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被分成很多個子系統,多個傳感器,各自一個表格,林林總總有幾十張的樣子。
高振東一邊翻看著數據,一邊聽著他們對各個數據表的解釋。
看了一會兒,高振東對數據表的含義已經非常熟悉,他挑選了幾張表,站起身來,走向了黑板。
在李總他們好奇的目光中,高振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坐標系,只有第一象限。
坐標系的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上面,他分幾條區域,各自寫上了自己挑選的那幾張數據的名字,然后以時間為索引,將幾個數據的隨時間變化曲線畫了上去,時間一一嚴格對應。
看著高振東的操作,幾位來訪的同志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這辦法,有點兒意思啊。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高振東正兒八經的分析問題時的工作方式,這一看,就覺得高振東這果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高振東畫完之后,盯著這個對比圖看了一會兒,然后他又回過頭,在數據堆里挑選了一些數據表,補充了上去。
最后,他扔掉粉筆頭,拍了拍手上的灰,轉過頭來。
“同志們,我看出來一些問題,我們探討探討。”
李總他們大喜,高教授果然靠譜,簡直就是火眼金睛啊,就這么定睛一看,分析一會兒,就有想法了。
“嗯,好的,謝謝高教授,你說,我們聽著。”
高振東也沒耽誤,將手指向了一條數據曲線,幾人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子,那是高度表數據,果然是高度表出問題了?
但是高振東的話卻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
“第一個問題,出在高度表上。”
第一個?看來問題還不少啊?
“這個高度表,是爭先一號用的吧?”高振東笑道。
“對,爭先一號的高度表,還是你幫的忙,我們尋思這個高度表的功能、性能都滿足新彈的要求,而且體積也很小,就直接采用了。”這是正確的路子,有現成的,而且是成熟、經過實戰的零部件,那就直接使用就行,沒必要非得去整個新的。
所以高振東也點點頭,表示同意這種做法:“嗯,對,這個思路很正確。不過你們有一個小問題,數據刷新率,你們應該調整一下,原來的那個數據刷新率低了,不夠。”
齊工有些不解:“原來那個數據刷新率應該沒有問題,我們折算過,對于控制需求來說,還是可以滿足的。”
高振東搖搖頭:“一開始是可以的,但是從這個點開始,就不夠了。”
他將手指向了高度表數據的一個拐點,這個拐點,是45米,然后就開始往下降,到9米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上升,然后數據斷掉了。
而這個9米多的數據,和另外一條線上的一個很重要的點發生了關聯,那是系統控制循環中,一個新循環的起始,兩者之間的關系看起來好像的確是出現了問題。
一開始夠,到這里就不夠了?齊工看著高振東指向的那個拐點,想了一下,突然一拍腦袋。
“嗨,你看我這個豬腦子!都怪我,這次都怪我!”看到這里,他是追悔莫及,偷了個不該偷的懶啊!
固體反艦彈和爭先一號的彈道規劃,是不同的!
爭先一號的彈道,全程是保持在40米以上,但是新彈不同,按照高振東提的要求,為了縮短敵人的反制窗口,要求導彈盡量掠海飛行,末端彈道,要降到10米以下。
彈道低了,留給控制系統對高度進行控制的時間就短了,這里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數據刷新率首先就得提上來!否則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這個彈的高度表的問題就是,其數據刷新率,能滿足40米的高度,但是對于10米以下的高度,刷新率不足,留給系統進行控制的時間窗口就非常的短。
按照無線電高度表的硬件底子,刷新率是可以做高一些的,這也是高振東說“調整”的原因,不用重新設計,調幾個元件參數就可以。
但是刷新率在夠用的前提下,并不是越高越好,這是在這年頭,為了可靠性做出的一點妥協。
所以齊工在使用爭先一號的高度表之后,沒有調整數據刷新率,這就導致在導彈高度下降到10米左右的時候,對高度的調整開始出現問題,而且海上是有浪的,這就更進一步惡化了高度控制系統的工作狀態。
李工也不是傻子,在高振東給出拐點之后,馬上就找到了問題所在,追悔莫及,可以說,這一次的掉彈事故,就是他沒有調整這個刷新率導致的。
最讓他感到后悔的是,這些硬件在能力上都沒有問題,不論是無線電高度表還是控制計算機,從根子上來說,一個來得及,一個算得出,問題都出在他沒及時調整參數。
一想到白花花的銀子打了水漂,齊工就心疼不已,一次實驗,花的錢可不僅僅是那枚導彈本身。
更別說這個簡單的問題導致的嚴重故障,甚至可能為固體反艦導彈的發展帶來重大的干擾。
看見他痛心疾首的樣子,高振東連忙安慰他。
“不至于不至于,齊工,就算是你及時調整了無線電高度表的數據刷新率,這枚遙測彈啊,大概率還是要掉的,或者試驗依然會失敗,你就不用這么難過了,結果都一樣。”
聽見高振東這話,包括李總在內,都有如腦袋上挨了一悶棍,腦瓜子“嗡嗡”作響。
高教授,不會安慰人的話,可以不安慰的。
你這安慰,怎么聽著更特么難過了?
齊工哭笑不得的看著高振東,合著大的還在后面?
“高教授,你的意思,這個彈還有更嚴重的問題?”
高振東一副“大的就要來了”的表情:“嗯,對咯,這個彈最大的問題,不是無線電高度表,而是你們說的雷達脫鎖的問題,這才是大的。”
“啊?難道雷達脫鎖,不是因為無線電高度表帶來的故障導致導彈異常機動而脫鎖?”
高振東搖搖頭:“這還真不是,你看這里。”
高振東將手指向了雷達脫鎖的時間點,然后手向下一劃拉,這一下大家都看出來了,很明顯,雷達脫鎖的時間點比導彈異常機動要早得多,早在導彈下降到20米以下的時候就出現了。
高教授這辦法真不錯,一眼就能看出故障發生的時間先后關系,為事故分析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
事件發生的先后關系對比,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在航空器事故的分析中,基本上都會重點研究這個對比數據。
李總他們在覺得“學會了”的同時,再想到是從自己的試驗失敗中學到的,頓時又覺得虧得慌。
對于雷達,齊工是很明白的,要不他還設計個毛線的制導系統,所以當高振東指出這個時間對應關系的時候,他已經順著無線電高度表的故障原因,想到了很多東西。
“高教授,你的意思,是隨著高度的進一步下降,海面雜波導致了雷達的性能下降,最終導致脫鎖?”
高度越低,雷達受雜波影響就越嚴重,這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尤其是海面風大浪急的時候,更是如此。
雷達的工作原理和整個系統,遠比無線電高度表來得復雜,在這里復雜不是好事,所以雷達會比無線電高度表更早出問題,畢竟無線電高度表本身沒問題,問題是刷新率太低而已。
本來這個固體反艦彈的雷達,是齊工的得意之作,他想了很多辦法,終于用固體反艦彈這一點點口徑,達到與爭先一號基本一致的雷達性能,對于這個事情,他還是比較自得的。
但是現在一看,這個問題,好像沒完全解決掉,甚至說完全沒解決,40米高度能鎖,但是到了末端不能鎖定了,那跟沒解決有什么區別?
高振東點了點頭:“是的,我猜是這樣的。所以即使無線電高度表不出問題,雷達的問題最終也會導致丟失目標乃至掉彈。”
這讓齊工有些沮喪,這果然才是最大的問題,無線電高度表是癬疥之疾,這才是疑難雜癥,這玩意上,他是花了大功夫的,沒想到還是沒解決掉。
“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想了很多辦法,這個彈的直徑和供能,都比爭先一號差了很多。”
高振東大概聽懂他的意思了,想了很多辦法,還是這個樣子…其實也不是沒進步,畢竟在更小的體積口徑和重量下,實現爭先一號同等性能,已經是大進步。
他想了想,自己也許有些方向性的辦法能提供給他們,畢竟自己和雷達這個東西,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齊工,不介意的話,能把彈載雷達的設計資料給我看看么?”
齊工和蘇衛華聽了大喜,你也會這個你早說啊!
這個東西他們倒是沒帶,但是大致方案和設計,他們腦袋里面記著的啊,而且高振東這里一般給的是原理性的解決方案,一時之間沒有詳細內容也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