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西喀喇汗國之后,中軍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跟伊世界聯軍決戰,而另一個則是先攻打伽色尼王朝。
伽色尼王朝又稱“哥疾寧王朝”,“伽茲尼王朝”,極盛時期為中亞帝國,占據著后世的伊朗大部,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部分地區,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北部,它仿效薩曼王朝的各項制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中央集權官僚體制,由中央垂直管理各個地方。
不過——
這已經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因為伽色尼王朝的地方封疆大吏手握軍政大權,對中央威權構成威脅,同時一些邊遠、偏僻地區由各個藩屬、附屬國、游牧部落頭人等代理統治,最終導致王朝慢慢衰落——幾十年前,馬蘇德三世死后,伽色尼王朝便陷入了王位爭奪戰之中,后來馬蘇德三世的諸位王子之一的巴赫拉姆沙阿通過向塞爾柱帝國屈膝的方式換來了塞爾柱蘇丹桑加的援軍并最終成為了蘇丹,隨后巴赫拉姆沙阿決定脫離塞爾柱的控制,然而反被塞爾柱人擊敗,伽色尼王國一步一步衰弱到了現在這個只有一個空架子的王朝。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伽色尼王朝雖然衰落,但它的疆土面積遼闊,甚至堪比東喀喇汗國,比西喀喇汗國還大,就是比賽爾住王朝都沒小上太多。
當然,更關鍵的還是它虛弱,很容易就能打下來——為個時期的中亞,并沒有太強的國家,否則伽色尼王朝早就被滅了。
如果認定“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那么應該先攻打伽色尼王朝,而不是跟聯軍決戰。
可因為補給的問題,中軍這次一共才帶來了三十多萬精銳——其實那一百萬預備役民夫和李衍一眾兒子的親兵也能戰,另外,還有數萬依附于大中的各個小勢力的人馬,不過,這些部隊,在李衍、岳飛、劉锜等人看來,屬于二線部隊,只能搬搬東西,打一打順風戰。
不過——
在李衍、岳飛、劉锜等人看來,中軍能戰之兵,只有三十幾萬。
而伊世界聯軍有上百萬。
因此,中軍一旦分兵,有可能就會打不過伊世界聯軍。
所以,岳飛和劉锜提出來,先不要打伽色尼王朝,而是直接跟伊世界聯軍決戰。
岳飛和劉锜的理由是,只要在決戰中戰勝了伊世界聯軍,后面的戰斗甚至可以讓那一百萬預備役民夫和李衍一眾兒子的親兵及那些從屬人馬去打。
另外,伊世界的這上百萬聯軍,如果不處理掉,也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應該集中全力先將其滅掉,那樣一來,整個伊世界就可以任由李衍分封了。
李衍的幾個還沒有撈到疆土的兒子用各種各樣的渠道勸李衍,先打伽色尼王朝,等打下了伽色尼王朝,再跟伊世界的聯軍決戰。
對于自己的這幾個利令智昏、目光短淺的兒子,李衍實在是大失所望,然后一律趕回國,而且,誰求情都不管用。
李衍這不是意氣用事,而是讓他們回去之后好好再深造深造、好好再歷練歷練,然后再說他們當國王的事——在李衍看來,就憑他們現在的表現,就憑他們現在這么沒腦子的樣子,指定當不好國王,如果勉強讓他們去管理國家,那絕對是在害他們,搞不好他們的小命都得丟了。
李衍攆回去了這幾個兒子之后,再也沒有人敢提議先打伽色尼王朝的事了。
爾后,岳飛、劉锜等人開始為決戰做最后的準備。
歷經了大半年時間,桑賈爾終于湊夠了七十多萬大軍,對外宣布兩百萬,然后由桑賈爾親自率領,向中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桑賈爾都親自出戰了,為了士氣,李衍不能不親自迎戰。
李衍和岳飛、劉锜等人一商量,親率三十萬大軍迎戰桑賈爾。
雙方的決戰之地就在撒馬兒罕城以北的卡特萬草原(這個地方位于后世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上展開。
敵軍雖然沒有兩百萬之多,但也有七八十萬,是中軍的一倍還多。
可李衍并沒有畏懼。
時隔十幾年再次披甲帶盔的李衍,慷慨激昂的跟自己將士們說:“雖然戰人是我們的數位,但敵軍是由多個國家、部落、族族的部隊集合在一起而組成的,事先沒有統一的演習,因此必定指揮不通,攻之必定首尾不救,而你們無不是從尸山上爬過來的、從血海里趟過來的,朕從擁有一山之地,到打下來了整個天下,從未有一敗,這次也必不例外,朕的戰士們,跟著朕,朕將帶領你們再次取得無上的榮光!”
一通神吹之后,李衍便將指揮權交給了岳飛和劉锜。
岳飛和劉锜把部隊分成了三支,讓李衍親率中軍,岳飛指揮左軍,劉锜指揮右軍。
另一邊,桑賈爾也是自領中軍,他的宰相領左軍,馬赫穆德汗領右軍。
戰場上的形勢是,李衍領的中軍對陣聯軍的中軍,中軍的左軍對陣聯軍的右軍,中軍的右軍對陣聯軍的左軍。
岳飛和劉锜等人為李衍選的駐扎地點是一片依山的緩坡,山中間還有一道峽谷。
幫李衍指揮中軍的張憲、耶律大石和折彥質等人,充分利用了這道峽谷,他們把中軍布置在峽谷前面,左右兩軍分列兩邊,背靠峽谷作戰。
戰斗一打響,聯軍的左軍猛攻中軍的右翼,而雙方的中軍陷入了僵持。
這樣一來,中軍的右軍跟中軍、左軍之間就拉開了一個缺口。
桑賈爾看準時機,命令聯軍的左軍插入到中軍的右軍和中軍、左軍之間。
這個缺口越位越大。
聯軍的左中右三軍都逐漸真進了這個缺口當中。
耶律大石見此,向李衍建議,中軍和左軍向聯軍的右翼迂回。
李衍聽從了耶律大石的建議,親率中軍與岳飛率領的左軍開始迂回。
這么一通迂回,結果變成了,中軍的右翼進攻聯軍的左翼,中軍的左翼迂回到了聯軍的背后,中軍的中軍進攻聯軍的右翼——這就形成中軍門戶頓開,聯軍三面受敵的局面,而聯軍正對的就是那條峽谷,中軍三面兜底,發動猛烈的進攻。
聯軍無路可走,只能被攻擊犀利的中軍逼入峽谷。
而那峽谷很窄,數十萬人馬一進去,掉頭都費勁。
關鍵是,之前岳飛和劉锜在兩側埋伏了數十萬預備役民夫。
很快,數以百萬計的炸藥包,被預備役民夫從峽谷兩側扔入峽谷之中。
炸藥包雨,炸得峽谷中的聯軍人仰馬翻。
而這還不算完。
爆炸過去,中軍又殺入峽谷之中,對那些還沒被炸死的聯軍勇士進行二次屠殺。
一仗下來,聯軍伏尸數十萬,沒死的,也大多被生俘,只有寥寥三兩萬人從峽谷的另一端殺了出去,至于桑賈爾本人,在重傷的情況下,被小將岳雷生擒活捉。
中軍一戰就決定了中亞的命運。
很快,中軍就趁大勝之勢直接殺向塞爾柱帝國的都城伊斯法罕殺去…
鉛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