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早朝,宣政殿中,蕭承端坐龍椅之上。百官禮拜,俯身受命。
不待旁人開口,老太尉陶艾當即上前一步,急切道:
“啟奏陛下,邕州急報!夏國收買軍中將領,意欲挑起邕州兵亂。并派兵擅入我大云國境,圍殺邕州大營主帥狄青將軍。幸而狄將軍勇武,未曾使得夏國得逞。”
蕭承能夠發覺夏國那邊的異動,全靠著金手指的臣子忠誠度顯示,以及手下東廠、粘桿處全力追查出來的蛛絲馬跡,方才猜到了一絲端倪。
為了玩這么一招將計就計,蕭承有心不走漏風聲,縱使諸多布局,卻未曾讓太多的人知曉。
所以這如今朝中百官,知道夏國撕毀和約之事的人,實在不多。
陶艾此言一出,朝中百官當即驚駭,頓時一片嘩然,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雖然此前眾人也皆以為,兩國之間日后必再起波瀾。
但滿打滿算到現在,兩國之間戰爭平息,不過才一年不到的功夫。再加上夏國西南遭受瘟疫,民力大損,這怎么看,今年也不太有動武的意思。
可就這么沒讓人想到,夏國那邊,依舊是今年起兵動武!
蕭承端坐龍椅之上,垂旒之下的面孔看不清神色,只有威嚴之聲在眾人耳邊響起:
“哦?堂堂夏國,不恤民生艱難,毀壞和約,輕挑戰端,失信天下!此言此行,當為天下人所唾棄!”
禮部尚書張昭聞言,當即上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夏國無端失信,輕起戰端,當即刻出具國書,昭告天下,并喝問夏國朝堂各中原由!”
輿論優勢,必須占據!
蕭承聞言,當即道:
“準奏!”
老太尉陶艾聞言,再次上前一步,略顯得有些急切,開口道:
“陛下,夏國此番動手,顯然早有準備。既然如此,便絕不可馬虎對待,之后說不定還有后手!當務之急,還請陛下立即發兵,前往邕州駐防。除此之外,北方云夏邊境,也當小心防備!”
殿中百官聞言,當即齊齊出列,應聲道:
“臣等附議!”
“請陛下即刻出兵,馳援邕州!”
蕭承聞言,當即沉聲道:
“邕州大營有兵十數萬,皆是國中精銳,兵力方面自是無虞。最為的緊要的,反而是負責給邕州大營供給物資的石城郡,容易出事。”
說到這里,蕭承微微頓了頓,方才繼續道:
“兵部職方司郎中伍子胥何在?”
聽到龍椅之上的陛下忽然喊到了自己的名字,百官之中的伍子胥,心頭頓時狂跳起來。
為報家仇,他方才投靠云國,想要借助云國國力來報復夏國。本以為還需要再忍耐不知道多長時間呢,卻不曾想倒是夏國那邊耐不住了!
這般驚喜,如何能夠不讓他激動興奮?
但此前好友許恒的告誡,伍子胥還記在心中。為了不給蕭承留個難以鎮定的印象,他連忙強壓下心中激動,快步走出,俯身跪倒在地,行禮道:
“臣在!”
蕭承看著眼前強忍激動,但神情舉措之間卻是有些顫抖的伍子胥,沉聲道:
“石城郡北方直面夏國,又是維系邕州四地糧草軍資運轉要地,事關東南大局,需有人坐鎮其中。伍子胥,你可愿接旨?”
伍子胥聞言,毫無遲疑地俯身一拜,朗聲道:
“請陛下放心,臣必然盡心竭力!”
蕭承聞言,當即開口道:
“兵部職方司郎中伍子胥,遷正五品左軍都督府斷事官,暫理石城郡軍務。再調三千重甲鐵騎、五千禁軍,并入你麾下效力。”
五軍都督府,分為前軍、后軍、中軍、左軍、右軍都督府。自朝中改制之后,這邕州大營,也便成了這左軍都督府。
伍子胥聞言,心中一喜。
可還未等他領旨謝恩,便又聽到蕭承忽然開口道:
“西南百姓,如今已經極為艱難,朕心中憐憫。你這次坐鎮石城郡,其余事情朕可準你便宜行事,但有損民生的手段,還是莫要用了!”
伍子胥性子偏激,再加上金手指給他加上的大仇背景,便使得他一心只想要攻入夏國境內,有時候難免手段酷烈。
還記得當初,伍子胥當著岐王的面對自己獻策,就曾經說過,要派遣士卒突入夏國境內襲擾,焚毀踐踏田地,以此牽制、削弱夏國實力。
只是如今云國在夏國西南名聲極好,蕭承也是有心,想要在此次之后吞并西南六郡。
這樣一來,他的那些偏激手段,對云國形象頗有損害。放他出去領兵,自然是要提前打好招呼的。
伍子胥聽到蕭承之言,便知道當今陛下是在提醒自己,莫要將家仇置于國事之上。
此時的他又想起好友之前的告誡,心中突然生出一絲慶幸。
若是此前沒有將許恒的話聽進去,反而表現出一副迫切想要報仇的念頭,恐怕今日自己還是不能出去領兵。
想到這里,伍子胥心中一凜,俯身道:
“臣遵旨,必謹記陛下教誨!”
而就在這個時候,宣政殿外,忽然有東廠番子快步跑入殿中,俯身跪倒,高聲道:
“啟奏陛下,秀山郡急報!”
“安王毀去陛下欽賜玉璽、王袍,燒毀儀仗,起兵謀逆!”
這個消息,其實東廠早就暗中傳回了消息。只是此前絲毫沒有在意,也便沒有選擇公告眾臣罷了。
而此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殿中眾臣,卻是沒有什么驚慌的模樣。
黎衛寧這毫無征兆地宣布反叛,眾臣似乎是還沒有聽到夏國來襲那般吃驚,甚至還有朝臣,露出了一臉疑惑費解之色。
那個黎衛寧,是瘋了?要不然,為何這般想不開?
別怪蕭承,乃至一眾云國朝臣對待黎朝,是這般輕蔑無視的態度。
實在是黎朝近些年來,武德不沛,被云國兩場國戰,打得是損失慘重,精銳盡喪。
黎朝軍士,看到云國大軍的旗幟,那一個個是軍心渙散毫無斗志。而且黎朝曾經的靈魂人物太尉陳豐,已然身死,云國朝臣更是不將他們放在眼中了。
而這個時候,東廠番子卻是接著稟報道:
“另有平蠻將軍呈上的軍報,安王、不,偽黎叛首黎衛寧,領偽黎東路水師,自沿紅河逆流而上,轉入南盤江中,朝石城郡而去!”
此言一出,朝中頓時一靜。
老太尉陶艾聞言,當即皺眉,駁斥道:
“不可能!紅河水道兇險,礁石暗生,五十料的船也只能夠勉強行駛。黎朝水師若是能夠通行,當初黎朝又是如何丟了北方膏腴的四州之地的?”
此話,倒是在理。
黎朝水師,乃天下諸國之中當之無愧的水師第一。
若是紅河能夠通行,黎朝水師早就自升龍府入海口北上,切斷云國大軍補給線路,又何來之后的黎朝邕州之敗,致使黎朝直接損失八成精銳,還將黎朝大軍的精氣神給撲滅得差不多了?
東廠番子被老太尉喝問,也不知該如何反駁,當即將手中軍報高高舉起,高聲道:
“個中內因,微臣不甚清楚。唯有平蠻將軍軍報在手,呈于陛下!”
蕭承聞言,皺著眉揮手,讓身邊小太監前去將軍報接來。
楊大眼雖然故作渾人模樣,但蕭承卻是清楚,他可不是當真的糊涂。
接過軍報之后,蕭承翻開一看,瞳孔頓時一縮。
軍報開頭,赫然便是黎朝水師凝聚大軍異象,乘風破浪,一路直朝石城郡撲去,想要借助南盤江水脈,隔絕石城郡、邕州四地與云國國內的聯系。
這氣運之法,本就是黎朝老祖黎醒琢磨出來的。想來在黎朝之中留下了一絲記載,倒是很是正常。
雖說黎醒那邊,除了將國運與自身氣運相連,延長壽命增加武功之外,便沒有琢磨出其余用法。
但是那更多的,還是因為天地未曾升格,種種妙用未曾顯露罷了。
如今天地大變,黎衛寧借著黎醒留下的東西,琢磨出一點氣運用法,以黎朝那精銳水師凝聚氣運異象,倒是也不奇怪!
想到這里,蕭承眉頭皺得更緊了。
這樣一來,原本以為根本不會造成什么麻煩的黎朝,卻是反倒成了讓云國頭疼無比的存在了。
若是真讓他們隔絕了石城郡與國內的聯系,那靠著石城郡調運物資的邕州大營,那更是危險了!
殿中百官,此時雖然看不清蕭承的神色。但蕭承那周身立時沉肅下來的氣勢,讓殿中氣息一滯,卻宛若一塊重石,壓在了百官心頭。
這番情緒變化,便讓百官心中頓時揣測起來。
莫非,黎朝水師當真沿著紅河逆流而來?
可是這件事若是為真,那也實在太過于駭人聽聞了些!
畢竟按照朝臣們此前的世界觀,除非黎朝能夠招來成百上千位,精通水性的九階高手,然后日夜不休,開鑿水道供大軍通行,才有一點可能實現。
還沒等百官擔憂多久,那龍椅之上端著的當今陛下,卻是忽然發出了一聲輕笑之聲。
當今陛下周身,那沉肅無比,凝重異常的氣勢,便頓時散去。頃刻之間,宣政殿中便宛若烏云散去,陽光照射。
百官心中一松的同時,不由得生出疑惑。
陶艾見狀,當即忍不住開口問道:
“敢問陛下,此軍報是否可信?”
蕭承聞言,合起手中軍報,隨手放到一旁,道:
“是真的!”
此話一出,宣政殿中頓時再次紛鬧起來。
若是軍報為真,那可不是小事。
紅河水道一通,黎朝那威震天下的水師,便可長驅直入。或是隔絕石城郡,或是奇襲云國腹地。原本根本沒有放在眼中的黎朝,赫然成了云國的心腹大患!
老太尉陶艾臉色難看,當即道:
“陛下,請速速調兵于南盤江上,或是沉沒船只、或是鐵索橫江,以封鎖水道,阻止黎朝水師前進!”
蕭承聞言,當即點頭道:
“便如老太尉所言!下旨調兵,封鎖水道!”
說到這里,蕭承微微一頓,當即沉聲道:
“如今局勢危急,立即傳旨,調平蠻將軍楊大眼麾下兵將,沿江防備!”
眾朝臣聽到楊大眼的名頭,卻是有些錯愕。
駐守秀山郡的楊大眼部,的確是距離南盤江最近的兵馬了。
而且楊大眼的出身楊家庶脈,與后宮關系頗深,又曾經在蕭承近前效力,忠心自然是不用懷疑的。
只是此人雖位列四品封號將軍,但卻是目不識丁之人。往日行事,也頗有些不著調。這樣的人物,如何能夠擔負起防備黎朝水師的重任?
當即,便有朝臣出列諫言,道:
“陛下,平蠻將軍駐守秀山郡,身負防備黎朝大軍之責,輕易不可調動!”
“請陛下三思!”
“朝中武將總多,陛下還是另選人才前往統兵吧!”
陶艾此時,也是有些放心不下,當即道:
“陛下,老臣雖老邁,但愿為陛下效力!”
蕭承此時,卻是毫無猶豫遲疑,斬釘截鐵道:
“如今國中,楊大眼部距離南盤江最近,由他負責防備,最是恰當。若是從京中調遣兵馬,卻是也來不及了!”
說到這里,蕭承微微一頓,沉聲道:
“朕意已決,諸卿莫要再勸!”
如今蕭承威望甚高,一言而決,便是朝中百官再有意見,也只能俯身聽命。
今日局勢,就如此前那般,夏、黎兩國再次齊齊來襲。
但此時云國局勢穩定,民心盡附,軍心可用,手頭軍力更是充沛。便是朝臣心中也并無多少畏懼擔憂之意。比之當初的形式,不知道好上多少。
最重要的,還是現在端坐在龍椅之上,當初御駕親征,以一己之力挽于社稷將傾的陛下,便是朝中眾臣心中的定心丸。
皇命已下,眾臣俯首。云國朝堂,再次全力運轉起來。
無數運轉調度糧草物資、抽調選任士卒的旨意,有條不紊地自六部發出,傳達京中各衙門、地方州郡、駐軍兵營之中。諸多布置,一一下達實施。
而就在這些旨意之中,還有著兩道由蕭承親自傳下的旨意。
一道圣旨,是征調民間兩位賢士,任八品參軍之職的旨意。
另外一道圣旨,則是有些莫名其妙。內容是,抽調石城郡附近工匠集結,要突然修建什么祈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