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說,宋國所請聯合滅金一事,咱們該如何應對?”
王倫最先道:“宋人無信,屢次失約,非是誠盟,今日它受金國所欺,才許燕云和金國之地,與咱們水泊梁山結盟,它日它渡過此難關,必謀燕云之地,出此謀者,實屬狼子野心。”
蕭嘉穗道:“欽宗對其父尚且如此,何況君上乎?此薄情寡義之輩,不足救。”
岳飛道:“若要燕云和金國之地,咱們可自取,何需宋軍相幫?”
韓世忠道:“宋軍上下猜疑,軍令不一,有功不賞,有過不罰,戰力低下,與之為盟,必誤大事。”
李助道:“金地貧瘠,燕云四戰,君上若要,就要中原大地,或是江南水鄉,宋皇若是舍得割讓,咱們水泊梁山未嘗不可出兵。”
陳箍桶道:“君上且在真臘郡再待些時日,金人這次收獲巨大,又全身而退,已得甜頭,必會再去侵擾宋國,待宋國遭到金人涂炭,君上再考慮是否救援也不遲。”
隨著真臘等郡的治理展開,陳康伯也被李衍調來,給王倫擔任副手,確保重要的中南半島盡數為水泊梁山所有,也確保王倫不會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陳康伯猶豫了一下,道:“宋人畢竟與咱們同種同源…”
不等陳康伯說完,王倫就道:“非也,國與國之間,豈能義氣用事?且君上此時提大軍相救,宋人必不會感激,還會像防賊一樣防著君上,何苦來哉?”
婁敏中也道:“王總督所言不錯,宋人不陷入絕境,是不會感激君上出兵的,只會覺得君上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席長實(藤原長實)操著還不算太流利的漢語說道:“宋國的疆土雖好,這中南之地亦不差矣,關鍵是,中南之局面已經打開,微臣覺得還是應以中南為主,將中南完全納入咱們水泊梁山的版圖,再圖中原亦不遲。”
李大石(耶律大石)道:“塞種人、貴霜人、匈奴人、嚈噠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臘人,大批移居西天之地,滅了印度人所建的笈多王朝,然后建立了伐泰比的遮婁其、拉喜特拉庫塔、卡利阿尼的遮婁其等等十幾個小國,這十幾個小國之間爭斗不斷,軍事能力低下,君上您完全可以在占領了中南半島之后出兵攻打西天諸國,然后北上…”
對于耶律大石的目的,李衍很清楚。
耶律大石之所以力勸李衍攻占印度,那是因為他想從印度打回他們遼國的故地。
這個想法雖然有點天方夜譚,但并非絕對不能實現。
正像耶律大石所說的那樣,印度如今分成了十幾個小國,梁山軍如果放棄攻略中原,將大軍全都調來這里,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平定中南半島和印度。
在這之后,耶律大石一定會鼓動李衍攻打伽色尼,然后攻打東喀喇汗國,再然后耶律大石的目的就達到了,水泊梁山的勢力基本上就可以跟遼國的殘余勢力接軌。
說實話,耶律大石的設想其實還是挺有誘惑力的,而且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中南半島這里,水泊梁山幾乎可以說是已經沒有對手,如果將遼東的三十多萬大軍調來,最多一年半載應該就能攻占整個中南半島,然后梁山軍就可以水陸并進撲向印度。
印度那些小國的軍事水平還不如中南半島這里,高棉國內部如果不是有婆羅門羈絆制肘,很可能早就平定了中南半島和印度。
因此,輕松打敗高棉國的梁山大軍,若是發去印度,必定有很大幾率統一印度。
而伽色尼和東喀喇汗國都不是甚么強國。
上一世,耶律大石的西遼就曾吞并了東喀喇汗國,甚至連西喀喇汗國都吞并了,并且數敗伽色尼王朝。
一旦打通這里,水泊梁山就跟遼國殘存的勢力接壤,然后就可以倒著打回去,再然后滅西夏,回到中原大地。
不過——
李衍深思熟慮過后,還是放棄了耶律大石的這一設想。
不錯,耶律大石的設想是有點意思。
可這里有太多的僥幸了。
首先,中南半島這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剩下的那些國家的實力,水泊梁山都已經摸清楚了,只要兵力足夠,應該能征服它們。
問題主要還是出在印度上。
倒不是說,印度的那十幾個小國不好打,而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太討厭了。
印度的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邊左面是西高止山,右面是東高止山,這幾個山幾乎將印度圍上。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印度中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溫迪亞山脈和一條東西走向的納爾馬達河,這一山一河將印度一分為二。
另外,南印度左面的海岸線太短,根本不適合居住,只有中間和右邊才適合發展,這兩部分還被東高止山一分為二,不能形成統一。
總之,一直到后世,印度也因為其特殊的地形而分成北印度、南中印度、東南印度三大政治模塊,無法形成完整統一的中央集權——印度歷史上的幾次大一統,像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其實都只是名義上的統一了印度,并沒有實際做到統一印度。
而印度這個地方,歷史上曾遭到過無法入侵,像波斯人,匈奴人,蒙古人,英國人,可是都無法徹底占領這里。
所以,印度這里只能是殖民,不可能將其完全納入版圖。
而印度的特殊地理環境只是李衍不贊成耶律大石設想的原因之一。
畢竟,只要打服印度那十幾個小國,甚至都不用全都打服,就可以借道去攻打伽色尼王朝和東喀喇汗國。
李衍不同意耶律大石的設想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另外兩個:一個是,這么干,戰線拉得實在是太長了,這往往是取敗的重要國素,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大戰是因為戰線拉得太長而被敵人擊敗的,而且,梁山軍雖然能打,但對后勤依賴也大,因此,一旦這么干,梁山軍很可能會面臨難以承受的大敗。另一個是,李衍是絕不可能放棄中原大地跑來這里開疆拓土的,尤其是在有機會入主中原的情況之下。
所以,李衍聽完耶律大石的長篇戰略構想之后,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如今中南半島都尚未完全屬于咱們水泊梁山,咱們怎么能去圖謀西天諸國?愛卿想得太遠了。”,然后就示意耶律大石暫且退下,換別人發言。
見此,耶律大石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甘,隨即又變得堅定起來,然后老老實實的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