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章 愿往

  說幾句題外話,有的書友認為去澳洲比較好,作者早前也聽過奧宋的梗,不那么去寫,并不全是考量邏輯的合理性,一來是不想重復別人的創意,二來,澳洲也好美洲也罷,只是給宋廷找一個出路,并不是主角的出路,更不是本書的故事線。

  說白了,宋膽就不是一本被打到海外,攢足資本殺回來的套路。就算有也是輔助性的元素,請耐心看下去。

  另外有書友可能不喜歡海外劇情,沒關系并不長,頂多2.30章就結束,不喜歡可以跳過。

  ————————————(正文)

  后世所說的扶桑國,大多指日本。緊鄰大陸,當然不是遠到無法追擊的地方。

  但是,古人所言之扶桑卻與后世不同,并不是日本,而是東瀛之東,一個極為神秘,只存在于傳說中的未知之地。

  從山海經,再到海內十洲記,再到南北朝時期的慧深和尚,都曾記載過扶桑之地。

  當然,除了梁書中的慧深和尚去過扶桑國,其它記載都模糊不詳。山海經和十洲記更是被稱為志怪小說,很難為世人信服。

  所以,到底有沒有扶桑國,扶桑國又在哪里,自古就存在很大的爭議。

  后世的趙維也肯定不知道這些,但是通過原主寧王的記憶,他發現扶桑和后世的理解不同,這便足夠了。

  他需要的,只是為美洲大陸引入這個時代找一個借口。

  至于為什么選的是美洲?準確地說,趙維想讓大宋去的地方是中南美,北美都不行。

  不去東南亞的島國,或者澳洲,趙維也是有所考慮的。

  誠然,東南亞諸島和澳洲大陸,既不算遠,又地廣人稀,還不缺資源,理論上是極好的逃亡之地。

  可稍一結合中原的戰局,便會發現,正因為太近了,人太少了,所以恰恰不適合殘宋前往。

  首先,以華夏王朝繼承者自居,欲徹底掌控天下的元朝是絕不會任由殘宋有一息尚存的。

  可以預見的是,不管大宋逃到哪里,元軍必是窮盡所能地撲殺剿滅。

  太近,意味著大宋的逃亡之路容易甚多,可元軍追擊難度亦容易甚多。可能沒等有喘息之機,便又要被拖入戰爭的泥潭之中。

  其次,就算元軍不追,任由大宋海外生根,但也已經沒人了。

  中原國土盡失,趙宋在半個世紀的蹂躪中,早就是茍延殘喘之態,瓊州軍民更是殘宋最后的有生力量。

  憑這十幾萬人海外立國,生存也許沒有問題,但又如何再臨天下呢?

  十年之后,將軍白發,悍卒遲暮,又怎能重拾舊山河?

  二十年之后,新人長成,后浪推前浪。可做為第二代移民的他們,還有老一輩的國仇家恨嗎?還知中原江山壯美,祖宗陵寢凄涼嗎?

  國與國之間的傾扎蹈覆,地利、資源確實重要,然而最重要的還是人。

  東南亞也好,澳洲也罷,人少是好事,但人少也不是好事。

  而前世有機會去美國旅游,參觀過印第安人紀念館的趙維恰好知道,美洲中南美,也許存在著讓趙宋絕地翻盤的契機。

  那里不但有近三四千萬的印第安土著,還有神秘的瑪雅、阿茲臺克,還有遍地黃金的印加。

  當然,在沒有六分儀,沒有精度定位的情況下,談遠渡大洋,生根美洲,似乎有些癡人說夢。

  但是.....

  人在絕境之中,是沒有那么多選擇的,也不要奢望面面俱到....更何況是國家危亡之際?

  大宋沒有選擇,只能冒死一搏。

  “扶桑國!我們可以去扶桑國。”

  “扶桑?”張世杰與陸秀夫等人面面相覷,甚至有些哭笑不得,“那只一個傳說.罷了。”

  趙維卻道:“正因為是傳說,去者了了,元軍才無從追擊啊!”

  “況且,梁書言之鑿鑿,慧深和尚去過扶桑,就在東瀛之東。只要咱們從東瀛出發,向東航行,一定能找得到。”

  “這......”張世杰覺得,怎么這么不靠譜呢?

  “真的!”趙維生怕眾人不信,“我用人頭做保,只要一路向東,一定找得到。”

  好吧,趙維雖說初中沒畢業,但初中地理還是上過幾節課的,知道有北信風帶,夏季正好是從日本以東一路吹到北美。

  只要一路順風走,閉著眼睛都能撞到美洲大陸上。

  當然了,路途艱險,肯定不像趙維說的那么簡單。

  但這卻是大宋軍民唯一的生路,也是他這個文盲穿越者唯一能想到的救宋之法。

  只要逃到美洲,最好是南美,不但元軍沒法追,而且大宋朝的科技水平對于當地土著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那是個沒有輪子,沒有鐵器,連耕種都還處于刀耕火種水平的原始社會。

  瑪雅城邦沉迷于研究天文,不知道什么是戰爭,一茬莊稼還要種上三年。

  就連驍勇的北美印第安人,也只會用兩條腳和木矛狩獵。

  當這些原始文明遇到武裝到牙齒的大宋,不說征服,起碼立足沒有任何問題。

  那為什么不暫避鋒芒,跑到美洲去呢?臥薪嘗膽若干年,到時反攻中原,也不失良策吧?

  “太后、太尉、陸相,維知道你們都累了。”趙維懇然訴說,這也是他把朝臣都支出去的原因。

  有些話,是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的。

  “為國盡忠,可能亦是臣子最后的體面。可是為了大宋,為了宋土淪為元奴的萬萬宋人,此地也絕不能是掘墳建陵之所啊!何不放手一搏,橫渡汪洋?”

  “前有建炎南渡,再興百年。今為何不能再來一次建炎南渡,再搏一個盛世呢?”

  “......”

  “......“

  “......”

  眾人沉默了,扶桑國......?

  張世杰感到何其荒謬,竟對一個傳說之地生出一絲久不曾有的希望?

  陸秀夫又何嘗不是如此?

  但是,真的行得通嗎?

  高宗建炎南渡,執半壁江山,雖有中興氣象,卻再也沒有回到中原故土。

  何況是遠渡重洋,尋一個未知之地?會不會像高宗一般,再難回轉?

  那樣的話,還不如死了來的干脆。

  苦笑一聲,“中原盡失,宋民為奴。大宋,還是大宋嗎?萬一回不來,如何對得起祖宗?”

  一句話,把張世杰和楊太后又從希望之中拉了回來。

  張世杰頓悟搖頭,“若真如相公所言,那世杰九泉之下,還有何臉面面對先皇?”

  “不會的!”趙維堅定搖頭,打斷二人,“一定不會的!我們一定會回來!”

  張世杰看著趙維,今天這個混蛋寧王給了他太多意外,比之崖山更加的意外。

  “寧王何以見得?”

  只見,趙維笑了。

  “太尉怎還犯起糊涂了?太尉不是黃潛善,而是岳鵬舉!陸相不是秦檜,而是宗汝霖!官家更不是高宗,十數萬軍民亦不是南逃的敗軍散卒啊!”

  “還不明白嗎?”趙維瞪著眾人。

  “能陪官家一路不棄,甚至懷抱盡忠死志的這些臣子,哪一個是怕死之徒?哪一個不是忠義絕倫之士?”

  “這十數萬義勇軍民,有的是官家從臨安帶出來的御用工匠,有的是不愿依附元朝的讀書人,有的則是忠心趙宋的絕好兒郎。”

  “官家此去,只有忠臣義士,沒有奸佞小人。只有大宋朝最精良的匠人,沒有一個庸庸碌碌之輩。”

  “這樣一群人若于海外立足,不出十年,必翻天覆地,攜倒海之勢而歸!”

  看著張世杰,“十年!若給太尉十年修養生息,臥薪嘗膽,太尉可否重回中原,席卷海內?”

  張世杰一聽,竟面色潮紅,“若有十年喘息,世杰必復宋土!若不如愿,寧愿吊死!”

  “好!”趙維點頭,又看向陸秀夫。

  “陸相,再沒有比這十數萬人更忠心不二,更奮發圖強的百姓了。再沒有比現在這個大宋朝堂更君明臣孝的時代了。陸相就不想試試,引領這樣一群人,創出一個不一樣的大宋?”

  “我......”陸秀夫呆呆地看著趙維。

  不得不說,他被趙維說服了。

  趙維用一個他們從不曾設想的角度,解讀了當下時局。

  是的,沒有比當下更好的朝堂,更好的百姓了!

  這十幾萬軍民,兵是是最忠勇的兵。他們在趙宋無望的情況下,還依舊追隨宋廷至死不渝。

  臣,是最忠義的臣。張世杰、蘇劉義等等,哪一個不是拋開個人得失,一心為國?

  民,更是最好的民。那里面有文人,有武漢,更有大宋最精銳的宮廷匠人。

  這里面涵蓋了冶金、鍛造、營建、織種等等各行各業的精英,儼然就是一個濃縮的大宋百業。

  若能有安身之所,陸秀夫絲毫不懷疑,他們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

  “寧王,真的確定有扶桑之地?”

  趙維搖頭,“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值得賭一回!哪怕萬死存一,也總好過在瓊州等死。”

  “好一個萬死存一!”陸秀夫眉眼之中終于有了神彩,“那秀夫就陪寧王賭這一次。”

  說罷,轉身面向楊太后,“臣附議寧王之策遠走扶桑,以求東山再起。”

  高位上,楊太后眼中帶淚,卻是笑的,“哀家亦愿往!”

  ......

夢想島中文    宋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