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是一個優缺點都很明顯的帝王,他的優點是志向遠大,雄心勃勃,很想有所作為,解決父皇一直無法解決的四大難題,同時他勤于政務,從不懈怠,每天都處理朝務到很晚。
但他的缺點也明顯,比如剛愎自用,不太聽別人勸說,還有他比較急于求成,什么事情說干就干,而且要求短時間內必須完成,這就導致他不惜民力,有點好大喜功。
當楊廣得知老三蕭夏在于闐國建立了于闐都護府,駐軍八百,他激動得連說三個‘好!’字。
他連忙命人把地圖找來,很快,宦官給他取來了西域地圖,這還是從前北魏的地圖,因為建立鄯善郡和且末郡,才從以前的圖書庫找出來,又重新繪制。
楊廣把地圖展開,先找到了鄯善郡和且末郡,又向西很快找到了于闐國。
他取過御筆,將于闐國和且末、鄯善連為一片,臉上的興奮難消,建立于闐都護府就等于將大隋的疆域又向西延續了一千二百里。
他放下筆對楊素道:“明天朕要接見于闐王子,封他們父子大隋的官職!”
楊素笑道:“微臣更關注這種開疆拓土的方式,并非滅掉西域小國,而是與小國共存,讓微臣想起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就是晉王殿下的方式,朝廷在西域小國駐軍,建立都護府,小國的國王官員皆封漢職,陛下,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開疆拓土方式。”
楊廣點點頭,“明天接見了于闐國王子后,朕還要再接見晉王府長史,劉文靜是晉王的首席幕僚,朕想和他談一談。”
“微臣會安排好,另外還有一個消息,是關于黨項,也是劉長史告訴微臣,他也今天剛剛接到鷹信。”
楊素把鷹信抄件呈給了天子楊廣,楊廣看了一遍道:“轉籍隋民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是特例,不能推廣,比如突厥,轉籍為隋民非要出大亂不可。”
“陛下說得對,轉籍也只能像黨項這種人口少,獨立的民族,晉王殿下雖然沒有提及,但微臣猜測,黨項的貴族和首領應該被斬盡殺絕了,就和吐谷渾一樣。”
楊廣嘆口氣道:“這樣做雖然效果好,但有失道義,此事不要再提及,更不能記入史書中,明白了嗎?”
“微臣明白,那鄯州大都督改為隴右經略府,陛下以為如何?”
“可以考慮,等明年設立道時,一并改革,相國要催促一下東都營造進度。”
“請陛下放心,明年十月前一定完工。”
“要十月啊!”
楊廣嘆了口氣,又緩緩道:“明年春天,朕要巡視河西隴右,再去河套,回來后希望東都已經完工!”
當天下午,于闐國王子尉遲跋質那和手下搬進了鴻臚寺館舍,沐浴更衣,準備朝覲天子。
次日上午,天子楊廣在甘泉宮召見了于闐王子尉遲跋質那。
尉遲跋質那向天子進獻了國禮,五色美玉,楊廣龍顏大悅,下旨封于闐國王為上柱國、歸德大將軍,封王子尉遲跋質那為柱國。
同時答應尉遲跋質那的請求,讓其拜繪畫名家田僧亮為師,學習佛教繪畫。
在接見了尉遲跋質那后,天子楊廣又在御書房召見了劉文靜。
劉文靜恭恭敬敬行大禮參拜,“微臣劉文靜參見吾皇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楊廣又讓宦官搬來座位,放在幾名相國下首,賜劉文靜坐下。
楊廣笑道:“朕剛剛得知晉王率軍滅了黨項,將黨項人轉籍為漢民,安置在河源,此舉頗有創意,朕也同意,但有沒有考慮遷徙漢民過去?”
“回稟陛下,晉王殿下出征前和微臣談及安置漢民事宜,黨項因為長期和吐谷渾作戰,青壯男子損失嚴重,族內年輕女子和寡婦很多,正好隴右軍中大量士兵娶妻困難,晉王殿下就考慮用聯姻的方式,讓漢人士兵迎娶黨項女子,給予河源郡土地,轉為府兵,或者成親后退伍為民,在河源郡安家,這樣就保證了漢民在河源郡繁衍生息。
這是晉王殿下的思路,雖然河源郡具體情況不明,但微臣認為也會這樣安排。”
楊廣點點頭,又問幾名相國道:“各位相國的意見呢?”
右相楊素笑道:“此方案可行,可以讓戍邊將士安心呆在邊疆,微臣建議可以給予稅收上的優惠,比如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免稅,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的漢民去邊疆安家種地。”
左相楊達也道:“不光是河源郡,還有西海郡、若羌郡和且末郡,朝廷要采取各自優惠措施,遷徙漢民去邊疆,只有邊疆百姓安居樂業,大隋才能牢固控制疆域。”
這時,戶部尚書韋沖問道:“請問劉長史,黨項百姓轉籍為漢民,我能理解,但黨項的酋長和貴族又是怎么安排的?”
劉文靜遲疑一下道:“這個.卑職只是收到鷹信,文字有限,具體卑職也不清楚。”
韋沖哼了一聲道:“其實你不用回避,我很清楚,晉王肯定像處置吐谷渾的權貴一樣,全部斬盡殺絕,這樣他是很爽,但大隋的仁德名聲卻也被他敗壞殆盡。”
韋沖又對天子楊廣道:“陛下,明明吐谷渾已經臣服大隋,晉王卻對吐谷渾施以血腥殺戮,對黨項若也是血腥殺戮,將來西域各族怎么看待大隋?國以仁為本,以寬恕和誠意待人,尤其是西域各國,這樣他們才能對大隋心悅誠服,真正臣服于陛下,若是以殺戮威逼,就算他們臣服也不是本心,將來很容易背叛大隋,微臣再次呼吁陛下,盡快把晉王調回中原,他真不適合在西域開疆拓土。”
宇文述、虞世基、蘇威三人也贊同韋沖的態度,他們也認為晉王殺戮太重,不適合在邊疆,會給大隋引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建議天子明年將晉王調回中原。
楊廣沉吟半晌對劉文靜道:“朕決定明年春天巡視河西、隴右,也會去河套和突厥可汗會面,之前給晉王提到豐州之事,讓他暫停一切計劃,靈州大都督朕就不打算讓他兼任了,于闐都護府給朕很好的啟發,可以讓晉王考慮建立伊吾都護府和高昌都護府。”
雖然天子沒有明說,但劉文靜聽得出來,韋沖當自己面批評晉王殺戮吐谷渾貴族,另外三名相國也批評晉王,必然是和天子事先溝通,甚至就是天子的授意,這才找到借口取消晉王兼任靈州大都督。
劉文靜心知肚明,晉王殿下開疆拓土,威震西域,已經多多少少有點功高震主了。
劉文靜心中嘆息一聲,躬身道:“微臣一定轉告晉王殿下。”
當天下午,天子楊廣下旨,晉王不再兼任靈州大都督,由汾陽郡王楊恭仁出任靈州大都督,裴矩出任突厥使,兼靈州大都督府長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