不可能不知道。”便擇要將涼州還有庭州發生的事情說了。

  劉延朗說的這些事,有一些馮道知道,有一些馮道不知道,但無論知道與否,他卻也都耐心地聽完,然后才問道:“陛下,那張邁意欲何為?”

  李從珂哼了一聲,薛文遇道:“他要割據河西,卻又不領陛下冊封,不承認陛下為當今天子,還說什么陛下若能外拒契丹、內安百姓,他便降服,否則他便…便要做大逆不道之事!”

  馮道緩緩說道:“這個說的是以后的事情吧,他可有說到近期準備如何?是要和我朝開戰么?”

  “那倒沒有。”韓昭道:“他是要認陛下為兄長,還說什么要與我朝通商,并許諾不逾狄道、靈武,并說要和我們共抗契丹,撐持華夏。”

  馮道哦了一聲,道:“這是好事情啊,我們為什么不答應他?”

  群臣無不愕然,薛文遇怒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他不入貢稱臣,我朝豈能與他和解通商!”

  馮道道:“吳楚入朝未?”薛文遇一愕,馮道又道:“孟氏稱臣未?”薛文遇不能答,馮道又道:“耶律德光,可曾對我天朝俯伏?”諸臣都想:“契丹怎么可能來稱臣俯伏?”

  馮道向李從珂一拜,說道:“徐知誥挾持弱主割據江東,孟氏稱帝巴蜀,契丹虎窺北方,當今天下,四分五裂,稱王稱霸者何其之多,也不爭再多張邁一人。且張邁本人也未稱帝,他既然還能稱陛下為兄,那就還是對我朝仍存敬畏,仍有所求,既然如此,陛下何妨認他為弟?”

  李從珂的臉色本來十分難看,這時才稍稍好轉,似乎有些想通了。

  馮道繼續道:“臣聞:已富之家求貴,已貴之家求名,至于貧困之家,則先圖利。當漢唐盛時,若有邊虜敢犯帝威,則雖遠必誅可也。我朝則內貧外窮,四面伏危,雖占得中原,卻也困處四戰之地!今日之局面,安和則于陛下有利,戰亂則于陛下無利。張邁雖然無禮,然暫未敢東窺,其既高舉漢統大旗,亦可趁勢導之向北,以分契丹之勢!臣聞西域頗有財利,若陛下能以海涵之量,暫時容他割據安隴,借通商之資財,養中原之元氣,則三載可以富國,五年可以強兵,而后兵鋒外向,征不服,討不順,平定天下可也。”

  他捧起了階下被李從珂拍落的玉匣國書,拂去灰塵,進獻到李從珂面前,說道:“老臣懇親陛下以萬民為重,以社稷為重,忍一時之忿以建萬世之基,如此,則為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夢想島中文    唐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