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商界大佬的熒幕首秀,光是這兩個名字一亮出來,就足以讓任何所謂的豪華明星陣容黯然失色。
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絕不能辜負默總和賈總的信任,絕不能浪費這段極富傳奇色彩的跌宕經歷。
大鵬隱隱有種預感,這部《賈躍亭·真還傳》,或許將成為他職業生涯乃至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大鵬起兮云飛揚,扶搖直上九萬里!
睡你麻痹起來嗨!
他猛地從床上坐起,徑直走進書房。
按照之前與賈躍亭初步溝通的脈絡,他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構建劇本框架。
“發跡.風光崩塌蟄伏然后,是救贖與重生.”
窗外,周邊樓宇的燈火早已相繼熄滅,唯有他書房的這盞燈,持續亮到了天明。
第二天,繁華落盡,一切回歸日常與拼搏。
陳默一早便來到字節跳動,與張一鳴、周受資召開第一次TT危機應對工作會議,時間緊迫,不容有失。
陳彤則根據陳默的指示,全力推進影視工業化體系的搭建與落地,將電影從立項到上映的全流程拆解成標準化模塊,旨在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與品質。
同時彼岸影業還跟許多有潛力的新銳導演和背后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比如寧浩的壞猴子、名字很有紀念性的申奧等等 餃子導演已謝絕了一切采訪和活動,帶領核心團隊閉關,潛心投入《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緊張創作中。
郭帆團隊在慶功宴的鼓舞后,如同加滿了燃料的火箭,繼續帶著團隊四處路演向著華夏影史新的票房紀錄發起最后的沖擊。
下午,京城一間格調雅致的茶館內。
賈躍亭與大鵬相對而坐,兩人中間擺著一壺剛沏好的熱茶。
關于《賈躍亭·真還傳》的第一次深度創作交流,就在這裊裊茶香中,正式開始了。
頂著兩個濃重黑眼圈的大鵬哈欠連天,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濃茶提神——這是身體對昨夜過度興奮的無聲抗議。
“賈總,昨晚聽完您的經歷,我腦子里蹦出不少想法。”大鵬搓了搓臉,強迫自己進入狀態,“我大概說說創作思路,您隨時指正。”
“請講。”賈躍亭客氣地為他續上茶水,姿態謙和。
一聊到專業領域,尤其對方既是甲方又是影片主角的企業家,大鵬頓時來了精神,開始嘚吧嘚起來,
“我覺得這部電影核心創作理念,不是一部英雄贊歌,也不是一場什么道德審判,而是在時代浪潮中,一個被夢想、野心、浮華與責任裹挾的復雜個體的人生歷程”
他仔細觀察著賈躍亭的反應,見對方頻頻點頭,便繼續深入:“影片的定位不是說教,而是把最真實的一面擺在觀眾面前。
如何解讀,有何收獲——我們把選擇權和思考空間完全留給觀眾。”
得到鼓勵的大鵬越說越興奮,
“不過影片的拍攝也講究技法,我打算把影片采用多層敘事結構,穿插過去真實發生的經典案例,通過情景再現、多方人物訪談和主觀視角,打造一部具有強烈沉浸感的作品。
把觀影的每個人都拉入其中,經歷這么一次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具體劇本結構與拍攝方向我是這樣想的,通過倒序的方式,來進行穿插,首尾呼應。
序幕就是您還清債務的倒計時,就是年前那最后那場帶貨直播!”
大鵬的創意讓賈躍亭頗感意外,原本他以為是那種平鋪直敘、按部就班的來弄。
不過他也理解這種安排的巧思,開篇開門見山,將“重生”的結局前置,奠定“救贖”基調,并留下巨大懸念——他賈躍亭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其實他的人生經歷,經常上網的網友基本也都知道的七七八八。
雖然大眾對他的經歷早已耳熟能詳,作為一部以人物為主的紀錄片,怎么能拍的引人入勝,讓觀眾喜歡看,這就比較考驗導演的功力了。
僅從這個開頭,賈躍亭就察覺到了這位年輕導演的不凡。
“很有意思,請繼續。”
“倒敘序幕之后,我們將用章回體展開正序敘述:
第一章:發跡·走出山西的‘顛覆者’.
第二章:風光·樂視帝國的天空.
第三章:雪崩·凜冬已至 第四章:救贖·直播帶貨的奇跡.
終章:賈躍亭·真還傳·至彼岸”
大鵬把昨天一整夜的構思、想法還有演員該如何表現和盤托出,興之所至甚至用手沾著茶水在桌上寫寫畫畫,想讓賈躍亭更能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而賈躍亭則掏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要點——隔行如隔山,他始終保持著敬畏之心。
兩人完全沉浸在創作的世界里,忘卻了時間流逝。
“.最終與前面首尾呼應,結局最進行留白處理,大概整體的架構就是這樣了,您看有什么問題?”
啪啪啪.
待大鵬講述完畢,賈躍亭忍不住鼓掌。
他原本設想的導演人選是張一謀、馮曉剛這個級別的大導演,再不濟也應該是昨晚上的那兩個叫郭帆和餃子的家伙。
結果誰成想,陳默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董成鵬,一開始他以為這家伙在敷衍自己。
因為大鵬這個名字他之前只是偶爾聽到過,印象還停留在只是拍過幾個小成本商業片的年輕小導演。
昨晚補看了《吉祥》后,才對這位年輕導演刮目相看。
看完后他很有感觸,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片子,果然他不應該懷疑陳默的眼光。
他非常欣賞大鵬在《吉祥》里面的鏡頭語言和處理。
影片前半部分采用粗糲、手持、黑白影像的紀錄片形式,記錄在東北老家的現實生活。
真實感近乎殘酷,鏡頭像一把手術刀,切開了關于親情、責任與利益的瘡疤,這與后半部分突然轉為彩色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
其實影片本身格局很小,只是一個家庭親屬之間的紛爭,但它的主題很大:記憶的真實性、親情的復雜性、個體在家庭結構中的困境。
大鵬沒有試圖給出一個“誰對誰錯”的答案,而是平靜地展示每個人的立場和無奈。
在《吉祥》這個影片沒有刻意煽情、沒有亂上價值、沒有配樂渲染,只是讓鏡頭靜靜地觀察。
當家人爭吵時,鏡頭是冷靜的;當情緒崩潰,矛盾激發,鏡頭依然是克制的。
這種克制,反而產生了巨大的情感張力,也讓觀眾的同情與反思自行涌現。
賈躍亭非常喜歡這種克制、客觀的表達方式。
這與他剛才所說的《真還傳》的核心創作理念是一致的。
也因此,他把剛才所思所想跟這個年輕導演分享著 或許是大鵬給他帶來的靈感,賈躍亭對影片最后有了一些想法,
“.大鵬導演,關于結尾我有個想法。
在年前還清債務的那場直播最后,用一個長鏡頭記錄:我笑著關播后,當網絡的喧囂消失,我獨自坐在空蕩的直播間里,看著欠債數字歸零。
此刻沒有激昂的配樂去做什么渲染烘托,也沒有任何內心獨白闡述價值,而是一片平靜。
畫面最后我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直播間里,最后望向鏡頭,一眼萬年,沒有喜悅,只有巨大的疲憊、空虛和幾分迷茫。
一抹訝然浮現在大鵬的臉上。
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賈躍亭的領悟力和學習力,同樣令大鵬很是震驚 怪不得從線下到線上,從數碼到電商,無論哪個賽道這個男人能闖出一條路,
“這個結尾太妙了!這種留白處理,比任何歡呼都更能凸顯這一路的艱辛。
剩下的留白就讓觀眾結合自己經歷自行感悟吧。”
“那就好,不過,”賈躍亭話鋒一轉,“你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人?”
“您是說默總?”
“嗯!其實昨晚我說陳默是我的貴人,真不是什么場面話,而是我心里就是這么想的,如果沒有陳默,可能我的人生將會走向另外一條路”
賈躍亭在心里默默補充:一條不歸路。
大鵬聞言,眼睛一亮,臥槽有瓜,“其實,我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完善現有劇本”
“.如果按照你剛才說的結構,陳默在第二、三、四章里,都會出現,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記得第一次見到陳默是在15年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站在彼岸科技園外”
隨著賈躍亭打開話匣,回憶與陳默數次會面的點點滴滴,大鵬見狀趕緊掏出筆記本記錄這些珍貴素材,兩只耳朵豎起來,這些絕對是傳男不傳女的商業秘辛.
這場談話從午后持續到夜幕降臨。
分別后,大鵬回到家中強撐著整理完所有資料,才燃盡回到臥室倒頭大睡。
而賈躍亭剛回公司,就聽助理說有人在等他,
“你說誰?羅永浩?”賈躍亭滿臉意外,因為兩人之前并沒有什么交際,更談不上什么交情。
2個小時后 望著老羅那略顯禿頂、寫滿落寞的背影漸漸遠去,賈躍亭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共情。他們何其相似:同懷理想主義,同歷創業慘敗,同負巨額債務。
老羅的顛沛之路,就像另一個低配版的自己。
他不禁聯想到,當初陳默審視他背景時的心境,是否也正如他此刻凝視老羅的背影一般?
此番老羅前來,意在借助樂途已成規模的直播帶貨模式謀求翻身,而這,恰與樂途求賢若渴的需求不謀而合。
賈躍亭憑借其毒辣的眼光斷定,老羅絕對是一個帶貨好手,不用培訓拉出來就能橫掃千軍的那種。
畢竟一個不會說脫口秀的創業失意者不是一個牛逼的帶貨達人!
區區幾個億的欠債罷了,不過他的零頭而已,以老羅的能力,估計也就一年半載的事情。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出了事情,老羅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正面積極、想方設法竭盡所能的去面對,是條漢子!
賈躍亭欣賞他面對困境不逃避的擔當,最終決定像當年陳默幫助自己那樣,拉這個漢子一把。
當然,剛才在最后時刻,他心中一動,對老羅提出了一個小小的附加條件 次日清晨,大鵬剛起床不久,就接到賈躍亭的電話:
“大鵬導演,有個突發情況能不能再加個配角,小配角”
聽著電話那端的敘述,大鵬的嘴巴越張越大。
老羅?這也可以?
哎不是,如果沒記錯,他應該拍的是電影而不是連續劇,怎么欠債還帶接班人的?
這個世界好像愈發魔幻了.