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途客車訂單量大增,這是鋼城汽車廠沒有預料到的,李學武也是一樣。
之所以把產能控制在每個月交付6臺,就是覺得這臺車的受眾有限。
你想吧,這年月一臺212吉普車也才三萬多塊錢,鋼城汽車給鴻途客車開價8萬到13萬。
從去年7月份紅星廠送給周先生第一臺鴻途金標客車以來訂單量增長確實可控。
月交付3臺的情況下,未完成訂單量基本上保持在3個月以內。
也就是說每一次交付,手里都會有9臺車的訂單,特種車輛制備廠發展的不慌不忙。
今年的6月份,鋼城汽車考慮到訂單量有所增加,便上報擴充產能至6臺,整整翻了一倍。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特種車輛制備廠產能翻倍的時候,訂單量卻翻了三倍不止。
訂單的主要來源分別是聯合企業、府辦中辦、部辦委辦,以及各外事館和外企。
如果產能不變的前提下,現有訂單已經夠特種車輛制備廠忙到明年3月份去了。
而一些單位和部門已經在催了,希望能盡快拿到現車。
這臺車有如何的魔力,能讓這么多單位趨之若鶩,瘋狂追求?
李學武思考過,無非是兩個原因: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紅星鋼鐵集團汽車工業總設計師是誰?
有人說是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總設計師王志,但大家都知道,看職務是不作數的。
前后參與了多款摩托車和汽車設計工作的集團秘書長李學武才是大家公認的總設計師。
為什么?
明明沒有設計能力,更沒有相關的設計經驗,李學武為啥會被這些技術人員所追捧?
道理很簡單,按照秘書長所提意見設計的汽車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內在,都承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你說內部市場沒得選,狗設計的汽車都能賣脫銷,那對外貿易呢?
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紅星羚羊汽車出口超過了3萬臺,彗星摩托車出口了超過10萬臺。
一七廠也不敢說有這樣的數據吧,紅星鋼鐵集團汽車工業真的在吊打全國同行業了。
在這份成績單上,外人可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會當笑話聽。
但是,設計和研發部門確實認真聽取了秘書長李學武的意見,這才有了瘋狂搶占市場的汽車工業發展現狀。
在開發鴻途汽車的時候,李學武就接連否了不下十六個外觀設計稿件。
他給出了幾個設計要求:大氣,沉穩,高檔,簡潔。
尤其是色彩不宜艷麗,整體外觀要巧用支線和曲線,尤其要注意風阻的設計規范。
前前后后修改了超過三十幾個版本,終于讓秘書長滿意了,這才有了今天鴻途的成功。
早在這個項目立項的時候,李學武就曾經斷言過,這臺車會越賣越好,越賣越多。
這也是回答了當時的一些質疑,大家普遍覺得這樣華貴的汽車缺乏必要的市場。
現在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從訂單來源上看,省辦的采購量在增加,尤其是北方各省,前期訂購一臺的,紛紛后悔當初為什么太謹慎了,這一次加購都超過了3臺。
四套班子各得有一臺備用吧,省里采購了,使用了,市里也看出了這臺車的好。
特別考慮到了這年月公路的狀況不佳,鴻途汽車的底盤是經過調校和升級的,以應對復雜多樣的路況。
真要把調研考察的領導撂在了路上,這臺車的名聲也就毀了。
你要說鴻途做的這么好,訂單量這么多,這個項目賺錢了嗎?
很遺憾,李學武是能看見財務狀況的,特種車輛制備廠沒有盈利,反而在虧損狀態。
就算鴻途客車賣出了平均10萬元的售價,可從整體上來說,工期長、手工作業、技術要求高等情況,造成了相關項目無法盈利的尷尬狀況。
特種車輛制備廠幾乎所有的項目都處于虧損狀態,這其中就包括信號燈信息指揮車、草原虎輕甲巡邏車、劍齒虎重甲執勤車、金剛消防挖掘車、藍海消防水炮車、9座宏運救護車等等。
現在最燒錢的還不是這些已經投產運營的項目,而是被李學武寄予厚望,圈錢無數的坦途汽車,以及陸地巡洋艦。
那么有人要問了,既然特種車輛制備廠的每生產一臺產品都要虧損,那為什么還要經營呢?
后世有人也就這個問題問過雷總,他自己也說小米每賣出一臺宿妻都是虧錢的。
雷總的宿妻是怎么虧的李學武不知道,但他支持特種車輛制備廠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有些產品不能單純地以是否盈利為評判優劣的標準,特種車輛制備廠的一些產品本身就是該行業和領域的標準。
這個道理一些人可能不懂。
換個說法,現在特種車輛制備廠的部分產品還處于半流水線半手工作業的現狀,很大原因是缺乏足夠大的市場潛力。
但這并不妨礙紅星汽車在各個專業領域圈地,樹立品牌和行業標準。
一旦市場培養起來,首先受益的一定是紅星汽車,半手工作業隨時都能轉化為流水線作業。
所以,一些項目看似賠錢,實則是養精蓄銳,打磨技術,以待時機。
特種車輛制備廠還承擔著車輛工程研究所的實驗和測試功能,更能從實踐的角度給研發部門以反饋。
在產品屬性日趨成熟的時候,就會選擇一些項目進行投產和上馬。
近期鋼城汽車有看到鴻途項目的發展,便萌生了加速研發小型客車的工作。
在7座宏運面包車逐漸暢銷的基礎上,研發和探索9座宏運客車的更多可能性。
既然9座宏運能開發出救護車的功能,那為什么不能兼顧鴻途客車的舒適屬性呢?
這個意見可不是李學武提出來的,純粹是車研所那些大學生們想出來的。
真得說路劃好了,誰都知道怎么走。
李學武看到項目計劃書的時候眼前一亮,這不就是商務車的路子嘛。
后世就有7座商務車和9座商務車,李學武并沒有對項目規劃指手畫腳,只是多填了一個意見:要研究9座商務車,也可以研究7座商務車。
開天眼的李學武就是紅星鋼鐵集團立于不敗之地的最大保障。
“集團的三批次公務用車采購申請到你那了吧,有什么意見沒有。”
李懷德下樓吃午飯,見到李學武從辦公室里出來,便招手一起往樓下走了。
路上他扯了幾句,便問到了這個情況。
李學武遲疑了一下,試著問道:“增加兩臺鴻途沒有問題,采購魔都轎車是為了…?”
“嗯,我就知道你會有所疑問。”李懷德點點頭,一邊下樓一邊解釋道:“遼東三個工業區,連帶著津門以及京城,都需要高級轎車。”
“你此前跟我提過,想要再等等。”他看向李學武笑了笑,問道:“我看咱們廠的汽車工業暫時還達不到轎車的設計和研發水準吧。”
“二汽那邊已經立項了。”李學武道出了心里的想法,“古力同想要同咱們一起合作。”
“我知道,可他一個人說了不算。”
李懷德微微搖頭否定道:“你可能不知道,付占東近期要動一動,二汽的項目會暫時擱置。”
“即便是沒有這檔子事,等他們的轎車設計生產出來,不也是猴年馬月了。”
他看出了李學武的猶豫,主動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慰道:“我明白,你對咱們廠的汽車工業是有感情的,對汽車工業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但有些事不能全知全占了,總得給別人一些活路。”
“魔都汽車來找您求饒了?”
李學武聽出了李懷德話里的意思,不見遺憾和懊惱,眉毛一挑,打趣道:“感受如何?”
“哈哈哈哈——”李懷德大笑,看得出來,心情很好,“你呀,你呀,這嘴就是不饒人。”
爽朗的笑聲過后,李懷德長出了一口氣,講道:“什么求饒不求饒的,車研所那邊現在真能拿的出來研發和生產計劃,我是不管不顧的。”
“但是吧,今年時間過半,有些項目和投資是該收一收了。”他用手背輕輕拍了拍李學武的胸口,小聲提醒道:“景副主任找我發火了。”
“財務狀況堪憂,長期投資占用了太多的預算,今年的報告會很不好看。”
李懷德沖李學武眨了眨眼睛,無奈地說道:“你是知道她的,她要發火,我也沒奈何。”
“我太知道了——”李學武扯了扯嘴角,故作淡漠地說道:“財務就是拴在業務脖子上的繩索,業務跑得快了,自然要緊一緊的。”
“哎——”李懷德拍了拍他的胳膊,雖然不愿意讓他的抱怨,可還是沒舍得說他什么。
“8月份了,距離年底還有四個月,是該掃尾和收拾的時候了。”
他邁步走進大廳,也沒在意身邊不時經過的職工,同李學武講起了下半年的安排。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這邊陸陸續續的有工程完工,軋鋼廠和部分機關可以完成疏解了。”
李懷德手指虛點了幾下,問道:“醫院那邊的情況如何,你了解嗎?”
“嗯,前天去看過,進度很快。”李學武介紹道:“廠醫院這邊最遲10月底就能完成全部搬遷,所有醫療救援隊都能完成撤回和整編。”
“各科室在完成基礎建設和整頓隊伍之后,才會再根據實際情況派出支援隊伍。”
“人事壓力大不大?”李懷德較為關心地問道:“那么大的醫院支撐起來,人手一定需要很多吧?”
“確實,勞服公司已經完成了前期的進駐和各項工作的適應調整。”李學武介紹道:“醫務人員和設備管理這邊,廠醫院還能應付得過來。”
“這主要得力于自三年前開始,您對醫療建設工作的大力支持。”
他微微點頭,肯定了李懷德曾經的決策,老李是真做了一些好事的。
時局維艱,在三年前老李能舍得拿出錢來建設醫療體系,不斷地接收和招納醫務人員。
不得不說,他有魄力。
紅星廠為什么敢建設如此龐大,科室齊全的綜合型醫院,一次性滿足10萬人的醫療需要,就是靠的這份信心。
紅星廠的醫療救護力量一直處于超飽和的狀態,人員多的用不過來,只能以支援隊的形式,配給給各個分廠和分公司。
醫生也是人,南丁格爾不是神,沒有患者,時間長了他們的技術也就廢了。
這一次聯合醫院組建,試營業期間不斷地有志愿隊規建,組建各科室。
雖然來這邊就醫的患者還很少,可正是需要這樣的狀態來讓各科室慢慢地運轉起來。
京城最大的綜合型醫院,從目前來看,也是醫務工作者最多的醫院,甚至可以說優秀醫務工作者最多最全面的醫院了。
紅星廣播最近一直在做相關的宣傳,紅星鋼鐵集團聯合工業第一醫院(京城院區)面向所有集團職工、聯合單位職工、貿易單位職工及家屬開放醫療優惠的政策。
普通市民也可以到這里就醫,提供完備的醫療救治手續,支持相關的報銷流程。
有了聯合醫院,廠醫院是否還會保留?
這個問題早就討論過了,今天在去吃飯的路上,李懷德同李學武兩人又提起了。
別看廠醫院的醫生逐漸在往聯合醫院調動,但要知道聯合醫院和廠醫院是兩個性質。
紅星廠醫院是廠區的福利保障機構,廠職工就醫是足額報銷,只需要營養費和部分藥費。
部分藥費主要是報銷清單以外的特殊藥品或者進口藥品,這方面廠職工都了解。
聯合醫院是集團創建,面向所有患者開放的營利型醫療機構,也可以看做是分公司。
就像聯合學校一樣,廠職工子女上學一樣要繳納學費、學雜費。
今年的四月份,紅星鋼鐵集團委托聯合儲蓄銀行,向全體職工和聯合單位的職工提供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多種保險服務。
目前還是自愿購買的狀態,大部分廠職工還在觀望狀態。
但聯合醫院的組建和運營,徹底改變了醫療福利的結構,聯合醫院不提供免費醫療。
也就是說,廠職工在廠醫院享受的全面醫療保障并沒有帶到聯合醫院。
所以,在組建聯合醫院以后,廠醫院還在運營當中,只是會大幅度削減醫療力量。
發燒感冒肚子疼的都還好,廠醫院領幾片藥,或者打點滴也就過去了。
手術一類的,或者是疑難雜癥,廠醫院會逐漸推薦職工患者前往聯合醫院進行救治。
而在聯合醫院,廠職工以及同紅星鋼鐵集團有關聯關系的企業職工和家屬都能享受到福利優惠政策,可也不是免費醫療政策。
這就是在引導廠職工和其他聯合企業職工主動購買醫療保險,在聯合醫院,醫療保險才是主要的報銷途徑。
結合優惠福利政策,綜合報銷比例能達到90,且這里的醫療資源更豐富,更先進。
兜這么大一個圈子,為什么要逼著廠職工從全面報銷,轉為保險核銷?
其實從廠職工的角度考慮,購買保險在聯合醫院就醫,與原來的廠醫院就醫花費相差無幾。
紅星廠醫院的情況同其他企業單位的廠醫院基本類似,都是部分專科還可以,整體表現一般。
不是哪個企業都有魄力,利用這個時間瘋狂吸納醫療資源和力量的。
招的進來,養不起。
廠職工雖然要自行購買醫療保險,但銷售到了更全面的醫療保障服務,多出來的10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各自心里都有一桿秤。
再一個,紅星鋼鐵集團并沒有完全取消廠醫院的編制,只是會逐漸改制。
全面報銷的制度還是會存在,只是能提供的醫療服務會削減。
削減到什么程度呢?
李學武給出的意見是,廠醫院會化整為零,在亮馬河生態工業區幾個主要居住區和商業區建設社區醫療體系,來滿足日常醫療需要。
也就是說,廠醫院的工作職能和全面報銷的福利體系會轉移到社區診所的身上。
體量更小,距離職工和家屬更近,更有力地做好保護和服務工作。
回過頭來看聯合醫院的建設和醫療保險的推動,紅星鋼鐵集團是在下一盤大棋。
首先,全面醫療改制醫療保險,紅星鋼鐵集團每年至少能節約幾百萬的醫療花費。
這一部分主要是以醫療支出和保險費用上繳組成。前文提到過,無論廠職工有沒有就醫,每年都要向總工會繳納15的保險費用的。
現在就是要打破這一制度,紅星鋼鐵集團要利用聯合醫院的盈利,減少這一部分的支出。
變花錢為省錢,為賺錢。
全四九城的醫療體系比一比,除了那幾個特別的醫療服務機構,哪個能比得上聯合醫院。
協和、友好也是不成的。
老李在意的廠醫院要疏解出去,聯合儲蓄銀行也已經搬進了新的辦公樓,勞服公司、銷售總公司等企業也要陸陸續續地往外搬遷。
紅星軋鋼廠廠區明顯的能看出人員有所減少,部門有所建設。
就連從去年開始日益緊張的辦公環境都有所緩解,有的辦公室甚至都搬空了。
辦公區五座辦公樓,一年前大家還擠破腦袋地拼搶辦公位置,現在沒人搶了。
機關辦公人員暴增之后,紅星廠開始了機關人事變革,分廠和分公司等一級、二級、三級分支機構的機關逐漸成立,相應人員下調充任。
鋼城軋鋼廠機關成立以后,紅星軋鋼廠機關逐漸向集團機關過渡。
還留在這里的機關干部主要分成了三批次。
首先是已經確定要歸納到集團機關的干部和干事,其次是暫時駐留負責軋鋼業務的干部和干事,最后則是為新京一軋鋼廠培養的干部職工。
集團干部職工會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的年初直接搬去集團辦公大樓。
軋鋼廠駐留干部職工則會隨軋鋼廠職工一起搬去鋼城,這些人有部分人員是掛著鋼城軋鋼廠干部職務的,過去就直接上崗了。
為新京一軋鋼廠培養的干部職工,則會隨同現有紅星軋鋼廠的設備一起調去屬于京城工業的新軋鋼廠。
三股分流,這里的辦公樓真就會人去樓空了。
其實從今年開始,紅星軋鋼廠廠區就已經陸陸續續關閉了一些車間,調走了一些干部職工。
鋼城工業整合了五金工業、電子工業、冶金工業等等,軋鋼廠需要的配套工業都可以從鋼城完成生產和加工,就算加上運輸成本也比這邊低。
搬遷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關閉的車間,調整的部門,調走的人員,都在整體規劃方案之中。
但表現出來的狀況就是,紅星廠逐漸的空了,雖然這種空是相對的。
李學武剛到紅星廠的時候廠職工人數也才一萬多,現在就算逐漸搬遷,也還有將近3萬人在廠區。
軋鋼工業三班倒,是要在兩年之內超額完成一些任務,做好搬遷期間的計劃儲備。
老李為什么會在意職工和部門的疏解工作?
很簡單,無論是部門動,還是人動,就等于人事動,這兩年他一直都在做這件事。
你當老李只會喊接著奏樂接著舞?
李學武同他配合工作了兩年多,對李懷德再了解不過,包括他的這些動作。
李懷德全面接手紅星廠的工作也才兩年多一點點,此前從未重視過人事培養工作。
至少沒有現在這般重視。
你不能說他熊瞎子掰苞米,他以前倒是想插手人事工作了,可楊鳳山和楊元松能給他這個機會?
一個管后勤工作的副廠長,能把后勤、服務和保衛幾個部門的人事盯緊了就不錯了。
其實說起來,從現在往回看,老李手底下這些人還是很能打的。
當然了,三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接連折戟沉沙,最后只跟著他走出來一個董文學。
這還得說董文學有個好妻子,好學生,否則他在去鋼城的第一年就折了。
仕途這條路真是危險重重,沒有一定能力的人絕不要硬逼著自己往前奔,害人害己。
“李主任找你談什么了?”
景玉農坐在梳妝臺前的凳子上,扯了毛巾擦著頭發,從鏡子里看了身后躺在床上的李學武。
這壞蛋對她愈發的放肆了,明明說好的有事去招待所的,他卻非要來家里。
難道男人都這么庸俗嗎?
主臥雖然不比客廳,掛放了那么多相框,可在床頭也是有她的全家福。
李學武也就這點惡趣味了,非要壓著她似是有意無意地對著相框,她都要氣死了。
還有,既然來了家里,又哄著她穿了平時上班才穿的衣服,又在床上叫她景副主任…
這混蛋!就花花腸子。
“扯東扯西的,誰知道呢。”李學武躺在床上微微瞇著眼睛,打量著梳妝臺前的人7。
“你當我是傻的?”景玉農不滿地轉回頭,看了李學武,“別說你們凈扯閑蛋了。”
“還真讓你說著了。”
李學武掀開薄被,從床上下來,站起身甩噠甩噠地往衛生間走,嘴里沒在意地說道:“他貫會遮遮掩掩,故弄玄虛的,你還不知道他?”
“哼——”景玉農稍顯不滿地瞪了他的背影,道:“你們倆是一丘之貉,半斤對八兩。”
“您高抬我了,論扯嘰霸蛋,我可比不上李主任的能耐。”李學武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從衛生間里傳來,還伴有嘩嘩聲,“他跟我說,想要把打麻將放在今年的秋季運動會項目里呢。”
“你們在一起就說些這個?”
景玉農擦著手里的化妝品動作一頓,側耳傾聽衛生間里的動靜,問道:“就沒說工作上的事?”
“說了,說你跟他發火了。”
李學武似乎是在洗澡,噗嚕噗嚕地回了她道:“是關于今年財政預算和費用支出使用進度的事,他讓我暫停一些項目的開發和推進工作。”
這么解釋著,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從衛生間門口探出頭問道:“你真跟他發火了?”
“正常的態度表達罷了。”景玉農漫不經心地說道:“不發火不足以表達財務的狀況。”
“嗯,我就說的嘛,您除了能跟我發火,怎么可能跟老李來勁呢。”
他這話說完,人又閃回了衛生間繼續洗澡去了,可沒見著景玉農嗔怪地瞪向了他。
自己現在機關里的形象都怨誰啊?
還不是配合李學武的表演,才讓她這位財務副總成了母夜叉的形象。
可恨可惱的是,李學武還玩上癮了,是要她一直這樣下去,塑造成一個冷面正直的形象。
在單位是這樣,在床上…算了,不說了。
“你是怎么考慮的?”涂抹完了護膚霜,她便來到了衛生間門前,抱著胳膊看了光條條的李學武,問:“關于李懷德,關于班子里的這些人。”
“我怎么考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怎么考慮的。”李學武看了看架子上的洗浴用品,回頭問道:“你愛人平時用什么洗頭?”
“跟你說正經的呢!”景玉農瞪了他一眼,見他無語的模樣,還是進去給他找了香皂。
當然不是她愛人的,是她自己用的。
“我說的也是正經的。”李學武一邊洗著頭發,一邊說道:“現在的情況是宜靜不宜動。”
“這段時間老蘇的動作你都知道了吧。”他抬起頭看了門口的景玉農講道:“別以為老李要穩定局面,就任由他上竄下跳的。”
“你知道蘇維德求的是什么嗎?”
景玉農扯了架子上的毛巾掛在了浴室的扶手上,看了他一眼,提醒道:“你倒是要小心點。”
“知道,我怎么能不知道。”李學武嘿嘿笑道:“他就差指著我鼻子罵街了,我還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無非是工宣隊的管理權限,他還是想要在這個領域做文章,畢竟是他最為熟悉的。”
“你知道還忍著他?”景玉農微微挑起眉毛,似是攛掇地說道:“這可不像是你的脾氣。”
“我什么脾氣,我現在相當的有涵養。”李學武抹索一把臉上的水,看向景玉農壞笑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做一個老實人。”
“呵呵——一點都不好笑。”景玉農咧咧嘴,轉過身去說道:“你是要對付李懷德吧。”
她走回主臥,扯了自己的浴巾回到門口,等著李學武出來。
“別玩的太過火,李懷德在這個位置上,比換誰上去都強,包括谷維潔和董文學。”
“你想多了,老李對我可不薄,我怎么可能算計他呢。”李學武走出來,接了她手里的粉色浴巾看了看,沒在意地圍在了身上,“江湖一點地說,我們可是手足兄弟至愛親朋一般的感情啊。”
“嗯,聽你這么一說,我更加肯定了。”景玉農白了他一眼,回到主臥后靠在了梳妝臺上,淡淡地說道:“我只是提醒你一句,別得意忘形。”
“瞧,你還是不了解我。”李學武走到她身前挑起她的下巴認真地說道:“我就算得意,也不會忘形的,更不會忘了你。”
“一邊去——”景玉農受不了他的德行,拍開了他的手,嗔道:“你以后注意點,別…”
別什么,她沒好意思說出來,但嗔怪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得嘞,既然你不喜歡。”李學武笑著扯過自己的衣服穿了起來,“下次我準備地方,約你。”
“還說不會得意忘形。”景玉農哼了一聲,語氣有些蕭索地說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一錯再錯。”
“唉——”聽了她的話,李學武搖頭嘆氣道:“我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都是我的錯好吧,你千萬不要承擔這些壓力,怨我怨我。”
他站起身穿了褲子說道:“都是我浪蕩不羈,貪圖你的美色,誘惑你,勾引你…”
“閉嘴吧你——”景玉農被他說的不好意思了,內心的一點愧疚和感慨消散一空。
他最是能扯淡的,要不怎么能跟李懷德混在一塊去。
“你要是現在后悔還來得及。”李學武提上褲子就想不認人了,“懸崖勒馬,尤未晚也。”
“別用那種眼神看著我。”
見景玉農瞇起了眼睛盯著他,李學武扯了扯嘴角,穿上襯衣說道:“我對你可是認真的。”
“滿嘴屁話。”景玉農懶得再聽他的忽悠,這人說十句話,有九句半都是假的,誰信他誰就是大傻子,“快走快走,我現在不想看見你。”
“這話說的讓我多傷心啊。”李學武穿戴整齊,沖著快要沒耐心的人7挑了挑眉毛,壞笑道:“送你的衣服要穿啊,特意給你訂做的。”
“滾吧你,那么多廢話呢。”
趕了李學武出門,景玉農臉上的嗔怒化作了紅暈,是想到了他送的那些禮物。
這人沒有正型的,連送禮物都帶著玩鬧的。
真要穿他送的那些衣服,怕不是連門都不敢出,羞也要羞死人了。
不過他也不是總沒有正型,送的那些衣服是開玩笑故意逗她的,可手表首飾什么的,卻是真金翡翠的,看著就價值不菲。
景玉農為啥敢收他送的禮物,就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跟他的特殊關系,只用人到中年,夫妻似是兄弟來形容是不全面的,也許還有對平淡人生的反抗,想要尋求一些刺激。
或者再直白一點,隨著紅星廠向集團邁進,組織生態愈加的復雜,她需要一個完全的助力。
能從紅星廠階段堅持到集團,這壓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她也曾經抗爭過,堅持過,不過都被現實擊垮,證明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和閱歷的她不足以獨當一面。
一個李學武,配合李懷德就能將她打的體無完膚,還說什么獨當一面。
所以打不過就加入,有過部委工作經驗的她很容易就能找準自己的生存位置。
同李學武在一起,她并沒有吃虧,倒不是說身體上和精神上,主要是工作上。
如此關系,幫助她快速確定了在組織生態中的地位,化解了來自后背的危機。
能真切地感受到來自李懷德一方的態度,同時還不用承擔李學武這一方的壓力。
所以跟他在一起的這一年以來,她在工作上表現的愈發如魚得水,沉穩干練。
要說她照顧李學武,倒不如說李學武幫助她,雙方各有所得。
李學武同多個班子成員有所牽扯,在集團內部關系網龐大,且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很難講到底是李懷德選擇了他作為接班人來培養,還是李學武選擇了李懷德做頂梁柱來支持。
看似平靜的集團生態,實則暗流涌動,蘇維德攪起來的浪花只是表面,更深層次的,也許有外力在覬覦集團的利益。
從年中開始,景玉農明顯感覺到李學武有所布置,似乎是在針對李懷德。
可從道理上又說不通,她不覺得自己能看清的局勢,李學武會看不清。
這個時候絕對不適合放倒李懷德,或者換任何一個人上去都不如李懷德。
無論是谷維潔還是董文學,都不可能得到上面的信任,掌握紅星鋼鐵集團。
貿然行事的結果就是集團組織生態分崩離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但如果不是針對李懷德,那李學武看似針對李懷德的動作又是針對誰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她,同李學武早就討論過的,她實在不適合負責業務工作。
李學武給她的建議是,放棄幻想,專注財務工作,就做集團的財神爺。
其實做財務工作沒什么不好的,真放棄了業務和正治方向,她倒是輕松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發展前景明亮了,上面一定會看到她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能力。
她自信不會跟李學武一系爭搶什么,李學武應該能夠信任她,所以先排除了她自己。
谷維潔?董文學?
這兩人她是了解的,跟李學武牽扯著一定的關系,不可能有矛盾。
薛直夫?程開元?
這兩人倒是有可能,程開元幾次遭遇都有李學武的影子,難說現在的老程恨不恨李學武。
機關里的事哪里說的清楚,就算是現在說不恨,一旦有了機會,誰知道他會不會變臉。
至于說薛直夫,這個人她還真就看不懂,保守、孤立,在集團工作中是最為堅固的一方。
就連李懷德都拿不下他,更不在組織生態中站隊,最近同程開元走的非常近。
也不能說同病相憐,但程開元確實得了他不少的支持和幫助,能快速恢復工作狀態,離不開薛直夫的幫忙。
除了這些人,就剩下新來的幾個班子成員了。
蘇維德不用說了,李學武一定有所布置,高雅琴和張勁松呢?
李學武雖然沒有明說,但她也了解了不少,高雅琴應該是受李學武的邀請來的紅星廠。
或者說,就是兩人謀劃。
高雅琴在集團中負責經濟工作,正是她和李學武被李懷德分割出去的工作內容。
不知道李懷德看沒看得出高雅琴同李學武的關系,但即便是看出來了,景玉農相信老李也不會表態的。
正治就是這樣,買定離手,不能后悔。
李學武能安排人接手他拋出去的工作,繼續對集團的經濟工作施加影響力,那是他的能耐。
但老李分割他和景玉農的影響力也是一種能耐,這就是妥協的藝術了。
張勁松這個人還是比較特殊的,從性格上就能看得出來,同班子成員都不怎么合群。
老李似乎也曾經想過招攬他,卻沒見張勁松有什么表示,似乎仗著上面的關系,在集團里等待機遇,一飛沖天。
這么一連串地思考下來,景玉農琢磨了好半天,都沒想出來李學武到底要算計誰。
總不能是病秧子熊本成吧,那位一年有360天是在廠醫院里度過的,李學武犯不上如此。
最有可能的是李學武即將去往鋼城,一連串的動作和布局就是為了方便此后的工作。
同時也在防備他去往鋼城期間,董文學調動回京無法快速接手工作期間,老李或者其他人趁虛而入,有什么動作。
所以,八月份了,李懷德選擇什么時機調董文學回京,調李學武去鋼城。
很多人都在磨刀霍霍,等待時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